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禅宗工夫的理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894
颗粒名称: 四、对禅宗工夫的理解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禅宗工夫是禅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禅宗语言、义理、伦理持批评态度不同,朱熹对禅宗工夫表示欣赏与肯定。坐禅是禅宗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强调明心见性,而非静修。朱熹认为坐禅是一种呆守法,即头脑迟钝地静修,专一沉着,定心不乱,久而忽然大悟。朱熹对坐禅工夫表示佩服,但认为由于所悟非儒家正学,坐禅有时会成为枉费工夫。朱熹也给学生提倡静坐,并认为持之以恒的静坐能有所进步。
关键词: 禅宗工夫 坐禅 朱熹

内容

禅宗工夫是禅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禅宗语言、义理、伦理主要持批评态度不同,朱熹对禅宗工夫表现出更多的欣赏与肯定。首先看对“坐禅”或静坐的理解。所谓“坐禅”,梵语dhyana,音译“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进而言之,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所谓“坐禅”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坐禅”贵在“明心见性”,以明心见性为修道的大前提,坐禅不见性,纵得坐禅百千劫,亦与外道坐禅无异。慧能大师云:“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③可见,坐禅是见性的工夫,而非静修的工夫。那么,朱熹是怎样理解“坐禅”的呢?朱熹说:“禅只是一个呆守法,如‘麻三斤’、‘干矢橛’。他道理初不在这上,只是教他麻了心,只思量这一路,专一积久,忽有见处,便是悟。大要只是把定一心,不令散乱,久后光明自发。”④在朱熹看来,“坐禅”就是头脑迟钝地静修,专一沉着,定心不乱,久而忽然大悟;而且,由于“坐禅”所悟非“天地正学”,所以是枉费工夫:“只惜他所学非所学,枉了工夫!若吾儒边人下得这工夫,是甚次第!如今学者有二病:好高,欲速。这都是志向好底如此。一则是所学者失其旨,二则是所学者多端,所以纷纷扰扰,终于无所归止。”①但朱熹对坐禅工夫仍然是很佩服的。朱熹说:“看他(释氏之徒)下工夫,直是自日至夜,无一念走作别处去。学者一时一日之间是多少闲杂念虑,如何得似他!”②所以他也教导学生“静坐”。他说:“人若逐日无事,有现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禅宗静坐与儒家静坐无差别。他说:“明道教人静坐,盖为时诸人相从,只在学中,无甚外事,故教之如此。今若无事,固是只得静坐,若特地将静坐做一件功夫,则却是释子坐禅矣!但只著一敬字,通贯动静,则于二者之间自无间断处,不须如此分别也。”④差别就在于儒家静坐有“敬”的工夫,而禅宗静坐没有“敬”的工夫。因而朱熹称自己所主张的“静坐”不是要“断绝思虑”,而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作,所以不能归为禅宗入定。其次看对“顿悟”的理解。“顿悟”是指顿然领悟,是相对于渐悟法门而言的,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朱熹是怎样理解“顿悟”的呢?一是“顿悟”没有次第。朱熹说:“尝窃病近世学者不知圣门实学之根本次第,而溺于老、佛之说,无致知之功,无力行之实,而常妄意天地万物、人伦日用之外别有一物空虚玄妙,不可测度,其心悬然,惟侥幸于一见此物,以为极致。”⑤二是“顿悟”不可依靠。学生时举问朱熹:“释氏有‘豁然顿悟’之说,不知使得否?不知倚靠得否?”朱熹的回答是:“某也曾见丛林中有言‘顿悟’者,后来看这人也只寻常。如陆子静门人,初见他时,常云有所悟,后来所为却更颠倒错乱。看来所谓‘豁然顿悟者’者,乃是当时略有所见,觉得果是净洁快活。然稍久则却渐渐淡去了,何尝倚靠得?”⑥三是“顿悟”省去了读书求索。朱熹说:“夫读书不求文义,玩索都无意见,此正近年释氏所谓看话头者。”⑦既然禅宗顿悟“删了次第”“不可依靠”“省去了读书求索”,从而无助于求学问道,那还要它干什么呢?
  虽然朱熹对禅宗工夫有所肯定,但基本上还是持批评态度的。朱熹的批评是否合乎情理?朱熹认为“坐禅”内容是空寂无物,自然更无儒家圣人之道,但“坐禅”修行是为了成佛,所以朱熹的批评属于“强物就我”。朱熹认为“坐禅”的方式呆板、神秘、荒诞,但“坐禅”是一套独特的工夫,甚至是修行成佛的最佳方式。就“顿悟”言,朱熹认为,若从认识事物方法上说,“顿悟”是不可靠的,因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步骤和过程,“顿悟”取消了“渐悟”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由于“顿悟”不以儒家圣人之道为内容,因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顿悟”诱导僧众不努力、不用功、不读书,这对僧众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可见,朱熹虽然部分地肯定了禅宗工夫,但基本上还是持批评态度的。不过,“坐禅”是禅宗修行的工夫,要求做到心念不起、自性不动,从而“除邪积善”以成佛;而“顿悟”则是禅宗悟道的工夫,主要通过灵感来完成,具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豁然开朗等特点。因此,朱熹简单地将“坐禅”理解为“呆守法”,将“顿悟”理解为“空虚玄妙”,既未能理解其在成佛中的重要作用,更没有从心理学、精神学层面去理解其在塑造人格方面的意义。因此,朱熹虽然也不排斥“顿悟”,但更倾情“渐悟”。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朱子学年鉴.2020》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以礼释仁的路径和意义》《2020年度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承贵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