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学的思想来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927
颗粒名称: 二、理学的思想来源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9
页码: 10-18
摘要: 本文探讨了理学哲学的思想来源。自魏汉以来,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长期冲突和融合,为理学的转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理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有关宇宙生成、万物生化的观点和佛教的佛性论和思辨哲学,来弥补儒家哲学学说没有严密本体论和心性论体系的缺陷,建立了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逻辑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玄学家关于“本末”、“一多”关系的论证为理学家讲“无极而太极”、“一”与“多”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料;玄学家认为“物无妄然,必由其理”,万物依理而存在,这也是理学家“理在事上”的相承关系。
关键词: 理学 思想来源 朱熹

内容

作为一种更高的即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理论思维——哲学,具有它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它表现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与先前这方面思想资料、文本的联系。因而必须探讨理学由以转生的思想来源。理学作为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形态,它容纳和改铸了先前儒、释、道三教的思想资料,并由此出发,建立了理学哲学逻辑结构。
  自魏汉以来,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长期冲突和融合,为理学的转生准备了思想条件①。理学便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有关宇宙生成、万物生化的观点和佛教的佛性论和思辨哲学,来弥补儒家哲学学说没有严密本体论和心性论体系的缺陷,建立了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逻辑结构。
  被道教推为教主的老聃,把道(无)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无)是一个“先天地生”的超时空的存在的世界的总根源。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宇宙生成的图式:“道”(“无”)——“有”(“二、三”)——“万物”。这种道生有的万物化生过程,是哲学家的头脑的虚拟。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理学家提出“道在器先”或“理在气先”的演变脉络。这个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图式,后来几经演变,成为陈抟的《无极图》和《先天图》。据传邵雍的《先天图》,周敦颐的《太极图》就是从陈抟的《先天图》和《无极图》脱化而来的①。由于周敦颐把儒家的伦理思想与道家宇宙生成、万物生成结合起来,企图从“本然之全体”上建立其哲学逻辑结构,为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走出路子,所以被推为理学的开创者。
  魏晋时期,何晏、王弼等人用道家“道”的自然无为观念,通过对“本末”、“有无”等抽象概念的论证,宣扬一种比“天人感应”、谶纬神学更为思辨化的理性哲学。它对理学的影响有:玄学家关于“本末”、“一多”关系的论证为理学家讲“无极而太极”、“一”与“多”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料;玄学家认为“物无妄然,必由其理”②。万物由于“理”的使然,所以多而不杂乱,众而不迷惑。“理”统摄万物。他说:“能尽理极,则无物不统。极不可二,故谓其一也。”①万物依理而存在。从这里可以看到理学家“理在事上”的相承关系;玄学家又特别强调“静”是绝对的,“动”是相对的,千变万化的“有”是现象,本体“无”则是寂然不动的,后来理学家的“主静”说,就是沿着这种思想途径走下来的。
  至于佛教的思辨哲学,自隋唐以来,不论是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等,尽管他们在形式上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他们的思辨结构,在本质上有一致之处。在佛教思辨哲学里,“主体”和“本体”原是一个东西,“主体”只是“本体”的幻化。“主体”对于“本体”的体认,实质上也就是“主体”自己回归到自己的本源。“本体”在自身中把自己分二,“本体”则是一个无人身理性,“主体”即是这个无人身理性幻化人身。一般地讲,佛教的思辨哲学,在“本体”安顿自己时,它把世界归结为一个精神本体;但当它把“本体”自己跟自己结合时,它不仅把世界归结为自我意识,而且把自我意识看作与“主体”合而为一的“主体”,“主体”即“本体”。
