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中央集权与重整伦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015
颗粒名称: 二、加强中央集权与重整伦理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重整纲常,复兴儒学。中央集权的措施消除了威胁君权和地方割据的因素,但也导致了军队实力的衰弱。重整儒学旨在修复唐五代时期伦理纲常的扫地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统治者通过祭祀孔子和宣扬儒学,推广了伦理纲常的思想。
关键词: 朱熹时代 中央集权 重整伦理

内容

宋初统治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家们要求复兴儒学,重整纲常,这也成为统治者的要求。这两方面是对唐五代社会动乱、伦常扫地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时代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宋太祖、太宗两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制定出一套集中兵权、政权、财权、司法权的统治方法,把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集中于皇帝,基本消除了可能威胁君权和产生地方割据的因素。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既有效地堵塞了唐五代藩镇割据,骄兵悍将发动兵变,弑君篡位的道路,又削弱了军队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力,以致造成“积弱”的局面。宋王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全面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造成“政出于一”(《曲阜集》卷一,《上哲宗论君道在立己知人》),“权归于上”(《叶适集·水心别集》卷十,《始议二》)的局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既避免了帝王易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动乱局面的重演,同时又基本防止了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宗室、外戚、宦官、权臣之乱。使中央集权制在宋代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
  (二)重整儒家伦理纲常
  唐五代对儒家伦理不甚重视,尤其是统治集团内部往往不按儒家伦理纲常办事,以致伦常扫地,人无廉耻,使得男女无别、子杀父、臣弑君、兄弟残杀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动摇了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削弱了维系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准则。唐代韩愈鉴于儒家仁义之道不明,胡化冲击汉化,而提倡道统,重整儒学,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批佛老,斥杨墨异端。宋代思想家大都继承了韩愈提倡道统,重整儒学的思想,主张在新形势下复兴儒学,重建道德伦理,以纠正唐五代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朝风,为社会治理与稳定服务。
  由于儒学的本质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伦理纲常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力图使伦理纲常作为其统治的基础,也大力提倡表彰儒学及其伦理纲常,开展尊孔读经。宋太祖多次祭祀文宣王孔子;真宗注重教化,亲自到曲阜拜孔子,又命国子监祭酒邢昺等校定《周礼》、《仪礼》,完成九经疏义,颁之学官,以宣扬孔子儒学。随着统治者的宣扬和思想家的提倡,儒学及其伦理纲常得到流传,开始深入人心。这正是宋代新儒学——理学思潮产生的重要背景。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朱熹与中国文化》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作者把朱熹置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各个领域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朱熹思想及其与理学思潮、同时代的文化派别,以及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论书了朱子学的理论构成、特征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