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鹅湖之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24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鹅湖之会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32-38
摘要: 本张讲述了宋代朱熹与一些学者的交往和学问观点的差异。朱熹在孝宗二年哭丧李延平时表达了自己的学问追求和困惑,他在鹅湖之会与张南轩、吕东莱等学者交流,但与陆九渊的观点存在分歧。文章指出学问应脚踏实地,观点多样但最终归于大道,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都有其价值。文章最后强调了师长和友人在学问道路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观点 鹅湖 朱熹

内容

孝宗二年,李延平离世。朱熹为他哭丧。在入葬的时候,朱熹又一次去吊唁。他告诉别人:“我年轻时候,一直都很愚钝,什么事情都比不上别人,只是有幸稍微知道有意于追求古人那些看重个人修养的学问,然而,苦苦探寻这一学问却不得要领。后来与那些有道的人走得近了,才勉强弄明白学问的来龙去脉,才开始找到用功的方向。还没来得及完成学业,就遇到了这样像山崩梁断(指代李延平的去世)的惨事,我心里十分悲痛,就好像失明的人依靠拐杖探索前路,不知道该往何处。”那时候,把控朝政的钱端礼等人正宣扬议和的主张,因此朱熹没能出仕做官。
  李延平离世后,以前那些德行高的人差不多都离世了,成熟稳重的人也越来越少,后辈里那些优秀的人,如张南轩就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讲学、吕东莱在金华(浙江金华)讲学、陆文安(名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人称象山先生,谥号文安)以及其兄长陆子寿(名九龄)、陆子美(名九韶)在金溪收弟子教学。那段时间里,伊洛之学一派繁荣。因为受山川阻隔,他们之间并未有过沟通来往。乾道元年八月,朱熹受上级指示视察水灾情况,在路过潭州的时候,就去张南轩的住处拜访了他。淳熙二年四月,吕东莱途经并造访了朱熹开创的寒泉精舍。陆九渊兄弟与清江的刘清之一起出席了鹅湖(位于江西铅山)之会。各位同样看重仁德的朋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术因此也愈发精进了。
  在这些朋友里,张南轩和吕东莱与朱熹的思想比较统一,不存在太大分歧。唯独陆九渊的观点完全不同。理学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所谓的“朱陆异同”。朱熹觉得世人理应先广泛阅读各种书籍,然后再向精简方向发展,陆九渊兄弟则觉得应该先探寻自己的本心,然后再博学,这是他们的分歧之处。吕东莱为了能够让他们达成共识,统一两方的观点,明确某一方学说,就办了鹅湖之会。
  学问就像水一样,尽管源头不同,但是最终都汇聚在大海。学问主张虽有分歧,但是最终都归于大道。朱熹的主张脚踏实地,而陆九渊的观点则超凡脱俗,实在无法一分高下。后代中的儒学家坚守朱熹的主张而取得不凡成就的人确实不在少数。但是那些信奉陆九渊的学说,诸如姚江派(明朝时的王阳明学派。由于王阳明来自余姚,因而其学说又被称为姚江之学)也是哲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鹅湖之会后,尽管陆九渊的观点没能做到融会贯通,但是朱熹也没有对其进行肆意的贬低,只是评论道:“陆九渊脱离文字章法,直接对根本进行探索。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待儒家中庸之道里所谓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的呢?”他还说:“陆九渊为人忠厚、孝顺、友爱。他的兄弟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之前学的东西略有偏差,但最近来到这里相聚,很有一些问道四方的韵味了。”
  吕东莱明白两人的学问都是有一定基础的,而不是随便提出来的。朱熹的观点虽然略显烦琐(那时候,朱熹觉得陆九渊对人的教育太过简单,而陆九渊则嫌朱熹的方法过于繁复),但却平实找不出差错。那些所谓怀抱远大志向的人可以依据这一理论取得收获,那些拘谨的人也能够依照这一理论规范自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给邢邦用的信件里探知一二,信中说:“我自春末来到建宁,与朱熹在一起四十几天,并且一起出席了鹅湖之会。湖陆以及刘清之几个朋友都在此处聚集,这十分有助于增加学问。前面的信件里评论很是公正,最近会与陆九渊进行细致交流,讲习、诵读并了解其内涵,这是从古至今做学问的常见方式,求学的人总是因此而学得杂乱,但这是个人问题,而不是方法的原因。如果因此对这个方法全盘否定,就好像吃东西被噎住,就干脆不吃了一样。学习的人如果只能罗列其不妥之处,却无法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只是平常肤浅地做事,一直这样下去,就又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更加坚信。”
  学问研究兴盛,因而细致的义理便会慢慢清晰起来,于是就产生了各种派别。这里面当然也分精深、粗浅、歪理与正道。传播学问的人各自信仰自己师长的学说,于是就有了将前人视为主子,而将后人视为仆人的宗派主义的门户之见。朱熹离世前,与吕东莱的关系很好,和陆九渊的关系也还可以,他们一起商量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只是单单排斥陈同甫(名亮,龙川人,因为反对和议而被罢免)。但是也对他进行了规劝,而不是完全断绝来往。后来,吕东莱的学说则演变为永嘉学派,陆九渊的学说则演变为姚江学派。他们经常和传播朱熹学说的人互相诽谤,这怎么会是朱熹的本意呢?
  评论
  人生在世,绝对不能缺少师长朋友的帮助。关起门来做学问,而不寻觅良师益友来帮助自己,尽管可以做到言行举止合乎规范,但也只能够成为某个小地方善于学习的人罢了,如何能够成为世上大儒呢?
  如今看看朱熹,能有朱松这样的父亲,李延平、刘草堂、刘屏山、胡原仲这样的老师,张南轩以及吕东莱这样的朋友,并且身边那些传播学问、探讨知识的人都是社会上的名流。而朱熹自己又那么聪明有天赋,肯刻苦学习,怎么可能不取得好的成就呢?他自己曾经说过:“我原来十分刻苦读书,在思考道理的时候,就好像走在朽木建造的桥梁上,稍微有一点差池,都会跌落。”这样就可以看出朱熹是多么刻苦了。世界上肯定也有些学者因为没能得到高人指教,而走入了误区,越是努力就越是偏离正道。如此看来,怎么能够没有良师益友呢?
  陆九渊和朱熹的学问差别就在于探究事物道理的方式上。朱熹觉得要探究事物就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陆九渊则觉得本心才是正确之路,颇有佛家禅学的意味,但是朱熹也没有贬低禅学,在给汪应辰的回信中说:“我曾经将佛门中人拜为老师,信奉佛教,也可以算是深入研究佛学了,但却未能有所收获。后来在老师和高人的指点下,想着做学问应当分清缓急,就暂缓搁置了佛学研究,而用心做自己的研究了。从最初每天都思考,想着等到研究好自己的学说再探寻佛学,这样也不算晚,就没有轻易抛弃它。”

知识出处

朱子

《朱子》

出版者:花山文艺出版社

本文以通过十一章的内容,阐述了朱熹家学与师门、出试同安、授延平之学、廷对、鹅湖之会、著书、解经、书院、宦迹等方面,从而展现了作者范仲淹的治学之路和学术成就。同时,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和学术传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南轩
相关人物
吕东莱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