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639
颗粒名称: 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文化教育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6
页码: 346-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榦是南宋时期在福州从事书院教育的学者,他是朱子的嫡传弟子,长期在福州各大小书院、官学和民居中讲学,传播朱子理学,使福州成为理学中心。黄榦不拘一格,根据经济条件办学,包括兴办官学、创办书院,甚至租借民居作为教学场所。他的办学得到了大批学生和人才的认可和培养。
关键词: 黄榦 南宋 福州

内容

南宋时期,在福州从事书院教育的学者中,最有成就的是黄榦(1152—1221)。他是朱子的嫡传弟子和一代宗师,长期在福州各大小书院、官学甚至是民居中坚持从事讲学,从而将最准确、最正宗的朱子理学传播到福州,使福州成为后朱熹时代继闽北武夷精舍、建阳考亭之后又一理学中心,并为清前期福州成为全省的书院文化教育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黄榦与南宋福州书院
  无论是家居讲学,还是从政期间,黄榦均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兴学授徒。故其办学,不拘一格,经济条件许可,就兴官学、创书院;经济匮乏,就建草屋、借民居,作为教学场所。即使从任汉阳知军、安庆知府等职归来,因家贫而借破庙以栖身之时,仍坚持办学,教授生徒,以至“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①,为朱子理学的传播和弘扬,培养了大批人才。
  以下将黄榦在福州讲学地点分为书院、官学、民居作一考证。
  (一)黄榦在福州创建的书院
  据史料记载,黄榦在福州创建了竹林精舍、云谷书楼和高峰书院这三所规模不大的书院。
  1.竹林精舍
  庆元二年(1196),黄榦建于福州城东故居。据《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后所附《勉斋年谱》(以下简称《勉斋年谱》)引《黄氏世系》云:“所居在城东里余,三昧、崇寿两寺之间。”①《黄文肃公世家宗谱》载:“竹林精舍,在福州东门外,今浦下村,是勉斋公出生地;勉斋公入闽始祖黄膺公之长子孙都察院三世祖黄宾故居是也。靠近晋安河,门前河边其祖南仲种植六月麻竹。庆元二年丙辰(1196)文公避难于此,讲学于城东故居,门前麻竹高耸,文公故书曰‘竹林精舍’。”②按,此地今仍名浦下。
  2.云谷书楼
  在福州乌山法云寺旁,黄榦建于嘉定十二年(1219)五月。嘉定九年(1216)十一月,黄榦从汉阳归,曾假城南乌山法云寺而居。有联自嘲云:“投老无家依宝刹,为贫窃粟奉琳宫。”次年春,门人弟子“毕集于法云寓居”“为立《同志规约》以示学者”。③嘉定十一年(1218)十一月,从安庆归,复寓居于此,并置书局于寓舍,重修《礼书》。次年五月,在法云寓舍之右建书楼,榜曰“云谷”,“以示毋忘文公之训。”④
  云谷晦庵草堂,乃朱熹创建于淳熙二年(1175)七月,地点在建阳崇泰里云谷山。黄榦以此命名,是为了时刻不忘先师的教诲,由此也可见二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3.高峰书院
  嘉定十三年(1220)建。在福州怀安县长箕山匏牺原(今晋安区岭头镇江南竺),即今黄勉斋墓旁。黄榦《复黄会卿》书云:“去城四十里,入深山中得一埋骨之所。方遣学生辈葺数椽小楼。楼成即移居其中,以待尽耳。”⑤即写于此时。
