第一节 朱熹与濂、洛之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1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朱熹与濂、洛之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0
页码: 317-3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理学思潮中的重要流派——濂学,并吸取了周敦颐的太极说,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哲学思想中。他认为,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与阴阳五行密不可分,是万物化生的基础。与二程的理学思想相比,朱熹的太极论更加完善和发展。他对周敦颐的濂学备加赞扬,并把濂学作为自己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朱熹 学术思想 濂洛之学

内容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它不以人们主观好恶为转移,无论人们对其评价如何,都不能改变理学思潮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也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客观价值及其历史意义。但也不应因此而抹煞其流弊及所具有的消极保守的因素。
  濂、洛、关、闽,一般被认为是宋代理学思潮中的四个主要流派。除上述四派外,宋代理学思潮还包括陆九渊心学,胡宏、张栻的湖湘学,以及吕祖谦的婺学等若干流派。
  濂、洛之学是指周敦颐的濂学和程颢程颐的洛学,以及他们的门人弟子。此两派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事实上,濂洛之学在周敦颐、二程之时,其相互关系并不如后世朱熹等人所说的那样联系紧密,它们在易学、哲学本体论,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上,都存在着差异。只是到了后来,朱熹及其后学,以及张拭等,才更多地看到濂洛之间的共同点和相同处,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既然濂、洛之学均为理学思潮中的重要流派,它们必然有着体现理学本质的相同的地方,这是无可置疑的。正由于此,朱熹对濂洛之学均有吸取和发展,以此丰富了自己的思想。
  一、朱熹与周敦颐濂学
  朱熹对濂学的态度明显与二程对濂学的态度有异。朱熹对周敦颐甚为尊崇,而二程兄弟却很少提及周敦颐,即使提及,也往往是直呼其名。尽管二程也曾受到周敦颐思想的影响。朱熹与周敦颐濂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朱熹吸取周敦颐的太极说,以图解《易》,借鉴周敦颐太极说的框架来论证自己的理(道)本论哲学,阐述一理与二气、五行,以至万物的关系,并把天道与人道,阴阳与仁义相结合,为建构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服务。此外,抬高周敦颐在道统史上的地位,这也是朱熹与濂学之间关系的重要方面。
  周敦颐思想的特点是儒、道相兼,同时也吸取佛教的思想;承继《易传》和《中庸》的学统,把《易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二、四、八的关系略加改造,成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一、二、五、万物的关系;吸取道教以图解《易》的治学方法和修炼之图,并把《易传》的阴阳、仁义与《中庸》的诚、中和之道结合起来,由此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体现了其儒道相兼,吸取佛道,而以儒为主的思想特点。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道教的《太极先天图》为基础,对道士陈抟的《无极图》加以改造,提出了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和一系列哲学范畴。而《通书》则是对《太极图说》的解释,以发其蕴。这对朱熹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说:“先生(周敦颐)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周子太极通书后序》)朱熹为《太极图说》和《通书》作注解,并加以整理发挥,从中阐发自己的思想理论。
  朱熹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及《说》,以及《通书》对《太极图说》的解释,贯穿着由太极而阴阳,而五行,由阴阳而万物的框架结构,这即是宇宙万物的化生模式。他说:
  太极无形象,只是理。(《朱子语类》第2366页,卷九十四)
  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括尽了天下物事。(同上第2365页)
  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至,故名曰太极。(同上第2371页)
