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时文化的时代价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693
颗粒名称: 三、杨时文化的时代价值
分类号: B244. 75
页数: 6
页码: 021-0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都有深刻影响。杨时是将乐本地的一位先贤,在他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杨时文化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有现实意义。它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杨时文化 时代价值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时,积极评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及其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深刻影响。他肯定了儒学思想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强调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念,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上海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哲学系教授蔡尚思在《杨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杨时是理学南传与闽学的祖师》一文中也认为:“无论在中国文化史上、学术史上、思想史上、哲学史上、伦理史上都居于主要位置的是宋代理学,宋代理学中最重要的是濂洛关闽四大派,濂洛关闽四大派中最重要的是闽学一派,闽学一派中最重要的是朱熹。朱熹之学来自二程与杨时。杨时是中国理学由北传南的关键人物,所以被称为闽学创始人。闽学的祖师是杨时而不是朱熹。朱熹是闽学,也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但是,如果没有杨时把理学传入闽北,也不可能造就朱熹。”为此他赋诗赞曰:“鲁南有孔孟,闽北出杨朱。古代人文上,均成为楷模。”杨时是将乐本地的一位先贤,在他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杨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为学之法、为人之要、为官之德和处世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时代价值。
  (一)杨时文化为将乐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杨时集“道学、经济(古代指经邦济世或经世济民)、文章(指诗文)、气节(指道德)四者合而为一”。(清张伯行《杨龟山先生文集》序)杨学被认为是“孔颜道脉、程子箴规”“真大儒之学”“真有用之学”,成为宋代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学思想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而且东传韩国、日本,在东亚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宋宣和五年(1121)十月,宋使臣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出使高丽,国主便问:“龟山先生今在何处?”次年,高丽国王派三位特使到汴京朝拜大宋皇帝,既为国事又为求道。在觐见皇帝后,就立即拜会杨时,向他请教儒学。
  理学传入韩国后,出现了以李退溪为代表的韩国朱子学,并成为韩国的主流思想。在李退溪学习和研究中国朱子学的过程中,每每提及杨时。如他读了南宋真德秀编的《心经》和明人胡广编的《性理大全》中杨时的论述,“始知性理体段自别”和“心法之精微”;(《增补退溪全书》,此段以下未注者皆出此)他按照杨时关于读《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的教导进行学习,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如他在答李宏仲同学的回信中说:“昔有人请杨龟山讲当读何书,龟山曰:‘读《论语》。’其中问《论语》中何者为要切,龟山曰:‘皆要切,但熟读可也。’朱子每称叹此语,以劝学者。”在这封信中,他还谈了自己按杨龟山的启迪学习《论语》的体会:“于言仁处求仁之理,言义处求义之理,言孝悌忠信处求孝悌忠信之道,逐处研究,逐事践履,积久渐熟,以至于融通,发现所谓大要大旨者将不待作意求索而自得之矣。”在《重答黄仲举》论及关于读《大学》问题中,李退溪认为“龟山以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乎为政也”,并说《大学》一书,“存心出治之本”“修己治人,体用该载,则固然矣”。李退溪还依据杨时对《西铭》的解释向朝廷进献《圣学十图》。此外,对于杨时关于心性修养的方法,李退溪在《退溪丛书》中也有阐述:“要之,明道言静,即敬字之意。伊川恐学者未悟,故加别白焉。其后如龟山、如豫章、如延平一派,皆于静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而上蔡谓‘多着静不妨’,此非明道之教乎?至和靖‘始终一个敬字做去’,岂非伊川之教乎?”正因为如此,李退溪的弟子申瀷等在《祭退溪先生》文中称:“昔我先生,待士有诚。念兹作人,爰择老成。龟山雅望,允属先生。左训右箴,教告敦至。”他们认为,李退溪一生德高望重有如杨时,才得到先王的厚待和学生的尊敬。由此可见杨时在李退溪和韩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011年8月,韩国大邱市李甲奎教授带领十多名师生到将乐考察时说:“我们是特地来寻韩国儒学文化的根的。”并留下“韩国晚生,吾欲立雪”的题词,可见杨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至今犹在。在日本东京博物馆,至今还保留着一幅日本著名画家狩野常信(1636—1713)所创作的杨时像。该画为彩色立式画像,画中的杨时端然拱立,怀抱典籍,目光深邃而略带忧郁,衣袖宽大而直线下垂,与下身的衣裳相衔。深色的头巾,与略为浅色的服饰形成层次不同的色彩效果,极具特色。
