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乐,与杨时相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176
颗粒名称: 在将乐,与杨时相逢
分类号: K820.442
页数: 8
页码: 97-104
摘要: 本文章记述了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他被誉为“程氏正宗”,因为他完整地传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积极传播这些思想,为后人所尊敬。他不仅收集整理了“二程”的遗著,还包括其他学者的著作,为后人研究理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 福建 杨时 闽学

内容

了解杨时的大概,我首先为理学叹息,在它创设之初,就遭到了禁忌。到了朱子,应该说该学派已比较成熟、系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却还遭到党派的攻击,弄得晚年朱子不得不躲进深山老林,以避祸害。但理学家们不屈,坚持、坚守着。
  闽学鼻祖
  后人这么称赞杨时。这要从二程(程颢、程颐)说起。二程的理学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高峰。二程离世后,国家政局更迭,天下离乱,许多理论观点、学术思想每每遭到攻击。二程理学即面临如此不堪的处境,加之,他们秉承孔孟之传统,述而不作,留下的文论著作不多,后人继承乏术。
  杨时不负“吾道南矣”的重托,首先承担起整理老师作品的责任,他建树闽学的重任就从此起步。《伊川易传》是程颐最重要的著作,但先生先前仅有一份不完备的草稿。当此稿辗转到了杨时手中时,已是“文句错乱,几不可读”。杨时耐着性子,花费了一年心血,才将该书整理校正出来。又为之撰写了《校正伊川易传跋》,付梓传世。
  杨时还整理校正了《二程粹言》《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程氏经说》等。如果这些“二程”原著得不到传播,那么谈论“二程”理学似乎就缺了依据,就只能是传说了。正因为杨时艰苦地做了这些工作,后人推他为“程氏正宗”,赢得了学界的尊敬。
  “程门立雪”流传千古,可以看作杨时尊师求教的典型事例,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杨时以学者和学官的身份,辗转东南,立教兴学,积极传播“二程”洛学。
  北宋时期,理学已有诸个学派,如周敦颐的濓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等。“二程”主要传承的是濓学,加之门下弟子众多,不乏佼佼者,经多代传承和发扬逐渐形成完整的理学体系,尽管中途数度被禁,以致当时一些学者“谈洛”色变。如杨时在《中庸义序》中所言:“……先生复以罪流窜涪陵,其立言垂训为世大禁,学者胶口无敢复道。”到程颐病逝后,“二程”遗著散失,洛学面临失传的境地。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世里,杨时挑起了收集整理“二程”遗著的重任。杨时收集整理的二程遗著还有《程氏语录》《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经说》《河南程氏粹言》等,使洛学得以传世,道南自此开始,杨时被称为“程氏正宗”,正是以此为据。同时,他自己也著书不断,他把自己学道、悟道的认识体会诉诸笔端,“以传后人”,全为“东南倡道”。
  他重读孔子的《春秋》,写了《春秋义》17篇,他以义理解经学,说:“《春秋》昭如日星,但读者断明己意,故有异同之论。若义理已明,《春秋》不难知也。”他著《史论》一书,共35篇,坚持明道正谊、扬善弃恶的治史功利观,评说了自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四十多位历史人物,做到论史见义、经世致用。程颐称赞“其意甚正,才一观,便为借去,俟更仔细看”。
  他还著有《书义》《孟子义》《诗义》,都是反复论述孔孟之道,他说:“《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欲格君心之非,正君而固定。千变万化,只谈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还说“孟子对人君论事,句句未尝离仁”“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所谓道理之说,孟子之仁义是也”。以诸“义”论道,甚深刻,甚极致。其实这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传承。
  尤以《中庸义序》为深刻,他表明:“中庸之书,盖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也。”他说:“熙宁以来,士于经盖无所不究,独于中庸,阙而不讲。余以为圣学所传,具在此书,学者宜尽心焉。故为之训传……”他阐述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指出“天理即所谓命”“知命是事事循天理而已”。笔者以为用当今通俗的话语讲,应理解为事事应当遵循客观规律。
  《龟山语录》是杨时任县令学道悟道的心得记录及随侍学子问答的笔录整理而成,其二百四十多条,涉及理论上的理气论、理一分殊、格物致知、心性修养等等,以及经学、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史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在阐述《大学》时,杨时提出了“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观点,把程颐的“万物一体”和“遍求物理”的观点结合起来。提出了“极尽物理,反身而诚”的观点,说“致知必先于格物,格物而后致知,知致斯知此矣”……
  读了这些论述,笔者体会,要“致知”,就应“格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了解情况、掌握实际,而格物的目的,要从明物之理到明心之理。杨时对“格物致知”的独自阐述,表明了他的“与物同体”的思想,是他独特的哲学体验。
  对于《西铭》的辨释,更可看出杨时对理学的追求至深至精。《西铭》是北宋关派理学家张载的著作。文中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把宇宙看作一个大家族,说明个人的道德义务,宣扬“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的乐天顺命思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作为儒学的经典文献之一,《西铭》备受赞誉而传诵不绝,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为社会思想蓝图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弘阔的境界。直到今天,这篇铭文所描述的价值理想,所展现的宏阔境界与人生追求,依然有着十分积极而丰富的意义。要解决社会问题,就要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价值观。故张载以千古寥寥之勇,造道关中,为儒学阐新命,确立了以儒学为价值本位,以“天人合一”为理论特色的哲学体系。
  张载以社会现实为终极关怀,他所要继承的,是以孔子五经为代表的儒学价值观;他所要确立的,是以博大胸襟关怀社会、关注民生的人本主义与现世主义。《西铭》反映了张载试图通过提倡孝道来整顿社会道德、稳定社会秩序的愿望。
  杨时在浏阳知县任上重读了《西铭》,却产生了疑惑,认为书中所言天地父母、君主大宗的万物一体境界,有同于墨氏兼爱的流弊。为了弄清《西铭》的主旨,他写信请教自己的老师程颐。他在信中说:“西铭之书,发明圣人微意至深,然而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则后世有圣贤者出,推本而论之,未免归罪于横渠也……愿得一言,推明其用,与之并行,庶乎学者体用兼明,而不至于流荡也。”“胡辄方之,先生以为如何?”
