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榦讲学地点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640
颗粒名称: 黄榦讲学地点考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8
页码: 362-3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榦是朱熹门人中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之一。无论是在家中讲学还是从政期间,黄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进行教学,包括创办书院、兴办官学,甚至在经济困难情况下利用草屋、民居和破庙进行教学。他一生安贫乐道,坚持简朴生活,持续办学培养徒弟。黄榦的教学活动吸引了许多学生,被广泛认为是朱子理学的传播和弘扬,培养了大批人才。
关键词: 黄榦 朱子门人 教育家

内容

在朱子门人中,黄榦是朱熹之后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无论是家居讲学,还是从政期间,黄榦均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兴学授徒。故其办学,不拘一格,经济条件许可,就创书院、兴官学;经济匮乏,就建草屋,借民居,甚至破庙,作为教学场所。安贫乐道,是宋代理学家们所共同遵守的信条。到了黄榦,则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毕生谨守父兄廉勤之训,坚持“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的信念,即使从任安庆知府等职归来,因家贫无屋可居,借破庙以栖身之时,仍坚持办学,教授生徒,以至“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①,为朱子理学的传播和弘扬,培养了大批人才。
  本文拟对黄榦的讲学作一较为全面、细致的考证,主要分为书院、官学、民居三个部分。
  一、书院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黄榦创建的书院、讲学的书院,以及在其讲学之地后人所建的书院三个方面。
  (一)黄榦创建的书院
  1.潭溪精舍
  庆元二年(1196),黄榦建于建阳崇泰里莒潭河坝。嘉靖《建阳县志·学校志》载:“潭溪书院在崇泰里。黄勉斋从朱子读书潭溪,构草堂曰精舍。嘉靖八年(1529)知县薛宗铠改为书院。”文中对书院创建的具体年代缺乏记载。明末著名学者晋江何乔远曾于崇祯四年(1631)到建阳潭溪书院,写下了《潭溪书院记》一文。文称“祠创于宋宁宗庆元二年。曩朱子往来云谷,先生构草堂为憩息之所,文公扁曰‘潭溪精舍’,盖此地名也”①。
  2.竹林精舍(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3.峨峰书院
  嘉定元年到四年(1208—1211)二月,黄榦任临川知县时所建。光绪《抚州府志》卷三十三《学校志》载:“峨峰书院,在府城之南,青云峰之左。宋嘉定间参政李璧捐俸,同知县黄榦建。以讲堂面峨峰,故名。即铜山,唐天宝中赐名‘峨峰’者是也。”②南宋翰林学士王克勤曾为撰记。元末毁于兵火,莽为邱墟。③
  4.凤山书院
  嘉定八年(1215),黄榦任湖北汉阳知军时所创,建成于本年十一月,地点在汉阳军学之后凤栖山。同时建成的,还有五先生祠,祀奉周敦颐、二程、游酢和朱熹,并撰《汉阳军学五先生祠堂记》。明提学副使陈凤梧有记文说:“(勉斋先生)暇则亲诣于庠,为诸生讲论,有《孟子要旨》二十条,皆示人以为学之关键。又于凤栖山为屋,以馆四方之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风励之。”④《勉斋年谱》记其在汉阳“五日一下学,劝课诸生,讲诵躬督教之”。又云:“某行且一考,秋间方整顿学校。遇一、六日下学,与士友讲说,且课其读《论语》,使之自讲大义。湖外士子却质直可喜。且开其路,异日亦当有兴起者耳。”①《勉斋集》中所载,有《跋南康胡氏乡约》,文末署“嘉定乙亥四月晦日书于凤阳书院”;有《书东莱吕先生寄李文简手帖》,末署“嘉定乙亥长至后一日后学黄榦敬书于凤山书院”。
  5.环峰精舍
