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故居“素书楼”回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231
颗粒名称: 钱穆故居“素书楼”回望
分类号: I267 .1
页数: 6
页码: 257-26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在台湾东吴大学参观学习的经历,重点描述了素书楼,这座楼的特色是中西合璧,有着丰富的藏书和历史文献,是研究钱穆先生的重要场所。作者通过实地参观,对钱穆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 东吴大学 素书楼 钱穆

内容

十一月的台北,空气中有海的潮湿气息,天气刚刚好,不冷也不热。初来台北,竟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不只是因为这边大多数的建筑物与福建相似,街边的许多美食大都带着家乡的味道,更因为路上遇到的行人要么说闽南话,要么就是操着一口带福州腔的普通话,处处是乡音。原来海峡的另一端,诸多地方有着与故乡福建惊人相似的感觉。
  我来到了著名的东吴大学的城中校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以及学术交流。我们一行大概有60位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大家能从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抽身来台湾考察交流,都感到颇为不易。当我在学习中、行走中了解台湾,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通过聆听多场学术讲座以及实地参观校园,感受到东吴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东吴大学是20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1954年在台复校后,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4系并附设外文系,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原来东吴大学百年前创建于苏州,20世纪50年代复校于台北,汉口街及博爱路都曾为校园所在地。监理会传教士孙乐文是首任校长,其校友端木恺六十五岁时担任校长历时十四年。在访问学习中,我了解到东吴早期美籍教师的比重大,尽管他们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传教,但除极少数外,大多数在传播西方进步科学与文化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中国籍教师有许多著名人士曾与东吴大学结缘,如黄慕庵、章太炎等。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较好地秉承了中国书院文化制度。存养书院为东吴大学最早的基础,而后苏州的博习书院和上海的中西书院亦都是其中西合璧办学历史的早期积淀。其开办之初,仍为书院格式,规模较小,学生不足百人,除教四书五经外,也授英文、算学、自然科学常识(地理)和神学等课程,据说马寅初即是当年上海中西书院的毕业生。
  中西合璧的校园文化是东吴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一。东吴大学自创建至1951年不再接受美国教会津贴,与教会割断联系。双溪校区的钱穆故居——素书楼,位于一个僻静的小山坡上,十分清幽静谧,仿佛觅得一世外桃源般的空间,可以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往前爬坡约百来米,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红色的漆木门,木门中间黑色底板上面用金色的字体写着“素书楼”三个字。门口边上种着修竹与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清净素朴之感。轻轻推门,拾级而上,我们终于踏进了闻名遐迩的素书楼。
  一楼入口左手边是客厅与课堂、服务台与办公室,右手边是人文茶坊、人文茶坊厨房以及多媒体展示空间。素书楼里楼梯的扶手是木制的,颜色是暗红色,颇有年代感,当我们轻扶着楼梯扶手上楼,仿佛穿越了时空。走上小楼的二楼,便看到大厅中立着钱宾四先生铜像。该铜像为铜制半身像,先生穿着中式汗衫,戴着一副边框眼镜,面带微笑,目光慈祥,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这时候,大家放慢脚步缓缓走近,不约而同地低头默立敬拜。铜像下方有文字简要介绍先生的生平,这段文字的后面几行写着:“综其平生,学不厌诲不倦,志道不衰,诚中国近世一代之儒宗。”