  程颐回信,说道:“……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二者亦创圣所未发,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老幼及人,理一也;爱无差等,本二也。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在这里,程颐把《西铭》的主旨概括为“理一分殊”,并阐述了这一理学观点的基本内容。
  杨时读信后再读《西铭》,认为自己没错,又给老师写信,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看法说:“某著者窃意西铭之书,有平施之方,无称物之义,故曰‘言体而不及用’,盖指仁义为说也。故仁之过,无蔽无分,无分则妨义。义之过,其流自私,自私则害仁。害仁则杨氏之为我也,妨义则墨氏之兼爱也。二者其失虽殊,其所以得罪于圣人则均矣。”
  原本,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抑或各理学研究者、立论者不论是为某种观点或为某些体例(或体系)一争高低,执拗辩释都是正常的。甚至为了一种理论的建树而时常争辩,也都无不可,而且还应该成为常态。朱子时代的“鹅湖会”“寒泉会”“三衢会”,都是几位理学大师朱子、陆九渊、吕祖谦等的学术研讨会,有的通过辩论达到认识的一致,有的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也都载入了史册。但他们之间的友谊不曾受损,而所共同建树的理学反而愈臻提高、愈臻成熟。
  杨时在做事、立论中,善于独立思考,不惜深究名著理义,敢于提出见解,这种为学、为人的态度值得称赞和学习。
  著书·办学·传道
  将乐县的含云寺是杨时的读书处、讲学处。当时他就撰写了《礼记解义》,是他在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虽然此书还不能从理学的角度去阐明“礼”就是天然之礼,是天礼的体现。
  在从学程门之后,他学道、悟道逐步站在了孔孟正道上。他重读《春秋》后,能坚持以义理解经学。在《周易解义》中,他研究易学,既传承了程颐的易学义理观,又吸纳了邵雍象数易学思想,通过探求占卜本义,去推说其义理。他谈如何解易时,说:“只如乾、坤两卦,圣人尝释其义于后,是则解易之法也。”他的三传子弟朱子在《书杨龟山先生帖跋》中说:“杨、程二公论易有不同者,杨公之词平缓如此。夫二公之间,岂有所嫌疑思避而然哉?亦其德盛仁熟而自无鄙信耳。杨公于先天之学有所未讲,侧阙而不论。其不自欺又如此,尤后学之所宜取法者也。”
  在《孟子义序》中,他强调:“君子之言行,无所不在道。”对《孟子》的要旨,杨时说:“《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有心养性,收其放收。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他还阐述了“论邪恶”“论子君”“论正心”“论君子言行”等,都有独自的见解和阐发。
  建校收生,讲学布道,似乎是理学者们共有的行为处事,杨时也是以此发端,为传道东南,不遗余力。他通过建校办学,培养了一大批理学传承人,遍布八闽大地。这里可着重讲讲沙县的罗从彦,后人评价他是“承杨(时)传李(侗)启朱(熹)”,成为闽理学四大名家之一。
  罗从彦到含云寺从师杨时,初学之日感到自己才疏学浅,仅三日,就惊汗浃背,谓之:“不至是,几虚过一生矣。”经杨时推荐,他直赴洛阳从学程颐。杨时任萧山知县时,罗从彦竟变卖家产,徒步赴萧山,追随杨时,自己也成了理学名家。他的著作有《春秋解》《中庸说》《圣宗尊尧录》等,也与其师一样,在闽北闽西一带巡回讲学,传播、“二程”及杨时的理学思想。
  杨时的好友李纲建议他到无锡办学,杨时欣然接受。在萧山知县期满后,在无锡城东购置了一处旧日房舍,改造为书院。此时,他办校讲学的目的十分明晰,就是“传道东南”,强调读书的目的就是求贤之道,像圣人那样做人,即“求仁”。他对自己的高足罗从彦说过:“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不知学成要何用。此事体大,须是曾着力来,方知不易。夫学者,学圣贤之所为也。欲为圣贤之所为,须是闻圣贤所得之道。”“由是观之,学而不闻道,犹不学也。”
  他推崇以六经为本,说:“六经,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政治之成法也。其文自尧、舜历夏、商、周之学,兴衰治乱成败之迹,救敝变通,因时损益之理,皆然可考……”