  《勉斋年谱》载:“(嘉定)十三年庚辰春,先生躬相丘宅于北山匏牺原,结庐其旁,榜曰‘高峰书院’,诸生从学于山间。地在怀安县灵山乡遵化里林洋寺。是年陈师复、潘谦之自莆来会山间,题名在焉。初,先生有意卜居北郊,以近父兄坟墓为安。既得吉兆,喜甚。庐成,名其亭曰‘求得正’,阁曰‘老益壮’,其轩曰‘笑不答’,其泉曰‘逝如斯’,安处其中。州郡屡延请讲书,辞不就。一向深入学者,赍粮从于山间云。”而在此之前,因在庆元三年(1197)七月其母叶氏卒,黄榦已在箕山庐居守墓。次年,“诸生从学于箕山庐居。”朱熹《与黄直卿》书四三有“居庐读《礼》,学者自来”①诸语,指的就是黄榦在此时的讲学经历。
  (二)黄榦在福州讲学的书院
  所谓讲学的书院,指的是这些书院虽非黄榦所创建,但却在其中讲过学,在外地有建阳考亭竹林精舍、白鹿洞书院和东湖书院,在福州则有栗山草堂。
  栗山草堂,又名栗山书社,在福州怀安县栗山。庆元五年(1199)冬,黄榦曾至栗山访学友林宪卿(公度)、吴必大等。嘉泰元年(1201)正月,又应林宪卿之邀,在此讲学。黄榦《祭林存斋》云:“君与予交最善,又尝致予于其里,以教其族子弟。”②《勉斋年谱》记云:“诸生从学于栗山草堂,文公诸孙在焉。”③“文公诸孙”指的是朱熹的孙子朱钜、朱钧,此外还有栗山林氏的一批子弟。《勉斋文集》卷二十二有《栗山书社祭神文》。
  栗山地点何在?黄榦《与郑成叔书》十四云:“(榦)决意就栗山之招,然栗山去箕山与城中正相等……”④又《林端仲墓志铭》云:“有隐君子曰林公某,字端仲,福州怀安县栗山人。州之山,自北而来者曰雪峰、曰居儒、曰芙蓉,寿山、九峰皆岩谷,嵌牙巅崖,崒律山可喜可愕,栗山当其中。”⑤由“当”“自北而来者”的“州之山”之中可知,栗山应在福州城北。
  (三)官学、民居与佛寺
  黄榦在各地任地方官时,在政事之暇,注重讲学,做到政教并举。其讲学地点,书院之外,就是各地的州府县学。在福州,则有地处九仙山之麓的闽县县学。闽县县学初建于北宋庆历间(1041—1048)。庆元六年(1200)二月,黄榦从建阳考亭回到福州。“诸生从学于闽县学”,①本月二十一日,率诸生行释菜礼,有《闽县学谒告先圣文》。②三月一日,立定课程读书。不幸的是,三月九日朱熹逝世,噩耗传来,黄榦疾赴建阳奔丧。至建阳即作《与闽县学诸友书》,安排此后之教务。
  受资金、场所等条件的困扰,书院、官学之外,黄榦还经常利用民间的一些闲空居所,如斋堂馆舍,乃至佛寺聚徒讲学。据考证,主要有以下几处。
  1.福州登瀛馆、叶氏悦乐堂
  绍熙二年(1191)春,黄榦从漳州(时朱熹知漳州)归,时赵汝愚帅闽,将登瀛馆借给黄榦居住,诸生从学于此。不久,即迁至叶氏家塾,黄榦取其堂名“悦乐”。从学门人有林羽、郑成叔等人。见《勉斋年谱》所载。
  2.福州城东寺
  绍熙三年(1192)春,诸生从学于此,见《勉斋年谱》所载。城东古寺,又名肖寺,黄榦《与郑成叔书》一云:“榦同朋友寓肖寺,终日无来人,乃知山居之乐如此。入城千万枉道下访也。”③
  3.福州钟山赵氏馆
  绍熙四年(1193)春,黄榦从建阳回到福州,宋宗室赵善绰延聘黄榦为诸子师,馆居于钟山赵氏馆。赵汝腾即此时从学于黄榦。
  4.城南僧舍(神光寺、仁王寺)
  庆元二年(1196),诸生从学于此。
  庆元五年(1199)七月,又在此教学。《勉斋年谱》载:“七月免丧(按:指其母丧),遂迁朋友于城南。八月朔日始课诸生,日讲《易》一卦,《孟子》两版。休日毕集于僧舍,设汤饼供迭请,五六人复讲,不通者,罚。从容终日而罢。”①①
  嘉泰二年(1202)九月,在城南乌石山寺讲学,并尝修《仪礼》。《勉斋年谱》载:“先创书局于神光寺,又移仁王寺,皆李筠翁先生寓居也。先生以书招郑文遹入书局。”②其时,读书修礼之人有友人刘砺、门人郑维忠、潘儆茂、郑成叔等。据弘治《八闽通志》卷七五载,神光寺在乌石山之麓。始建于唐大历三年(768),原名金光明院。大中三年(849),监军孟彪构亭凿池其间,号南庄。五年(851),唐宣宗赐额“神光寺”。仁王寺则在神光寺之右,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
  5.箕山庐居
  庆元三年(1197)七月,其母叶夫人卒,葬于福州怀安县长箕山,与其父合葬。黄榦因在墓侧结庐守孝。次年,诸生纷纷来此从学。林仲则二子即于此时从学。《林仲则二子名字序》云:“庆元戊午,予屏居箕山,林仲则二子曰武曰庚,自栗山来从予游。”③