  钱穆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走进楼里,看到书橱里各种珍贵文献与学术著作,许多都是印刷体的旧书稿,在各种珍贵的书籍中徜徉,让人不禁发出一种“钱文如海”的感叹。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奔走,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毕生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1967年,钱穆先生以一代儒宗地位来到台湾的双溪定居,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宗师”。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素书楼里很多的藏书和第一手历史文献都是研究钱穆先生的宝贵资料。楼中墙壁的展示栏专门介绍了先生的重要学术专著、现存的学术笔记原稿以及一生获得的重要奖项。二楼走廊另一端则展示了“钱穆先生年谱简表”,楼里靠墙的地方有很多大型书橱以及落地的玻璃展示柜,有的展示柜上面贴着“素书楼文教基金会钱穆先生著作选”。先生的作品按照不同出版社、年份、类别进行展示,例如在“兰台出版社钱穆先生著作选辑”一栏里,我们就看到了《双溪独语》《朱子学提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历史精神》《中国史学名著》《国史新论》《经学大要》等,令人目不暇接,可见先生的学术著作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收藏与保存,便于参访者查阅。当我看到《朱子新学案》的手稿复印本以及密密匝匝写满文字的《国史大纲》学术笔记原稿时,心情十分激动。《国史大纲》分上下两册,为纲目体例,共分八编,四十六章,各章酌分若干节,是先生一生中最重要、最富创见之作。此书反映了他对中国以往历史应怀抱“温情与敬意”,此信念迄今仍发人深省。
  二楼左边是书房与阳台,右边则是钱穆先生代表著作展,著作展旁边是卧室,卧室边上有楼廊以及望月小台。阳台上摆着一对黄色的编藤沙发,在这里看窗外景致,视野极为开阔。据工作人员介绍,素书楼里的家具基本按照先生当年生活起居之习惯进行摆放。如书房明亮的大窗户下一张办公的长方桌旁,放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有一盘摆好黑白棋子的围棋,想必先生当年应是有闲时与友人下围棋的习惯。站在素书楼客厅,往宽大的窗户望出去,是满眼生机勃勃的绿色。
  素书楼正厅里醒目地挂着朱文公的一副对联:“立修齐志,读圣贤书”;横批是“静神养气”。这大抵反映出先生的崇宋尊朱的基本心态与民族主义情结。在这里亲眼看到各种珍贵的书稿和资料,令人欣喜万分,忍不住在此缅怀、驻足、沉思。遥想当年,这里的主人曾在历史的风雨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打通了史学与儒学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通过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宏观的考察,在史学框架内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用一种现代意识去活化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来说,已将宏阔的学术构想落实到了日常的研究中去。
  当年钱穆先生的卧室内所陈设的家具摆设是参照先生与夫人当年的素书楼居住的情况,反映了其与夫人相互扶持,鹣鲽情深,令人称赞。钱穆先生与夫人的生活简单,卧室仅摆放一座五斗柜以供日用。楼里展示的一系列老照片让我们了解到先生与夫人当年在台湾的生活日常。其中一张照片旁边写着“日散万步,饮苦茗三四回;心无一念,看浮云七八次。已成九十龄老人,惟期颐养安闲”,反映了先生暮年难能可贵的积极乐观心态。
  素书楼庭院内的花草雅石都是主人多年布置的心血,据说步道两旁的枫树以及屋后的竹子以及庭院里的茶花都是钱穆先生的夫人所栽种。贴心的管理者为方便访客了解素书楼命名缘由在宣传栏做了图文解说。宣传栏上面的解说文字摘自钱穆先生《怀念我的母亲》一文:
  我母亲的一辈子,可用《论语》上“贫而乐”三字来形容,但使我最难忘怀的,是辛亥年那一年的夏季,我十七岁,得了伤寒病,误用了药,几乎不救。我母亲朝夕不离我身旁,晚上在我床上和衣陪眠,前后七个星期,幸而我终于痊愈。我之再得重生,这是我一生中对母亲养护之恩最难忘怀的一件事。现在我的外双溪住宅,取名素书楼,就是纪念当年在七房桥五世同堂第二大厅素书堂我母亲养护我病的那番恩情。
  ——来源:1986年4月,钱穆先生应联合报副刊“母亲节特辑”邀稿而撰。先生时年92岁。
  原来素书楼的由来是先生为了感念其母亲养育之恩!这份无论游子走多远也不忘感恩的初心,着实令人感动。一生对中国历史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他,有几人真正了解他呢?素书楼正好为我们深入了解钱穆先生不平凡的学术人生做了最好的向导与诠释。这里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一代儒宗平生治学宗旨及入台后的书斋岁月以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正是那些平凡日子里艰难的守望与坚持,成就了其不平凡的一生。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钱穆先生是一位在自己的研究世界里甚是优游的诗书君,一位孜孜不倦的文史学者。华夷之辨与汉文化意识皆可见诸其史学研究之中。在台北定居的岁月里,先生在素书楼讲授中国之文化,讲课期间常常座无虚席,许多学生一听就是二十年,有些学生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和教授,再带他们的学生来听。耳濡之,目染之,感同身受,互勉互励,得思而行,先生带动的这批仁士颇具民族主义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贡献良多。