  首先把“理”作为其哲学体系的主要范畴,恐怕要算佛教华严宗了。宗密说:“统惟一真法界,谓总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②“四法界”是: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这里提出了事与理这一对重要的范畴。所谓“事法界”,就是“一真法界”的心所体现的个别存在;“理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体现的精神本体;“理事无碍”就是互相融通、互不妨碍。华严宗认为,“事”与“理”的关系,事必须依赖理而存在,因为事是虚幻不实的。事虽然形形色色,但不是理的分有,而是理的全体的体现,因为理是不可分割的。华严宗说:“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彼真理不可分故。”①既“不可分”,那么,事便是“圆足”的理的体现,因而理是根本的,事为理所显现。理成为华严宗哲学的主要范畴。不过,在华严宗看来,事与理归根到底都是“一心”、“真如”的显现,“理”不也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
  对于佛教,理学家面临着两个任务:一是批判佛教与伦理纲常相违戾的方面;二是把儒家的伦理思想与佛教的思辨哲学结合起来。二程总结和吸取了华严宗的思想,提出了“万理归一理”的命题。这样,二程便从“理事无碍法界”中,把“一一事中,理皆全遍”的“万理”归为“一理”,反过来,又把“万理”作为“一理”的显现,经过这样一番改造的工夫以后,“一理”(“理”)就成了宇宙最高的本体。
  理学家们都在探索如何吸收佛教思辨哲学,作为儒学家的依据和补充。以佛教天台宗和唯识宗为例,他们思辨哲学的“本体”是“心”和“识”,理学家则是“理”或“心”;在佛教那里本体的安顿自己,使自己表现为“心源”和“真如”,理学家则是“太极”或“良知”;在佛教那里“本体”自己与自己对待,是使“念”(意念)成为自己的对象物和使“识”成为世界的对象物,理学家则使“理”或“心”成为它自身所变现的客体世界的对象物;最后,佛教“本体”自己跟自己的“融合”,即是“止观”和“转识成智”,理学家则是“理”的复归或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不过,当佛教的本体“真如”变异为理学家的本体“理”的时候,它不是佛教的“空寂”的东西,而是囊括了“天地”、“理气”、“道器”、“性命”和伦理道德等实理或“实在”的东西。于是,一个怪异现象出现了:超脱尘世的高僧就转变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家,“禅定”的修行就转变成“主静”的修心养性,“观心”的证悟就转变成顿悟的“易简”功夫。理学家思辨哲学的这个特点,显然是隋唐佛教思辨结构的继续和发展。
  这种思辨哲学在理学奠基者程颢和程颐那里,就已明显。朱熹则进一步援佛、道入儒,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但就在朱熹的同时,理学中的陆九渊“心学”一派就开始转生了,到了明中叶的王守仁,“心学”一派得到进一步发展,王守仁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但从其思辨结构来说,程朱一派则强调了“本体”的安顿,主体与本体的二分,以“理”作为形而上学的“本体”,就称其为程、朱“理学”;陆、王一派强调了“主体”和“本体”的合一,以“心”为形而上学本原,就称其为陆、王“心学”。如果说,程、朱对佛、道采取“阳违之,阴奉之”的话,那么,陆、王“心学”,便“以心起灭天地”,当时就有人直指“心学”为禅学。
  陶宗仪有见于此,而作《三教一源图》①(见第15页图)。
  此图不仅揭示了儒、释、道三教基本范畴的相类和圆通,而且说明了其思辨结构的相类。尽管儒家运用“理”、“性”、“命”,释教使用“戒”、“定”、“慧”,道教使用“精”、“气”、“神”等范畴,但都是通过“健顺”、“阴阳”、“体用”等中介环节,而组成儒、释、道的思想逻辑结构的,并论述了儒、释、道三教归一。但陶说仅见皮毛,而未深入剖析。
  戴震通过对佛、道宣扬超然实体的剖析,进一步揭示了“理学”的思想渊源。指出了“三教归一”的状况,揭示了庄子用“真宰”,佛教用“真空”或“神识”作为万物的本体,而程、朱“理学”的所谓“理”,便是从佛、道的“真宰”、“真空”转化来的。“不过就老、庄、释氏所谓‘真宰’、‘真空’者转之以言夫理。”②“以理之一字易其所谓‘真宰’‘真空’者而余无所易。”③“老、庄、释氏尊其神为超乎阴阳、气化,此尊理为超乎阴阳、气化。“①老、释“以神为天地之本”,程、朱则“以理为气之本";老、释"以神为气之主宰",程、朱则“以理为气之主宰”;老、释“以神能生气”,程、朱则“以理能生气总之,“彼别形、神为二本”,“此别理、气为二本”。老、庄、佛教割裂“形、神”为“二本”,然后以“神”为“本”;程、朱割裂“理、气"为“二本”,然后以“理”为“本”。戴震通过比较,说明了“理学”和合儒、佛、道的本来面貌。