  五行一阴阳,五殊二实,无余欠也。阴阳一太极,精粗本末,无彼此也。(《周子全书》卷一,《太极图朱注》)
  朱熹指出,太极是无形之理,太极分为阴阳,阴阳二气构成万物,即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产生出以水、火、木、金、土五行为代表的万物。然而太极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并不是脱离阴阳五行万物的孤立的存在,太极即是理,它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就存在于阴阳五行万物之中,与万物不脱离。故太极与阴阳五行虽有本末精粗之分,但却无彼此之别。这是朱熹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借鉴,并加以发挥,为建构自己的太极论思想体系作论证。其太极论又与理本论、道本论相沟通,共同构成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与二程不重视太极的理学思想体系相比,朱熹借鉴周敦颐的太极说,而提出自己的太极论,这是对二程理学的发展。
  由此,朱熹对周敦颐的濂学备加称许,指出其《通书》与《太极图说》“大抵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决道义、文辞、禄利之取舍,以振起俗学之卑陋。至论所以入德之方,经世之具,又皆亲切简要,不为空言。顾其宏纲大用,既非秦汉以来诸儒所及,而其条理之密,意味之深,又非今世学者所能骤而窥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周子通书后记》)朱熹早年便读到周敦颐的《通书》即《易通》,他指出《通书》“本号《易通》,与《太极图说》并出”(同上)。朱熹自从学于延平先生李侗以来,多年潜心探究《通书》及《太极图说》而有所得。于是在借鉴吸取周敦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把太极等同于理,认为《通书》发《太极图说》之蕴,从理(太极)、阴阳二气、五行的分合上,论述了道体的精微,以此判断道义与文辞、利禄之间的取舍;并阐发了入德之方和经世之具。如此把宇宙论、修养论和治世论结合起来,构成一完整的系统。
  需要指出,虽然朱熹对周敦颐的太极说吸取甚多,但两人的思想亦有不同,这或者说是朱熹对周敦颐思想的改造和发展。这表现在,朱熹吸取周氏的太极说,以太极为理,强调“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第2375页,卷九十四)然而周敦颐本人却并未以太极为理。不仅在其《太极图说》里,只讲太极,未曾讲理,太极与理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其《通书》讲到的理也不是太极。理在周敦颐濂学思想体系里,其基本涵义是指伦理道德,而不具有太极那样的宇宙本体的意义。周敦颐说:“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周子全书》卷七,《通书·诚几德》)理只是礼,而不是太极,这与朱熹以理为太极思想不同。所以说朱熹的太极论虽有吸取濂学的成分,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尽管如此,朱熹在论周敦颐在道统史上的地位时,仍把二程作为周氏的传人,从师友渊源上讲,圣人之道复明于天下,是由周敦颐发其端。这就大大提高了周敦颐的地位。
  朱熹宣扬周敦颐默契道体,接续绝学,主要是在于他“建图属书,根极领要”,即由于周敦颐撰《太极图说》和《通书》,这图、书里蕴涵着圣人之道,所以使周公孔孟一脉相传的圣人之道,得以复明于世。其实周敦颐的《太极图》并非本人所自作,它是对道教之图的借鉴和改造。并且程颐的义理易学不重图书象数,其天理论哲学及易学很少讲太极,故周敦颐的图书之学对二程影响不大。朱熹一方面突出周敦颐的图书之学,另一方面又以程氏作为周敦颐图书学的传播人。这固然提高了周敦颐及其濂学的学术地位,但却带有若干人为的因素。
  二、朱熹与二程洛学
  如果以天理论作为体现宋代理学思潮本质特征的话,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程颢、程颐确立天理论思想体系,才意味着宋代理学的创立。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文化史上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大思想家。尽管朱熹及其闽学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但朱熹思想的直接来源却是二程洛学,是在继承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对二程洛学全面的丰富、创新和发展。所以在思想史上,人们往往以程朱理学或程朱道学来并称二者,这表明朱熹闽学与二程洛学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二者除有紧密的联系外,亦有一定的差异,这集中表现在朱熹对洛学的创新发展上。
  (一)朱熹对二程思想的继承
  朱熹对二程思想的继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天理论的继承