  6.新河旧居
  在今福州朱紫坊、花园弄。绍熙二年(1191)春,黄榦从漳州归,《勉斋年谱》已有“朋友生徒会于新河旧居”④的记载。在庆元五年(1199)条下,又云:“诸生从学于新河所居。文公遣其诸孙来执经。”⑤按,此地于明代为叶向高之宅,现为叶向高故居。
  7.福州城南法云僧舍、城东张氏南园
  嘉定九年(1216)十一月,黄榦从汉阳归,因求学之士甚多,家居狭窄,曾借于山法云寺僧舍三间作学舍,撰联自嘲云:“投老无家依宝刹,为贫窃粟奉琳宫。”意思是年老还乡无家可居借住在佛寺中,家贫而到庙宇之中偷一把米。
  《勉斋年谱》云:“时参政卫公泾帅闽,龙图陈公孔硕为参议官,知先生无家,帖法云西庑数间,权为居止。义和与今知院陈公共相经理。”①黄榦《答林公度》书十二云:
  榦以先闾为侄辈占住,无所栖息,偶帅参相会,以南法云僧堂见遗。见障织居,止其前有园可以开门,从大路出入,不与髡徒相干涉。其侧即万岁诸刹,幽静,最摈弃者所宜处也。②
  《与郑成叔》二十二云:“榦投老来归,先庐无可栖宿之地,得法云寺僧庐数间,葺治居之,今已安如山矣。”③次年春“朋旧生徒毕集于法云寓居。先生为立《同志规约》,以示学者”④。
  法云寺,又名南法云寺,在闽县九仙山。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原名地藏通文寺。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5)宋真宗赐额“南法云寺”。其侧有万岁寺。见弘治《八闽通志》卷七五《寺观志》所载。嘉定十一年(1218)九月,黄榦从安庆归,复寓于法云僧舍。“重修《仪礼经传续卷》,置局于寓舍之书室,及城东张氏南园,四方生徒会聚讲学。”⑤
  8.补山精舍
  在福州于山,建于北宋时期,是佛家接待达官贵人、迎来送往的场所。嘉定十三年(1220),黄榦曾率门人赵师恕等在此讲学,又率门人、乡党友人在此习乡饮酒仪。此为黄榦为修《礼书》的一次演习,也是他以古礼来移易民俗的一次尝试。黄榦《文集》中,有《赵季仁(师恕)习乡饮酒仪序》,即为此而作。
  9.福州于山嘉福僧舍
  嘉定十二年(1219),从法云寺寓舍移居此地。《年谱》载:“先生以法云寓居迫狭,无以容朋友,更辟草舍三间于门侧。先生坐卧寝食其间。至是诸生来者寖多,又不能容。乃假嘉福寺居之。”①按,嘉福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见弘治《八闽通志》卷七五《寺观》所载。
  (四)黄榦后学在福州创建的书院
  黄榦去世后,其后学在他曾经讲学过的地方创建书院,用以教育诸生,纪念黄榦。仅在福州,就有竹林精舍、鳌峰精舍、勉斋书院等若干处。
  1.竹林精舍
  在长乐县十一都青山村,此为黄榦祖居之地。此精舍创建年代不详,民国《福建通志·名胜志》卷三上载为“宋黄寺丞榦讲学处,朱子书额”。②但不见《勉斋文集》和《年谱》记载,应亦后人为纪念黄榦而建。
  2.鳌峰精舍
  在福州于山,由黄榦门人建于宝庆三年(1227),因黄榦福州城东故居有鳌峰而得名。嘉定十二年(1219),黄榦曾借于山嘉福寺以课诸生。黄榦逝世后,其弟子建此以祀先生。《勉斋年谱》载:“理宗宝庆三年丁亥(1227),诸生祠先生于鳌峰精舍。即嘉福僧舍旧日从游之地。瓜山潘柄与门人杨复、陈宓等众议,儒释难与共处,遂卜其地于鳌峰之趾不远,先生平日读书息游之所,诸生捐金,得提干李氏之旧宅,东至龟石祠,西至池南至妙严,北至陈给事(宅)。规模形胜,仿佛武夷、白鹿之意存焉。”③黄榦学友建昌李燔为撰《鳌峰精舍祠堂记》,文载《勉斋集·附集》。
  3.勉斋书院
  在福州于山,元至正十九年(1359)始建,次年八月建成。民国《福建通志·学校志》卷一载:
  勉斋书院,在鳌峰麓,归为勉斋先生黄榦宅,门人学士赵师恕即其故居拓为精舍。元至正十九年建为书院。堂曰“道源阁”,曰“云章堂”。后叠石为山,曰“小鳌峰”。贡师泰有记。①
