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学年鉴.2019》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1932 |
颗粒名称: | 四、对人与自然物差等的爱及其扩充 |
分类号: | B244.75-54 |
页数: | 4 |
页码: | 117-120 |
摘要: | 朱熹主张气禀的差异会导致人与自然物、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虽然气禀更为精密的人更加优秀,但不同的人被赋予的气质不同,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层次差异。朱熹将人分为“生知安行者”、”学知利行者”和“困知勉行者”,并认为通过道德修养,任何人都可以克服气质的障碍,成为有品德的人。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朱熹认为人的价值优于动物,但他也承认动物的生命是宝贵的。在人与动物的冲突中,他提出了“不忍之心”的差等爱的观点。他认为人出于道德感受到不忍之心时,应保护动物的生命。在保留人类仪式的前提下,他提出将牛换成羊的解决方案,以使仪式继续进行,同时保护动物的生命。朱熹认为人与动物具有相同的内在价值,但在特定情况下,人类的仪式和礼节优先级更高。 |
关键词: | 朱子学 生物之心 自然物 |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朱子学的研究要素与哲学开拓》《朱熹思想研究的新进展》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