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与“理窟”并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尤溪》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829
颗粒名称: “仙境”与“理窟”并存
其他题名: 走访历史文化名村桂峰
分类号: K928.7
页数: 7
页码: 171-216
摘要: 本文记述看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 《四库全书》正总裁蔡新为桂峰村所作的《八景总咏》的前两句,它既赞美了这里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又惊叹其在崇山峻岭之上。这让我想起毛泽东的词《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二者都是以距“天”很近来形容自己所处的位置极高,非常生动,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尤溪县 风景名胜 文化传承

内容

“桂峰名胜良难数,去天不远才尺五。”
  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 《四库全书》正总裁蔡新为桂峰村所作的《八景总咏》的前两句,它既赞美了这里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又惊叹其在崇山峻岭之上。这让我想起毛泽东的词《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二者都是以距“天”很近来形容自己所处的位置极高,非常生动,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那天笔者去桂峰村采风,从洋中镇出发,山道弯弯,汽车盘旋而上,回首眺望,青山叠嶂,都在视线之下,确有“去天不远才尺五”的感受,越发觉得蔡新的诗写得好。不过当时也纳闷——为什么身居要位的漳浦人蔡新会与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搭上关系?到了桂峰才知道,是族亲的关系让这位大学士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因为当地人也姓蔡。
  说到桂峰村的蔡氏,其迁徙的历史值得一谈。那是南宋中后期,北方崛起的蒙古族在灭金之后,势头强劲,一心想夺取汉人所主导的政权,宋、蒙之间的战事因而持续不断,南方局势险恶,社会动荡。宋理宗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蔡襄的第九世孙蔡长遵祖训,决定离开仙游,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居住,以躲避混乱的世面。当时他率领家人,沿着官道向北边的山区进发,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尤溪,发现此地山川灵秀,可作安身之所,便在此落脚,结庐定居。初时村以地势命名,称“岭头”,后因遍植桂树,遂改作“桂峰”。桂峰村民姓蔡,又常出名人,见多识广的蔡新自然知晓,来此一游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今,桂峰村因其丰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获得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走进桂峰村,但见各种不同时期的建筑,依山势分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条小溪自上而下穿过,或缓或急,及至村头,有座石桥扼住水口,形成了典型的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这座石桥长七米,宽四米,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因桥下有块巨石形如印玺而得名“石印”。桥两边分别立着石碑,一边记述的与出生有关,另一边叙写的与终焉联系,我没有详细询问,只觉得“生”与“死”的两块石碑有点玄奥。
  另据当地族谱记载,古时石印桥一带,衔接官道,酒肆、茶楼、客栈、商铺,分布在小溪两岸,非常热闹。虽然时光流逝,如今这里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仍是村里最具魅力的景区之一,被戏称为桂峰的“东街口”。引人瞩目的是四株金桂和两株紫荆。听人介绍,四株金桂的石墩树池,之所以分别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是很有讲究的,即它们相应比喻日、月、书、印,象征蔡氏后人兴旺发达,子子孙孙有知识,有财产,有地位。
  离开石印桥,走过古道,到了桂峰蔡氏的祖庙。
  蔡氏祖庙位于村中心,坐南朝北,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后因邻舍失火,殃及而遭毁,于清乾隆年间重修。祖庙虽不豪华,却是肇基之地,在蔡氏子孙的心中,份量很重。尤其是背后那座山,青松翠柏,郁郁苍苍,当地人说它像“飞凤衔书”,风水极好,故而文风兴盛,名人不断涌现,仅明清两代这个村就出了进士3名,举人12名,秀才412名。
