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廷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24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廷对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25-31
摘要: 本章描述了宋徽宗南渡后,朝廷的混乱局面,以及朱熹对于治理国家的思考和建议。他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主战的必要性,以及贤才的选拔和小人的排斥。文章指出,治国的关键在于树立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并将其落实到政策和制度中。朱熹的意见得到了宋孝宗的认可,并被提拔为武学博士。
关键词: 治国 道德伦理 朱熹

内容

宋高宗南渡时,中原地区失守,宋高宗的父亲宋徽宗以及兄长宋钦宗均被金人俘虏。尽管朝中有张浚、韩世忠、刘锜和岳飞作为将领,但是朝廷倚重秦桧,压制士兵们的亡国之恨,不顾一切耻辱与敌人议和。那些德行端正的人起初拼命阻拦但是没有结果,于是就纷纷回家,不再在朝中任职了。朱熹的父亲也是因此辞官的。朱熹在壮年时,立下志向要探索学问,因而顾不上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恰恰因为朝廷昏庸,不适合出仕,所以他宁可在民间流落。然而他从小刻苦学习,壮年追逐心中的志向,何曾有一日忘怀?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宋高宗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宋孝宗登基后,下旨广开言路,征集正直的言论。朱熹依据皇上的旨意,呈了密封的奏折。其大致内容如下:
  皇上尽管没有过错,但是不能不清楚如何当好皇帝;朝政尽管没有疏忽,但是要及时制定好对内完善政治与教化、对外抵御强敌的战略。这里面各种利害关系尽管没办法一一罗列,但是其根本却一定要注意。陛下仍处于修身养性的初级阶段,亲自批阅奏章,无非是朗读诗歌文章,通过朗诵文章来让自己的品行得到提升。近年来,想要探索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但却尤为看重道家佛家的书籍,诵记经文和词语,这不是能够贯穿事物根本、确立大道的要点。君主的学问,应先追根究底,了解事情本末,以便清楚地了解事情的变化,并让世间万物的道理都铭记于心,能够将事情的细节看得清清楚楚,就会自然而然地端正内心,让自己意志诚恳,进而使天下得到更好的治理。
  文章中间写道:“目前的方针,不过是匡正朝纲,抵抗外敌,但是这一方针为什么无法及时定下来呢?就是被主和言论干扰了啊。金朝和宋朝之间有着血海深仇,两方是绝对无法和谐相处的。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明知不能做,却还是要这么做,那是因为这里面有好处,而没有坏处。依我所见,主和对我们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理应咨询大臣提议,综合起来对全部计谋进行思考,分析目前失败的原因,然后总结应对的方法。坚定地依据大家所赞成的道理,结合当前利害关系,封锁关隘,拒绝合约,采纳贤才,明确法度,净化士风民风。让我们在匡正朝纲、抵抗敌人的同时,没有任何别的退路,以免产生安逸的思想。如此一来,将军、宰相、士兵都能理解皇上的志向,就会相互鼓励并共同为国家尽心尽力了。几年之后,举国上下意志坚定,兵士器宇轩昂,国家富强,军队强盛。再根据我们力量的大小,观察敌人挑衅程度,慢慢地积攒实力战胜他们。这样一来,中原地区丢失的土地一定可以收复。”
  文章的结尾写道:“国家的好坏就看百姓是否愉悦,而决定百姓是否安逸的是地方官员是否公正贤明。负责监督辖区官员的监司是地方官吏的榜样,而监司的根本则是朝廷,所以想要妥善安顿人民,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朝廷。皇上,您看看,如今的监司里同流合污祸害百姓的人,哪个不是宰相、台谏的亲友、故交或门下?他们里面有些已经倒台,被查出结党营私的事实,并被免去了职位。但是那些还在当政的人难道就不是这样吗?无非是皇上您不清楚而已。”
