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明理学与朱熹、王阳明的分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800
颗粒名称: 一、宋明理学与朱熹、王阳明的分歧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9
页码: 271-27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一种思想体系,也可称为宋明道学或宋明新儒学。它回答了儒家学派关于道德伦理观念的问题,探讨了道德的本质、来源以及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宋明理学将伦理观念哲学化,将伦理提升为天地和人性的本源,并提出了修养方法,旨在使人成为圣人和贤人。与西方哲学注重认识自然、成为智者不同,中国古代哲学教导人认识自身,成为道德上完美的圣人。宋明理学有两大流派,一派是朱熹学派,其基本思想是“性即理”,将理解为物质和道德伦理的规律。朱熹认为理是天赋于人的,但人的气禀和物质欲望会影响其理的表现。为了恢复理,朱熹提出了向外用功和向内用功的修行方法。向外用功是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事物和道理来恢复理,而向内用功则是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
关键词: 蒋介石 儒家 学派

内容

宋明理学,我们在习惯上也称之为“宋明道学”。中国儒家的前辈两千多年以前就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人和动物区别在什么地方?
  孟子讲过一段话,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讨论人和动物的差别,“几希”是很小很小的意思。儒家学派认为,人和动物的重要差别之一就在于人有道德伦理观念。所以说,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儒家学派就开始讨论人的道德伦理观念问题:道德伦理是什么?从哪里来?它和自然、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人类和社会它的作用是什么?宋明理学就是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因此,宋明理学我们可以称它为道德哲学,它是从哲学上来回答道德的问题。
  中国儒学的发展经过几个阶段,一开始,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先秦的儒学,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思想、中国哲学。先秦儒学之后,唐代是佛学盛行的历史时期。中唐以后,有些学者将佛学加进儒学,出现“援佛入儒”的现象。到了宋朝,中国的儒学吸收了唐代佛学的内容,就发展成为宋明新儒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宋明理学”。可以说不了解“宋明理学”就不可能了解儒学和中国文化。
  “宋明理学”的最高的范畴是“理”,或者称之为“道”,或者称之为“性”。“宋明理学”是将儒学的伦理观念哲学化,将伦理上升为天地的本源,人性的本源,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方法,它的目的是希望人成为“圣人”和“贤人”。这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特别是和古希腊哲学一个重要的不同点。
  西方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教人认识自然,成为智者,成为很聪明的人。而中国古代哲学呢?它教人认识人的本身,成为道德完美的“圣人”。
  “宋明理学”有两大流派,一派叫“朱熹学派”,或者称为“程朱学派”,北宋的程颐、程颢弟兄二人和南宋的朱熹所创建的学派。“朱熹学派”的基本思想就是三个字,“性即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上的“性”降到人心中,就成为“理”。这个理从哪儿来的?朱熹认为这个“理”是老天爷降到人心里来的。它是独立于人的感觉之外的一种客观精神。我这样讲,大家可能觉得比较抽象,用现代语言来讲,朱熹所讲的“理”,实际上是规律和伦理二者的综合。
  朱熹举例说,我们现在坐的椅子一定要有四只脚,如果四只脚的椅子你抽去一只脚,那么这把椅子一定要倒下来。另外,朱熹还讲过,我们大家每天早晨起来都要照镜子,镜子是可以照人的,脸洗干净了没有,这就要照镜子。没有哪一个傻瓜拿着木板子来照的。朱熹还讲水一定是往下流的,那火焰呢?一定是往上烧的。朱熹讲的这几个现象都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
  朱熹实际上讲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四只脚的椅子为什么抽掉一只脚要倒,这在今天的物理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镜子可以照人,木板子不能照人,这在物理学上也是可以解释的。朱熹学派所讲的“理”具有必然性,具有规律的内容。
  朱熹所讲的“理”有双重含义:一种“理”叫“在物之理”,就是刚才讲的椅子、镜子、水、火这些“物”所具有的“理”。同时,还有“在心之理”,在人的头脑里面,或者说,在人的思想里面的这种“理”。这种“理”叫什么?就是通常所讲的忠、孝、仁、义这样一系列的道德伦理概念。所以说,朱熹所说的“理”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讲的是物质的规律,物的必然性,另外,就是讲的人的道德伦理观念。朱熹的“理”是把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和人的道德伦理综合在一起,用人必须遵守规律来论证人必须服从忠、孝、仁、义这样一些伦理道德观念。
