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诠释转折与开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314
颗粒名称: 四、诠释转折与开展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
页码: 118-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山一系学人王柏、金履祥、许谦等对朱学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研究《四书章句集注》和撰写著作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许谦的研究成果被《四书大全》征引最多,其中张存中的《四书通证》成为主要参考。王柏对《大学》《中庸》的文本结构进行了调整。然而,从《四书大全》的征引情况看,对于《论语》和《孟子》的关注相对较少。北山一系的学者更关注四书的进程、体系和境界的讨论,强调修养工夫和学问的志向。《四书大全》中的引用结构包括朱熹、弟子和后来的学者,形成了一个连贯的经说体系。北山一系的贡献成为朱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人的讨论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朱熹 北山 四书大全

内容

检视《四书大全》征引情形,金履祥考证四书的内容,《四书大全》收录不多,有关名物训诂的资料,《四书大全》以张存中《四书通证》为主,原因所在,可以由其言“学者于余之《通》,知四书用意之深;于《通证》知四书用事之审,推之甚至,今核其书,引经数典,字字必着所出”[57]一窥端倪。考证后出转精,张存中以补其所出的角度,内容更为丰富,自然成为《四书大全》取用材料。至于王柏有关《大学》《中庸》文本结构的调整,也并未反映于《四书大全》征引材料当中,显然关注所在,已有不同。其次,以征引的数目分析,《四书大全》征引许谦材料,《大学》29条,《中庸》34条,《论语》22条,《孟子》33条,数目相当平均,然而以《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分量之悬殊,即可发觉其中有异。许谦有关《大学》《中庸》诠释成果,征引比例明显较高,如果与其他人加总计算,《大学》42条、《中庸》43条、《论语》30条、《孟子》39条,《大学》《中庸》征引比例明显偏多,至于《论语》则明显偏少。检核《金华四先生四书正学渊源》,《大学》《中庸》各有一卷,《论语》四卷、《孟子》四卷,共计十卷,《论语》《孟子》并无空缺,经过后人筛选拣择,《四书大全》似乎更加留意北山一系学人《大学》《中庸》诠释成果,而对于《论语》《孟子》部分关注不深。北山一系学人重视四书进程、体系与境界的讨论,对于四书义理的兴趣,高于日用之间、事理之际的体悟。朱熹对于浙东学术曾有“不知病在不曾于《论语》上加工”[28]的针砭语,似乎也反映于《四书大全》征引当中。事实上,检视《四书大全》列举方式,小注以朱熹《语类》、《或问》内容为主,后文辅以弟子门人意见,最末则以“云峰胡氏”“新安陈氏”“东阳许氏”等元儒诠释作结。分析征引结构,前者可见朱熹讲论之义理方向,后者可见训诂与体例的补充,形成朱熹、门人、元儒一系相承的经说体系,元儒经说部分,多数依循饶鲁、新安、北山三系为序,而许谦说法往往列于征引之末,借以阐明章旨的价值与意义。可见北山一系作为朱学由宋而及元的最初发展阶段,也成为后人讨论的基础。后人赓续推究,进行更全面的四书义理思索,其中排序并非偶然。北山一系学人深化与开展之处,列举如下:
  (一)推究工夫进程
  训解经文为《四书大全》征引内容的大宗,收录北山一系学者意见也以此类说解最多。分析语意,也辩证义理,北山学人一脉相承,经典诠释有继承发展的现象。《大学章句》朱注“瑟,严密之貌。僩,武毅之貌”引许谦、方逢辰云:
  严密,是严厉缜密。武毅,是刚武强毅。以恂栗释瑟僩,而朱子谓恂栗者,严敬存乎中,金仁山谓所守者严密,所养者刚毅,严密是不麤疏,
  武毅是不颓惰,以此展转体认,则瑟僩之义可见。
  瑟是工夫细密,僩是工夫强毅,恂栗是兢兢业业。惟其兢业戒惧,所以工夫精密而强毅[59]。
  金履祥分出所守所养有严密与刚毅的不同,许谦、方逢辰的诠释乃是承前发展。《孟子集注·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章引许谦云:
  三乡为身,北山先生作一读,言乡为辱身失义之故,尚不受嘑蹴之食,以救身之死,今乃为身外之物,施惠于人,而受失义之禄乎,可谓无良心矣。[60]
  申明经旨,乃是引用何基说法,诠释层层累聚,于此可见。北山一系学人彰显经典旨趣,揭示其中要旨,最终往往归于修养工夫的思考。《大学章句》“《诗》云:‘瞻彼淇澳’”章引许谦云:
  此节工夫,全在切磋琢磨四字上。《章句》谓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治之有绪,谓先切琢而后可以磋磨,循序而进,工夫不辍。切磋以喻学,是就知上说止至善,讲习讨论,穷究事物之理,自浅以至深,自表以至里,直究至其极处。琢磨是就行上说止至善,谓修行者省察克治,至于私欲净尽,天理流行,直行至极处。瑟兮僩兮谓恂栗,是德存于中者完。赫兮喧兮谓威仪,是德见于外者著。[61]