  按,贡师泰记文名《勉斋书院记》,文载贡师泰《玩斋集》卷七,又见弘治《八闽通志》卷八十二。据记文所载,书院建筑应为道源堂、云章阁,以皇太子直金手书“麟凤龟龙”四大字刻置其上。有凝道、尊德二舍,“栖士有舍,待宾有馆,燕休有室,更衣有次,庖湢库庾,各有其所”②,另拨学田150亩以供赡养,命儒士张理为山长。
  4.勉斋书院
  在福州城南乌石山,明洪武八年(1375)建。宋庆元二年至嘉泰二年(1196—1202),黄榦曾数度在乌石山讲学,并借此山僧舍修《礼书》。后人即其旧址建勉斋书院。民国《福建通志·名胜志》卷二上云:“黄幹(榦)修三礼处,在乌石山西麓。中有黄榦手书‘修三礼处’石刻。明洪武八年即其地建为勉斋书院。见《乌石山志》。”③
  二、黄榦在福州的门人与教学实践
  作为朱熹逝世后考亭学派中最有成就的教育家,黄榦的门人弟子也同朱熹一样,遍布东南各地。其门人陈宓说:“(先生)晚岁得闲归三山,生徒云集。”①《宋史·黄榦传》载其晚年归里讲学,“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②《勉斋年谱》载其逝世,“门人弟子执绋者二百余人。”③此虽为一约数,但已大体反映了其及门弟子之多。若加上黄榦在外省宦游之时及门从学而不及赴闽吊丧者,则应不下于三百人。
  据《勉斋集》所载,参以《宋元学案·勉斋学案》以及各有关地方志书的记载,迄今有姓名可考的,从学黄榦于福州的门人,福州籍的有永福林学蒙、闽县郑文遹、赵汝腾、郑忠亮、潘儆、黄振龙、林观过、郑元肃、赵师恕、陈仍、张元简、郑适、林子牧、林子敭,怀安林学之、林行之,侯官陈义和、陈象祖,长乐陈如晦、李晦,闽清黄师雍等;外地的有建阳有朱钜、朱钧,宁德郑师孟、福安杨复;外省有四川眉山李武伯、家〓,湖南岳阳方暹等。
  黄榦在福州的书院教学实践,为闽学的传播和弘扬,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宋末元初朱子理学的北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榦授徒,其指导思想极为明确,一为传道,二为卫道。
  所谓传道,即传播和继承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思想,以期发扬光大。他对那些从学名师,仅为沽名钓誉者深恶痛绝,故常对门人说:
  先生弃诸生,微言不绝者如线。向来从游之士,一旦失所畏慕,则汩没于利欲海中,鲜有能自拔者。④
  盖有同堂合席终日问酬,退而茫然者多矣。仆固不肖,窃诚痛之。⑤
  所以,寻找“真能任道者”就成了黄榦在各地讲学时念念不忘的要务。一旦遇到他所认可的可造之才,往往掩盖不住他的喜悦之情而大加赞赏。福安杨复、岳阳方暹、眉山李武伯、家〓、余干饶鲁、莆田陈宓等,都是他生平最得意的弟子。
  所谓卫道,即捍卫孔孟、程朱的儒学传统。“庆元党禁”的凄风苦雨,给考亭学派的传人留下了沉重的创伤,也在黄榦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辂孙不知记得外翁否?……愿他似此狮子,奋起哮吼,令百兽脑裂也。”①这是朱熹写给黄榦的一封书信中所言,也寄托了朱熹希望后来者能够具备“令百兽脑裂”的勇猛的卫道精神。故黄榦在各地招收弟子,是否具备卫道精神也是他的重要标准之一。他说:
  自先师梦奠以来,向日从游之士,识见之偏,义利之交战,而又自以无闻为耻,言论纷然,诳惑斯世。又有后生好怪之徒,敢于立言,无复忌惮,盖不徒七十子尽没,而大义已乖矣。由是私窃惧焉,故愿得强毅有立,趋死不顾利害之人相与出力而维护之。……倘得十数人者,讲之精,行之果,皆如干将莫邪,则立之而足以拥卫吾道,使外邪不能犯用之,而邪说诐行肝碎胆裂,庶几日月之明,犹未至于浮云之点翳也。②这是他对同道陈韡在一封书信中吐露的心迹。所以,他对真德秀、陈宓等不畏强权,敢于秉书直言的作风大为赞赏,认为“此二公异日所就,又当卓然,真护法大神也。先师没,今赖有此者,可喜可喜”③。