  他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学道重在悟”。他对罗从彦说:“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像意之表,此盖某所为者如此。”
  他讲学十余年,从学者千余人,其中产生不少传道东南之名人,在倡道东南中颇有作为。如无锡的喻樗,安徽的吕本中,浙江的张九成、潘良贵,福建的胡寅、胡宏、刘勉之、李郁等。罗从彦更是出类拔萃,成为福建闽学四大家之一。
  对杨时在东林书院的贡献,后人有评说。清康熙年间江南太平县题写楹联称赞:“载道而南,揭理一分殊之旨,十八年春风化雨;奉神以祀,萃仁至义尽之儒,两三朝威风祥麟。”
  清代文学家归庄也为书院题联:“持正论,辟新径,独尊道统,如日月之冲天;述粹言,续绝学,递启儒宗,若江河之行地。”
  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也有一诗称赞:“东林讲学继龟山,高顾声名旧史传。景仰昔贤风节者,瞻楹履阀学弥坚。”
  清廉官声
  杨时一生从政51年,历事两朝,被授各种官职35个,实职的、虚位的、未赴任的,有权的、无权的,在官场上徜徉了半个世纪。理学家们创建理学,传播理学,丰富理学,也实践理学。就笔者所接触的理学名家,无不身体力行,按理学的要求做人做事。杨时是理学家,他信奉的儒家为政思想,履政品格与操守,都在他的履职行为中得到体现。爱国抗侮、廉政为民、兴修水利、赈灾救民等都是理学们为官做宦时的日常功课。
  当年,也是杨时任萧山知县时。一上任,便迎头撞上春旱。杨时带人实地调查,跑了九个乡,一路上,无不土地干裂、满眼焦黄,难播禾苗,农民只能烧香拜佛,祈求天降甘霖。回到县衙,杨时就说:“治理旱情,解民之苦,是本县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它牵涉九乡农田啊!
  从史料中,杨时得知,县城西面本有湖,后因淤塞,被开发为低洼田,但容易发生涝灾。乡贤乡民也不止一次动议筑湖灌溉,但均未成事。
  杨时邀请了乡长老座谈,征求治旱意见;又贴布告,广为征集,让乡民参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水利事业。他亲自向乡民讲解得失:要淹掉易涝的低洼地三万多亩,而九乡的14.68万亩得以灌溉,是一项失小得大的工程。他叫学生罗从彦、陈渊先做一个方案,并交待:程颐老师在《论政》中说道“养其民者以爱民为本”,说自己在萧山筑湖,就是实践恩师的教导,仁者必爱,爱则举义,这就是爱民之道;施工,坚定按图操作,并请专家会审,修改了33处;又治堤岸:筑石岩穴、黄家霪、童家湫等18个霪穴,以泄水灌田,可谓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
  他又拟定了得失补偿办法:县里拨出官田2.4万亩,各受益乡调整出庙田、宗族公田1.3万亩;补偿失地农民,其安置,实行人随田去的原则,补偿田在哪里,村民就安置在那里,所辖乡要无偿提供建房用地。其中有个村38户,多次动员,坚决不搬。杨时到了这个村,极尽说明,少数人利益受些损失,却换来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正是为人之义举,说着就要下跪拜谢父老乡亲。结果,他们悉数搬迁。
  杨时的能力、态度、善果都可以从萧山湖的处理中充分体现出来。即便如今,如此大工程,也只能这等操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兴义办事的乡规民约,是一种高尚道德的公益体现。经一年多的努力,筑湖完工,湖长约19里,宽一至六里不等,形似葫芦。竣工时,九乡农民来湖庆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放水令下,只见碧波荡漾,湖水徐进,农田滋润了。
  杨时逝世时,乡民牵头,建祠祭供。九乡百姓,户户厅堂都悬挂杨时画像,每逢初一、十五都设供祭拜!
  为民者即在民心中。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文化漫笔、生命的开篇、朱氏家族与政和、与袁枢的文学之缘、寻找游朴、李侗:朱子的恩师等文学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爱枝
责任者
杨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