  切磋琢磨,止于至善,许谦由知行两端,说明工夫所在,诚敬存乎中,尚不足有美盛德之形容,唯有达于至善,内恂栗而外威仪,融通内外,德容充溢表里。儒学有工夫、有进程,丰足饱满,由经典以入圣人之境,更有自信。《中庸章句》“诚者,天之道也”章引许谦云:
  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择者,谓致察事物之理;明者,谓洞明吾心之理,合外内而言之。择善,是格物;明善,是知至。[62]
  以格物穷理说解经典意涵,择善而固执正是内外交养的结果。《大学章句》“所谓诚其意者”章引许谦云:
  诚意只是着实为善,着实去恶。自欺是诚意之反,毋自欺是诚意工夫。二如,是诚意之实。自慊,是自欺之反。而诚意之效,慎独,是诚意地头。欺慊皆言自,是意之诚不诚,皆自为之。自欺者,适害己;不自慊者,徒为人。恶恶臭,好好色,人人皆实有此心,非伪也。二如字,晓学者当实
  为善去恶,若恶恶臭,好好色之为也。[63]
  以实释诚,途径直接明朗,为善去恶一出于诚,工夫纯由自己,无丝毫勉强,许谦确实掌握朱学的精神。《孟子·告子上》“操则存,舍则亡”章引许谦云:
  浩然章论养气,而以心为主;此章论养心,而以气为验。曰志者气之帅,故谓以心为主。曰平旦好恶与人相近,故谓以气为验。集义固为养气之方,所以知夫义而集之者乃心也,养心固戒其梏亡。验其所息而可致力者则气也,彼欲养而无暴,以充吾仁义之气,此欲因气之息,以养吾仁义之心。两章之持志操心之意未尝不同,而气则有在身在天之异,然未始不相为用也。[64]
  这番话对心与气的关系言之甚详,养心验气,养气由心,唯有心气交养,才能仁义充盈,指出儒学极为重要的修养方法,以及朱学重要学理内容,诠释深切到位。《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章引王柏云:
  “善推其所为”一句是孟子平生功夫受用只在此。[65]
  孟子开展仁义,正是善推其所为,学问在此,修养亦在此,儒学精神于此显豁,可见经典阅读的深入与精彩。当然其中也有理解偏失之处,《中庸章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章引许谦云:
  程子谓不偏之谓中,固兼举动静。朱子不偏不倚,则专指未发者。[66程子兼有动静,朱熹仅言及未发之中,许氏辨别程、朱有不同的诠释重点,但对于朱熹融静于敬,涵养更密的思考,体会不深。《四书大全》载录朱熹弟子陈淳之言,云:“中和之中,是专主未发而言;中庸之中,却是含二义,有在心之中,有在事物之中,所以文公必合内外而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可谓确而尽矣。”67朱熹取程子之说,推而及于内外动静,内涵更为周延细腻,许氏未能详究朱熹中和之悟的进程[68,观察并不深入。《大学章句》“物格而后知至”章引许谦云:
  凡言必先而后,固是谓欲如此,必先如此,既如此了,然后如此。然而致知力行,并行不悖。若曰:“必格尽天下之物,然后谓之知至,心知无有不明,然后可以诚意。”则或者终身无可行之日矣,圣贤之意,盖以一物之格,便是吾之心知于此一理为至,及应此事,便当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也,须一条一节,逐旋理会,他日揍合将来,遂全其心而足应天下事矣。[69]
  “而后”既是顺序之词,也是一种条件满足情况的说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关乎工夫进程,兹事体大。《四书大全》引朱熹之说云:
  物格而后知至,至心正而后身修,着“而”字,则是先为此而后能为彼也。盖即物而极致其理矣,而后吾之所知无不至。吾知无不至矣,而后见善明、察恶尽,不容有所自欺而意诚。意无不诚矣,而后念虑隐微慊快充足而心正。心得其本然之正矣,而后身有所主,而可得而修。[70]
  格物乃是修养的关键,即物穷理,知明而意诚。就工夫而言,朱熹有深刻的思考,所谓“先为此而后能为彼”,正是强调其中顺序不可紊乱,以及学术进程的安排,此为朱学工夫论的核心。然而浙东学术贵通达,许谦对此却有一种转折性的诠释,强调“致知力行”并进,于是一物之格,诚意、正心、修身乃是同时进行,最终期许逐渐理会,全其心以应天下之事,于是工夫所在,一次到位。说法是否符合朱熹原旨,有待深入讨论,但对于人无法“格尽天下之物”,因此“终身无可行之日”的逻辑问题,遂有可以解决的方向。
  (二)阐明境界所在
  朱熹以一生建构四书义理,如何确立有效理解,乃是后人研究的首要之务。《中庸章句序》引许谦云:
  《章句》《辑略》《或问》三书既备,然后《中庸》之书,如支体之分,骨节之解,而脉络却相贯穿通透。[71]
  此一方法与黄榦强调直究原典,以《章句》为研读根本的方式不同。72黄榦标举的方法,目的在于避免淆乱,然而浙东学术重视文献,更加留意考据的趣味,取径开阔,以《章句》为本,佐以《辑略》《或问》的研读方式,有助于了解朱熹思考进程,转折之间,《中庸》义理得以显豁。有关研读方法的指引,也见于《读中庸法》引许谦云:
  《中庸》《大学》二书,规模不同。《大学》纲目相维,经传明整,犹可寻求。《中庸》赞道之极,有就天言者,有就圣人言者,有就学者言者,广大精微,开阖变化,高下兼包,巨细毕举,故尤不易穷究。[73]
  《大学》言纲领,《中庸》明境界,研读方式,朱熹原就有安排,其云:
  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74]
  《中庸》标举天道、圣人,期许学者有以继之,许氏所言确实符合其中旨趣。至于《章句》《或问》相参方式,提供深入朱熹义理思考细节,《中庸或问》引方逢辰可以为例,其云:
  《或问》中旧说程子所引必有事焉与活泼泼地两句,皆是指其实体,而形容其流行发见,无所滞碍倚着之意。其曰必,曰勿者,非有人以必之勿之,盖谓有主张是者,而实未尝有所为耳。今说则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心者,乃指此心之存主处,直谓必此心之存,而后有以自觉,二说不同如何?曰程子必有事焉,谓鸢鱼之飞跃,必有所以然者,必有存主处,勿正心,谓无勉强期必,非有心着意也。活泼泼地,是指天理呈露处,此朱子旧说之意,就鸢鱼上言。今说却就看鸢鱼之人上言,谓就费视隐,必自存其心,则道理跃如矣。朱子谓只从这里收一收,这个便在,朱子两说皆精,但前说恐人无下手处,故改从后说之实。[75]
  朱熹为免蹈空入虚,前后之间,趋之于实,朱学最终精神的趋向所在,于此可见。事实上,浙东学人强调文本结构,《中庸章句》“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章引许谦云:
  此章专言行道必自近始,未有目前日用细微处不合道,而于远大之事能合道者也。君子之道,其理势必当如此。故于费隐之后十三章,先言修己治人,必恕以行之,而谨其庸德庸言。次十四章,则言正己不求于外。此章则言自近及远,是言凡行道皆当如是也。引《诗》本是比喻说,然于道中言治家,则次序又如此。[76]
  《中庸章句》“君子之道,费而隐”[77,循此而下,第十三章阐明以恕行之,第十四章说明正己不求于外,第十五言行道自近及远,层层而进,彼此衔接,各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申明由近而及远,日用之间,道无所不在。许氏善用文学分析手法,章旨可以据此而得。此外,比较两章之间手法,也可以了解经旨所在。《中庸章句》第三十章朱注“言天道也”引许谦云:
  二十六章言圣人至诚,与天地同道,自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以下,但言天地之盛大,则圣人之盛大自见。此章先言圣人与天地同道,自万物并育以下,亦但言天地之大,则圣人之大自见。前章则引文王之诗以结之,此章则以孔子之所行起之,二章相表礼,无非形容圣人之德也。[78]
  圣人与天地同道,许谦比对《中庸章句》第二十六章、三十章,同样是言天地之盛大,以见圣人之盛大,铺排方式相同,至于二十九章引《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79为结,三十章则以“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80]破题,前者为文王,后者为孔子,圣圣相承,彼此衔接。至于以孔子作结,《中庸章句大全》“仲尼祖述尧舜”章引方逢辰云:
  中庸之道,至仲尼而集大成。故此书之末,以仲尼明之。[81]
  可见文本具有内在的肌理脉络,经典意义结穴所在,揭之而出,遂能彰显结构用意。经典本身原就有圣圣相承的线索,既承继而发展,又遥接而发挥,圣道境界遂有其理据。朱熹分享经典阅读经验,言“某从十七八岁读至二十岁,只逐句去理会,更不通透。二十岁已后,方知不可恁地读。元来许多长段,却自首尾相照管,脉络相贯串”[821。读经必须从章句文字的语意层面,深入于文本结构当中,推敲全篇旨趣所在。浙东学人延续朱熹思考方向,诠释更趋务实。《大学章句序》“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一句引许谦云:
  规模节目,以三纲八条对言,则三纲为规模,八条为节目,谓八条即三纲中事也。独以八条言之,则平天下为规模,上七条为节目,平天下是大学之极功。然须是有上七条,节节做工夫,行至于极,然后可以平天下。[83]
  以《大学》而言,三纲为规模,八目为节目,所谓“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84],两相搭配,乃是极为适切的诠释。但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延伸,离三纲而言八目,以平天下为规模,格、致、诚、正、修、齐、治为节目,不无可疑,毕竟缺乏明明德之根本,八目不免有外驰之弊。或许对于元儒而言,平治天下乃是儒者事业所在,也是儒学规模所在,儒学境界于经旨当中获得启发,外王事业也是儒学的究竟,因此寄以无限的期许。许衡留意经文结构,于是将规模与节目视为境界与进程,将三纲与八目视为两个独立文本,然而北山一系学人重视外王事业,于此可见。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学年鉴.2016》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年鉴内容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逢源
责任者
金履祥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