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644
颗粒名称: 武夷精舍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4
页码: 35-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夷精舍是朱子亲自创建的一所书院,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物惜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精舍建筑简陋,但功能齐全,内部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等建筑,周边还有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朱子逝世后,武夷精舍历代多有重修,现存的书院两堵残墙为康熙五十六年重修时的遗存。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武夷精舍

内容

武夷精舍是朱子亲自创建的一所书院。
  南宋淳熙十年(1183)正月,朱子受命主管台州道观,回到了故乡武夷山。为了有个“基地”可以专门研究与传播理学,朱子亲自设计建筑图纸,带领门生在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精舍,并拒绝许多好友的资助和捐献。如福建安抚史赵汝愚认为有必要拨款助学,但朱子认为这是私家斋舍,不该动用公款,婉拒好意。另外也有几位好友表示愿意出资,都被朱子一一谢绝了。
  精舍建筑简陋,但布局整齐,功能齐全,食宿、讲学、景观皆有,精舍内部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周边还有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蔚为壮观,时人称为“武夷之巨观”。
  精舍的建成得到当时各界人士的赞誉。建宁(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知府韩元吉作《武夷精舍记》,诗人陆游作《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四首》,以“我老正须闲处着,白云一半肯分无”,表达对朱子山中之乐的向往。朱子也题诗曰:“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
  “书林追慕紫阳翁,出入尝沾教雨中”。武夷精舍开办不久,各地学者文人纷至沓来,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如蔡元定、游九言、李方子、李闳祖等都曾在这里受业,这些人中有的还成为了学界泰斗、朝廷重臣。著名理学家张栻称赞:“当今道在武夷。”
  朱子逝世后,武夷精舍历代多有重修。南宋末得到扩建,改称紫阳书院。明正统十三年(1448),改为朱文公祠,主祀朱子,以黄榦、蔡元定、刘爚、真德秀配祀。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后称“武夷书院”。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皇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2000年在原址上重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现存的书院两堵残墙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重修时的遗存。
  从2000年开馆至今,迎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前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泰国前上议院长米猜·雷,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自然遗产专家莱斯利·莫洛伊,以及著名的朱子学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陈荣捷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田浩,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高桥进,韩国退溪学研究院院长安炳周等参观访问。每年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数达20万人次,许多海内外朱子后裔不远万里到此敬仰先祖圣迹。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武夷精舍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2018年8月,武夷精舍遗址公布为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2021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武夷精舍遗址列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学达性天”匾额
