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园区化嬗变的尤溪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尤溪》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98
颗粒名称: 向园区化嬗变的尤溪农业
分类号: F241.1
页数: 9
页码: 85-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尤溪农业创业园是福建省政府启动的九个创业园之一,重点扶持食用菌、畜禽、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福建天益菌业有限公司和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两家生产白色食用菌的企业,分别是全省第三家和全国首家实现银耳工厂化瓶载的企业。这两家企业的项目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尤溪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尤溪农业向园区化嬗变的趋势。
关键词: 农业 创业园 尤溪县

内容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便伴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源源不绝地流淌。一代又一代的农民,面对黄土背朝天,把他们的辛劳、无奈和希翼,写进唐诗宋词,刻在编年史上。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促使农业产生了根本的变革。省政府启动了福建农民创业园,除了优惠的政策扶持外,还给予每个园补助500万元的资金,为创业园提供有力的支撑。
  尤溪农民创业园是省政府首批九个创业园之一,创建区域为洋中、西滨两个乡镇,重点扶持食用菌、畜禽、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617平方公里。当我走近创业园,呈现面前的是一幅向园区化嬗变的尤溪农业画卷,它是如此的恢宏,又是何等的壮丽。
  白色的食用菌
  2014年3月底的一天,如夏日般炎热,我们前往福建天益菌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专门从事绣球菌生产与加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省第三家工厂化栽培绣球菌的企业。一期已于2013年1月19日建成投产,2014年重点实施绣球菌工厂化栽培扩建、原料储存库、保鲜库、产品包装、烘干车间、培养库、物联网控制系统等项目,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的生产管理。
  绣球菌系珍稀食用菌,被人称之为“万菇之王”,它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B葡聚糖。据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分析,每100克绣球菌含有B葡聚糖高达43.6克,比灵芝和姬松茸高出了3-4倍,为菇类之最。经医学研究证实,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多种功能。绣球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维生素C、E,维生素E含量高居菌藻类食物前列,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绣球菌还含有麦角固醇,在阳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形成,预防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和骨质软化症。绣球菌含有较高的钾元素,而钠的含量较低,这种高钾低钠食品有利尿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当今,生态安全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天然食物的抗氧化能力也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逐渐增多,除了生态环境的原因外,饮食结构的不科学也是重要因素。人体内的自由基,会引起生物细胞氧化性损伤而导致机体老化,并破坏机体的抗病、防御能力。绣球菌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活性氧对机体的伤害。据测定,绣球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位居各种食用菌之首。
  绣球菌除了具有极高的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还富有食用价值。用绣球菌作主料,可加工出干锅绣球菌、青椒炒绣球菌、绣球菌焖鱼肚等菜肴,不仅鲜美可口,还富含营养,受到人们的欢迎。
  绣球菌,一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使人联想起古代女子抛绣球招亲的故事。如今,绣球菌宛若一个个洁白无瑕的绣球,抛到消费者的手上,给他们带去健康和幸福。
  望着一朵朵白色的绣球菌,心中不禁涌起礼赞的诗行:绣球菌,有绣球般的纯洁,晶莹之光把厂房照亮;绣球菌,有鲜花的清香,在枝端绽放迷人的瓣片。
  在创业园,还有一家企业生产白色食用菌,这就是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于2013年4月成立,位于创业园食用菌核心区,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两条全自动银耳工厂化瓶载生产线,一期项目与2014年6月底投产。在推进一期工程进度的同时,建设银耳研发中心和食用菌科技文化展示厅。2014年底开始二期建设,并规划银耳深加工项目。
  在祥云公司,黄总带我们参观银耳工厂化栽培区。这是全国首家实现银耳工厂化瓶载的企业,拥有一支具有40多年育种及工厂化生产管理经验的技术团队,并与福建农林大学谢宝贵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联合建立福建省祥云银耳研发中心。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公司将采用溯源机制强化食品安全把控,建设物联网养菌出菇房,菌罐自动化生产车间及原材料车间、成品库、办公楼等。公司围绕科技含量高、投入设备高、管理水平高、效益产出高、生产能耗低“四高一低”的目标,集成推广食用菌产业高端技术,打造设施一流、品质一流的全国知名银耳科技创新基地,打造“祥云农产品”农产品的品牌
