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韩国学者对退溪·栗谷学的研究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944
颗粒名称: 二、韩国学者对退溪·栗谷学的研究状况
分类号: B244.75-54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2019年,韩国学者对退溪学及栗谷学进行了研究。在心性论方面,研究者发现退溪将七情定义为肉体本能,而栗谷将其定义为道德本性,这导致了四端七情争论的产生。此外,对于修养论的研究,退溪注重修养心性,而栗谷注重身体的修养。退溪认为通过修心养性达到人格模范,而栗谷则认为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改正世界来修养人格。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对栗谷学与西方古代哲学和神经科学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退溪学和栗谷学提供了一些视角和观点。
关键词: 朱子学 研究 韩国学者

内容

2019年,韩国学者对退溪学及栗谷学的研究状况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与心性论及修养论领域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其他领域,特别是集中于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及文学、艺术方面;二、与退溪学相比,栗谷学的研究论文相对更少。
  就心性论研究方面而言,李相益在《退溪—高峰四端七情论争的根本问题》中,表示退溪与高峰的争论核心在于对“七情的所从来”的理解差异。退溪把七情规定为“肉体本能(食色之性)”,高峰则表示七情是“道德本性(仁义之性)”。依李先生所言,因为退溪和高峰对“七情”和“理气”概念的理解不同、对“发”的意义和“心”的构造的理解也不同,所以产生了四端七情争论。Chae,Hee Doh(蔡熙道)的《栗谷学中的四端不中节问题——通过与胡宏的比较》一文则针对“退溪学对栗谷学的批评”提出问题。作者认为,栗谷讲理气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是栗谷要表达朱子学中“理气不相离、不相杂”之义,但有些学者把栗谷视为具有湖湘学色彩的人物,这是不恰当的。作者还分析了朱子学和湖湘学在“同体异用”、“气质问题”、“四端”等方面的理解,并通过这一分析,进而指出“栗谷学属于湖湘学系列”这一评价也是不合理的。
  就修养论的研究成果而言,Jang,Seung Koo(张承九)在《退溪与栗谷的修养论比较中》,对退溪与栗谷的修养论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退溪因为强调以“居敬”为中心的修养功夫,所以重视“真积力求的态度”和“求放心”;而栗谷因在主张修养心性的同时,强调身体的修养,其不仅重视“敬”,也重视“诚”、“矫气质”、“养气”等工夫。Jang,SeungKoo还指出,比起栗古,退溪更重视直接从“心”着手作修养工夫;栗谷则认为,为了有正确的实践,必须先对真理有透彻的了解,栗谷更重视“格物”工夫。基于此,退溪重视《心经附注》,而栗谷更重视《小学》、《大学》、《中庸》。文中总结,栗谷主张,圣人是通过“经世”、改正世界、参加政治活动而修养人格之人物;退溪主张,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不是通过积极地作经世活动而是通过修心养性以达到人格模范。
  其他研究方面,全圣健在《对退溪理学之沙溪的批评与其批判的继承》一文中,摆脱了现有的退溪学派和栗谷学派的对立构图,转而以对二者的批判来继承儒学思想,由此分析了沙溪金长生的理论。金长生继承了宋翼弼、李珥的学问,再传授给金集、宋时烈和宋浚吉等。他将朝鲜“礼学”带向另一高峰,为朝鲜的礼学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据全先生介绍,沙溪的学问是对退溪李滉的理学、经学、礼学等进行批判性检讨而形成的,因此,要对沙溪思想有深刻理解,便须从他如何批判退溪学来分析其学问和思想。姜卿显的《退溪、栗谷对明代儒学的认识》一文从哲学史的角度,审视了16世纪朝鲜学者退溪及栗谷对明代儒学的理解。姜卿显认为,退溪从“斯文的继承”这一角度,对明代儒学采取了包容的态度;栗谷则从“道统的传授”层面,持批评明代儒学的立场。退溪和栗谷对明代儒学的认识,分别着重从“敬工夫”和“理气关系”来解释朱子学,反映了 两人特色。
  退溪学、栗谷学与西方古代哲学和神经科学的比较研究,也有相关论文。安琉镜在《退溪的理与亚里士多德之神的结合点》中,把“退溪之理”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之神”模拟地联系起来,并进行考察。他分析道,退溪的理具有红色对性(超越性:不相杂的侧面)和相对性(内在性:不相离的侧面)的双重性格,但现有学者只重视理的内在性,没有深入关注理的超越性。安琉镜将“理的超越性”与“亚里士多德的神之’不动的动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Chae,Seok Yong(蔡锡勇)《栗谷的意和达马西奥的感觉(feeling)》一文,则将达马西奥(AntonioDamasio)在神经科学上解释的“feeling”概念与栗谷的“意”概念进行比较,揭示栗谷人性论的认知特征。他认为,第一,在栗谷处,“情”是非自觉的反应,“意”是自觉的反应。达马西奥所说的“情绪”(emotion)也是非自觉的反应,“感觉”是自觉的反应。第二,“意”是无意识的“情”发生以后,以“情”为对象的有意识的活动。“感觉”也是在“情绪”出现之后,以“情绪”为对象的有意识的活动。第三,在栗谷处,通过实践“诚心”,人能体现道德的善。达马西奥的“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人类走向道德善的作用。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朱子学年鉴.2019》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朱子学的研究要素与哲学开拓》《朱熹思想研究的新进展》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