  重点讲解“天理”概念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皇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赐给武夷精舍。这四字的意思是:朱子的学问探究“天理”和“人性”,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朱子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规律的存在,即“理”。“理”是事物的所以然和所当然。天下事都是有道理的,为君臣有为君臣的道理,为父子有为父子的道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接事物,都有它各自的道理。有道理,就要去探讨它、研究它,大到自然社会之大,小到具体事物之细,知其所以然和所当然。“所以然”即事物是什么,“所当然”即事物应当如何。事物存在的依据、规律和状态,都由一个“理”来决定和节制。天地万物都因为这个“理”而存在,也因“理”而变化、发展,所以“理”是万物秩序之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天理”这个词,如“天理昭昭”“有没有天理”“天理何在”等等。但“天理”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影的一个真实存在,贯穿并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流行发育,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起着“统领”的作用,在宇宙中无穷无尽、无边无涯、无处不在,就像我们常说的“大道无形”“理行天下”。“天理”在“人”中的彰显就是“人性”,中国古代哲学一再阐述一个原理:“人类之性蕴含着天地之性”。以朱子的话说:“天理在人,终有明处。”这个“明处”就体现在人性上。
  小资料
  朱子给我们描述的宇宙世界
  朱子深刻揭示了宇宙万物是以“理”为终极依据,按“中道和谐”的规则演进,以“理一分殊”的逻辑方式展开,人类通过“格物致知”的渠道同宇宙万物沟通而共处一体。朱子追求构建一个“明德至善”与“内圣外王”互为表里,“以民为本”与“道统自觉”相互支撑,实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大同社会,并生生不息而永恒发展。
  隐求室
  重点讲解朱子生态思想
  隐求室是朱子平常住宿和写书的地方。为什么称为“隐求”呢?前面讲到,朱子辞官回到武夷山,专门做学问,在古人看来,不做官,住进山林,就是“隐”,如隐居、隐士等。但“隐”不是朱子的最终目的,他所求的是著书立说、立志弘道。朱子有诗描写在隐求室的生活:“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
  在这里,朱子写了许多书,这些书后来都是经典,如《小学》《童蒙须知》的启蒙教育读物,还对张载的《西铭》进行注解。这部书中的一些名句流传至今,除了表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崇高理想之外,还有“民胞物与,参赞化育”的生态观,这句话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都共同参与了宇宙万物的演进过程,人与其他生物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体现了我国早期的生态观。朱子就是在这里集先秦到南宋前期生态思想之大成,形成了生态共同体思想,其核心是“天人一理”,或称为“万物一体”,“同出一源”。意思是人与自然万物都源于“天理”,根源相同,遵守的原则一致,只不过由于诞生的条件不同(朱子认为是“气”的离散聚合,即“天赋”)产生了差异。因此,天地万物皆为同胞,人与自然当和谐相处。“维同胞也,故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小资料
  《西铭》
  张载的《西铭》全文仅253字,在理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张载的新儒学思想独具特色,表达的学问主题多具有普遍性意义。有学者认为:“他所提出的儒家学者的使命与人生理想,代表了新儒家学者的终极关怀与志向”,在其《西铭》篇中表达得十分透彻。关于《西铭》,“二程”曾称道,“扩前圣所未发”“孟子以后,未有人及此”,即认为《西铭》的见解水平已臻亚圣孟子。张载认为,《西铭》就是专门为学者厘定学问生命之规模的。
  仁智堂
  重点讲解朱子教育思想
  朱子在此讲学近八年的时间。墙壁上的“忠义孝廉”四个大字,是朱子在湖南岳麓书院讲学时,为湘中儒家弟子写的,反映了朱子主张的教育目的——“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即“仁”与“智”的完美结合。
  朱子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学习是“为己之学”,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的学者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最终成为“楷模”;今天的学者为了成就功名利禄而学习,最终丧失了自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身的道德,并学以致用,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而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炫耀于人,或将读书学习当作追求名利的“敲门砖”。
  朱子在“仁智堂”讲学不是“填鸭”似的教学,而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一是升堂讲学。书院教学以自学为主,教师传授、指导为辅。升堂讲学只是根据学习情况为之。书院例行的是参拜孔子,学生向老师请安之后,“或有请问”,即学生遇到了疑难问题,向老师求教。老师解说之后就各自散去,继续自学。如朱子讲《论语课会说》,就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论语》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解答,即“会说”,也指升堂答疑解惑。二是个别辅导。对学生各自不同的疑难问题进行辅导。对学生而言,是问疑,对老师而论,则是答疑,这是朱子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他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日常生活知识来开导学生。如他常以“撑水船”来激励学生努力向学:“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得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又如,为阐明温故知新的道理,以农民耕田为喻。他说:“子融、才卿是许多文字看过。今更巡一遍,所谓‘温故’;再巡一遍,这样才能‘见得分晓’。”意思是想在学业上取得收获,必须辛勤耕耘。三是集体讨论。这是朱子在教学中着力提倡的一种方法。他认为,读书应以独处为主,问学则以群居有益。学生若有疑难,可以相互讨论,这是书院群居的优势。若是集体讨论不能解决,再来请教老师,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这是朱子对“群居有益”的基本认识。“索居独处”与“群居有益”看似矛盾,实际上体现了辩证的统一。索居与群居都是生活的表象,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的结合才是书院求学问道的精神实质。
