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朱熹心目中的“源头活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613
颗粒名称: 什么是朱熹心目中的“源头活水”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75-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这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不是实地指谓,而是哲学理论上的问题。这首诗写于朱熹思考“中和”问题之后,表露了他对心性哲学的认识。朱熹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与湖湘学派的修养方法相一致,但与李侗的教导相反。
关键词: 朱熹 理学诗派 心性哲学

内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作为南宋“理学诗派”最著名的代表作,朱熹的这首诗堪称脍炙人口,广泛地被人们所熟知,且往往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被人们所引用和发挥。但从古至今,人们解读此诗,或从字面上予以直解,或从意象上加以引申,而对其本义却很少加以探究,从而造成今人对“半亩方塘”究竟是在福建尤溪、武夷山五夫,还是在江西婺源、浙江淳安?这一类不必要的考据和争论。实际上,朱熹这首诗并非写实而是说“理”;诗中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均有其极为深刻的理学意蕴,与其理学心性论、本体论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朱熹的心目中,“半亩方塘”和“源头活水”是一个哲学理论上的问题,而并非某一实地或实物的指谓,后人对此尤其是对“半亩方塘”作为朱熹的“文化遗址”究竟在何处的诸多争论和考证,无不显得牵强附会,堪称“可怜无补费精神”。
  要说清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朱熹写作此诗的学术背景。
  据束景南先生考证,朱熹此诗写于乾道二年(1166)秋在五夫里家居之时,其时他三十七岁①。他在给他的学生同安许顺之的书信中提到此诗:“秋来老人粗健,心间无事,得一意体验,比之旧日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更有一绝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这首诗的写作,是朱熹在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重大飞跃之后的形象化的表露。而这一次飞跃,与其师李侗的授受有关。这就是理学史上著名的“中和”问题。
  源自《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问题,也被称为“已发”“未发”问题,是一个曾经困扰过朱熹的疑难问题。李侗传给朱熹的,是默坐澄心,于静中体验未发。李侗逝世后,朱熹仍在苦苦思索这一问题而不得其解。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向曾从学于胡宏的张栻请教,他似乎已然明白,得出的结论就是“心为已发,性为未发”。他认为,人从一出生开始,自婴儿一直到老死,心总是有所活动,无时无刻都处于已发状态。所以心是已发,性是未发。性是体,心是用。已发之心是未发之性的体现,而性则是心进行活动的依据。这是朱熹对已发未发问题的第一次认知,史称“中和旧说”,因事在乾道二年丙戌(1166),故又称“丙戌之悟”。
  “中和”问题是理学家心性哲学的重要范畴,探讨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修身进德提供一个理论依据。而湖湘学派主张“心为已发,性为未发”,与他们所提倡的“先察识后涵养”的修养方法是一致的;但与李侗所教给朱熹的“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③则截然不同。朱熹的“丙戌之悟”是其深受湖湘学派胡宏、张栻的影响而产生的。
  与中和旧说相对应的是中和新说,因诞生乾道五年己丑(1169)春,故又称“己丑之悟”。中和旧说产生后不久,朱熹意识到此说有误。因为将人的本性看作未发,似乎它也有“已发”的时候,这就混淆性与心这两个概念。中和新说的主要观点就是性不是未发,而心有已发和未发两个阶段;心“思虑未萌”之时是未具体思考的阶段,是未发;心思虑萌发之时,即有了具体思考的阶段,是已发。
  朱熹的“半亩方塘”诗写于中和旧说产生之后,新说产生之前,其内容,与新说可以说既无关也有关。说无关,是因为其时新说尚未产生;说有关,则是因为此诗所描写的是朱熹心性学说中所提倡的修身涵养的“主敬”说。这与后来产生的中和新说密切相关。
  在修养工夫上,朱熹也否定了湖湘学派所主张的“先察识,后涵养”之说,而代之以“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是因为“先察识后涵养”,只在已发之心上用功,缺乏心未发阶段的一段功夫,即少了静中涵养。他说:“涵养须是敬,进学则在致知,盖为此也。向来讲论思索直以心为已发,而日用工夫亦止以察识端倪为最初下手处,以故缺却平日涵养一段工夫。”①
  中和新说确立后,修养方法的修正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这种修正,朱熹前后用了数年的时间进行探讨,最早就开始于中和旧说产生的丙戌之年。其最终结果是,他越过胡宏、李侗乃至杨时,直接从程颐那里取得“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作为其主敬致知、修养心性的“学问大旨”,使其成为中和新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不久,朱熹又将此进一步明确为“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简称“居敬穷理”,成为此后历代儒家学者修养心性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原则。