  在教学实践中,黄榦除了将朱熹在建阳考亭书院成功的教学经验如崇祀学派先贤、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知志行结合等方法引入福州书院外,还着重强调学者要以立志为先,认为“学道如登山”,不可“半途而遂废”,教导弟子应“循序而渐进,自强而不息”。①
  同时,他还根据弟子居住地的不同长短距离,制定《同志斋规》。《勉斋年谱》嘉定十年(1217)条下载:
  春,朋旧生徒毕集于法云寓居,先生为立《同志规约》以示学者。《同志规约》以每日告读一经一子一史,而以《论语》《周易》《左传》为之首。日记所读多寡,所疑事目,并疏于簿。在郡者月一集,五十里外者季一集,百里外者乡一集。每集告以所记文字,至与师友讲明而问难之。大要欲明义利之分,谨言行之要,以共保先师遗训之意。②
  由此文可知,黄榦在福州的弟子,既有“在郡者”即福州城内,也有“五十里外”,甚至“百里”之外,依据这样的距离大约可知,其弟子应遍布福州辖区内外的近郊各县。《规约》约定在不同时期、不同课程的合理安排,这就在教学方法、组织方法上,对朱熹所传既有所继承,又有新的发展。
  三、黄榦在福州讲学的影响
  黄榦在各地讲学,影响最大的一是推动了朱子理学的北传,二是论定了朱子的道统地位。笔者在《朱门颜曾——黄榦》一文早有论述(见前),在此略过不表,而是仅就对福州地区的影响作一阐述。
  黄榦在福州讲学,将最准确、最正宗的朱子学传播到福州,使福州成为在朱熹身后继武夷精舍、建阳考亭之后又一理学中心,为清前期福州成为全省的书院文化教育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最能代表朱熹理学思想的著作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逝世后,为便于后学正确理解这部经典,黄榦在福州除了撰写《论语通释》,取朱熹的《论语集注》《论语集义》《论语或问》三书所注,对未尽之处加以阐发之外,还对《四书章句集注》进行断句,即所谓“句读”;为了将《集注》中的重点显示给读者,他还把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划线,在古籍版本中,称为“点抹”或“标抹”。
  元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载:
  师授本日正书,假令授读大学正文、章句、或问共约六七百字或一千字,须多授一二十行,以备次日。或有故及生徒众,不得即授书,可先自读,免致妨功。先计字数,画定大段,师记号起止于簿,预令其套端礼所参馆阁校勘法,黄勉斋、何北山、王鲁斋、张导江及诸先生所点抹四书例,及故王鲁斋《正始音》等书点定本,点定句读圈发,假借字音,令面读子细正过,于内分作细段,随文义可断处,多不过十句,少约五六句,大段约千字,分作十段或十一二段,用朱点记于簿。①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十七有两则《四书集注》的跋文,其一说:
  右《四书集注》,其句读、旁抹之法,兼取勉斋黄氏、北山何氏、鲁斋王氏、导江张氏诸本之长。宣城张师曾为之参校,加以音考,盖今最善本也。其二曰:
  右《四书集注》三册,刻板在鄞。句读一用黄勉斋法,又有熊勿斋标题,便于学者,盖善本也。②
  文中何北山即何基,王鲁斋即王柏,张导江是张頯。何北山为勉斋弟子,王鲁斋为北山弟子,导江则出自鲁斋门下。四人为一脉相承的师承关系。
  黄榦在跟随朱熹“日侍左右”的数十年中,对《四书集注》的“纂集考订之功居多”①。正如他的弟子陈宓所说:“先生弱冠从文公游者三十余年,未尝不执经在左右,其去取之论,无不与闻。”②由他来对这部经典进行“句读”和“标抹”,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标抹注释之法,据称是始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据陈振孙著录:“《古文关键》二卷,吕祖谦所取韩、柳、欧、苏、曾诸家文,标抹注释以教初学。”③实际上,朱熹对此方法更有自己的体会,他说:
  某少时为学,十六岁便好理学,十七岁便有如今学者见识。后得谢显道《论语》,甚喜,乃熟读。先将朱笔抹出语意好处;又熟读得趣,觉见朱抹处太烦,再用墨抹出;又熟读得趣,别用青笔抹出;又熟读得其要领,乃用黄笔抹出。至此,自见所得处甚约,只是一两句上。却日夜就此一两句上用意玩味,胸中自是洒落。④
  谢显道即上蔡谢良佐(1050—1103),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他的《论语说》对青年朱熹曾有过重要影响。在上文中,朱熹向他的学生传授了以有色笔标抹图书,以“得其要领”的方法。
  正如朱熹将“标抹”之法用在谢显道的《论语说》上,黄榦则将此法应用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目的显然也是为了方便初学者,能抓住要点、重点,以“得其要领”。
  黄榦在福州讲学,推动了福州书院的发展,也为福州的儒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在当时最有影响的学者,如杨复、赵师恕等。
  杨复,字志仁,一字茂才,号信斋,福安人。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载其为“朱子门人,后又受业于黄勉斋。劲特通敏,考索最精”。杨复从学于朱熹,时在绍熙四年(1193),地点在建阳考亭,见拙文《朱熹考亭沧洲精舍门人考》。①朱熹逝世后,又从黄榦学,《勉斋集》卷十一有《复杨志仁》书十三通,内容以论学为主,间及政事。
  杨复是黄榦编纂《礼书》的得力助手。朱熹晚年,将丧、祭二礼委托给黄榦编纂,庆元三年(1197),黄榦写出初稿,得到朱熹的认可和赞许。但《丧礼》部分最终完成于嘉定十三年(1220),而《祭》礼的最终完稿者,则是其门人杨复。此即南宋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著录的《仪礼经传通解续纂祭礼》十四卷。文称“右朱文公编集,而丧、祭二礼未成,属之勉斋先生。勉斋既成《丧》礼,而《祭礼》未就,又属之信斋。信斋据二先生稿本参以旧闻,定为十四卷,为门八十一”②。此书之外,杨复还有《仪礼图解》十七卷、《家礼杂说附注》二卷等著作。
  赵师恕,字季仁,闽县人,宋太祖赵匡胤第九世孙。嘉定八年(1215)官浙江余杭令,绍定五年(1232)知袁州事,端平元年(1234)以朝请大夫、直徽䣭阁知南外宗正司事,主管外居泉州宋宗室宗子的属籍、教育、赏罚等事。他曾从学于朱熹,后复从黄榦学。
  赵师恕在黄榦的指导下,为传播朱熹的思想做出了贡献。嘉泰元年(1201),他在官广东潮阳尉时,就曾刻印朱熹的《大学章句》,黄榦为之写序,题为《书晦庵先生正本<大学>》③。所谓“正本”,是说此书乃朱熹晚年的定本,与早年未定之本有别。嘉定九年(1216),官浙江余杭令时,又刻印朱熹的《家礼》一书,黄榦又为之撰《书晦庵先生<家礼>》④一文。
  将朱子的学说从书本向生活转化,向形态化的社会文化转型,是黄榦传播朱子学的特点,当然,也是他在福州讲学的重要特点。赵师恕则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者。他在任余杭令时,就曾以朱子的礼学来移风易俗。嘉定十三年(1220)五月,又在福州“率乡党朋友习乡饮酒仪于补山,先生(黄榦)以上僎临之”①。故黄榦又于其年六月有《赵季仁习乡饮酒仪序》一文。他将高奥艰深的朱子学说,与民众日常生活习俗相结合,以此向民间普及,故其师黄榦对他有“宦不达而忘其贫,今不合而志于古”②的评价。文中的补山,即福州于山的补山精舍,本为佛家接待达官贵人、迎来送往的场所。赵师恕邀请黄榦率门人在此讲学,又率门人、乡党友人在此习乡饮酒仪,实为黄榦为修《礼书》的一次演习,也是其以古礼来移易民俗的一次尝试。而将补山精舍作为讲学之所,则又是朱学门人继承朱熹在理论上的“斥佛老、一天人”,并将此转化为在物质形态上的与佛教争夺教学阵地的一种尝试。