  以上所说的三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往往有相互贯通之处,通常表现为导师传授与自学相结合,对重点、难点课程开课讲授,其余课程以自学为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表现为个别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当学生遇到疑点、难点,朱子一般采用个别辅导或集体讨论的方法,从而达到互相启发、举一反三的目的。此外,还表现为理论学习与日常践履相结合。朱子主张“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要求学生将书本的知识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反复体察涵养,认真运用。
  朱子注重因材施教,创造性地推行分年龄段教学,即十四岁以下为小学,十五岁以上为大学。
  小资料
  变化气质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关注气质。气质如何养成?朱子认为,变化气质的关键在于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就能成为圣贤。圣贤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榜样”或“先进者”,而引导和促成每个人朝这个方向转化进步,就是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如何变化气质呢?朱子提出了“学以明理”“进德修业”“迁善改过”等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原则或理念。他说:“为学之道无他,只是要理会得目前许多道理。”“为学无许多事,只是要持守心身,研究道理,分别得是非善恶。”朱子还认为:“才明理后,气质自然变化,病痛都自不见了。”所以,人的气质对身心健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气质的“外在”表现为“知书达理”,“内在”则是心理健康。
  止宿寮
  重点讲解朱子修身思想
  止宿寮通俗地讲就是师生宿舍。据文献记载,武夷精舍创办后,影响到闽浙赣湘四省,四方学子不远千里,闻名徒步背着书匣来到这里,人数超过200余名。朱子为此还写了一首诗:“负笈何方来,今朝此同席。日用无馀功,相看俱努力。”这首诗就像精舍开学的欢迎词:“弟子们,你们来自天南地北,今天为了共同的目标来到这里,大家同吃同住,刻苦学习。以后的日子里,你们要互相照应,一起努力,增进学识。”一批批著名的学者也到此访学,文献记载的就有80多人。朱子在《止宿寮·故人肯相寻》中描写了当时的情景:“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说的是故人朋友来访武夷精舍,共处一室切磋学问,其乐融融,在这里,不需佳肴美味来招待,武夷山水就能让他们流连忘返。著名诗人杨万里也造访了精舍,留宿在止宿寮,把酒畅谈:“一老说谈话,诸君未要眠。开窗放山月,把酒奏溪泉。”止宿寮一方面为学者们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学术思想在这里碰撞,孕育出新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景色秀丽的武夷山让为凡尘俗世所累的身心得到短暂的休憩,激活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本真”,使武夷精舍成为师生们向往的求学修身圣地。在此求学的著名弟子有蔡元定、刘爚、黄榦、詹体仁、李闳祖、叶味道等。
  小资料
  武夷精舍的特殊弟子
  詹体仁(1143-1206),字元善,宋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人。詹体仁从小勤奋好学,乾道初年,他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来到武夷精舍向朱子求学,与众多学子一同起居,一起学习,后跟随朱子走南闯北,成为朱子在学术和政治上坚定的支持者和忠诚者。朱子也非常喜欢詹体仁,简直可用“溺爱”来形容。詹体仁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注重个人品行操守,在家乡浦城兴文重教,致力传播朱子学说,学生众多。他虽然在著书立说上没有做出很大的成就,但没有辜负朱子对他的教导与期望。他的弟子真德秀“祖述朱子”,传承与弘扬朱子理学,成为继朱子之后的又一代大儒,是南宋的名相和“帝师”,为朱子理学成为朝廷官方哲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照壁
  重点讲解朱子民本思想