  创业园天益公司和祥云公司的业绩,使我联想起尤溪昔日食用菌的辉煌。上世纪80年代,用段木、木屑栽培食用菌,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菌林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菌草专家林占熺挺身而出,探索以草代木、以草代粮栽培食用菌的课题。经过一千个日夜的苦战,1986年的一个深夜,林占熺终于盼来了用芒萁做培养基的菌瓶长出的一朵香菇。但是,林占熺并没有止步,决定以尤溪县作为试点,至1995年,他先后47次赴尤溪推广菌草技术,足迹几乎踏遍所有村落。经过不懈的努力,林占熺选择尤溪大规模推广菌草技术获得了成功,首批尤溪口镇、梅仙镇两个试点乡镇的示范户,全部获得丰收。尔后,又在尤溪14个乡镇112个村全面推开。于是, “尤溪菌草栽培效应”产生了。1987年至1990年,福建各县及广西、浙江、广东、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相继引进、推广菌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如今,在当年产生“尤溪菌草栽培效应”的地方,又续写了食用菌的辉煌。在尤溪农民创业园,食用菌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嬗变,由千家万户的菇农向新龙头企业迈进,形成了“二区一带一走廊”,即1000亩后楼核心区、7000亩中高海拔地区常规品种栽培区、1000亩洋边—龙祥蘑菇设施化栽培带、1000亩下墩工厂化栽培走廊。尤溪县农业局食用菌站站长杨彬告诉我,尤溪食用菌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菇农的创业增收。2013年全县食用菌鲜品产量达10.14万吨,实现产值637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956吨、5104.8万元,寥寥数语,道出了创业园食用菌产业的真谛,重振尤溪食用菌产业雄风的步伐正在大阔步前行。
  黑色的原种猪
  在创业园,畜禽产业已勃勃生机日臻发展,形成了“一区二基地一走廊”,即2000亩光华百斯特核心区、500亩双洋养殖基地、1000亩际后——厚丰养殖走廊。
  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成立以来,坚持走标准化发展之路,致力打造畜牧品牌企业,精品企业和领军企业。2009年7月,公司产品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无公害生猪农产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生猪产地认定证书。同时,注册商标“光华百特”获福建省著名商标, “光华百斯特”被评为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 “光华百特牌”生猪和“光华百特牌”猪复合预混合饲料获福建名牌产品、 “光华百特牌猪肉”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此外,公司还先后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福建省名牌农业企业金奖等殊荣。
  作为一个生猪养殖企业,能取得如此荣耀和辉煌,确实难能可贵,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
  在原种猪繁育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六幢高层标准化全自动设施猪舍,总面积达41040平方米。人们将看到猪舍内部采用的全漏缝地面、自动刮粪和粪尿分离工艺、配套自动供料系统、自动温控液压通风系统及水暖保温地面等现代设施设备。从目前已完成的1幢5层楼建设,我们窥见了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养殖的端倪。
  公司旗下有福建光华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光华百特饲料有限公司、福州光华百特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光华百特现代养猪研究所及三个产业化园区等多家下属企业。且又有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科技人员加盟,专业从事与养猪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自主生产加工。2013年繁母猪存栏5300头,年出栏生猪10.6万头,其中种猪出栏量为4.35万头,品牌猪肉专卖店21家,年总值3.9亿元。公司获得国家生猪标准化典型示范场、福建省特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成员单位。
  据公司介绍,2014年,年产10万吨饲料的加工厂项目,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年底可以投产。日可发电65千瓦时的沼气发电、项目已投入运行,沼气供气项目,也在抓紧建设。生猪屠宰和冷鲜肉的生产基地,总投资855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屠宰40万头生猪,可向市场提供3.3万吨的冷鲜猪肉及深加工成品,年产值达6.35亿元,可创利税0.13亿元,选址及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一个现代化的畜牧企业,正以焕然一新的英姿,在创业园的土地上崛起。
  绿色的蔬菜基地
  蔬菜,是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食品。“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的俗语,生动地体现了蔬菜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当一些问题蔬菜出现的时候,消费者选择了“食以优为先”,那些包括蔬菜在内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自然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
  在创业园,1000亩沈佳蔬菜产业核心区、1000亩的高山蔬菜产业带,形成了强劲的蔬菜产业。
  创建于2012年3月的福建沈佳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有机蔬菜种植、净菜加工及销售配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种、养、加相结合、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综合型现代农企。
  当我们来到洋中镇浮洋村,了解到沈佳公司租赁土地总面积5320亩,其中蔬菜基地1220亩,令人惊叹它的恢弘和壮观,核心区面积530亩,设施面积230亩。2013年6月,公司730亩的蔬菜基地,为全省唯一通过OFDC认证的蔬菜基地,认证蔬菜品种达32种。2013年底,基地产能达3000吨以上,产值超过5000万元。公司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营合作,带动农户1万多户。
