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朱熹生活的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0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朱熹生活的时代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体系受到时代和自身个性的影响。他的思想具有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完整系统的特点,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思想环境的影响。研究朱熹思想需要首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的状况和特点,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朱熹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关键词: 朱熹 生活 时代

内容

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必然地要受到产生它的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具有思想家本人的个性。朱熹继承二程,建立起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完整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与他生活的宋代社会尤其是南宋的时代背景分不开。所以研究朱熹思想,首先应了解他所处时代的状况及特点。
  一、社会变革与生产发展
  宋代社会发生了与前代不同的历史性变革,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
  (一)宋代社会的深刻变革
  唐宋之际中国帝制社会的土地占有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国有逐渐转化为土地私有。至宋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赵宋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土地买卖频繁,豪民占田无限,兼并成风。官僚和地主通过购买土地的方式,来扩大土地占有。在均田制遭到废弃,形成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情况下,土地国有制大大削弱,由国家控制的官田只占少数,仅是对土地私有制的一种补充。并且,官田也被不断出卖,转化为私人田产。这种官田私田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与土地国有制——均田制下的限制占田兼并、限制买卖口分田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照,是宋代社会区别于前代的显著特点。
  随着门阀士族的消亡和均田制的破坏,受世家豪强荫庇的佃客、部曲也不复存在。租佃土地的农民——客户,以及主户中的下户成为农民的主体。与前代相比,宋代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社会地位也得以提高。这种生产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与土地占有制度的变革及门阀士族的消亡相关,不仅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人的自由程度提高,而且士庶的界限亦被打破。宋朝完善发展了科举取士制度,大量庶族平民经科举考试加入官僚行列,参与政权,既形成文官统政的局面,成功地防止了由武人掌权和地方割据而造成的内乱,保持了社会稳定和内部统一;又打破了士族与庶族的界限,消除了前代门阀士族操政的局面。宋代门第族望观念十分淡薄,“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陈傅良:《止斋文集》卷三十五,《答林宗简》),婚姻不问阀阅,出现了“贫富无定势”,官无世守,民无常贱的现象。贫富的相对性,庶族平民与官僚地主的相互转化,使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时常变化,并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活跃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二)生产的发展
  农民社会地位的相对提高,刺激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宋王朝内部社会相对稳定,从而在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创造出远远超过汉唐盛世的社会生产力。农业生产方面,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真宗时可耕田地比宋初增加近一倍。南宋时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的圩田更加发达,农田开垦面积逐步增加。宋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而且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在这些方面都超过了唐代。北宋的粮食总产量成倍、数倍地超过汉唐。南渡以后,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开发了南方的农业。各地种麦面积增加,茶、棉花、果树栽培面积扩大,水利工程也得到兴修。这些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手工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军器制造、采矿冶炼、造船、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中各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密,生产技术和产品数量、质量得到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了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城乡商业和海外贸易等都得到发展。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显示了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加强中央集权与重整伦理
