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学体系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723
颗粒名称: 三、道学体系的形成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16-1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隆兴和议”之后,金王朝忙于巩固内部统治,宋金关系暂时稳定,朱熹得以专心研究道学。他接受了李侗的教诲,开始关注“未发之中”的问题。他与张栻通信讨论,并受到了张栻的影响,赞赏了张栻关于“致察”和“操存”的观点。然而,朱熹后来经过深思熟虑后否定了张栻的看法,他认为人在喜怒哀乐未发时就应该涵养自己,而不是等到情感发作后再去察识。朱熹还因为对道学的重视而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并致力于著述。在此期间,他编写了许多书籍,包括《程氏遗书》《西铭解义》等。后来他与吕祖谦一同编写了《近思录》,并在鹅湖之会上与陆九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段时期对朱熹的道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朱熹 道学 形成

内容

“隆兴和议”之后,金王朝忙于巩固内部统治,无力南侵,宋金关系暂时稳定,朱熹得以潜心研究道学。
  李侗在世的时候,向朱熹传授过“未发之中”的问题。《礼记·中庸》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的作者认为:人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有一种精神实体,它是天下的根本,体察到了它,人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天下也就可以得到治理。宋朝的许多道学家都很注意体察“未发之中”,杨时以之传授给李侗,李侗以之传授给朱熹,但是,朱熹当时的兴趣在章句和训诂,没有注意理解。李侗死后,他追思老师的传授,觉得似懂非懂。为了弄懂李侗所传,朱熹便和张浚之子,时在潭州的张栻通信讨论。
  张栻年轻时就酷爱道学,后来又到衡山从学于著名道学家胡宏(1106—1162)。这时,他正在潭州讲学。乾道三年(1167)九月,朱熹亲到潭州探访张栻,直到这年十二月,他才回到崇安。在以后的几年内,朱熹和张栻继续通信讨论,二人互有影响。
  《孟子》一书记载说:齐王见有人牵牛,准备宰了祭钟,便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这样毫无罪过就被置于死地。孟子(约前372—前289)以此证明人都天赋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道德观念,称为“四端”。胡宏就此发挥,将齐王“不忍”杀牛之心称之为“良心之苗裔”,主张由此“操而存之,存而养之,养而充之”。这前者发现良心苗裔的功夫就称作“致察”或“察识”,后者的功夫就称为“操存”或“存养”。张栻曾经写过一篇《艮斋铭》,讲的就是先致察,后操存的道理。朱熹盛赞这种修养方法。他当时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方便简捷,书可以不读,言语可以不用,既不必寻师求圣,也不必“多闻博观”,只要“默会诸心”就可以了。朱熹这一时期的修养论有点类似于禅宗的“直指本心”,不立文字的成佛论,因此,他高兴地写信告诉别人说:“原来此事与禅学十分相似,所争毫末耳。”后来,王阳明(1472—1529)曾盛赞朱熹这一时期的有关观点,视为“晚年定论”,引为同调。
  朱熹在接受张栻影响的同时,也认为他的思想“失之太高”,没有阶级和次第,使得湘中学者流于虚谈。此后,他经过了一段废寝忘食的思索,又取程氏兄弟(程颢、程颐)著作研读,终于否定了张栻的看法。他认为,人在喜怒哀乐诸情未发时就要涵养,不能等待已发时再去察识。乾道六年(1170),朱熹编次和张栻讨论“已发”“未发”等问题的信稿为《中和旧说》。序言中,朱熹检讨当年的看法,认为不仅自误,而且为害极大,不可不戒。
  朱熹曾在乾道三年(1167)被南宋政府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待次(候补)。乾道五年(1169)五月,朝廷催促朱熹到职,他因脚气病严重,上状辞谢,同时以“家贫亲老”为理由,要求得到管理庙宇一类的祠职。七月,魏元履因上疏阻止孝宗宠臣曾觐还朝无效,写信责备宰相陈俊卿,结果,被免去管理太学的职务,降为台州教授。朱熹替魏元履不平,认为“士大夫以言见逐,非国家美事”,更加不愿意到朝廷就职。同年十二月,南宋政府召朱熹赴朝。他以母亲一年前去世,丧制未终,推辞不赴。乾道九年(1173)五月,宰相梁克家对皇帝表示:“朱熹屡诏不起,宜蒙褒录。”孝宗也说:“朱熹安贫守道,廉退可嘉。”于是将朱熹的秩位升为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任便居住。但是,朱熹却上表说,自己承当不起。直到淳熙元年(1174)六月,才表示接受。
  朱熹之所以不愿赴朝,除了儒家有为父母守制三年之说外,主要是因为他愈来愈感到提倡道学的必要,正埋头于著述。他在致吕祖谦(1137—1181)函中说:“只欲修葺小文字以待后世,庶小有补于天地之间,今若一出,此事便做不成。”(《朱子文集》卷二五)这一阶段,是朱熹思想的形成和确定时期。他编写了大量书籍,计有:《程氏遗书》《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及《古今家祭礼》等十一种,可见他这一时期在钻研道学上的辛勤。
  淳熙二年(1 175)四月,婺州(今金华)学者吕祖谦自浙江来访。他讲学主张治经史以致用,尤其爱好司马迁(前145—?)的《史记》,开启浙东事功学派的先声,和朱熹有不一致的方面;但是,他对道学也有浓厚兴趣。到崇安后,他和朱熹共同选取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的语录共六百二十二条,编为《近思录》,作为道学的入门书。十天后,吕祖谦回浙江,朱熹送到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不久,抚州金溪人(今江西金溪)陆九渊(子静)及其兄陆九龄(子寿)(1132—1180)应邀来聚,共同讨论道学中的问题,双方激烈争辩。陆九渊批评朱熹之学“支离”,朱熹批评陆九渊之学“太简”。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朱熹道学体系形成的阶段。

知识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以理制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宋明儒学关于“理”“欲”关系论述的现代启示、改铸儒学的新需要、生于忧患,长于坎坷的大思想家、社会政治思想、理为“天地万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论、“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唤醒天赋观念的“格物致知”论、克人欲、存天理 、“一中又自有对”的辩证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