  为了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公司设有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推广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级5项,并拥有5个注册商标、2个省级名牌、3个申请受理发明专利,引进优良蔬菜新品种18个。此外,公司分别获得福建省、三明市农牧业产业化企业称号。
  2014年,是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沈佳将在洋中镇梅峰村建设集约化育苗基地,繁育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花椰菜、芥菜、大白菜、萝卜等蔬菜种苗。主要项目有1286m2的智能化连栋温室、配置内外遮阳、湿帘风扇降温、自动化喷灌、移动苗床补光及补碳等系统。同时,配套育苗钢架大棚50亩、购置精密播种机、基质混填机、传送机、覆土机等育苗设备。此外,修建机耕路3000m、排灌水系统2500m,配套变电设备和水肥一体化系统。
  当我们看到260亩平整的场地,仿佛看到一张五彩缤纷的蓝图;看到智能温搭大棚,如同看到现代化农业的雏形;看到茁壮生长的有机蔬菜,宛如看到消费者灿烂的笑容。
  金黄色的杂交稻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饥荒,呈现了饿殍遍野的惨烈景象。于是我们的先民总结出“民以食为天”的真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使人们对这个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党中央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把“三农”工作为全党重中之重的工作,把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在中国水稻界,出现了3位硕果累累的功勋。袁隆平和谢华安,都是杂交水稻领域的领军人物,袁隆平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的殊荣,谢华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刘文炳也是杂交水稻领域的佼佼者,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子”。他经历了中国水稻高杆改矮杆,常规稻改杂交稻和仍在进行的超级杂交稻的3次绿色革命。他取得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光身杂交稻双籽3籽杂交稻新型稻种研究等重大技术的新突破,在国际领域居领先地位。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与刘文炳有着比较多的交往。无论是在管前良种生化研究所,还是在他的育种基地,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的杂交水稻制种成果获福建省人民政府1988年粮食丰收奖二等奖, “杂交水稻不割叶不剥苞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获1989年福建星火奖二等奖, “杂交水稻不割叶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获1991年度国家星火奖三等奖,1992年,他的科研成果荣获第二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被誉为“杂交水稻制种奇迹”。他先后获国家、省、市科研成果30多项,他主持选育以及引进审定21个品种,技术鉴定不育系5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12个,他选育的杂交稻“D优63”荣获四川省1988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杂交稻“D奇宝优527”获福建省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刘文炳首先提出超级稻创新水稻世界单产记录的四大系统工程新论述,实现自选的3个超高产杂交稻“II优6号”、 “II优28”、 “II优4886”均创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夺得水稻界奥运会的“三连冠”,实现了稻田里的“超级梦想”。
  2010年,刘文炳的团队经过20年艰苦攻关,自主创新育成世界首创的6个优高新型稻种。他采用聚复交改良保持系转育的光身新不育系“光育8A”,配组选育两个高产优质光身杂交稻新型稻种“光育8优168”和“光育8优379”,克服“光育A“柱头小、 “光育7A”播始穗短、制种产量低、 “只选育出早熟组合、结实率偏低、二度灌浆”三大缺陷难题,实现“早、中、晚熟期”配套,被誉为“籼稻的粒型、粳稻的品味、中国的泰米”,取得光身杂交稻选育的重大突破,经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和国际联机检索,光身杂交稻选育居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打破水稻单产世界纪录,刘文炳不辞劳苦,千里迢迢赴云南栽培超级稻,终于创造了单产超千公斤的世界新纪录;为了生产出“超泰米”,刘文炳呕心沥血,创办了加工“超泰米”的企业,为生产优质稻米做出了贡献。鉴于刘文炳的杰出业绩,他荣获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连续多年培育高产水稻的人”、“第十届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等吉尼斯“三大奖”。2011年,他登上了大世界吉尼斯“风云人物”榜,成为中国水稻育种界唯一得此殊荣的育种家。
  尤溪,除了刘文炳培育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外,再生稻也遐迩闻名。尤溪的再生稻,是1988年引进的,经历了试验、示范和推广等阶段,迄今已有26年的历史。全县累计推广面积188.96万亩,成功面积156.03万亩,成功率为88.82%,再生稻平均亩产256.2公斤,总产量3996.21万公斤。多年来,尤溪县常年推广再生稻10万亩左右,自1991年以来,先后7次打破再生稻单产世界纪录。一片又一片的稻花,在尤溪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飘香。

知识出处

走进尤溪

《走进尤溪》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入32篇作品,包括新闻访谈、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和随笔,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尤溪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和朱子文化,并侧重表现了尤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尤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建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