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位论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939
颗粒名称: 二、学位论文
分类号: B244.75-54
页数: 4
页码: 128-131
摘要: 第一篇硕士论文是徐雅玲的《朱子庄学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讨朱子的学说思想是否受到道家庄子的影响,以及宋明理学如何给出成就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答案。论文以朱子工夫论作为主要探讨内容,通过对朱子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讨论,探讨了朱子思想与庄子思想的联系。同时,论文还探讨了理学与庄子思想是否有共通之处。第二篇硕士论文是张逸弘的《宋明格物致知义涵之转变析论》,研究内容是分析《大学》一篇在宋明时期被广泛关注并用作发扬宋明学术的工具,以及其中的“格物致知”思想。论文通过对郑玄、孔颖达、二程、朱熹、王阳明、刘蕺山、王船山等学者的分析,探讨了“格物致知”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结果,并对其对教学和文化认知的潜在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朱子学 研究 学位论文

内容

(一)硕士论文
  1.徐雅玲,《朱子庄学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系。
  作者的问题意识在于宋明理学别于传统儒家教人们“天人合一”的通达天理,而是直接从生命实践体现“天人一理”的世界,这样的生命境界与道家庄子思想似乎有其关联性。宋明理学中特别是朱子的学说思想,是否受到道家庄子的影响?成就人生意义与价值,宋明理学如何给出答案?论文以朱子工夫论作一讨论:一、持敬工夫论作为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其内涵。二、从朱子相关著作勾勒朱子所理解的庄子思想。三、试探理学与庄子思想是否有其会通处。
  论文以朱子工夫论作为探讨主轴,首先,厘清朱子“持敬”之内涵,并从《文集》、《语类》、《四书章句集注》梳理建构朱子对庄子及其思想的理解与讨论,将《庄子》原典提出来作一对照,厘清朱子所论述的庄学轮廓。然朱子思想体系承二程一脉而来,二程学说中亦与庄子思想有着相似且相通处。朱子对庄子思想之评论可发现:朱子批庄子无细密工夫以强调其工夫论之重要性,朱子赞赏庄子识得“道体”,并将庄子“道体”内涵融摄到其“理”的概念加以扩充发展。
  2.张逸弘,《宋明格物致知义涵之转变析论》,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礼记》之《大学》一篇受到宋明理学家青睐,多以其为基底拓展自家学说。该篇作为发扬宋明学术本色的利器,又以“格物致知”为其基础工夫与义理来源,其义理内涵,受汉唐学者与宋明理学家关注而有诸多价值面目。论文以郑玄、孔颖达、二程、朱熹、王阳明、刘蕺山、王船山等大家为脉络,分别析论格物致知的原始架构、功能性、认知性、教条性、实质性、理想性与载体性,探讨其源流发展与古典意义,及其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中的开展与结果。
  “格物致知”的核心价值与学理性质,从经学到儒学义理的拓展,产生的质变超乎想象,具有丰富之说理面相与义理承载功能;探讨其流变之过程,便是窥探儒学千年演变之缩影,其关切重点虽微,实为中国儒家思想之荟萃。对其发展进行脉络与主题式的分析,是理解中国哲学的一新观点。除了梳理传统思想中的格致特色,论文更尝试拓展其对教学与文化认知间的潜移默化之可能性,使得“格物致知”所衍生出的道德特性与现代社会环境有所接触融合处得以理解,论文可谓对中国传统学术与其出路提出另一面向演进之探讨。
  3.黎雅诺,《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注音研究》,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仪礼经传通解》初刊于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是朱熹晚年礼学的重要作品,全书37卷,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附于本经之下为传。朱熹之子朱在,以“先君晚岁之所亲定,是为绝笔之书”来形容《仪礼经传通解》,视之为朱子毕生礼学的集大成之作。此书汇集了古代礼制的种种记载,俾后人得以在选裁之中,窥探朱子的礼学思想与文献校注的功力,且为明、清礼学专家所宗,近代亦不乏研究者,于汉、唐以后的经学著作中,确为一部礼学要典。
  《仪礼经传通解》含有大量的训诂及注音材料,却只有少数属随文改读的“叶韵音”,其性质与一般研究朱子音韵的材料完全不同,作为训诂学或声韵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相当之价值。一般相信,宋代的实际语音既与《切韵》系韵书不同,应该可从宋人的著作当中,分析出宋代的“时音”与“方音”,论文则试图指出此说之谬误与危险。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综述所发现的问题,说明研究之动机、目的、方法、范围,以及前人之研究成果,并简介《仪礼经传通解》之编纂经过。第二章考求《仪礼经传通解》注音之来源盖有五端,足见此书注音并非朱子创制。第三章分析《仪礼经传通解》中之特殊注音,以见其既非沿袭前人,亦是合于“传统读书音”之注音体系。第四章评述李红先生《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语音研究》一书,试就文本与观念两端,指出研究经传注音的一些问题。第五章为结论,回顾全文论点,借“雅传统”与“雅音”的观念,说明以“时音”或“方言”解释经传注音的危险与不妥,并展望未来对其他经籍注音之进一步研究。
  论文之观点,多受金周生《吴棫及朱熹音韵新论》一书启发,作者以此为基础,说明经传注音与“时音”研究之间的一些问题,并在纷纭的学说当中,找出一套合理而平实的研究方法。
  (二)博士论文
  1.金玟,《朱熹与丁若镛“道心人心论”之比较研究》,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
  作者对朱熹与丁若镛的“道心人心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聚焦于两者对“道心”的问题意识,以此考察“道心”概念哲学含义的变化与差异。在此问题意识下,本文一方面从程颐与吕大临关于“中”与“未发已发”之辩论开始,接续讨论朱熹中和旧说与新说的理论发展,深入探讨朱熹对“道心人心”论的理论含义。另一方面,首先从历史观点来考察身为信西派的丁若镛与天主教的关系;再者从与天主教理论的类似性切入,讨论丁若镛对“上帝”的观点,深入探讨丁若镛对“道心人心”论的理论含义。此论文比较朱熹与丁若镛对“道心”的观点,提出(1)朱熹的“道心”是必须先通过“知觉”之后才形成的道德意识,实际上不会赋予“道心”本体的涵义;(2)丁若镛的“道心”等同于“灵明”、“天命之性”为代表的本体,而“上帝”是这些本体义所根据的终极本体。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的论述,延伸探讨朱熹与丁若镛的本体论与工夫论之比较。
