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朱子集“濂洛关闽”之大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293
颗粒名称: 四、朱子集“濂洛关闽”之大成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045-048
关键词: 朱子 《太极图说》 理学

内容

朱熹说:“熹自十四五时得(二程和张载)两家之书读之”;又说:“熹自蚤岁既幸得其(周敦颐)遗编,而伏读之初,盖茫然不知其所谓,而甚或不能以句。壮岁,获游延平先生之门,然后始得闻其说之一二。”(《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周子通书后记》)按,朱熹十四岁时即祁宽写《通书后跋》的绍兴甲子年(1144),朱熹初见李侗是在绍兴二十三年(1153),四年后乃正式受教于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朱熹将周敦颐的《通书》寄予李侗,李在回信中说:
  承惠示濂溪遗文……极荷爱厚,不敢忘,不敢忘。迩书向亦曾见一二,但不曾得见全本,今乃得一观,殊慰卑抱也。……尝爱黄鲁直作《濂溪诗序》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此句形容有道者气象绝佳。胸中洒落,即作为尽洒落矣。(《延平答问》)
  朱熹所寄《通书》,当即《太极图说》附于《通书》卷末的版本。李侗肯定《通书》,亦如他对朱熹的一贯教导,是从内心存养以观气象的角度加以肯定。
  李侗于隆兴元年(1163)逝世。三年之后,朱熹有“丙戌之悟”(所谓“中和旧说”),此“悟”就是受湖湘学派的影响,认为“性”是未发,“心”是已发。在“丙戌之悟”的当年,朱熹编成《周子通书》,此为《通书》的长沙本,即依胡宏所定章次,《太极图说》仍附于末章的版本。乾道四年(1168),朱熹校订二程的《遗书》《外书》《文集》和《经说》等著作。通过对二程关于心、性、情的诸种说法进行反复思考,朱熹又有“己丑之悟”(1169,所谓“中和新说”),放弃了“中和旧说”的以心为已发的观点,而改为“心”有体有用,未发之“性”为体,已发之“情”为用,“心统性情”是也。朱熹说:“‘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伊川此语,与横渠‘心统性情’相似。”(《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程子论心,惟《答吕与叔书》最后一篇为尽。而张子所谓‘心统性情’亦为切要。”(《四书或问》卷三十六)。“己丑之悟”是朱熹的思想臻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在“己丑之悟”的同年,朱熹重编周敦颐的《太极通书》。这次重编对于朱熹确立“伊洛渊源”的道学谱系和其本人思想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
  盖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观《通书》之诚、动静、理性命等章,及程氏书之《李仲通铭》《程邵公志》《颜子好学论》等篇,则可见矣。故潘清逸志先生之墓,叙所著书特以作《太极图》为称首。然则此图当为书首,不疑也。(《太极通书后序》建安本)
  朱熹把《太极图说》移到《通书》各章之前,其文献依据就是潘兴嗣(清逸)所作《濂溪先生墓志铭》叙周敦颐著有“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而其深意是他认识到濂溪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且二程“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如前所述,二程的《李仲通铭》《程邵公志》《颜子所好何学论》实际上只是“祖述”了《太极图说》中“二五之精”以下的内容,而起始的“无极而太极”至“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二程所要回避的。二程不言“无极”和“太极”,亦不言从“太极”到“两仪”的天地分化过程。而朱熹在此所谓二程“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实已把二程以及道南学派的心性理论上达于本体—宇宙论,并且把二程之“理”解释为“太极”。
  从乾道六年(1170)到乾道八年,朱熹经过与张栻、吕祖谦等人的往复商榷,修改完成了《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和《西铭解》。在《太极图说解》中,朱熹强调:
  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这是以二程的理本论来诠释周敦颐的“太极—阴阳”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在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中是没有的,朱熹以“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释之,对“两仪”没有明确的解释,后来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仪是天地,与画卦两仪意思又别。……方浑沦未判,阴阳之气,混合幽暗,及其既分,中间放得宽阔光朗,而两仪始立。”(《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朱子语类》卷一)这与二程的理本论不讲“太极生两仪”,而多从“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讲起,是不同的。