  宋初统治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家们要求复兴儒学,重整纲常,这也成为统治者的要求。这两方面是对唐五代社会动乱、伦常扫地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时代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宋太祖、太宗两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制定出一套集中兵权、政权、财权、司法权的统治方法,把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集中于皇帝,基本消除了可能威胁君权和产生地方割据的因素。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既有效地堵塞了唐五代藩镇割据,骄兵悍将发动兵变,弑君篡位的道路,又削弱了军队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力,以致造成“积弱”的局面。宋王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全面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造成“政出于一”(《曲阜集》卷一,《上哲宗论君道在立己知人》),“权归于上”(《叶适集·水心别集》卷十,《始议二》)的局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既避免了帝王易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动乱局面的重演,同时又基本防止了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宗室、外戚、宦官、权臣之乱。使中央集权制在宋代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
  (二)重整儒家伦理纲常
  唐五代对儒家伦理不甚重视,尤其是统治集团内部往往不按儒家伦理纲常办事,以致伦常扫地,人无廉耻,使得男女无别、子杀父、臣弑君、兄弟残杀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动摇了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削弱了维系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准则。唐代韩愈鉴于儒家仁义之道不明,胡化冲击汉化,而提倡道统,重整儒学,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批佛老,斥杨墨异端。宋代思想家大都继承了韩愈提倡道统,重整儒学的思想,主张在新形势下复兴儒学,重建道德伦理,以纠正唐五代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朝风,为社会治理与稳定服务。
  由于儒学的本质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伦理纲常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力图使伦理纲常作为其统治的基础,也大力提倡表彰儒学及其伦理纲常,开展尊孔读经。宋太祖多次祭祀文宣王孔子;真宗注重教化,亲自到曲阜拜孔子,又命国子监祭酒邢昺等校定《周礼》、《仪礼》,完成九经疏义,颁之学官,以宣扬孔子儒学。随着统治者的宣扬和思想家的提倡,儒学及其伦理纲常得到流传,开始深入人心。这正是宋代新儒学——理学思潮产生的重要背景。
  三、民族矛盾激烈与农民反抗
  有宋三百年间,中国境内民族矛盾尖锐激烈,宋王朝长期受到辽、夏、金、蒙古等政权的威胁。此外,由于土地兼并,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加上民族矛盾和官僚机构庞大,朝廷把这些负担转嫁给农民,使得广大农民生活困苦,难以生存,被迫铤而走险,激烈反抗。凡此外患内忧,使得宋王朝风雨飘摇,危机四伏;也给思想家带来了攘外修内的课题。
  (一)中国境内民族矛盾激烈
  宋朝的国策是安内重于攘外,重文轻武,这是在对外关系上软弱无能、屡遭失败的重要根源。这些造成了积弱的局面。北宋的北边和西边,有辽、西夏、吐蕃等政权,以后又有从东北崛起的金政权。宋、金对峙,从北宋到南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南宋又遭到金政权的不断入侵。为了抗击金军入侵,南宋初年先后爆发了富平之战、和尚原之战、顺昌之战和郾城之战等,宋金双方互有胜负。然而当宋军取得顺昌、郾城之战大捷后,高宗、秦桧却一意议和,放弃河南各地,撤退军队,并杀害抗金爱国将领岳飞,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与金订立“绍兴和议”。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兵又大举侵宋,虞允文在采石大败金兵,金主完颜亮在军中被部将杀死,金兵乃退。孝宗即位后,起用张浚,于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军北伐金朝以收复失地。北伐失利后,宋、金两朝签订了“隆兴和议”。此后约四十年间,宋朝虽注意战备,但基本取守势;金朝面临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为了维护其统治也无暇对宋用兵,宋、金之间没有大的战事。此时正是南宋理学大发展时期,在理学思潮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朱熹思想得以形成,并集理学发展之大成。
  (二)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整个宋代,农民群众不堪忍受贫困和压迫,发动了大小农民起义上百次之多。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川蜀地区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王小波提出了“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隆平集》卷二十,《妖贼》)的口号,反映了农民在经济上要求均贫富的强烈愿望。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赋税的繁多,使得南宋社会危机加深。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又爆发了钟相、杨幺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钟相明确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七,《武陵百姓钟相反》)的纲领,在王小波、李顺起义口号的基础上,补充了“等贵贱”的内容。反映了农民群众不仅在经济上要求平均,而且在政治上要求平等的愿望。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湖南郴州爆发了李金领导的农民反抗,农民军连破郴州、桂阳两城,南宋朝廷为之惊慌,连忙从前线调兵,并派刘珙前往清剿。朱熹对此事作了记述。终宋一代,不仅中国境内民族矛盾尖锐激烈,而且农民群众反抗不断,二者又交织在一起,构成内忧外患种种,这成为朱熹所处时代的一大特色。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朱熹与中国文化》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作者把朱熹置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各个领域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朱熹思想及其与理学思潮、同时代的文化派别,以及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论书了朱子学的理论构成、特征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