  照壁上所写的“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意指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的,朝廷是为百姓而建立的,这是朱子对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朱子还经常说:“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天子,至尊也,而得其心,不过为诸侯耳。是民为重也。”意思是说只有得到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如果只取得帝王之心,至多只能成为诸侯。朱子认为,“王道”的根本问题就是“民心所向”的问题。朱子阐述了“民富”与“君富”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在古代社会,“君”是国家的代表,“民富”是“君富”的基础,也是“国富”的前提,民富则国富,老百姓富了,君主不可能贫穷。相反,如果老百姓贫困了,那么君主也不可能独富,君民一体,共损共荣。朝廷和君主必须“民之所欲,皆为致之,如聚敛然。民之所恶,则勿施于民”。即人民迫切需要的,喜欢的事情,都是执政者要去做的;人民痛恨和反对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朱子对《诗经》有关“民之父母”一句的解释为:“言能絜矩而以民心为己心,则是爱民如子,而民爱之如父母矣。”意思是要以民心为“心”,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百姓,自然能够得到百姓的敬爱拥戴,这样才配得上“父母官”之称。朱子还对《左传·哀公元年》中“视民如伤”这句古训感触极深,在他办公的大堂上悬挂“视民如伤”四字匾额,将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伤口一样,时时刻刻呵护关注着。
  小资料
  朱子为官
  朱子一生为官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九年时间,无论施行荒政还是反贪肃廉,始终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根本。面对官民利益冲突时,朱子主张为官不能与民争利。“宁过于予与民,不可过于取民。且如居一乡,若屑屑与民争利,便是伤廉。”宁可让老百姓多得点利益,也不能过分取之于民;宁可损失自己的个人利益,也不伤害老百姓的利益。这体现了朱子“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的气度与胸怀。朱子“白纸告状”的故事也能体现这一点,他担任漳州知州时,允许老百姓用“白纸”上诉,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自己与官府带来麻烦,但朱子却认为这都是值得的。
  书画展厅
  重点讲解“北孔南朱”的历史定位
  这个书室主要展示朱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历史地位。书画厅里展出着一件件弥足珍贵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周谷城、蔡尚思、匡亚明等留下了不少关于朱子历史地位的墨宝。如闻名于世的“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便是蔡尚思所题写的。
  1.朱子的历史贡献
  朱子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文化巨匠,是继孔孟之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半篇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是东亚文明的代表。朱子奠定了中国自南宋以来800多年的价值信仰体系和文化传承谱系,为中华文明再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朱子与孔子的关系
  中华文明史5000年来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价值内核是由孔子和朱子共同培育的文化基因所构成的。孔子是自炎黄以来3000多年华夏文明的集大成者,朱子是继孔子以来1500多年的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朱子理学是孔孟儒学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晶,是儒学从“轴心时代”向“哲学时代”演变的历史必然,从此孔孟儒学就以朱子理学的面貌出现,称为“新儒学”或“后孔子主义”。因此,有学者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不生元晦,仲尼如长夜。”
  小资料
  孔子大圣,朱子大贤
  明代著名学者戴铣在《优崇儒先祠嗣疏》中说:“三代而上,圣人叠出,至孔子删述《六经》遗言绪论,而后斯道大行于世。三代而下,儒贤叠出,至文公朱子注释群经,而后孔子之道既明。孔子大圣,朱子大贤,道德事功,不甚相远。”
  武夷之巨观
  重点讲解精舍周围的遗址景观及其理学旨韵
  武夷精舍被时人称为“武夷之巨观”。当时的武夷精舍规模比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要大得多,精舍东至隐屏峰山麓,西至五曲溪畔,北至天游峰脚下,南至武夷宫,在这广阔的面积上分布着目前已消失的如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遗址。据学者考证,现在我们所看得到的武夷精舍只是当年面积的三分之一,称为“巨观”并非虚言。通过对杨万里、袁殊等“武夷精舍诗派”诗人的赞咏,可以为我们复原宋代武夷精舍的大体面貌及其蕴含的思想意义。
  1.寒栖馆
  这是武夷精舍师生们修养心性的地方。寒栖馆在武夷山曾是道士居住的地方,朱子师生经常造访寒栖馆,互相切磋学问。朱子在这里曾写诗赞道:“如竹间彼何人,抱瓮靡遗力。遥夜更不眠,焚香坐看壁。”杨万里的“鍊玉云粘杵,朝真露湿衣。一声半夜鹤,月里羽人归”,描绘出岩前风入松林,谷中泉水漱石,露水打湿衣裳,一派超脱物外的景象。半夜突然单鹤声声,原来是“羽人”(道士)踏月归来。这种超脱洒然的境界是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但朱子的情感也是复杂的:他既希望静夜谈玄,寄托身心;但又有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期望能够教书育人,安国济民。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性。