  理学家除吸收道家的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观点和佛教的佛性论和思辨哲学以外,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归一”的趋势,也为理学家如何地和合儒、释、道指出了方向。宋代的统治集团,显然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统治集团对儒、释、道所采取的兼容并蓄政策,但随着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和统治方式的实行,宋统治集团中对于“学术不一,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情况,十分头痛,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一统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以“一道德”。①于是,宋初的孙复、石介、李觏等从唐末儒学的复兴中得到启发,他们站在儒家的立场,著文反对佛、道。不过,他们主要是从伦理观点上攻击佛、道,没有超出韩愈排佛的基本论点,未能从哲学上加以批判。在当时思想界引起漪澜水波的是欧阳修的《本论》,他倡导以儒家学说为“本”,佛、道为“邪”。认为对佛、道光从社会经济、伦理观点上去批判还不够,照韩愈“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办法也不行,应该“修其本以胜之”②,即倡明儒学,以儒学的礼义来代替对佛、道的信仰。同时,旧儒学在唐代却墨守师说,拘泥训诂,限于名物,已显僵化。它在与佛、道的较量中显得那样软弱无力,简单地倡明儒学显然是不行了。因此,一种以儒学为“本”,和合佛、道的新儒学——“理学”,就应运转生了。
  这种儒、释、道三教和合的思潮,与统治者的提倡分不开。宋代统治者不仅基本上沿袭了唐的兼容并蓄的政策,而且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三次到国子监祭祀文宣王,用一品礼,并立十六戟于孔庙门。同时,他倡导佛教,诏诸路寺院:如在显德二年(后周世宗柴荣年号,公元955年)要废未毁的寺院、已毁而仍存的佛像都保留。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派行勤和尚等157人到印度求法;五年,文胜和尚奉敕编修《大藏经随函索隐》一百六十卷;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诏天下和尚入殿,试经、律、论三学义十余条,全通者,赐紫衣,号为手表僧。宋太宗赵炅既到国子监谒文宣王,又在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度僧尼17万人,大建佛寺,大修佛像。七年(公元982年)建译经院,翻译印度佛经,由天息灾、施护,法天负责。是年令赞宁编《宋高僧传》三十卷。另封华山道士陈抟为“希夷先生”。宋真宗赵恒,亲自到曲阜拜祭孔庙,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改为“至圣文宣王”。他敬佛重道,不仅大译佛经,又应西域和尚法贤之请,作《继圣教序》,放在太宗《圣教序》之后,另作《崇释论》,注《四十二章遗教二经》,并诏令撰《景德传灯录》,一年之内度僧尼23万;而且与道士王钦若伪造“天书”,尊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召见江西上清县龙虎山道士张正随,封为“真静先生”。以龙虎山为“受箓院”,立上清宫,免除田租。还诏令:州郡僧、道犯公罪,可以赎罪。官吏无故毁辱僧尼、道士,要受停职处分,老百姓流放千里。宋徽宗赵佶一方面在孔子庙门增立二十四戟,如王者之制,并亲自写匾“大成殿”,颁赐文庙,书写“先圣殿”,为太学辟雍;另一方面,大力提倡道教,任用道士魏汉律等,封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先生”,王老志为“洞微先生”,直接参与政治。设道官,立《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道士都给官俸,还宣称自己是“上帝元子太霄帝君下降”,要尊奉他为“教主道君皇帝”。由于三教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宋真宗说:“释道二门,有助世教。”因而,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同时,三教的和合,也孕育着理学的转生。
  鲁迅先生指出:“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不但采作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唐有三教辩论,后来变成大家打浑;所谓名儒,做几篇伽兰碑文,也不算什么大事。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①“‘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作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②理学家沿着儒、释、道三教和合的路子,以儒学为骨干和出发点,否定了佛、道宣扬出世、避世,有碍君臣、父子、夫妇等宗法伦理的形式,而吸收佛、道所宣扬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准则;否定了佛、道要在彼岸世界寻求解脱、成佛、成仙,却吸收了佛、道“禁欲”、“主静”以及思辨哲学的宇宙生成的图式,从而建立了理学哲学逻辑结构。于是,待到“三教同源”机运成熟,理学也就形成了。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生活的时代、身世和经历,朱熹的经济思想、政治学说,朱熹哲学的逻辑结构,朱熹的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