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松曾师事杨时的学生罗从彦和萧顗,且与杨时的学生陈渊(杨时女婿)相友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700
颗粒名称: (一)朱松曾师事杨时的学生罗从彦和萧顗,且与杨时的学生陈渊(杨时女婿)相友善
分类号: B244. 75
页数: 3
页码: 031-0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罗从彦、萧顗、朱松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和学术交流。这些人都曾受过龟山先生(杨时)的教育,尊重传统的儒学,强调仁义道德,并在学术研究和治理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的学术传统和精神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明代 人物 杨时

内容

据明万历《将乐县志·人物志》载:“罗从彦,字仲素,剑浦人。从学于龟山先生之门。初见龟山先生三日,即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虚一生矣。’朱紫阳谓龟山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惟仲素一人而已。冯梦得曰:‘豫章罗先生上承伊川、龟山之传,下授延平、晦庵之学,东南学者未能或之先。’”
  另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人物》载:“萧顗,字子庄,浦城人。天资朴实。少孤,事母以孝闻,母丧,庐墓有灵芝之异。与李郁、陈渊、罗从彦同授业杨时之门,尝答范某书云:‘士之所志,舍仁义而何为哉?惟仁必欲熟,义必欲精;仁熟则造次颠沛有所不违,义精则利用安身而德崇矣。’晚以累举得官,为清流县主簿,终岁而归,徜徉闾里。朱松尝师事之。”
  据清顺治《延平府志》载:朱松“少有高节大志,为文汪洋宏放,诗苍古秀发。尝慕贾长沙、陆宣公为人,复得闻杨龟山河洛之学,益自振励”。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则说:朱松“自来闽中,多从龟山门下士游”,“初以诗名,继而契心于贾谊、陆贽之通达治理,及得浦城萧子庄(顗)、剑浦罗仲素(从彦)而师之,以传河洛之学,而昔之余习尽矣”。朱熹在为其父朱松所做的《行状》中也称:“公生有俊才,自为儿童时,出语已惊人。少长,游学校为举子文即清新洒落,无当时陈腐卑弱之风。及去场屋,始放意为诗文。其诗初亦不事雕饰而天然秀发,格力闲暇,超然有出尘之趣,远近传诵。至闻京师,一时前辈以诗鸣者,往往未识其面而已,交口誉之。其文汪洋放肆,不见涯涘,如川之方至而奔腾蹙沓,浑浩流转,顷刻万变,不可名状。人亦少能及之,然公未尝以是而自喜。一日,喟然顾而叹曰:‘是则昌矣,如去道愈远何则。’又发愤折节,益取六经诸史、百氏之书,伏而读之,以求天下国家兴亡理乱之变与夫一时君子所以应时合变、先后本末之序,期予有以发为议论,措之事业,如贾长沙、陆宣公之为者。既又得浦城萧公顗子庄、剑浦罗公从彦仲素,而与之游,则闻龟山杨氏所传河洛之学,独得古先圣贤不传之遗意。于是益自刻厉,痛刮浮华以趋本实,日诵《大学》《中庸》之书以用力于致知诚意之地。”(《韦斋集》卷首)罗从彦则在为朱松所做的《韦斋记》中称:“朱乔年(松)得尤溪尉,尝治一室聚群书,宴坐寝休其间。后知《大学》之渊源,异端之学无所入于其心。”
  此外,朱松在《和几叟秋日南浦十绝句简子庄寄几叟》中这样写:
  心亲千里不辞遥,咫尺衡门椄市桥。
  万卷舌端真历历,一丘胸次更嚣嚣。
  平生学道着功深,世事萦人负此心。
  赖有关西门下士,洛川流派得重寻。
  屹屹龟山障末流,藩墙一望渺无由。
  胸中万里平生事,肯踏寻常只么休。
  残书倦展水沈烧,那有堂前学子嘲。
  卧读萧陈秋夕句,不知烟暝鸟争巢。
  不见陈公岁又除,七峰深处食无鱼。
  终烦指似龟山路,会使人疑得异书。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杨时、萧顗和陈渊对朱松的影响。
  几叟,即“陈渊,字知默,初名渐,字几叟,沙县人,瓘之从孙也。早闻家学,寓将乐从龟山先生游。与罗从彦为友。时称其‘深识圣贤旨趣’,遂妻以女。胡安国荐为监察御史。与高宗论程、王学术同异,高宗善之”。(明弘治《将乐县志·人物》)
  朱松常以“四书”为本,对朱熹作开蒙教育。据《朱子年谱》载,朱熹在十来岁时,就在其父朱松的教诲下,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无间断,以做圣人为自己的追求。

知识出处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 出版社

本书包括杨时生平简介、杨时的主要贡献、杨时文化的时代价值、杨时与朱松、杨时与朱熹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