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李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193
颗粒名称: 说说李侗
分类号: K820.442
页数: 3
页码: 152-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是“南剑三先生”之一,与朱子建立师徒关系,教授朱子儒家经典和静坐默想,帮助朱子从佛道转向儒学。李侗给朱子写了24封信,强调涵养的重要性。他的哲学思想传承了“二程”之要旨,成为程朱学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李侗 朱子 宋代

内容

较之杨时、朱子,李侗更鲜为人知了。杨时因“程门立雪”传遍天下,成就了好于求教上进的佳话。朱子更广为人知,他的理论建树、理学思想以及《朱子家训》、许多教人为人处事之语录又使他受誉神州,乃至走出国门,为中华民族立论,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辉思想、文化瑰宝。
  那么李侗呢?他是“南剑三先生”之一,是“延平四贤”之一。只因他与世故绝交40余年,除了给学生讲课,只一味默坐家中,世人少知之,业者亦知之甚少。李侗得知罗从彦从学杨时得“二程”“不传之学”,便慕名趋拜罗从彦为师,“从之累年,受《春秋》《中庸》《语》《孟》之说”,深得罗赞许。可见他饱学之士,满腹经纶。
  他甚至把老师“好静坐”都学到手,“退而屏居山野,结茅水竹之间,谢绝世故四十余年。他弃科举,穷经谈道,不著作,不作文,箪瓢屡空,怡然自适”,浑然一位“田夫野老”,人们到哪里去找这位对理学建树做出不凡贡献的“延平先生”?“故上之人既莫知之,而学者亦莫识之,是以进不获于时,退未及传之于后。”好在另有蹊径:他虽好静坐家中,但有门生进出,便得传扬。朱子是他的嫡传门生,从朱子处谈李侗可能比较贴切。
  朱子在李侗61岁时,在赴同安任主簿途中到南平拜见李侗。此时的朱子把从“武夷三先生”处所学的佛老思想向李侗叙述了一番,颇为得意自己独得的学问。结果李侗指出,沿着这样的思路做学问是不对的,应该向儒学道统方向走。他说“只教看圣贤言语”“去圣经中求义”,要朱子不再沉迷禅道之中。
  朱子很用心,不断反复地思考老师的批评指点,开始认真阅读儒家经典,竟大有收获。他回忆说:“某遂将那禅来权倚阁起。意中道,禅亦自在,且将圣人书来读。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却回头看禅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后来考究,却是这边味长,才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一寸,到今销铄无余矣,毕竟佛学无是处。”这就是有名的“逃禅归儒”之说。
  在同安任上,经过一年多的读经、思索,朱子终于归了儒学正道,还开始了与李侗书信问道。李侗回信叮嘱朱子,要“于涵养处着力”,这正是学者之要,若不如此存养,终不为己物也。这样老师就开始要求学生,把做学问与提高自身素养结合起来,即所谓的“为己之学”。朱子体会这句话说:“古之君子学以为己,非求人之知也。”这就帮助人们领会,理学家何以把“修身”看得如此之重了。
  在朱子从师十年间,师生两人切磋学问,为答学生之问,李侗给朱子写了24封信,1万多字。李侗谢世,朱子悲痛欲绝,恸哭在恩师灵前,撰写了祭文《李先生行状》,亲自祭奠,从祀孔子礼,开了从祀先例;又把李先生信件、平时的语录汇编成为《延平答问》,以示怀念,以表纪念。这《延平答问》中分明体现了李侗以“天理论”为中心的理学思想体系的鲜明脉络,如朱子所言:“其语论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励廉耻为先。”
  他的哲学思想,直接传承了“二程”之要旨,如赵师夏在《跋延平答问》中所言“不特以得于所传授者,为学其心造之妙,盖有先儒之所未言者”,成为程朱学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逝后,宋淳祐,谥文靖;元至正赠“太师”,追封“越国公”;明万历,题孔庙从祀;清康熙御赐“静中气象”匾,悬于延平府道南祠。如此光亮耀眼,岂是默默不显!
  教朱子做何学问
  青年朱子十分勤奋好学,涉猎广泛,佛、道、儒无不在他的所学范围。24岁便当县主簿。所以,他去拜见李侗时,便海阔天空地大谈禅学。
  当然,禅学有禅学文化,且自古以来,社会中的不同阶层都有人信仰之,都能做出自己的解释。李侗听朱子高谈阔论后,直言不讳地指出:“汝恁地悬空理会得许多,面前事都理会不得。道亦无玄妙,只在日用间着实做工夫处理会,便自见得。”这情景再现了自己当年欲拜罗从彦为师时的状态。想当年李侗去拜罗从彦为师时,自己亦如朱子般高谈阔论了一番禅学,十分得意地说“圣学未有见处。在佛子中,有绝嗜欲,捐想念,即无往以生心者,特相以游。亦足以澄汰滓秽,洗涤垢坋……日用之中,不无益也。若曰:儒者之学可会为一,所以穷理尽性治国平天下者,举积诸此,非自愚则欺也。……侗暂引此以为入道之门也”。
  罗从彦以五首诗作批评了李侗,其中一首:“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歧。死灰槁木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十分坦诚,十分尖锐。此后,李侗跟随罗从彦,发挥自己“向道甚锐”的长处,颇为精进。亦如老师般静坐涵养,教授门徒。
  朱子的确涉猎广泛,如他在《朱子语类》中一段回忆:“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又说:“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得。其后以先生君子之教,校夫先后缓急之序,于是暂置其说,而从事于吾学。”李侗指点朱子“细读经学”,去求儒家经典精义,还主张“默坐澄心”,用心体认儒学精义。
  李侗交待朱子“只看圣贤语言”。朱子也就“且将圣贤书来读”“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却回头看释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这样,朱子研学问的方向明确了,自此专心专攻儒学,求寻义理不辍。
  朱子很敬服老师,被李侗批评后,不断思考,深感“若有所得”,始知“其不我欺”。朱子就去经典中求义,“始知此前诸人之误”,主簿任满后正式拜李侗为师,专注于理学。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文化漫笔、生命的开篇、朱氏家族与政和、与袁枢的文学之缘、寻找游朴、李侗:朱子的恩师等文学作品。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