  朱熹认为,这个“理”是天赋于人,老天爷给人的,人人先天具足,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什么都完美无缺。那么,为什么人还有千差万别呢?主要是由于“气禀”不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叫气,有的人“金气”多一点,有的人“水气”多一点,有的人可能别的什么气多一点,或少一点,这种情况,叫“气禀之偏”,偏于某一方面了,不全了,不完美无缺了。
  另外,朱熹认为,还有人的物质欲望这个因素也会影响人的天赋之“理”的表现,朱熹把它叫作“物欲之私”。一个“气禀”,一个“物欲”,使人先天具有的这种“理”被蒙蔽了,遮盖了。怎么办?朱熹认为,有两条路线可以解决。一条路线叫向外用功,一条路线叫向内用功。什么叫向外用功呢?就是“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今日穷一理,明日穷一理。“格”的物多了,穷的理多了,你的天赋之“理”也就恢复了,回来了。朱熹所说的这个“格”字,你可以把它当成研究去理解。今天研究一件事,一个物,明天你再研究一件事,一个物;今天你去讨论、探索一个道理,明天再去探讨另外一个道理。朱熹认为,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要一件件,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地去研究,去探索,这个叫“格物”。
  朱熹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在探讨、研究自然和社会各种事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读书,就是说,你要去探讨真理,首先要做的是读书,特别要读儒家学派的书。
  今日格物,明日格物,这叫向外用功。还有另外一条路线叫向内用功,什么意思?就是要省、察、克、治。省是反省自己。察,考察自己。克是克服自己。治,是治理管好自己。这些讲的都是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朱熹提倡,要用一种很严肃、很诚恳的精神去进行省、察、克、治等,自我修养。态度很严肃,很诚恳,这叫“主敬”,“敬”就是要严肃,要恭恭敬敬、诚诚恳恳,和我们今天提倡“敬业”精神的“敬”,意思差不多。
  向外用功也好,向内用功也好,干吗呢?目的是把人的各种欲望,特别是不正当的物质欲望去掉,把老天爷给你的伦理道德观念保存起来,发扬起来,这就叫“去人欲、存天理”。朱熹认为这样做了之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就成为圣人,成为贤人了。
  朱熹还提出来,“要先知后行”。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首先要知,比如说你从北京到贵阳来,你首先要了解一下贵阳在什么地方?怎么样才能从北京到贵阳,所以要“先知”,将“知”放在第一位,先要认识,先要了解,然后你才能够行,去进行道德修养。
  朱熹的学问是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长期在思想界占据着主流和统治地位,统治者觉得这一派的学说很稳妥,很正当,没有多大弊病,也没有偏激不当之处,所以除了南宋后期一段很短的时间外,统治者大都提倡这一学派,表彰这一学派。
  朱熹学派之外另外一个学派就是“阳明学派”——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所创立的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南宋的陆九渊,所以又称为“陆王学派”。贵州的学者,贵州的百姓可能都知道“阳明学派”。昨天我们到贵阳,下午就参观“阳明祠”。我也了解到,贵阳附近有一个地方叫修文,修文有“阳明洞”,是王阳明修养的地方。王阳明当年在贵州,特别在文教方面留下了深刻影响,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之一。
  “阳明学派”跟“朱熹学派”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朱熹认为“性即理”,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还说什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什么是“心”?讲的不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永远跳动的物质的心,而是讲的人的感觉和知觉。王阳明认为,人的感觉、知觉和人的伦理观念是同一体。他有一段很著名的论证:耳朵是人一生下来就能听,具有很高的听力,眼睛是人一生下来就能看,具有很高的视力,这就叫“耳自聪,目自明”,是人的天赋生理功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每个人都是这样,除了先天的遗传的残疾人,正常的人一生下来都如此,王阳明把人的这种能力叫“良能”。由此,王阳明认为人有一种天赋道德观念,见父必定知孝,见兄必定知悌,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在王阳明学派看来,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忠、孝、仁、义这些道德观念,和人的生理功能是综合体,是一致的,叫“良知”。
