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学对理学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304
颗粒名称: 二、新学对理学的影响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088-0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代出现的新学和理学在经世致用、道义与功利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双方都批评汉学,重视义理,并试图在经世致用中实践。王安石的新学在推崇义理、改革科举等方面对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把《孟子》等列为兼经的改革规定,为四书义理之学的确立起到关键作用。新学对理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经典文本的解析上。总的来说,新学和理学虽有差异,但在推崇义理和批评汉学方面有相近之处。
关键词: 新学 理学 义理

内容

由五经训诂之学转向为四书义理之学,体现了由汉学向宋学的时代转型,这与王安石新学对理学的影响密不可分。四书义理之学伴随着宋代《孟子》的由子入经而逐步形成。虽然二程在唐代韩愈、李翱开重视四书之先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但二程的影响力有限。而王安石在当时则身居高位,领导变法,直接对科举进行改革,使四书这种超子入经的升格运动得到官方的认可,更把《孟子》《论语》规定为官学教材,为《孟子》的由子入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理学家难以相比的。
  在上述方面,新学对也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表现在王安石倡导义理和道德性命之说,批评章句训诂注疏之学与理学的学术旨趣相近,而且王安石在主持当时的熙宁变法中直接对科举制度加以改革,规定不用注疏,务通义理,更把《孟子》等定为兼经,完成了把《孟子》上升为经书的过程。中书言:“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以专意经义。……今定贡举新制,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并大义十道。务通义理,不须尽用注疏。”[32]在废除以诗赋取士的同时,规定以《论语》《孟子》为兼经,这为四书系统的形成和四书义理之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务通义理”的宋学逐渐替代了重视训诂考据的汉唐注疏之学,并为宋学之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马端临指出:“但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则于学者不为无补。”[33]所谓“变声律为议论”,即指以己意说经的议论之学代替讲究语言声调韵律的诗赋之学;而“变墨义为大义”,即是以义理代替记诵,认为王安石这种对科考的改革,有补于学者。又颁行王安石主持修撰的《三经新义》于全国。“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34]汉唐传注之学废而不用,使得对整个儒家经典的诠释之学在宋代发生了重大转折。王应麟对此加以评价:“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35]王安石新学的兴起以《三经新义》为文本,以讲义理为重,成为汉儒训诂之学被宋代义理之学所取代的重要表现。这对宋学之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理学与新学在同属宋学的前提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学亦遭到了程朱等理学人物的批评,但新学和理学都属于宋学,共同批评汉唐章句训诂注疏之学,而重视和提倡义理,这即是双方的相近处。如宋代易学之义理派的代表人物程颐,以义理解释《周易》,就要求学者看王安石解《易》的文字。他说:“若欲治《易》,先寻绎令熟,只看王弼、胡先生、王介甫三家文字。”[36]程颐提出,学者欲治易学,就须看王安石的《易解》等义理易学的文字,因为他们都属于易学的义理学派,都对汉易之象数学进行了批评。这反映了新学与理学在提倡宋学义理,批评汉学方面,具有共同之处。
  从以上看,在经典文本上,新学与理学均重视“四书”之《孟子》,尤其是王安石改革科考,规定将《孟子》等列为兼经,成为科举考试必考之经书;不须尽用注疏,从制度上为兴起宋学及“四书”义理之学提供了保障。四书学的形成,尤其是《孟子》得列经书,王安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大于诸理学家,亦是理学家所不可替代的。另外在对《周易》的解析上,程颐要求学者读王安石的解易文字,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新学对理学的影响;以宋儒义理之学取代汉唐注疏之学,成为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理学受新学影响而互动的原因。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学年鉴.2016》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年鉴内容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蔡方鹿
责任者
李琛
责任者
王安石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李翱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