  原在建阳考亭书院黄榦寓舍旁,草创于嘉定九年(1216)。《勉斋年谱》载:“嘉定九年闰七月,新作草堂三间于考亭之寓舍,名以‘环峰’,以毋忘御史之遗训。”此精舍在当地又被称为“勉斋草堂”。嘉靖《建阳县志》卷七《古迹》载:“勉斋草堂,在三贵里考亭之西。宋庆元六年朱熹卒,门人勉斋黄榦率诸生建草堂服丧,废址犹存。”②嘉熙年间(1237—1240),宋理宗为表彰理学,敕令中书舍人李忠转谕建安令邓质择地重建。于是,环峰精舍从考亭迁至县坊西清巷。淳祐四年(1244),新书院落成,宋理宗御书匾额为“环峰书院”。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环峰书院毁于兵火。明正德十六年(1521),经黄榦裔孙黄澭等提请,福建提学胡铎等批准,次年由建阳知县邵豳主持书院重建事宜。此时,因西清巷的书院旧址已建县署,故又将新址改在水东妙高峰。③
  6.云谷书楼(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7.高峰书院(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二)黄榦讲学的书院
  所谓讲学的书院,指的是这些书院虽非黄榦所创建,但却在其中讲过学,计有建阳考亭竹林精舍、白鹿洞书院、东湖书院、栗山草堂四所书院。
  1.建阳考亭竹林精舍
  朱熹于绍熙三年(1192)创建的书院,后更名为沧洲精舍。庆元三年(1197),朱熹曾为黄榦“筑室于考亭新居之旁”。庆元五年(1199)十一月,黄榦携妻小迁居于此。朱熹在世时,已有请黄榦在此“挂牌秉拂”之意。绍熙四年(1193),黄榦就曾在书院代师授课,为南城包扬等生徒十四人宣讲《论语·有子》章。①嘉定九年(1216)四月,黄榦从汉阳归,诸生云集于此听黄榦讲学。有《竹林精舍祠堂讲义》,见《勉斋集》卷二四。这年六月,为考亭陈履道《先坟庵额大字》《辩诬卷》作跋,文末分别署“嘉定丙子六月既望长乐黄榦书于竹林精舍”和“嘉定丙子六月既望里人黄榦书于竹林精舍”。②
  2.隆兴东湖书院
  嘉定五年(1212)五月,黄榦任江西新淦县令。时学友杨楫任江西运判,延请黄榦讲学于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湖书院。黄榦为诸生讲解《中庸》第四章。有《隆兴东湖书院讲义》,见载《勉斋集》卷二十四。文中对江西二陆提倡不读书,“学可以不讲而一蹴可以至于圣贤之域”提出了尖锐批评,认为近年士风之陋与此有关。
  3.南康白鹿洞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之一。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时修复,执教其中。嘉定十一年(1218)六月,黄榦从安庆归,途次庐山,寓居栖贤寺,在此撰写了《中庸总论》一文。③又至书院讲学,有《南康白鹿书院讲义》④《庐山问答》(疑佚)等。而在此前(嘉定十年,1217),因朱熹三子朱在以大理寺正知南康,又重修了白鹿洞书院,黄榦曾为之撰写《南康军新修白鹿书院记》。⑤
  4.栗山草堂(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三)后人所建的书院
  这一部分所录,指的是后人在黄榦讲学过的地方创建书院,用以教育诸生、纪念黄榦。
  1.竹林精舍(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2.鳌峰精舍(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3.高峰书院
  在临江军新淦县城东。同治《临江府志》卷六《坛庙志》载:“(新淦)黄勉斋祠。祀宋县令黄幹(榦)。旧在治东门外,即高峰书院。屡经迁建,今在尊经阁左。”①①此仅言迁建而不提原建,殆原建者及年代不明之故。《江西通志》卷二十一载:“高峰书院,在新淦县治东,宋县令黄勉斋建。明嘉靖元年知县田邦杰重修。知府徐问有记。”②此则明确提出系黄榦所建。李国钧先生主编的《中国书院史》认为系黄榦于嘉定六年(1213)官新淦令时所建。③按,此高峰书院实际上并非黄榦创建,而是宋咸淳间(1265—1274)县令程西渠飞卿为纪念黄榦的历史功绩而建。元程钜夫《雪楼集》卷十一有《高峰书院记》载此甚详,节略于后:
  高峰者,勉斋黄先生晚年所以名斋也。宋嘉定癸酉(1211),勉斋宰新淦,六十年间,流风未泯也。咸淳癸酉(1273),先叔父西渠公实来为政,一以勉斋为法,致其尊慕,以示风厉。于是捐俸钱三百缗,市曾氏宅一区为高峰书院。暨屋壁建门庑,堂设勉斋像。朱子而上,别有祠。岁十一月,合九乡之士行乡饮酒礼,至者二百七十有五人。延致徽庵程先生若庸为诸生讲说。一时文物之盛,观听之新,远近相传,以为希阔殊尤之举。……④
  4.勉斋书院(在福州于山,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5.勉斋书院(在福州城南乌石山,参本书《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一文,此略。)
  6.皖山书院
