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樟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633
颗粒名称: 古樟树
其他题名: 重点讲解朱子手植樟树的寓意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8-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夫镇府前村的古樟树已有870余年历史,树围4.76米,仍枝繁叶茂,树腹中长有树灵芝,象征着朱子的思想在8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生机盎然。朱子在十六岁时,在义父和老师的指导下种下了这棵樟树,并取字“元晦”,此后一直使用“晦”字,说明他将老师“韬光养晦、敛性修身”的教导始终铭记在心。现在这三棵树共同生长,仿佛预示着朱子理学是集儒释道思想之大成的成果。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古樟树

内容

五夫镇府前村的古樟,树围4.76米,至今已有870余年,依然枝繁叶茂,树腹中长有树灵芝,生机盎然。
  绍兴十五年(1145),朱子十六岁,在义父刘子羽和老师刘子翚的主持下,举办了一场庄重的成人礼。在他们的指导下,朱子亲手种下了这棵樟树,与此同时,刘子翚以典故“木晦于根”为朱子取字“元晦”。在以后的岁月里,朱子虽然几度改字,除了元晦之外,他还自称仲晦、晦庵、晦翁等,但始终保留“晦”这一字,说明他将老师“韬光养晦、敛性修身”的教导始终铭记在心。
  不知什么时候,朱子种下的这棵樟树旁边又长出了另外两棵树:一棵是材质坚硬的椤木石楠,另一棵是福建常见的闽楠。现在这三棵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盘根错节、共同生长,仿佛预示着朱子理学是集儒释道思想之大成的成果。
  而今这棵老樟树粗壮的树干早已中空,但内部却生长出一棵直径约35厘米的树灵芝,樟树和树灵芝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朱子的思想在8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生机盎然,富有时代价值。
  小资料
  朱子取字
  朱子十六岁时,刘子翚不仅为朱子取字“元晦”,还将出自《易经》中的16字座右铭送给他:“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意思是说大树要把养分深植在根部,才能在来年春天一扫秋冬枯枝败叶的萎缩老态,呈现出勃勃生机,枝繁叶茂;做学问的人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才能达到内心充实、厚积薄发的境界。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子羽
相关人物
刘子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