  既然人生下来耳朵就能听,眼睛就能看,与生俱来,本无欠缺,不必他求,人人如此,自然,不需要再去学习,不需要再去追求,这就叫“心即理”。与“心即理”相联系的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人的天赋道德观念,人一生下来,就有道德观念,它是完整的,不学而知,不虑而能,既不需要学习,而且也不需要思考。这样的话,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如果道德观念是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后天培养的话,那么向内用功,恢复这个“良知”就可以了,何必要像朱熹那样主张向外用功,费那么多精力去研究万事万物呢!这个恢复天赋“良知”的过程,王阳明称之为“致良知”。
  王阳明主张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要去研究天,研究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而是首先要发明、找到天赋的人的本心。如果你能将道德观念作为自己的主宰,懂得道德观念是怎么回事,那么人的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的欲望就会自动消除。这就是所谓“主于道,则欲消”。所以“阳明学派”和“朱熹学派”都主张“去人欲,存天理”。但是,途径不同。朱熹是主张格物穷理,一件件事物去研究,一个道理一个道理地去探讨,而王阳明则主张,只要把人的本心所具有的道德观念恢复了,发现了,那么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的欲望自然就会消除。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先要知然后才能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不分先后。
  阳明学派以朱学的反对派的面貌出现,他强调人的感觉、知觉,人的思维,也就是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在反对权威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这些方面起过思想解放的作用。但是,由于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强调人的感觉、知觉,而人的感觉、知觉又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因此历代的统治者对王学总是不放心。觉得它有可能从这里出现一个缺口,产生一些异端的思想,所以历代统治者大部分不把王阳明学派列为正宗的儒学。
  明清以来“程朱学派”“陆王学派”经常互相攻击。其争论的要点如下:
  第一,“支离”与“简易”之争。王阳明这一派批评朱熹那一派“支离”。什么叫“支离”?就是说,你要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直接向自己的内心去找寻就可以了,干吗兜着圈子、绕着弯子去了解天地万物,这叫“支”,“支”就是兜圈子,绕弯子。“离”,就是离开了培养道德观念这个根本的目的。为什么镜子可以照人,木板子不能照人,你研究了半天,把原理搞清楚了,对你培养道德观念有何作用?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他对着竹子观察、研究,想从竹子的生长悟出道德应该怎么培养,怎么成为圣人、贤人。大家想,你对着竹子在那里发呆,在那里朝思暮想,当然对你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没有作用。所以说,王阳明认为朱熹的办法“支离”。“支”,走了岔路,绕了弯子,“离”,离开了道德培养这个根本目的。
  朱熹学派批评陆王学派“简易”:不必研究万事万物,也不必读书穷理,太简单,太容易了。
  第二,“宗经”与“六经注我”之争。朱熹主张,“六经”,孔子、孟子的著作是“理”的最完备的体现,世上的人,都必须将六经和孔、孟著作做根本,做规范,不能离开,更不能背弃。“阳明学派”认为,“宗经”、读经都并不太重要,如果我掌握了“道”,把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个问题解决了,“六经”不过是对我自己思想的一个解释罢了,这叫“六经注我”。按照这一说法,圣人孔子、孟子讲的话,不过是我心里面想讲的话。在这里,“我”处于第一位,作为标准、作为规范的就不是“六经”,不是孔子、孟子的话,而是“我”了。
  第三,“读书穷理”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争。朱熹主张“读书穷理”,要多读书,一书不读,则缺乏一份道理。“阳明学派”由于强调首先要发明人的本心,所以不那么强调读书,特别不强调多读书,苦读书,其末流就产生一个偏向,叫什么?“束书不观”,把书捆起来根本不用去看,“游谈无根”,海阔天空地神聊、神侃,没有根据。
  第四,“窒欲”与“认欲为理”之争。“朱熹学派”主张人的欲望是坏东西,要尽可能把它堵塞了,窒息了。他认为“阳明学派”有可能产生一个偏向,就是把人的欲望,人的生理欲望看成是合理的,符合伦理道德的。
  这两个学派在明清时代互相批评,互相攻击,一直吵嚷不休。
  以上是我讲的第一点。希望大家对于“宋明理学”,对于“朱熹学派”和“阳明学派”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知识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以理制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宋明儒学关于“理”“欲”关系论述的现代启示、改铸儒学的新需要、生于忧患,长于坎坷的大思想家、社会政治思想、理为“天地万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论、“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唤醒天赋观念的“格物致知”论、克人欲、存天理 、“一中又自有对”的辩证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