  2.晚对亭
  晚对亭坐落在玉屏峰附近,能够观赏落日的壮观情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理学家观赏落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朱子有诗赞曰:“倚筇南山巅,却立有晚对。苍峭矗寒空,落日明影翠。”杨万里也有诗赞誉:“大隐翠屏孤,何许最正面。日落未落时,亭上来相见。”朱子兴致勃勃地在晚对亭欣赏大隐屏之景,沧桑的峭壁,夕阳西下的斑驳翠柏,望天地之苍茫,日月如梭,东升西降,秩序井然,这都是“天理”在不同事物上的表现。
  3.铁笛亭
  朱子的《铁笛亭》诗附有一段文字:“山前旧有夺秀亭,……一日,与客及道士数人,寻其故址,适有笛声发于林外,悲壮回郁,岩石皆震,追感旧事,因复作亭以识其处,仍改今名。”铁笛亭是胡寅、刘衡曾经问道的地方。刘衡吹笛悲壮回郁、悠扬动人,百鸟灵听、凤凰起舞。斯人已去,但笛声永存。今之笛声,不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果说晚对亭欣赏的是傍晚大隐屏的风光,那么铁笛亭观赏的则是历史的景色,抒发古今之悠,怀千年之变迁。一今一古,足见世间之变化。朱子有诗道:“何人轰铁笛,喷薄两崖开。千载留馀响,犹疑笙鹤来。”袁枢也赞曰:“当年跨鹤翁,想在云深处。铁笛忽龙吟,万壑披霾雾。遥知发天秘,踏破苍苔路。吹与众仙闻,来看晚题句。”他们在悲凉而悠扬的笛声中探寻天地的奥秘,格物穷理,坚持不懈,踏破苍苔,上下求索,孤独求真感扑面而来。
  小资料
  儒家的“道”与道家的“道”
  朱子理学与道家思想颇有相同之处,他们都在极力地探索宇宙的规律。其中道家的“道”,就是宇宙规律的表达,如老子《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儒家也讲“道”,《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宋代,理学家也称为“道学家”,这也说明了朱子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儒道精神,又汲取道家“道法则”的集大成学说。然而,二者还是存在区别:道家的“道”偏重于“自然”,儒家的“道”偏重于“社会”,但在形式上相通相融。
  九曲遗风
  重点讲解九曲溪畔的遗存景观及其文化底蕴
  1.武夷棹歌
  在武夷精舍,朱子也将读书、讲学融入品茗、琴歌、酒赋与悠游山水之中。淳熙十四年(1187)的春天,朱子带领门人弟子畅游九曲,写下脍炙人口的《武夷棹歌》组诗及其他许多诗作,画屏般地展示了九曲溪的旖旎风光和丰厚的文化沉淀,以及优美的传说,成为传响武夷山的千古绝唱。当年,朱子带领弟子从一曲逆流游到九曲,与我们现在坐竹筏观光漂流的线路相反。
  武夷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复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毿。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船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人言此处无佳景,只有石堂空翠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洄。
  莫言此处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2.“逝者如斯”摩崖石刻
  “逝者如斯”摩崖石刻为朱子所题,位于武夷山九曲溪第六曲的响声岩,人们乘坐竹筏至六曲可见。“逝者如斯”出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子以弘扬孔孟思想为使命,无时无刻不想起孔子的人生轨迹与学问操守。朱子浏览九曲时,想到孔子观黄河的典故,便将九曲当成了“黄河”,物非情同,发出感慨:时间如流水一般,一晃1500多年过去了,道统不传,人心不古,朱子决心继承孔子的遗志,延续华夏根脉,重振礼乐文明,时不我待,后辈当勇往前行。
  3.茶灶
  九曲溪的第五曲隐屏峰西南面的磐石,是一块天然的、突兀的巨石,上面较平,可站五六个人。至少从唐代开始,就有道家居士在那里煮茶论道,直到元代也仍是世人钟爱的饮茶场所,这块磐石因此被命名为“茶灶石”。朱子及友人、弟子经常在这里品茗论学。朱子曾写《茶灶》诗:“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杨万里也赞道:“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袁枢用生动丰富的语言,鲜活地描绘出采茶、煮茶、喝茶的场景:“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旋然石上灶,轻汎瓯中雪。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何时棹孤舟,来此分馀啜。”他描写得极致,将整个喝茶过程清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几位先贤对茶灶与喝茶不惜重墨描述,显示出他们高雅的情操和追求朴真的生活情趣。朱子的“茶灶”故事和诗歌为后世所传诵。
  小资料
  孔子观黄河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川江河总与哲人联系在一起,如朱子与九曲,孔子与黄河等。《论语·子罕》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泗水和古黄河在徐州境内交汇的一处险段叫吕梁,这里地势险恶、水流湍急。孔子周游列国时,和他的学生子路、子贡、颜回等人慕名前往吕梁观看洪水,面对滔滔黄河,东流入海,不分昼夜,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经常伫立在黄河边,思绪穿越古今,发出“天问”,如“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感慨时间飞逝,礼乐文明不复。现在吕梁岗早已消失,但当年的丘陵山地还在,依然流传着孔子的传说。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