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授延平之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24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授延平之学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19-24
摘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科举制度和学堂教育对于士子们学习的影响以及朱熹对学问的追求。科举制度导致士子们只关注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学堂教育则使他们忽视超出教学范围的课程。朱熹在年轻时就将学问放在第一位,始终追求学习,而不是功名利禄。他向杨文靖、李延平等人求学,并深受启发和指导。最终,他在学问上取得了成就,成为一位有悟性、努力学习且能够融会贯通的学者。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学堂教育 朱熹

内容

科举制度确立后,只要超出科举范围学习的内容都被士子们轻视了;自从学堂风靡后,只要超出学校教学范围的课程都会被士子们忽略。研究科举的人一心只想着夺得名次,而上学的人则一心追求毕业。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后,按理应当深入研究提高自身修养、学问以及济世救民的方法,以此承担好为官的职责。然而,如今他们眼里却只有功名利禄,为得不到君主赏识而烦躁不安,还有谁会想着做学问的事呢?
  朱熹从登科到入仕,年纪还未满三十,按人之常情来说,此时的他应当热衷于功名利禄,但是,他却始终记挂着学习,将富贵视作随时可以扔掉的破旧鞋子,看作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唯独觉得读书做人这件事是应当持之以恒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最开始,龟山先生杨文靖在东南地区传授知识,追随他的人数不胜数。但里面只有罗仲素一个人可以做到深入思考,努力践行,取得较深的造诣。罗仲素的亲传弟子是今南平市人李延平,他完成学业后,独自在山野间居住,在水竹间编茅草做房子,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跟他一起学习的邓迪(字天启,沙县人)对他的评价是:“李延平这个人就好像是装着水的玉壶、中秋的月亮一般,纯洁无瑕,并非普通人可以比得上的。”朱松与李延平原来就是师出一门的朋友,他将邓迪视为自己的好友。朱熹自幼就听说过李延平,并且十分仰慕。
  从同安回去以后,朱熹就不顾数百里之远去访问李延平,接受他的教育。朱熹自幼丧父,曾经受到刘屏山的指教,成人后,他就像侍奉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李延平。不过说到论说学问,并不相投。他经常在李延平面前朗读满意的文章,却得不到李延平的肯定。李延平告诉他:“做学问的方式并非说得多,而应当静下心来让自己内心澄清,感受自然的法则。长年累月坚持下来,就可以慢慢明白了,在讲解自己的学术时也才可以感染他人。”朱熹时常静下心来,体会人在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前会表现出怎样的态度,进而追求人们所说的中庸。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熹的境界确实很高。可能是因为还年轻,朱熹一开始并不赞同李延平的话,后来经过再三体会后,才有所领悟,因此他选择放弃从前自己所学的东西,潜心向李延平求学。朱熹曾经告诉自己的门生赵师夏:“我在最初学习的时候,也喜欢追求那些浮夸空洞的措辞,对一致的观点十分亲近,而讨厌不同于自己的学问,喜欢那些博大的论断,却厌恶那些细节问题。我觉得李延平所说的太费事,心里疑惑,也不服气,后来才明白他并没有欺骗我。”从此,朱熹的学问才开始切实。
  改头换面后的朱熹得到了李延平的赞赏。李延平还写信告诉自己的朋友罗博文说:“朱熹学习十分勤奋,喜欢向善,唯恐失了道义。我们这些人里确实少见类似的。”还说,“他的悟性很高,刻苦学习的劲头也值得人们钦佩。阐述学问的时候又能够从微妙的地方入手。”又说,“他没有其他追求,只是一心想着学习。起初讲学时,还会被道理制约,如今慢慢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能做到在日常的事务里也认真下功夫了。如果在此处慢慢纯熟,那么就可以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而朱熹则说:“非常荣幸能够结识李延平老师,每每从他那里学习归来,都是满载更加精深的学问。”师生之间能够如此契合实在难得。
  朱熹向李延平求学期间,每次都在西林院的僧人惟可那里居住,以便能够早晚前去求教。白天听讲了道理,到了晚上就一字一句去斟酌,就好像是书中所说的“温故而知新”,遇到问题则第二天再询问老师。
  评论
  学问可以分为很多种,在各个学术领域都有很有名气的人。像研究义理的,尽管汉代儒学家也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清朝的陈澧,所写的《汉儒通义》七卷有着十分详尽的记载),不过分析最清楚、论述最透彻的当属宋朝的儒学家。如今的人只是在学校学习中掌握知识,对于真正的儒学却一无所知。那些知识不是空洞肤浅就是浮于表面,这个弊病一如以前的科举制,正像所谓的甘蔗最后都成了渣子。朱熹拜了屏山、草堂、籍溪以及延平四人为师。他们都是朱松的朋友,朱松将他们留给了朱熹。世界上的那些父亲只知道把攒下来的钱财留给子孙,却从未想过把那些良师益友留给子孙。
  朱熹刚刚遇见李延平的时候,两人并不契合,后来朱熹才对自己的肤浅感到懊恼,进而虚心求学。而李延平也倾尽毕生所学对朱熹进行指导,在给朱熹的信中就是这么写的:“我从前跟罗仲素老师学习,年轻时就对学问有了浅浅的认识,到了中年没有任何成就,反而还被俗事牵绊。好在后来遇到了朱熹,在颓废里遇到了一起研究阐述学问的人。如果没有受到他的激发,很可能我就会一直颓废下去。能够遇到朱熹真是欣慰啊!”

知识出处

朱子

《朱子》

出版者:花山文艺出版社

本文以通过十一章的内容,阐述了朱熹家学与师门、出试同安、授延平之学、廷对、鹅湖之会、著书、解经、书院、宦迹等方面,从而展现了作者范仲淹的治学之路和学术成就。同时,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和学术传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