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鄱阳湖理学的兴起与中心地位的确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746
颗粒名称: 一、鄱阳湖理学的兴起与中心地位的确立
分类号: B244.75;G127
页数: 3
页码: 10-20
摘要: 该文章讲述了鄱阳湖地区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周敦颐、朱熹等人在该地区开办书院和讲授理学,为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活动也确立了鄱阳湖地区理学传播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 理学 朱熹 鄱阳湖

内容

环鄱阳湖理学之缘自周敦颐始。道学宗主周敦颐,1044年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得圣人不传之学,著《太极图说》,“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始终”。首开道学之门,成为理学的开山祖师。熙宗四年(1071),周敦颐知南康军,在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之上建濂溪书堂,讲学授徒,开理学与书院结合之风气,成为环鄱阳湖理学传播的第一人。
  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确立了鄱阳湖理学传播的中心地位。朱熹在江西活动较为集中的是淳熙六年知南康军的三年之任,其他则行旅往来,取道江西,过化存神,教徒授学。
  朱熹到任后,颁布了《知南康榜文》,实行了宽民力、敦风俗、砥士风等举措。“砥士气就是提倡忠义气节,以讲道德修身的‘圣学’振厉士气,大抑士人不顾廉耻奔竞趋利之风”。①同时,整顿军学,在学宫讲堂东西,建成了周敦颐的祠堂,以二程配享,请湖南张栻作祠记。在濂溪祠中挂起了周敦颐像,重新校订印刻了《太极通书》给诸生,亲率众人赴九江濂溪书堂朝圣,揭开了环鄱阳湖理学传播的序幕。
  特别是他修复了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江西理学传播的中心。淳熙七年三月,朱熹将曾与嵩阳、岳麓、应天府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修复,建学舍二十余间,置东源庄为学田,以为赡养之资。吕祖谦的《白鹿洞书院记》记载了朱熹修复书院的缘由:“中兴五十年,释老之宫圮于寇戎者,斧斤之声相闻,各复其初。独此地委于榛莽,过者太息,庸非吾徒之耻哉!”②可见,朱熹修复书院是为了复兴儒学以对抗佛道,以改变民风、敦励士习。居官之余,朱熹常到书院与诸生讲学论辩,且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向朝廷奏请赐白鹿洞书院洞额、高宗赵构手书石经等,使白鹿洞书院的兴建得到了当今皇上的钦定”③,把书院作为传播周、程理学宗旨的阵地。
  朱熹知南康军三年,把理学带到了庐山和鄱阳湖,并以此为中心,将理学传播开去。“在南康卷起了强大的朱学旋风,从江西士林中间横扫而过……形成很大的学派声势④。”四方学者争先恐后地来到庐山,“闽、浙、皖的学子像朝圣似的纷纷负笈担簦到南康”,掀起了环鄱阳湖的理学高潮,以白鹿洞书院为中心的鄱阳湖、庐山成为理学文化的高扬之地。据束景南先生的考证,当时环鄱阳湖地区江西学子来问学的有德安王阮、蔡念成;都昌彭方;星子陈秠、陈和成、陈胜私、杨伯起、叶永卿,吴唐卿;南康黄灏、曹简南、熊世卿;建昌周谟、余宗杰、李辉;九江祁直卿、周正卿、周彦卿、周涛、周颐;余干曹建,鄱阳程端蒙等。①程朱学术在鄱阳湖地区得以迅速传播,形成了以朱熹弟子为核心的声势浩大的环鄱阳湖理学群体。

附注

①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2001年陕西师大博士论文,第6页。 ②吴长庚:《朱熹与江西理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26页。 ②朱瑞熙:《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85页。 ③束景南:《朱子大传》,第435页。 ④束景南:《朱子大传》,第435页。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2013年“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研讨会的成果汇编,收录《新安理学特质》、《试论饶鲁的学术思想与心学化的双峰学派》、《朱子理学与关帝信仰》、《韩国九曲园林雏形阶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冯会明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