  祖庙的正中置历代祖宗的神位,供后裔春秋祭祀;大门前的场地上,散落着一些古代的旗杆石,表明前辈所拥有的荣耀;厅堂里四周悬挂匾额,有“进士”、 “举人”、 “文魁”,等等,让人依稀记起曾经有过的众星灿烂。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厅堂内的两件实物。一是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三月,当朝宰相、安溪人李光第为桂峰蔡氏族谱写的“叙”,其放大的影印件布置在墙上。为什么一个大宰相会为一个小山村的族谱写“叙”。读后这才明白,李光地是应他的“蔡年兄”所托而写的。这位“蔡年兄”,正是他的同榜进士、桂峰人蔡茂相(名云鹤)。科举时代,所谓“年兄”,宽泛而言也可称之为“同学”。有了这一层亲密的关系,李光地为桂峰蔡氏族谱写“叙”也就顺理成章了。二是堂上的橱柜里挂着一件竹丝编织的内衣,非常精致,其作用比现代的汗衫还要胜出一筹。这是因为,古代官服非常厚重,穿在身上很容易出汗,如果夹以这种竹丝制品的内衣,就会舒服得多。
  走出祖庙,行不远路,有一株高大的桂树引人注意。桂峰村有桂树,本不稀罕,但这株桂树已有600多年的树龄,则非常少见。更难得的是,桂树一般只开花不结果,这株桂树却又开花又结果,因此当地有个风俗——青年人结婚,要到树下捡几颗桂花籽放在枕头下,祈望来年能生贵子,但又不能捡得太多,以免孩子生得过密造成负担。这个风俗既寄托桂峰人传宗接代的欲望,也有注意控制人口的思想,听来甚是有趣。
  绕过能结籽的桂树,前行一段路有座老屋,年代久远,据说是桂峰村资格最老的房子之一,但门前却挂着“天然画柱”的牌子,让人不解其意。走进屋内,左寻右觅,也没发现有任何特殊之处。后经人点拨这才知道,秘密全在那两根未经涂漆过的柱子。原来,这两根松木柱子,其纹理暗含各种形状,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猫头鹰,有的像蜘蛛,还有的像观音菩萨,仔细辩认,越看越像,却全非人工所绘,这岂不是“天然画柱”?
  离开“天然画柱”,走在一条古栈道上,木质的栏杆给人以“上了岁数”的印象。听介绍,这是明代留下来的古董。栈道边是一座两层的老屋,大红灯笼高挂,还插着一杆旧式的旗子,上书“茶楼”二字,显得古色古香。据说这是一家古代旅馆(客栈)。虽然现在孤零零的,但可以想象,当年行走在古道上南来北往的旅者,到了桂峰,总会有人来此光顾。他们当中,或是歇歇脚,喝碗茶解渴;或是吃顿饭,补充体力;或是夜里留宿,第二天再出发。熙来攘往,情景料必相当热闹。只不过,当时桂峰村的酒楼茶馆客栈很多,这一家究竟属于哪个档次,竞争力如何,还是值得一问。
  距客栈不远处,有座塾馆,名“玉泉斋”,虽然残破不堪,却磁铁般地吸引我走进它。馆内空荡荡,既看不见书桌,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却能让人想象当年这里的青少年勤于功课的情景,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墙上的“捷报”。尽管年代久远,旧时的捷报只剩下小半截,但字迹依然清晰: “贵馆(以下缺失),考列正(以下缺失),壹等(以下缺失)”。人们据此不难分析,玉泉斋的学子考得不错,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应补充一句,桂峰村不仅有“玉泉斋”,还有“泮月斋”、“后门山书斋”,等等,文风兴盛,非同一般。
  走过令人难忘的塾馆,继续前行,来到后门山大厝。这座被称作桂峰村的“布达拉宫”,始建于明末清初,整个地基建在陡峭的山坡上,石砌的护坡从山洞底开始,多达14层,高30几米,巍峨壮观,故有此名。此厝主体建筑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厢房,右侧为附厝,左侧为附厝、书楼、书斋、洗砚池及崖刻,四面用土石围墙圈筑。正堂为二层,面阔五间,十分宽敞。中堂为厝主人接待宾客之处,厅后设置三重门。正门平时关闭,逢重大红白喜事才能打开,平日只能从两个边门出入。据记载,这座大厝文化氛围相当浓厚,曾拥有文举人1名,贡生两名,秀才7名。但参观时,我所看到的文物却是一块经过加工的巨石,有几百斤重,称“出号” (超出一般,形容特大),是古人练武的工具,因为这里还曾经出过一位武举人。
  从后门山大厝下来,转过弯到了石狮厝。相当气派的建筑之所以叫这样的俗名,是厝内藏着一尊石雕的狮子。这乃建厝的工匠赠送给主人的礼物。原因是,主人豁达大度,平时工钱都由工匠自己按份额到钱箱里拿,主人从不查对,工匠也从不多拿。大厝落成,工匠临走前,就用石头雕了一只狮子送给主人,以表达敬意。笔者听完这个故事,再看看那尊精美的石狮子,对古人的诚信与忠厚,印象非常深刻,并由衷地发出赞叹。
  石狮厝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二进穿山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山门有副门联: “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之上;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上联的大意是,老祖宗蔡襄的文学、书法和其他方面的成就不在文化巨匠苏轼与黄庭坚之下;下联的大意是,先贤蔡元定的学问来自大师级的人物朱熹与李侗。 (蔡元定,建阳人,南宋理学家,虽然是朱熹的学生,朱却惊叹其学问之渊博,因此当众说: “此我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门联的口气相当大,目的在于显示本家族的不凡,这也是中国古厝门联的共同特点。尽管豪放式的门联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家族,其中难免有说过了头或胡吹乱捧的话,给人留下不实的印象,但上面介绍的这副门联,所表达的意思应该说并不为过,因为它出现在有着“山中理窟”之美誉、居民又都是蔡襄后裔、文风久盛不衰的桂峰村。
