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子对《周易》卜筮性的重新确立及其解释学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002
颗粒名称: 论朱子对《周易》卜筮性的重新确立及其解释学意义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40-241
摘要: 本论文记述了朱熹重新强调《周易》文本的卜筮性质,并将卜筮与义理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旨在纠正过度强调义理而忽视卜筮的偏差。他认为《周易》应当先从卜筮视角解读,然后推演其中的义理。朱熹既尊重历史传统,也关注文本的开放性,并将卜筮与理解《周易》的哲学解释相结合。他在易学哲学方面提供了清晰完整的解释路径,从历史发展和卜筮出发,使用象数符号解释抽象的阴阳之道,为易学的哲学解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朱熹 周易 卜筮性

内容

《学术月刊》2020年第9期
  学界存有一种观点,朱熹重新确立了《周易》文本卜筮性是哲学思维的倒退。这种说法过于轻率。其实,朱熹重提《周易》卜筮性有其历史原因和学术整体发展的思考。朱熹主张易学解释当先从卜筮入手,恢复《周易》文本卜筮话语,主要是为了纠正易学解释中出现重义理、轻卜筮的偏差。他的意图未真正将卜筮与义理对立起来,否定《周易》筮占话语所蕴涵的义理,而是把卜筮和义理视为文本应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倡易学解释先以卜筮话语解读之,然后推演其中义理。以此出发,理解卜筮视域下《周易》象、数、辞、理之间的关系,即先有理后有象有数,以象数符号为理的表现形式,象、数、理三者不可分。就解释学而言,朱熹一方面承认了《周易》是卜筮之书,尊重历史传统,反对人为割断历史、无视文本卜筮及卜筮视域下形成的象数。另一方面,不固守历史,而是着眼于文本意义开放性,以解释“圣人之道”为目标,认同孔子、王弼、程颐等人在各自不同时期所作出符合“现实”或“当下”的接近易道的合理偏见,为易学哲学提出了清晰完整的解释路径,即以历史发展为视域,由卜筮解释入手,用形象的象数符号解释抽象“阴阳之道”,完成了由历史到现实、由卜筮之象数到易学哲学解释。因此,朱熹重新将易学定为卜筮之书,不仅未降低《周易》的哲学性,相反为哲学解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朱子学年鉴.2020》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以礼释仁的路径和意义》《2020年度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忠军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周易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