  宋孝宗隆兴元年,朝廷命令朱熹赶到皇上的住所(所谓行在,就是临安,也称临都,现杭州市),朱熹婉拒了。同年十一月,朱熹奉旨在垂拱殿奏事。那时候,朝廷命王之望前往金朝议和,王之望还未回来。宰相汤思退等人支持议和,正值皇上所依仗的亲信曾觌和龙大渊之辈掌握朝政。朱熹在去朝廷之前,问老师李延平自己应当说些什么。李延平觉得现在朝政混乱,所谓公义和利益混为一谈,因而宋朝运势越来越衰败,反而夷狄的气势越发强盛,人们都只顾利益而不顾忠义,陛下势力薄弱。于是,朱熹就按着老师的意思启奏。首篇文章提及治国之根本唯有讲学是最迫切的。内容大概是:
  尽管皇上拥有生而知之的秉性、相较常人有更加高尚的德行,但是却并没有依据事物对道理进行考究,所以世间的许多道理,还没有认识到,没办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还不明白世间的许多事情,致使许多举措都举棋不定,在听取谏言的时候,时常被欺瞒,因此没能取得治理国家的功效。
  第二篇文章说,治理国家的要务没有比复仇更为重要的。内容大概是:
  欺骗皇上和父母之仇无法消融。只要心中还有君臣父子的忠孝之人,就会有同样的难以自控的痛苦情绪,而不单单因为个人的私情。但是现在应该做的,只有主战才能报仇,只有守护好城池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天理,而不是发自个人欲望和私怨。
  第三篇文章名为德行功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起用君子还是小人。内容大概是:
  抵抗外敌的方式,其根本不取决于军事的强弱,而是取决于德行和功业,防守的重点并非边境,而是朝堂。攻守器具并不取决于命令,而是规章制度。现在进言献策的道路被堵塞,奸佞之臣的势力越来越强盛。爵位与奖赏容易获取,可是惩戒却迟迟无法下达,如今人民的财力和物力已经消耗完了,可是国家却还是不懂得节省花费,如此一来,德业如何能修成?朝廷如何能坚守正道?规章制度如何能树立起来?那些古代的贤明帝王制定的巩固国家基础、依靠实力压制夷狄的战略都并不完善。
  朱熹所说的都很有道理。宋孝宗在听第一篇奏折的时候,神情缓和,应答的声音还很洪亮,当听到后两篇的时候就沉默了。没多久,朱熹被升为武学博士。朱熹领完旨就回去了。
  评论
  历代的儒生都会对“格物致知”进行研究,而每天忙于政务的皇帝哪有时间对这些不切实际的言论进行研究呢?殊不知,想要治理天下,根本就在这里。根本都没能树立,纵然有英军那样强盛的海军,德国陆军那样精锐的部队,美国那样强盛的工商业,秦始皇、汉武帝一般的智慧才华,得到像诸葛孔明一般恪尽职守的人任职宰相,拥有如孙膑、吴起、霍去病一般屡战屡胜的人做将军,也无法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三篇文章讲的并未和密奏的意思脱离。与此同时,修辞语气切中事理。朱熹起初并没有刻意粉饰文章措辞,但是在阅读他文章的时候,却让人明显感到条理清晰、语言顺畅、情感深刻。学着写文章的人,一定要达到这一标准。
  朱熹向宋孝宗进谏,把讲学看作是治国的根本,把复仇看作治国的要点,把亲贤臣远小人看作是实施政务的着力点。这几篇文章将治理国务的道理完完全全地讲了一遍。不管是专制体制的时代还是共和体制的时代,这样做就能兴旺,违背了就会走向灭亡。
  朱熹在李延平处学习,这次所写的奏折也是来自李延平的启发。他远离污浊的世俗,但是他辅佐皇帝,造福人民的思想却通过徒弟得到了实现。确实与文中子王通不相上下(隋朝时,王通在河汾隐居。唐朝初的股肱之臣像魏徵等人都是他的徒弟。他写有《文中子》一书),都是一流的人物。

知识出处

朱子

《朱子》

出版者:花山文艺出版社

本文以通过十一章的内容,阐述了朱熹家学与师门、出试同安、授延平之学、廷对、鹅湖之会、著书、解经、书院、宦迹等方面,从而展现了作者范仲淹的治学之路和学术成就。同时,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和学术传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