  2.陈永宝,《朱熹主敬伦理思想的历史传承与理论建构》,辅仁大学哲学系。
  作者以《保训》、《易经》和《论语》等先秦儒家与忧患伦理为立论前提,以唐宋佛学伦理思想及张横渠、程伊川的“敬”思想为背景,采用形上分析、形下论证及形上与形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述。论文以朱熹伦理思想为核心内容,以“敬”思想的产生、发展、内容为写作主线,通过文献综述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朱熹伦理思想中关于“敬”思想的文本进行整理、思考和总结,对其重要文本予以较细致且深入的解读,并从历史、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角度分别进行阐述。
  同时,论文中对朱熹本人及其师友门人及明清学者的原始文献,和当代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原有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深挖,力图为朱熹伦理思想的现实应用做好理论铺垫。除此之外,论文强调朱熹的“敬”思想和他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与理论渊源的内外原因。在这个思路下,采用对形上理论与形下经验相结合,及逻辑分析与历史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朱熹伦理思想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整理。在内容上,采取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所谓“线”即是以朱熹的“敬”思想为主线,使全文紧紧围绕“敬”思想而展开;所谓“面”是以朱熹的伦理思想为论述内容。通过对二者的综合研究,挖掘朱熹伦理学及“敬”思想的深层内涵和现实意义。
  3.陈秀绒,《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孝的诠释与影响》,台北市立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作者认为《四书》学是朱熹经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首次提出《四书》之名,并倾其毕生之力以钻研和探究,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注合刊,以《四书》建立道统架构,并逐步确立了《四书》学理论体系。朱子毕生以经典诠释为职志,其《四书章句集注》为集宋学与汉学之大成者,使《四书》地位升格,取代《五经》成为儒家核心典籍,继以建立宏大精微之儒学体系。
  《四书章句集注》为朱熹毕生之力作。后世学者多赞其内容精确缜密,其旨在发挥圣人之心,实为贯通五经之奥旨,与明伦体道之要典也。然此书之所以为后人所重,实因元、明、清科举之所致矣。综观朱熹所为注解,多以理学又博撷众家之说。《四书》体系之研究成果汇集在《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由于朱熹的《四书》学,使得儒家的儒学史,得以形成《四书》学继承与开展的新契机,使之成为南宋以降儒学史研究之主流。
  朱熹为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师承二程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均为理与气构成的,二程对孝的天理化论证是通过仁完成的。而朱子亦认为孝为理之分殊,并以天理论证孝道的正当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孝的诠释与践行方式,继承发展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父子相隐的思想;在仁孝关系上,承袭程颐“仁为孝弟之本”的思想,并论证了孝悌为君子追求礼、义、智的根基。在其影响下,其弟子与后学们也对孝进行研究、阐释与传播,对后世论孝、行孝与著述均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从朱熹前、后儒家圣哲对于《四书》中“孝”的诠释,分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孝的诠释之脉络与意涵,以绾合《四书》孝道思想的真谛与价值,并提出对当代孝道之浅议,作者盼能对孝道观念渐次浅薄的当今社会,略尽一己绵薄之力。
  4.蔡至哲,《中、韩儒者的秩序追求——以朝鲜朱子学儒者为中心的观察》,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
  作者以东亚儒学视野,参考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的秩序研究,关注中、韩儒者之思想,特别是朝鲜朱子学之发展,借以思考朱子学秩序关怀里的价值与界限。朱熹透过区别“三代”、“孟子死后的汉唐千五百年间”、“二程及朱熹自己所处的宋代”,建立了“道学”的历史观,让“道学”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批判汉、唐的失序。沃格林曾定义西方历史上所谓“存在的飞跃”就是与原有帝国秩序的决裂,走向了分殊的秩序(differentiated order)。朱熹以道统的高度,对传统汉唐中华秩序进行批判,可模拟沃格林思想,视为一种中华秩序下的“存在的飞跃”。
  然而,传统东亚秩序强调一元性、整体性、政教合一的特质,若溯其根源,也与朱熹高举《大学》的“贯穿本末”,全面恢复秩序的思维,有着深刻关联,对近世东亚儒学之发展更有深远影响。明清两代皇权以全面掌握秩序之名,将“道统”的话语权篡夺,使统治者变成“政治”、“文化”无上的权威。实质上否定了朱熹思想的紧张性与对皇权批判反省的可能。当全面恢复秩序的企图,丧失了对真理的不确定感与紧张性,而代之以如沃格林所说的灵知主义式的不宽容与压迫,其实反而带给人更多关于秩序的困惑与忧虑。
  朝鲜儒者希冀传承“后朱子时代”的道统。在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之际与失序危机感中,重塑了以道统为依归的中华秩序。模拟沃格林思想,可以视为一种中华秩序下的“存在的再飞跃”,值得吾人在今日重新反思何为“中华秩序”之时作为参照。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朱子学年鉴.2019》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朱子学的研究要素与哲学开拓》《朱熹思想研究的新进展》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宣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