  二程创立的天理论哲学深刻地反映了时代思潮的本质,朱熹对此加以继承,以服膺天理论为己任,这是程朱之间最大的一致。也是双方共同影响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方面。众所周知,宋明理学以理名学,理是宋明理学的核心范畴。二程在佛老盛行,儒学式微,儒家伦理扫地,社会大动荡之后,思想失向的时代背景下,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借鉴佛老之学。以图改变旧儒学思辨水平不高的状况,把儒家伦理学与哲学本体论统一于“理”,创天理论哲学。这是对宋明理学和中国文化最大的理论贡献,大大提高了传统儒学的哲学思辨水平,以抗衡佛道宗教文化对世俗儒家文化的冲击。朱熹在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过程中,虽早期曾出入佛老,但自从问学于二程三传弟子延平先生李侗后,便选择接受了二程的天理思想,以天理论作为自己理学体系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正因为朱熹对二程天理论哲学的继承,才使得中国思想史上程朱理学一派得以形成,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对道统思想的继承
  道统论作为理学思潮的重要构成,在程朱理学思想体系里占有重要地位。理学道统论始由二程而确立,但二程本人在道统中的地位则由后世朱熹所肯定。由于二程生前遭排斥,其学被禁,其道统思想未能广泛传播,以致在百余年之后,至朱熹时,其所传之道又晦而不明。朱熹指出,因二程的弘扬,“道乃抗而不坠。然微言之辍响,今未及乎百岁,士各私其所闻,已不胜其乖异”(《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又祭张敬夫殿撰文》)。面对二程所传之道未能得到广泛认同,士人各私其所闻的情况,朱熹起而继承二程的道统思想,充分肯定二程在道统中的重要地位。朱熹在引述程颐为其兄程颢所作《墓表》之后,指出程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涣然复明于世。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四书章句集注》第377页,《孟子集注》卷十四)。认为圣人之道经程氏兄弟之手,得以复明于世,自己又继承了二程所传道统。他说:“吾少读程氏书,则已知先生之道学德行,实继孔孟不传之统。顾学之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建康府学明道先生祠记》)由此可见朱熹对二程道统思想的继承。
  3、对二程经学的继承
  在经学史上,重义理,还是重考据,是宋学区别于汉学的一般特征。二程提出“由经穷理”、“经所以载道”的思想,强调道存在于儒家经典之中,而不存在于注疏之中,治经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由此重视对经书义理的阐发,这是对前代笺注经学的革新。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这一思想,强调通经的目的是为了求理。尽管朱熹对二程不重训诂的义理经学有所扬弃,但以阐发义理为治经之最高目标,仍是朱熹对二程经学的继承。
  4、对二程“四书”学的继承
  与对二程经学重义理思想的继承密切相关,朱熹对二程的“四书”学也加以继承。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以理学思潮为主体的宋学最终取代汉唐经学,成为经学发展的主流,与“四书”取代“六经”作为经学的主体分不开。在这个过程中,二程开风气之先,重视和推崇“四书”,认为“四书”集中体现了圣人作经之意,圣人之道载于“四书”,要求学者以治“四书”为主、为先,从中阐发义理。“四书”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从而奠定了“四书”及“四书”学在经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朱熹继承二程的“四书”学,以毕生精力著《四书章句集注》,以“四书”及“四书”义理之学取代“六经”及“六经”考据之学作为经学的主体,以义理解释儒家经典。这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里,每每祖述二程的观点,以二程的言论来揭示全书的宗旨和要义,并加以发挥。这充分体现了朱熹对二程“四书”学的继承,同时表明二程的“四书”学对朱熹思想产生了客观的影响。
  除以上方面外,朱熹还继承了二程的“性即理”思想、格物致知论、公私义利观、理欲之辨,以及对佛道二教的批评与吸取等思想。在涉及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朱熹较为全面地继承了二程的学术思想,并加以发展,集其大成,使程朱之学在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朱熹对二程洛学的发展
  朱熹闽学与二程洛学既有继承吸取的一面,亦有创新发展的一面。因其发展创新,故闽学与洛学存在着一定区别,这也是理学思潮中的同中之异。因其同,洛学与闽学共存于理学思潮之中;由其异,又体现了洛学与闽学各自的学派特点,同时亦反映出由洛学向闽学不断发展的趋势。
  1、对天理论和道统论的发展
