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3861 |
颗粒名称: | (四)僧寺及僧田之滥 |
分类号: | B244.7 |
页数: | 4 |
页码: | 240-243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在南宋时期的漳州地区,僧寺众多,但并非所有住持都是真正的修行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追求私利而加入寺院的人。有些僧寺的住持并不安分修行,而是与俗人争斗,以贪嗔爱等欲望为源头。其中,一些大寺庙的住持成为了郡头目,他们变本加厉地追求私利,掌握了财政和农业权力,侵害平民百姓,欺凌士人。另外,一些住持为了获得保护,购买土地,并以土地居民的尊贵官员名义来作为掩护,他们对村民非常残忍。甚至有些住持招集招募浮浪无依的人作为爪牙,以展示武力威慑他人,他们穿着士人的衣冠,专门打人示威,非常凶悍。这些恶僧在城乡横行无忌,与当地官员相互勾结,通过贿赂来躲避法律制裁,破坏了正常秩序,农民受到了骚扰,而僧庙则得以安于闲散无所作为。 |
关键词: | 漳州 僧寺 僧田 |
本书主要考察朱熹及其后学们究竟为当时的社会做了些什么,以及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朱熹和他的学生们,有从政的经历,也有当平民的经历,他们在所谓的“行”的实践上,表现更多。鉴于此,作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朱子学,突破了从哲学视角研究朱子学的传统。与从哲学视角注重“想什么”不同,历史学更注重“做什么”。作者以自己所擅长的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史领域,对朱熹及其后学在这两个领域的所作所为,做出了尝试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