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朱熹知行关系的重行说的当代价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875
颗粒名称: 六、朱熹知行关系的重行说的当代价值
分类号: B244.75-54
页数: 2
页码: 031-032
摘要: 朱熹的知行关系的重行说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朱熹强调知识和行为的紧密联系,认为知识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得以实践和完善。他主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贯彻到行动中去。这一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在当代社会中,知行关系的重行说可以引导人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追求知识,更要注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对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非常重要。通过实践,人们可以验证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朱子学 研究 知行关系

内容

朱熹格物致知的认识论,除重点讲“格物只是穷理”,“致知便在格物中”,以说明格物是为了穷理,通过即物穷理来致吾知外,还强调穷理致知的目的是为了力行,将天理的原则贯彻落实到践行中去。他说:“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①“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②所谓即物穷理属于致吾知的工夫,得到了知,还须力行,由此朱熹展开了关于知行问题的论述。朱熹关于知行关系的重行说在中国哲学史的认识论尤其是知行观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对以往知行学说的发展。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既强调知先行后,又强调先知其理的目的在于力行,故以行为重,知为轻,要求“为学之功且要行其所知”③,把知落实到行上。他说:“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④虽然知先行后,但行比知却更为重要。并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⑤重视行,强调把知贯彻于行。朱熹的认识论,其认识过程是由格物穷理到致知,由博而反约,以豁然贯通,认识天理;但掌握了对理的认识,还必须贯彻到躬行践履中去,否则致知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故力行的重要性胜于致知。
  朱熹的知行关系说作为其格物致知论的一部分,主要强调要把格物致知得到的认识贯彻到力行中去,在力行其知的过程中,知行相互促进,从而得到真知,使认识深化发展。也就是说,仅即物穷理致其知尚不全面,知行的结合,既是以行来检验知的真知与否,又是以行来促进知的不断发展,朱熹重行的知行观是其认识论的特点,亦是对程颐格物致知论的丰富和发展。
  朱熹的重行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如重农务谷、赈灾济民,重视道德实践,将所学之忠孝仁义原则贯彻到洒扫应对进退的日常生活中,贯彻爱国主义于治国理政的社会实践中,等等。这种重行的思想在当代尤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吸取。
  综上所述,朱熹思想中的求实求理精神、重视经世致用的思想,“理一分殊”思想,兼容并包思想,道统思想,“心统性情”说,知行关系的重行说等,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本质特征,至今仍然对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朱子学年鉴.2019》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朱子学的研究要素与哲学开拓》《朱熹思想研究的新进展》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蔡方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