  宋以降,福建以“理学名邦”“海滨邹鲁”的盛誉驰名海内外,杨时有筚路蓝缕之功。将乐也因杨时,享有“龟山故里”“闽学之源”的美誉。杨时文化为将乐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如今杨时后裔约有二百多万,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以“龟山后裔”自诩,遵循杨时祖训,爱国爱民,清白传家,积极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贡献。他们纷纷来将乐寻根谒祖,投资办厂,旅游观光。杨时文化已经成为团结杨氏宗亲的强大凝聚力。
  (二)杨时尊师重教、砥砺名节的精神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明弘治《将乐县志》风俗篇载:“至宋龟山载道南归,而乡邑重道,读书进取,间有魁元,砥砺名节,后先相望。”也就是说,在杨时文化的影响下,将乐县形成了两个优良风气:一是读书重教;二是讲究名节。仅数万人口的将乐小县,在宋代就出了四位尚书、三位侍郎、四十七名进士,不仅人数多,而且口碑好,没有一个贪官。
  杨时尊师重教,不仅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还在将乐衍生了一个传统节日——光斋节。据明万历《将乐县志》土风篇载:“三月三日,乡塾盛馔延师,以议束礼,名曰光斋。”此节源于杨时与蔡安礼同年考上进士之后,为谢师恩,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老师杨希旦所教书的“西斋”宴请老师,以光耀西斋并报答师恩,后来逐渐演化为“光斋节”,可谓古代将乐的教师节。
  此外,杨时讲学传道,注重将个人理想和时代社会相结合,坚持经世致用,反对学校单纯按文章分数高低评定人才优劣,提出“学校以分数多少校士人文章,使之胸中日夕只在利害上,为此作人要何用”的见解,对于当今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今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从杨时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中汲取精华,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如今,“杨时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在将乐广大中小学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为弘扬杨时文化发挥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三)杨时爱国爱民、敢于担当、勤政廉政的作风,为当今公职人员树立了道德标杆
  杨时为官五十余载,始终严于修身,爱国爱民,敢于担当,勤政廉政,初心不改,所到之处皆有惠政,在百姓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也为所有公职人员树立了道德标杆。无论对于修身做人,为官用权,还是干事创业,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杨时忠诚干净担当的高尚品德,把对党忠诚、爱国爱民、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为广大干部群众带好头。所有的公职人员,都应从杨时文化中汲取营养,知廉耻,明是非,辨善恶,增强道德修养,常念为人之本,常修为公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常做好事实事,真正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四)杨时的家训家规以及形成的优良家风,极大地丰富了当今家庭文化的内涵
  杨时一生严于修身,恪守道德底线,更是重视立族训,制家规,用严谨的家风教育子孙。宋政和五年(1115),杨时主持修编了将乐杨氏第一部族谱——《弘农杨氏族谱》,制定了十条家训。其中的爱国守法、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夫妻互信、择友待友、睦族和邻等内容,对于当今的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这些家训家规,严格规范了杨时家人及其后裔、族人立身处世、为官做人的准则,成为他们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种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杨时后裔英才辈出。各地的杨时后裔也谨遵祖训,恪守家规,并不断丰富家风文化的内涵,忠以报国,孝以养亲,读书进取,砥砺名节,传承祖德,因而瓜瓞连绵,英才辈出。中纪委、国家监察部、省纪委网站等也制作了《程门立雪·书香传家》和《千秋师表·百世所师》的专题片,推介杨时的孝行廉风和家训家规;《中国纪检监察报》也曾发文进行过专题报道。
  “道之南矣开闽海,万古龟山重泰山。”尽管杨时逝世已经九百余年了,但是,他那尊师孝亲、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爱国恤民、勤政廉政、敢于担当的精神,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承。杨时是将乐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知识出处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 出版社

本书包括杨时生平简介、杨时的主要贡献、杨时文化的时代价值、杨时与朱松、杨时与朱熹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