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铸儒学的新需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71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改铸儒学的新需要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3-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宋王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国力上相对孱弱。建立于唐末五代混乱之后,宋朝的统治者对历史经验进行反思,试图确立长久统治的国策。其中,防内重于防外、集权中央成为主要策略。对边境民族的侵扰,宋朝采取了妥协政策,并与辽国、金国签订和议,以求维持边境安定。然而,这种政策也造成了国力的削弱。在内政方面,宋王朝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导致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贫困无地可耕。农民承担了沉重的赋税、高利贷、劳役等负担,社会不公严重,引发了激烈的反抗。农民起义如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和湖湘起义等,都表达了对贫富不均、贵贱不平等的不满,要求均贫富、等贵贱。这种社会不稳定和内外威胁,使得宋王朝虽取得文化繁荣和成就,但国力相对薄弱,难以应对外部挑战。
关键词: 朱熹 儒学 改铸

内容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宋王朝处于社会经济和生产高度发展的时期,文化也焕发异彩,在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是国力却十分孱弱。
  宋王朝建立于唐末农民大起义和五代的分裂割据之后。前者使赫赫炎炎的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后者造成了连续五十余年的混乱,像走马灯似的变换出五个朝代、十个割据政权。官僚们今日臣晋,明日降汉,后日下拜于周,几乎不知道儒学长期标榜的“忠义”等伦理为何物。这种情况,迫使宋朝统治者一开国就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太祖建隆二年(961),赵匡胤问他的宰相赵普(922—992)说:“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八易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怎样汲取唐末到五代这一段的历史经验,为宋王朝制订“长久”之计,这不仅是赵匡胤,也是宋代一切有远见的思想家所关心的。道学,可以说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答案。
  宋王朝制订的国策是:防内重于防外,集权中央。太宗赵光义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忧也。”(《宋史·宋绶传》)基于这样的认识,宋朝统治者对辽、西夏和金等边境民族的侵扰,长期采取妥协政策。景德元年(1004),宋真宗和辽国订立澶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方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国乘灭辽余威,率军攻宋,包围北宋首都开封。第二年,金兵攻破开封,俘虏太上皇徽宗和他的儿子钦宗。建炎元年(1127),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便仓皇南逃,直到建炎四年(1130),才在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偏安政权。绍兴九年(1139),秦桧(1090—1155)代表高宗赵构接受和议:宋向金称臣,年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疋。但不久金人便撕毁和议,再度侵宋。绍兴十年(1140),宋军在对金兵的作战中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但高宗和秦桧却撤回宋军。绍兴十一年(1141),金兵再度南侵,宋王朝派使臣“再三叩头,哀求甚切”,高宗并保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金朝统治者才答应议和,签订协议,要赵构“世服臣职”。
  宋王朝的另一项国策是“不抑兼并”,以致少数人大量占有土地,“千顷而不知止”。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地”,不断沦为“佃客”,被迫向地主缴纳五成至八成的地租,忍受高达百分之二百至三百的高利贷剥削。此外,还要承担宋王朝的各种赋税,从事无偿的劳役,生活极为困苦。和王安石(1021—1086)同时的青年诗人王令(1032—1059)在《梦蝗》一诗中写道:一面是“一身万椽家”,一面则是“贫者无室庐”;一面是“一口千仓储”,一面则是“贱者饿无食”。这正是宋代社会贫富悬殊、贵贱迥别的生动写照。
  严重的社会不公必然引起激烈的反抗。太宗淳化四年(993),川蜀地区爆发以王小波(?—994)和李顺(?—994)为首的起义。史载王小波曾说:“吾疾贫富不均,吾为汝均之。”义军所至之处,没收地主和土豪的财富,除其生活需用外,“一切调发”,皆分给贫苦人民。(《梦溪笔谈》卷二五)徽宗宣和二年(1120),东南地区又爆发以方腊(?—1121)为首的起义。誓师时,方腊慷慨陈词: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如果子弟们耕田纺织,终年劳苦,得不到一点粮食、布帛,却被父兄们掠夺一空,稍不如意,还要鞭笞酷虐,至死不惜。面对这种情况,难道能甘心吗?起义群众轰雷似的回答:“安有此理!”(《容斋逸史》)起义后,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杀官吏,“劫富室”,焚烧官舍、学宫、僧院,并迅速攻克杭州。方腊起义之后十年,湖湘地区又爆发了钟相(?—1130)、杨幺(?—1135)领导的起义,除提倡“均贫富”外,还要求“等贵贱”。钟相说:“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起义军把宋王朝的法律称为“邪法”,坚决打击地主、官吏,没收其财产以实现“均平”。结果,“人皆乐附而行之,以为天理当然”(《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六)。