  静中体验未发之“中”,本是龟山道南学派杨时开创的默识中道的存养功夫。他说:“《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学者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以心体之,则中之义自见。”②在杨门众多弟子中,罗从彦是杨时此说的忠实实践者和传播者,曾入罗浮山静坐,体验未发气象,又将此说传授给李侗。故朱熹描述李侗的治学功夫是:“讲诵之余,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如何,而求所谓中者。”①这种体验功夫,被李侗概括为“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传授给朱熹;朱熹将此称为是“龟山门下相传指诀”②。后人黄宗羲则将此视为“明道(程颢)以来下及延平(李侗)一条血路也”③。
  这条“血路”,实际上是一种偏重神秘的内心直觉体悟,常人一般不易把握,故偏重于理性的朱熹并没有朝着这条“血路”继续前行,而是仅对师传的“指诀”作了一般性的了解后,在此拐了一个弯,从程颐那里借得一个“敬”字,取代了师传的“静”字,提出了读书穷理、居敬持志的知行并重的修养方法。此举被陈来先生称为是“一改道南传统主静、内向和体验的色彩,使得道南在南宋发生了理性主义的转向,……而李朱授受之际,正是理解这一转向的原初契机”④。
  概而言之,朱熹的源头活水诗,实际上就写于这种“理性主义转向”的探索阶段并豁然有得之时。诗中的方塘,指的是“心”,而将心比作“鉴”——镜子,这在朱熹本人的言论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朱子语类》载:
  人心如一个镜,先未有一个影像,有事物来,方始照见妍丑。若先有一个影像在里,如何照得?人心本是湛然虚明,事物之来,随感而应,自然见得高下轻重。事过便当依前恁地虚,方得。若事未来,先有一个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心在这里,及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事到来,又以这心相与衮合,便失其正。事了,又只苦留在这里,如何得正?⑤
  如镜中先有一人在里面了,别一个来,便照不得。这心未有物之时,先有个主张说道:“我要如何处事。”才遇着事,便以是心处之,便是不正。①
  经文所谓致中和者,亦曰当其未发,此心至虚,如镜之明,如水之止,则但当敬以存之,而不使其小有偏倚。②
  未发之前,人心必须保持如一面“湛然虚明”的镜子,待得已发之时,事物之来,方能照出,即分辨出“妍丑”——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否则,人心在未发之前,已“先有个影像在”,即“先有一个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心”,而外界的“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事到来”,与人心中原有的“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心”会合,人心便“失其正”。所以,朱熹认为,人心未发之前的涵养,就是先要正心,保持心的湛然虚明,这种涵养工夫就是“敬”。他说:“人能存得敬,则吾心湛然,天理粲然。”③“平日涵养本原,此心虚明纯一,自然权量精审。伊川尝云:‘敬以直内,则义以方外。’”④因为敬是未发之前的涵养工夫,所以是“直内”;义是已发,即思考或处置具体事物的原则,故称“方外”。这种“内”“外”之别,实际上就是人在修身进德之时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朱熹往往又将其视为同一件事的两面。他说:“敬、义只是一事。如两脚,立定是敬,才行是义;合目是敬,开眼见物便是义。”⑤但从根本上说,以敬义为内外双修的原则,是为了化人心为道心,存天理以灭人欲,故天理才是洗涤人心中一切不正当欲望的“源头活水”!所以他说:“以理为主,则此心虚明,一毫私意着不得。譬如一泓清水,有少许沙土便见。”⑥这一泓清水,就是朱熹诗中“清如许”的“半亩方塘”。获得天理、天道的途径何在?朱熹认为,必须通过读书明理和主敬修养才能获得。其主要途径就是读书学习,学习圣贤留传下来的经典。因为“道便是无躯壳底圣人,圣人便是有躯壳底道。学道便是学圣人,学圣人便是学道”①。而圣人之心,存在于儒家经典之中,求诸经典,便是明天道、天理的途径。故朱熹所说的“源头活水”,实际上指的是天理,以及明此天理的儒学典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把这首诗的主旨归纳为:朱熹把明天理的儒家经典比作“源头活水”,而要保持“心”这面湛然虚明的镜子,有如澄澈的“半亩方塘”,就必须通过学者不间断地努力,通过主敬穷理的方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引入儒学圣人的清澈明澄的源头活水,从而保持“心”的明净,进而达到正心穷理,人心与道心合一、人道与天道合一的至高境界。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首诗的题目《观书有感》时,就会越发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解释,也许才是与朱熹写作此诗的本意——“观书”相吻合的。显然,朱熹在此所说的“书”,并非是泛指所有的书籍,而是特指儒学经典。为了“为往圣继绝学”,以理学思想重新诠释孔孟的原始儒学,故朱熹所“读”之“书”,大多是儒学典籍,而离开这些儒学典籍,理学思想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心这口“半亩方塘”就会面临枯竭!这也正是朱熹一生为集注《四书》,为《诗经》传注,求《周易》之本义,解《礼经》之奥秘的强大动力之所在。
  (本文系2007年4月6—11日厦门大学“朱子学与闽台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朱子学与闽台文化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修订稿刊于《朱子文化》2011年第4期)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本书分为朱子论、后学论、书院论和前贤论四个专题。“朱子论”内容涉及朱子的理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道统观、道德观、孝道观、社会治理与社会教化等方面。“后学论”主要论述宋明时期的朱门后学,如黄榦、陈淳、陈宓等理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继承和弘扬朱子学方面的贡献。“书院论”主要探讨朱熹及其后学所创建的书院在推动朱子学、推动闽台书院文化建设及其发展中的作用。“前贤论”主要探讨有关朱子的前辈学者,如杨时、游酢、李侗等人相关文献的考证。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