  中道而行,开展生命。钱穆先生教学于斯,工作于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以益才,声名远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来到这里,追溯缅怀这所楼主的种种过往,心中涌现的不只是仪式性的纪念或学理性的思考;来到这里,对所读过的先生各类著作的人文价值更具切身性与一体感;来到这里,透过每一本珍贵的书籍,我们依稀可以望见一个孜孜不倦的至善之理的躬行者的清影,感受到一个执着的儒家教育理论实践者付出的辛劳汗水。在一段漫长的岁月里,他与时间对话,与历史对话,与人民对话,与未来对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贯穿其中的是不断的实践,更是对生命至高意义的一种叩问。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从书房、客厅的摆设,我们可以断定这房屋的主人是爱书、惜书之人。在这里驻足,仿佛感受到书香曾沁入其生命的肺腑,氤氲在其生命的时空,芬芳在其似水流年中。素书楼庭院门前曾陪伴主人的花草树木,让我们感受到主人随遇而安的精神境界和坚忍不拔的斗志。在这样的小天地里,开展人生的使命,其满心淡定且心满意足的学术追求,平淡却不失热情的烟火生活,仿佛永远定格在这样特殊的时空里。
  人事与自然,在这里得到缓和的纾解。那些著作,即是对时间帷幕的穿透。遥想,那是一个人文领域中难得的容纳创造性思考的时代。学术的前瞻性,昭示着那一辈儒士可贵的探索精神。辽阔的精神视野,探索理论的勇气,中西学术融贯之研究,都达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其独特的文化心理,对理论建设的贡献,在中国大地引起了一场新人文主义,先生也成为打破思想禁锢的标识。多年后来到素书楼,这里依然为有文化情怀的海内外访客,留存着一道思想的门缝。
  历史,本身是一个多面性的棱镜,用文字或者实物提醒我们:没有过去,便没有现在;不认识历史,就无以策励将来。昔时之所成,不足以自矜;今日之所得,不容以自限。东吴大学,这所不折不扣的百年学府,正好处在中西文明的接触与冲击和国家体制动荡与变迁的历程中,百年东吴校史,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印证着一个时代的辉煌与变迁。位于东吴大学校内的钱穆先生的故居素书楼,同样与这所学校独特的人文底蕴融合为一体。
  诗意的栖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栋楼里的素朴风格与主人的人生境界相契合。素书楼里,那些热闹的讲学,那些思想的留存,仿佛惊艳了时光。在这里,展现着儒家的积极进取、坚毅果敢;在这里,隐藏着道家的遗世绝俗、淡泊超然;在这里,蕴涵着禅宗的空灵安谧、拈花脱尘。这一方小楼,让我们相信,人若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找寻合乎天道自然的德性,同时有所节制,心灵广阔无边的本性自然会显示出来。
  双溪英华,坎坷与荣耀并存,素书楼书写了一个东方之子的奇迹。翻开泛黄的旧书卷,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代儒宗字挟风雷、文思浩荡的宏阔思想,从小中可以见大,曲微中含有精义,其求诸高远的境界犹如天风海雨、高歌拔尘,仿佛间让我听见了圣哲的“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号角。文以明道,苟能反求诸其身,未尝不易简如天地,昭明如日月也。一代儒宗八方共仰,这栋外形简洁而质朴的灰红黄相间的小楼,何尝不是大时代的一页缩影与具体而微的见证史呢?
  两岸本是同根,中国的文脉在台湾没有中断。孔子的后代嫡长孙在台湾,每年有举行正式的祭祀活动。台湾的教师节9月28日恰好就是孔子的生日。在参观敬拜了“一代宗师”钱穆先生的素书楼之后,我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火光曾在这片土地闪耀过,并照亮了新一代台湾民众传承与研习的方向。素书楼里儒士的高节,仿佛一束光点燃淬后形成的光环,照亮了游子归来的路。
  回望素书楼,感慨之下奋然提笔,忆之,敬之,叹之,记之!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文化漫笔、生命的开篇、朱氏家族与政和、与袁枢的文学之缘、寻找游朴、李侗:朱子的恩师等文学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丽奇
责任者
钱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