  在安徽潜山县(安庆附廓之县),建于明嘉靖间(1522—1566)。光绪《安徽通志》卷九十二《学校志·书院》载:“潜山县皖山书院,在舒王台上,即天宁寺故址。中为明诚堂,东西皆为书舍。明嘉靖间知府胡缵宗、知县尹许岩建。以程、朱二子皆尝至潜,游酢、黄榦皆有治绩于潜,遂撤寺建书院,祀程、朱,以游、黄配。”①
  7.开文书院
  在浙江石门县(治所在今浙江省桐乡市)玉溪镇。南宋时,此地为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黄榦在此主管石门酒库,曾与学友辅广、门人陈义和等在此论学。清咸丰元年(1851),石门县令张家绅建开文书院于运河东岸,前为讲堂,后有楼祀宋儒黄勉斋先生。见载于光绪《石门县志》卷四《学署志·书院》。
  二、官学
  黄榦在各地任地方官时,在政事之暇,注重讲学,做到政教并举。其讲学地点,书院之外,就是各地的州府县学。
  1.闽县县学
  闽县县学在九仙山之麓,初建于北宋庆历间(1041—1048)。庆元六年(1200)二月,黄榦从建阳考亭回到福州。“诸生从学于闽县学”,②本月二十一日,率诸生行释菜礼,有《闽县学谒告先圣文》。①三月一日,立定课程读书。不幸的是,三月九日朱熹逝世,噩耗传来,黄榦疾赴建阳奔丧。至建阳即作《与闽县学诸友书》,安排此后之教务。
  2.抚州郡学
  嘉定二年(1209)春正月,黄榦在临川知县任上,郡守以礼来请黄榦到郡庠讲学。黄榦为诸生讲解《易·文言》及《孟子》“四德四端之要”。《勉斋集》卷二十四有《临川郡学讲义》,即其时的讲稿。因临川为抚州属邑,临川郡学即抚州郡学。
  3.临川县学
  临川县学始建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南宋隆兴甲申(1164)曾经重修。但到黄榦知临川时,五十多年未经修葺,早就破弊不堪,久已不闻读书之声。嘉定二年(1209)三月,黄榦将县学修葺一新,又“建咏仁堂于明伦堂北,……以朱子之学教临川之士”②。黄榦《复杨信斋书》云:“县学落成,不以试选,而以公选。肯来读书者则容之,颇成伦叙,但未有毅然任道者耳。”③即写于此时。
  4.新淦县学
  嘉定五年(1212)五月,黄榦任新淦县令,曾多次至县学讲学,有《新淦县学讲义》。内容以解说《论语》《孟子》《大学》诸书的若干章节为主。末有自跋云“榦备员于此,甫及期月。……日游乡校,以听诸贤然否之议,以其鄙见更相往复,而为理义之归”④云云。
  5.汉阳军学
  嘉定八年(1215),黄榦在汉阳知军任上,在处理完抗旱赈灾等政务之后,曾至此讲学。《勉斋年谱》载:“秋,始治学政,五日一下学,劝课诸生,讲诵躬督教之。”《与杨信斋书》云:“某行且一考,秋间方整顿学校。遇一、六日下学,与士友讲说。且课其读《论语》,使之自讲大义。湖外士子却质直可喜,且开其路,异日亦当有兴趣者耳。”①有《汉阳军学<孟子>二十章讲义》,见载于《勉斋集》卷二十五。
  6.安庆府学
  嘉定十年(1217)四月,黄榦任安庆知府。在筑城备战,“治府事,理民讼,接宾客,阅士卒,会僚佐,究边防利病”②等繁冗的政事之余,晚则至安庆府学与诸生讲学。有《安庆郡学讲义》,见载《勉斋集》卷二十四。三、民居
  书院、官学之外,受资金、场所等条件的困扰,黄榦还经常利用民间的一些闲置居所,如斋堂馆舍,乃至僧寺进行聚徒讲学。
  此举最早始于淳熙十四年(1187),讲学地点在沙县黄东寓所。淳熙十三年(1186),仲兄黄东官沙县丞,奉其母于官邸,黄榦因从武夷精舍赴沙县侍母。次年,朱熹命其子朱在到此从学于黄榦。《勉斋年谱》载:“淳熙十四年丁未,文公命季子在从学于沙邑。”③
  除此之外,黄榦在民间讲学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福州。主要处所有福州登瀛馆、叶氏悦乐堂、福州城东古寺、福州钟山赵氏馆、城南僧舍(神光寺、仁王寺)、箕山庐居、新河旧居、福州城南法云僧舍、城东张氏南园和福州于山嘉福僧舍。
  (本文载《朱子学刊》2009年第1辑)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本书分为朱子论、后学论、书院论和前贤论四个专题。“朱子论”内容涉及朱子的理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道统观、道德观、孝道观、社会治理与社会教化等方面。“后学论”主要论述宋明时期的朱门后学,如黄榦、陈淳、陈宓等理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继承和弘扬朱子学方面的贡献。“书院论”主要探讨朱熹及其后学所创建的书院在推动朱子学、推动闽台书院文化建设及其发展中的作用。“前贤论”主要探讨有关朱子的前辈学者,如杨时、游酢、李侗等人相关文献的考证。

阅读

相关机构

潭溪精舍
相关机构
凤山书院
相关机构
峨峰书院
相关机构
环峰精舍
相关机构
闽县县学
相关机构
临川县学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