  黄榦逝世后,在赵师恕的倡议下,与其同门师友杨复、陈宓,黄榦之子黄辂等择地在于山鳌峰之麓,在黄榦平日读书讲学之处重建扩修鳌峰精舍。此为福州历代以“鳌峰”命名的书院中,第一所真正意义上广招弟子、从事理学教育的书院,开清代张伯行建鳌峰书院之先河。
  四、结语
  不管是在朱熹,还是在黄榦生活的年代,书院教育都没有被列入官学的教育体系之中,而是以与官学相抗衡的私学形态活跃在民间。本来,黄榦在从安庆知府任上退休回到福州后,他的退休金应可以支持他安享晚年,然而,为了将朱子学发扬光大,他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难困苦的道路,即便在“先闾为侄辈占住,无所栖息”的困境下,“投老无家依宝刹”,居古寺,借民居,建精舍,于是,福州城东寺、城南僧舍、补山精舍、于山嘉福僧舍等寺宇,叶氏悦乐堂、登瀛馆、箕山庐居、新河旧居和钟山赵氏馆等民居,就成了黄榦师生传道授业的课堂。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可以说,黄榦的福州书院教学实践和他对朱子学的执着传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在后来者中,也是不多见的。也正因如此,清雍正二年(1724),黄榦入祀孔庙,成为福州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理学家。
  黄榦在福州各大小书院、官学甚至是民居中坚持讲学,从而将最准确、最正宗的朱子理学传播到福州,使福州成为后朱熹时代继闽北武夷精舍、建阳考亭之后又一理学中心,并为清前期福州成为全省的书院文化教育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南宋后期,福建书院逐渐脱离私家办学的轨道,走向官学化的历史进程。这实际上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为之长期奋斗而追求的目标。宋端平年间(1234—1236),福州邻郡南剑州的延平书院获宋理宗赐额,成为福建第一所皇家承认,并予以坚决支持的官办书院。这所书院虽然不在福州,但这所书院的创建者,就是黄榦的弟子陈宓。历经元明两代,入清以后,在黄榦讲学的鳌峰精舍旧址上,重新崛起了鳌峰书院,福州一跃而成为全省书院文化教育的中心。这其中,与福州书院的先行者黄榦披荆斩棘的历史功绩,及其所奠定的基础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系2012年6月“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载《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赵麟斌主编:《闽文化的精神解构》选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本书分为朱子论、后学论、书院论和前贤论四个专题。“朱子论”内容涉及朱子的理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道统观、道德观、孝道观、社会治理与社会教化等方面。“后学论”主要论述宋明时期的朱门后学,如黄榦、陈淳、陈宓等理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继承和弘扬朱子学方面的贡献。“书院论”主要探讨朱熹及其后学所创建的书院在推动朱子学、推动闽台书院文化建设及其发展中的作用。“前贤论”主要探讨有关朱子的前辈学者,如杨时、游酢、李侗等人相关文献的考证。

阅读

相关机构

竹林精舍
相关机构
云谷书楼
相关机构
高峰书院
相关机构
栗山草堂
相关机构
鳌峰精舍
相关机构
勉斋书院
相关机构

相关作品

福州城东寺
相关作品
福州钟山赵氏馆
相关作品
箕山庐居
相关作品
新河旧居
相关作品
补山精舍
相关作品
法云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