  宋王朝还面临着一个新生的社会阶层,这就是日益壮大的市民。当时,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盛况说:“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夜市直至三更才尽,五更又复开张,如耍弄去处,通宵不绝。”生活在这一环境里的市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秦楼楚馆。”“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环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世界观,公然宣称:“钱之为钱,人所共爱。”“钱如蜜,一点也甜。”这种情况,严重冲击着旧的秩序和旧的观念。程颢在《论十事箚子》中惊呼:“今礼制未修,奢靡相尚,卿大夫之家莫能中礼,而商贩之类或踰王公。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教不足以旌别贵贱,既无定分,则奸诈攘夺,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
  迫于严重的社会矛盾,北宋中期,王安石曾进行改革。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事物的发展总是“新故相除”,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经济上,他主张抑制兼并,限制一部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特权,并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王安石的改革虽然旨在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也强调“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仍然遭到以司马光(1019—1086)为代表的旧党的反对,终致失败。
  儒学历来具有调节矛盾、规范行为、安定社会的功能。为了防止臣民的僭越、篡夺和造反等“不轨”行动,堵塞物质欲望对于世人的普遍引诱,限制皇帝、皇室、贵族、官僚对权力的滥用,宋朝的思想家们力图复兴和改造儒学,以便进一步加强儒学伦理对社会各阶层的教化力量。
  隋唐时期,佛学曾经是重要的统治思想,但是,佛教“无父无君”的思想,对传统的儒学伦理又有所破坏。中唐以后,由于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尖锐化,也由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韩愈提出道统说,力图打击佛学,复兴儒学。但是,韩愈的弟子李翱在崇儒的同时,又吸收佛学的某些部分,力图补充和改铸儒学。宋王朝建立后,这一复兴和改铸儒学的趋势继续发展。赵匡胤当皇帝不久,就亲自写作《孔子赞》,以示崇儒。同时,宋朝统治者也崇佛、崇道,提倡三教兼容与合流。真宗赵恒更称佛教与孔孟“迹异而道同”,“三教之设,其旨一也”。这种情况,鼓励了思想家们去做援佛入儒,或援道入儒的工作。仁宗时,周敦颐以儒学为主体,吸收佛道思想,虚构了一个以“无极”为本原的宇宙生成体系,提倡“主静”“无欲”,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成为宋代道学的开山祖师。神宗时,周敦颐的弟子程颢和程颐站在旧党一边,指责王安石变法“用贱陵贵,以邪妨正”,大骂“介甫(王安石)之学”是“坏了后生学者”的“大患”。他们以孔孟的继承人自居,大讲《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宣扬“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并且进一步吸收佛学,提出一个以“理”为主要范畴的哲学体系。
  在历史发展中,一切现实、合理的事物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在统治阶层内部斗争加剧、思想紊乱和行为失范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一次又一次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宋王朝要为既定社会秩序的“合理性”辩护,必然要根据新的形势做出新的论证,从而教育全体社会成员,规范其行为,以“理”为主要范畴的道学体系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这是一个需要儒学而又要改铸儒学的时代,这个任务是由朱熹最后完成的。

知识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以理制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宋明儒学关于“理”“欲”关系论述的现代启示、改铸儒学的新需要、生于忧患,长于坎坷的大思想家、社会政治思想、理为“天地万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论、“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唤醒天赋观念的“格物致知”论、克人欲、存天理 、“一中又自有对”的辩证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普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王令
相关人物
王小波
相关人物
李顺
相关人物
方腊
相关人物
钟相
相关人物
杨幺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