  朱熹把《太极图说》作为“伊洛渊源”的开端,使他所诠释的理本论思想更多地加进了宇宙论的内容。在《太极图说解》中,朱熹肯定了程颐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故在“理气先后”的问题上没有提出“理生气”或“理在气先”之说。但张栻《答朱元晦》信中有云:“伯恭昨日得书,犹疑《太极说》中体用先后之论。”(《南轩集》卷二十)吕祖谦《与朱侍讲》信中也说:“向承示以改定《太极图说解》……所先欲请问者,如《易传序》‘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先体后用,先显后微之说,恐当时未必有此意。”(《东莱集》别集卷七)观此可知,在朱熹的原稿中本有“体用先后”之论。朱熹在同时期写的《答杨子直》信中也说:“熹向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11],其言固有病,后已改之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在改定的《太极图说解》中已无“体用先后”之论,朱熹在《答杨子直》信中也说:“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则非太极之后别生二五,而二五之上先有太极也。”但朱熹在《太极图说解后记》中针对“有谓体用一源,不可言体立而后用行者”,批评说:“所谓一源者,是岂漫无精粗先后之可言哉?况既曰体立而后用行,则亦不嫌于先有此而后有彼矣。”观此可知,朱熹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理生气”,但在他的思想中实已内蕴了“先有此(理)而后有彼(气)”的观点。
  此后,朱熹在与陆九渊关于“无极而太极”的辩论中提出:
  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
  所谓“在无物之前”“在阴阳之外”即已包含了“理在气先”的思想,故黄宗羲评论说:“此朱子自以理气先后之说解周子。”(《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下》)陈来说:“朱陆之太极辩……标志着朱子理在气先思想的明确形成。”[12]朱熹晚年倾向于理对气的“逻辑在先”说,即所谓:
  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朱子语类》卷一)
  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说是今日有是理,明日却有是气。也须有先后。(同上)
  所谓“本无先后之可言”,是讲理气在时间上无先后;所谓“也须有先后”,是讲理的“逻辑在先”性,理终归是气的“本原”。朱熹在《答赵致道》信中说:“若论本原,即有理然后有气。”(《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朱熹的世界本原论,即是以“理”为本原的本体—宇宙论。
  朱熹在作《太极图说解》的同时也完成了《西铭解》(在《西铭解》中贯彻了《太极图说解》的思想)。这两部书标志着在朱熹的思想中“伊洛渊源”道学谱系的形成,也标志着朱熹本人的思想体系的建立。乾道九年(1173),朱熹编成《伊洛渊源录》;两年之后,即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合编成《近思录》。在《近思录》中,收入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的624条语录,分为十四卷。其首卷讲“道体”,开篇就全文录入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此统率二程与张载所言的“道体”,然后又分设“为学大要、格物穷理、存养、改过、齐家、出处、治体、制度、处事、教学、警戒、辨异端、圣贤气象”等纲目。这样就把周、张、二程之学统合为一个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实际上也就是朱熹的思想体系,换言之,即是“濂洛关闽”的思想体系。
  在编成《近思录》的两年之后,即淳熙四年(1177),朱熹又完成了他精心撰著的《论孟集注》及《论孟或问》。先此,朱熹在完成《太极图说解》和《西铭解》的乾道八年(1172)已编成《论孟精义》,此书“取二程、张子及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周孚先等十二家之说,荟萃条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解释《论语》《孟子》之“精义”。五年之后,朱熹撰成《论孟集注》。关于《精义》与《集注》的区别,钱穆先生论之曰:
  至朱子四十三岁,又成《论孟精义》……此时朱子在大体上,仍是从程门上窥二程,从二程上窥孔孟。惟于程门诸儒,已渐悟其有失师旨。
  至朱子四十八岁时,《论孟集注》《或问》成书。此时,朱子已认《精义》中说得没紧要处多,故只约其精粹妙得本旨者为《集注》,又疏其所以去取之意为《或问》。至是而朱子始自出手眼,尤于二程门人诸家说多所摆弃。13]
  所谓“朱子始自出手眼”,就是在朱熹完成了对“伊洛渊源”道学谱系的诠释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之后,乃自出己意而作《论孟集注》。
  朱熹的《大学章句序》和《中庸章句序》署为淳熙己酉(1189)作,而此两序“是由淳熙四年序定《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所作的序修改而来”。[14]依此说,朱熹的《学庸章句》和《论孟集注》(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都作于淳熙初年,它们与《近思录》是同一时期的著作。朱熹说:“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语类》卷一〇五)所谓“四子”不仅是指孔、曾、思、孟所作的《四书》,实际上还包括了朱熹为《四书》作的《集注》。在此意义上,亦可谓:“《四书集注》,乃《六经》之阶梯;而《近思录》,乃《四书集注》之阶梯。”也就是说,若要理解儒家的《六经》,乃须通过《四书集注》;而朱熹所编《近思录》,即他对周、张、二程思想的诠释,乃成为他“自出手眼”而作《四书集注》的阶梯。
  《宋元学案》说朱子的思想“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这是与朱子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形成了“濂洛关闽”的思想体系相联系的;钱穆先生说宋代的“创通经义,其业至晦庵而遂”[15,这也是以朱子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为其主要标志的。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学年鉴.2016》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年鉴内容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存山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