  欣赏了石狮厝门联,走进厅内,给人的感觉是,内装饰相当精美,尤其是木雕,如左拱斗上有双麒麟、“空城计”、“福”、“禧”人物组合;右拱斗上有狮、马、 “桃园三结义”、 “寿”、“禄”人物组合,极富地方特色。遗憾的是,建在大厝内据说是村里唯一的“小姐楼”已经倒塌,要不,还可以探寻一下古人在居所方面有什么样的男女之别。
  离开石狮厝,漫步于村中,来到了下坪古街。所谓街,实际上是往日桂峰村民聚会之处。这里左接石印桥,面前有一块开阔地,房子多为清代中后期所建,与一般厝宅比较,稍为低矮一点,但它的特色在于各座房子的屋面都用风火墙隔离,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堵塞火路的作用。今天这条古街,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它静静地注视着村里发生的变化。
  游桂峰村,蔡氏宗祠不能不去。这是一座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全祠用了80根巨大的杉木柱子,乃蔡茂相高中进士后的第三年,即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他为首的族人主持兴建的。那时正处于桂峰村蔡氏家族鼎盛之期, “一时拨币兴工,备极辉煌冠冕”,即资金雄厚,工程进展快,质量又上乘。建成后,这里是蔡氏族人举办纪念性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
  宗祠前的华表小巧华丽,大门以石材为框,门板上绘制秦叔宝、尉迟恭的神像,石门的对联为“绳其祖武唯耕读,贻厥孙谋在俭勤”,意在勉励子孙亦耕亦读,既勤又俭。厅堂上的神龛,供奉着“皇清敕授儒林郎翰林院吉士六世祖登瀛蔡公妣徐安人神位”。正柱的对联: “兰水家声远;西山世泽长”,表明桂峰蔡氏的根在仙游木兰溪(指蔡襄的后裔),文化的源头则来自大儒朱熹的学生蔡元定(称西山先生)的理学。楣柱的对联为蔡新所题: “人心知源水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希望族人饮水思源,回报祖宗的功德。厅堂之上还悬挂着众多的匾额,既有古之“进士”、“兄弟举人”,“父子翰林”,也有今之“硕士”、“兄妹硕士”,林林总总,反映桂峰蔡氏文脉持续不断,兴旺发达。.
  宗祠里还有忠孝两个大字,为朱熹所题。 “孝”字乍看并无特别之处,但经人指点后发现, “孝”的右上方是人的形状,正在谦恭有礼地作揖;左侧是只猴子,呈拳打脚踢之态,整个字暗喻“孝者成人,不孝者成猴”的道理,教育子孙要遵循孝道,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这个字让笔者从心底里发出赞叹:妙哉,朱熹,他既没有增减笔划,也没有作任何附加,却能将“孝”字写成如此的富于哲理,其书法工夫确实了得。同时我还想说,汉字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是其他任何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走出宗祠,桂峰村之行算是画上了句号。回程路上,梳理一下观感,不禁问自己,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回答是,青山叠翠,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满目皆古,古道,古街、古巷、古树、古碑刻、古建筑,不愧是“云霞仙境”之地。尤其是众多的木构古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全是榫铆镶嵌而成,斗拱翘角,用料考究,装饰华丽,工艺精美,虽经几百年风雨,仍然保留得比较完好,实属不易。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这些景观,而是重视教育的古风。遥想当年,这样一个偏远的山村,竟然有那么多的塾馆与书斋,不能不赞叹其主人是多么的富有远见。再联系近些年来在闽西闽北采风时所接触到的一些古村落,如连城县的培田村,更让我萌生一种看法,即福建古时候的文化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北部优于南部,山区超过了沿海。比如我那个东南濒海的家乡,就很难看到像桂峰或培田这样文化积淀丰厚的古村落。这是实话,至于是否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则有待于专家们的指点。

知识出处

走进尤溪

《走进尤溪》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入32篇作品,包括新闻访谈、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和随笔,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尤溪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和朱子文化,并侧重表现了尤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尤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

相关人物

楚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