  以理为宇宙本体,将儒家伦理学与哲学本体论统一于天理,这是程朱之学共同的本质特征。然而,朱熹又从思想主题上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论哲学,把天理至上的原则贯彻到其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构筑起中国哲学史上最完备、最缜密的理本论哲学。朱熹对二程天理论哲学的发展表现在他吸取并改造张载哲学的气本气化论,以理气关系为框架,对气及理与气的关系展开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以理为宇宙本体,以气为构成万物的材料的理本气末的思想。强调理气不离、理本气末,二者是本质与从属的关系,而不是互相独立、平行的关系。因而朱熹的理气论不是所谓的理气二元论哲学,而是理一元论哲学。这是对二程天理论哲学的丰富与发展。
  此外,在理与太极的关系上,朱熹提出太极即理的思想。这既是对周敦颐濂学的吸取与改造,亦是对二程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朱熹不仅继承了二程的道统论,而且加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他推崇周敦颐,把周敦颐抬高为道学的创始人,上继孔颜圣贤之道,下启二程兄弟,认为其传道之功为孟子以来所仅有。经朱熹宣扬,周敦颐在道统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朱熹继承二程道统论中关于超越时代的心传思想,并受到二程以天理人欲区分道心人心思想的影响,对《古文尚书·太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详加阐发,以发明圣人传心之旨,把传心与传道结合起来。这为理学家所看重,被称之为“十六字心传”,经朱熹阐发而流行于世,并在道统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熹既在内容上发展了二程的道统思想,又在形式上首创“道统”二字,把道与统连用,并推广道的传授谱系,将道统上溯至上古伏羲、神农、黄帝等中华文明的先驱和发祥者,经尧舜、孔孟等的相传授受,至汉唐中绝,而由北宋周敦颐、二程接千年不传之绪,将圣人之道弘扬开来。而朱熹又自称继二程之后而得其传,逐步形成完整而系统的传道谱系。这是对二程道统论的系统化、体系化,密切了道统与道学的联系,发展了二程的道统思想。
  2、对二程心性论的发展
  在二程的心性论中,心是主体与本体合一的范畴,提倡“心即性”的心性一元说。朱熹则明确把心与性、主体与本体加以区分,认为心是认识论范畴,兼有伦理学的意义,而不是超越的宇宙本体。把二程的心性一元说向心性二元说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朱熹心性论的特点。在理本论的前提下,朱熹突出心的主观能动性和心对于性情的主宰功能,通过发挥人心的主观自觉,来强调平时的道德修养与临事按道德原则行事的一致性;把人的道德本性和情感纳入理智之心的把握和统御之下,既看到心性的密切联系,又强调心性的区别。朱熹先接受后放弃程颐心为已发的观点,提出性为未发,情为已发,而心兼未发已发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朱熹“心统性情”说的重要内容,亦是对程颐思想的改造和发展。
  3、对二程经学的发展
  朱熹不仅是经学史上宋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中国最著名的经学家之一,为中国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朱熹对二程经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除继承二程重视对经书义理的阐发外,又吸取了汉学训诂考据之长,把阐发义理建立在弄清经文本义的基础上,由此重考据训诂,以义理为标准从事经书辨伪工作。其目的在于通经以求理。
  朱熹在组成其经学的各个领域,如易学、“四书”学、诗经学、春秋学等都程度不同地发展了二程经学。朱熹在重视“四书”,以“四书”为主、为先的前提下,对“六经”等经典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不少方面,发二程所未发。即使在易学这一程颐重点研究的领域,朱熹也在吸取其义理易学的基础上,重视对《周易》本义的探讨,并把易学之义理、图书、象数、卜筮结合起来。他分别吸取了邵雍的象数易学和程颐的义理易学,并把两派综合起来加以发展,从而集宋代易学之成。
  朱熹对洛学的发展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由此把二程洛学发扬光大。由洛学到闽学的发展过程,正是朱熹集宋代理学及宋学之大成,理学思想体系日益丰富、成熟、完善,更加精致,富于理论思辨性的过程,从而达到了中国文化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朱熹与中国文化》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作者把朱熹置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各个领域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朱熹思想及其与理学思潮、同时代的文化派别,以及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论书了朱子学的理论构成、特征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敦颐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