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老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42
颗粒名称: 天子的老师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232-237
摘要: 文章介绍了朱子受诏赴经筵讲《大学》的情况,以及他向宁宗进呈讲义的过程。在对话中,朱子提出了正心诚意的重要性,并建议宁宗免除瑞庆节贺表,警惕宠佞干政。最后,朱子将讲义进呈宁宗,并得到了他的认可和赞赏。
关键词: 朱子 宁宗 经筵

内容

十月十四日,朱子第一次受诏赴经筵讲《大学》。
  君臣的对话在互相试探与互相尊重的氛围下展开,笼着一层亲密无间的面纱。朱子说:“《大学》之道不在书本,而在于自己。”他是劝宁宗要每时每刻都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害于修身。朱子又当面向宁宗奏陈两件事。一是假日无事,就不要休息了,继续进讲。宁宗虚心地采纳了意见。第二件事便谈到了前段时间的雷雨灾异。十月的冬天,出现冬雷震震、天降大雨的异象,朝廷下旨请臣下陈述朝廷的阙失。献言的人很多,但没有一条施行的。朱子建议请内侍省详细查看,选择善言,进呈御览后取旨施行。宁宗也欣然采纳了。
  君臣如此贴身无间地谈话,无疑,会让其他居心不良的臣子羡慕嫉妒甚至憎恨,特别是韩侂胄。
  归来之后,朱子是满足之后的疲倦。在给汪长孺的信中说:“今天入侍,讲的是《大学》,圣上坦诚接受,归来疲倦!”朱子欣喜地以为初登基的宁宗就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正心诚意”填满充实,成为一代仁君。
  两天之后,朱子所奏的两件事未见施行。朱子上札催促。第二天,宁宗下诏让沈有开、刘光祖奉旨查看献言的奏章,时限十天,阅览结束后奏闻。
  十八日晚,宁宗对进讲表现出更大兴趣。那天是宁宗的生日,瑞庆节,宁宗没休息,让朱子继续进讲。朱子再一次站在宁宗面前宣讲《大学》。讲解结束后,君臣又一番亲密无间的谈话。朱子说:“昨日,宰执和文武百官到行宫便殿,拜表称贺圣上的生日,臣也立班于后,想要奏
  言,又觉僭越。今儿,请允许微臣向圣上密奏,请圣上暂且免受瑞庆节的贺表,以后三年的贺表都一并免了吧!”宋朝帝王的生日就是天下人共同欢庆的日子,臣子要向皇上进献生日祝福类的贺表,这是惯例。朱子也没想到宁宗第二日真的下诏免却瑞庆节贺表。
  二十三日,朱子进讲。此时,韩侂胄干政的苗头已经很明显了。左正言黄度想弹劾韩侂胄,谋划不够严密,事泄。宁宗不走法定程序,直接内批罢斥黄度。朱子致书赵汝愚,让他厚赏韩侂胄,千万不要让韩干预朝政。赵汝愚明显轻敌了,他认为韩侂胄很容易对付,不会成为祸患。赵汝愚错了。朱子也不会放过向君王面陈宠佞干政的机会。进讲结束,朱子留身时,对宁宗谈天气,说:“十月的冬天,打雷;雷霆之后,阴雨绵绵,夜间明亮,白昼昏暗。”说天气是为了谈政事。接着朱子说:“听说陛下要修葺旧日东宫,建屋三数百间,臣看建一二十间寝殿就可以吧!陛下登基不久,可是,宰相(指留正)的进退,台谏(指黄度)的调整,都只是陛下的独断,没有与大臣谋划,没有和台谏商量,而且,中外传闻,陛下的威望被左右之人窃取,愿陛下下诏,禁止左右宠臣干预朝政。”宁宗是明白人,知道朱子厌烦他大兴土木,知道朱子厌烦他宠幸韩侂胄。朱子留身一共面奏四件政事,尔后离开,宁宗望着朱子的背影,皱了皱眉。
  闰十月一日晚,第四次进讲,朱子翻开《大学》,此次进讲成汤的《盘铭》那部分。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商汤王在澡盆上刻着箴言提醒自己每天自新;《康诰》则激励生民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禀受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真是励志图新的好内容,说起商汤的《盘铭》,朱子又谈到武王《丹书》中的“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恭敬胜过懈怠的就会吉祥,懈怠胜过恭敬的就会夭亡;仁义胜过欲望的就顺利,欲望胜过仁义的就凶险。朱子说《丹书》中的这些话和《盘铭》的“苟日新”一样,都是劝诫人主的。
  宁宗说:“前些天正好有人进呈《丹书》。”于是便吩咐小黄门去拿。拿来一看,是黄庭坚所书《丹书》的墨迹。
  君臣的和谐就如此继续地上演着。讲了几次《大学》后,朱子将讲义进呈御览。朱子问:“臣所进讲的《大学口义》陛下圣览了否?”
  宁宗回答道:“宫中没事,经常看。”
  朱子听后很是欣慰,便问宁宗对讲解是否有疑问,宁宗摇头表示没有疑问。朱子想了想,又对宁宗说:“陛下日理万机,事情烦琐,恐怕讲义的卷轴太大了,臣想整理成册后进呈,以便陛下经常翻看。”
  宁宗欣然地答道:“卿想到朕的前头了,卿写成册子后速速进呈。”
  几天后,宁宗派人催问朱子所写讲义册子为何许久不见动静?
  朱子入奏说:“没接到是进呈还是停止的圣谕,不敢遽然进呈。”
  宁宗听后让朱子赶快进呈。
  朱子正在考虑是否要将讲义句读。宁宗却是心领神会,让他点成句再进呈。
  讲义进呈后,朱子问宁宗对讲义是否有所领悟时,宁宗再次欣然地回答:“紧要的关键的地方就是三个字,‘求放心’。”
  “放心”指迷失了的本真之心,“求放心”就是求取、找回那迷失的本心,也就是“正心诚意”。
  朱子大喜道:“圣学高明,就算是宿儒,穷日竟月,也不曾能窥探到圣人如此之意。陛下天纵生知,拈出‘求放心’三字,正是圣学的要领所在。如果由此治国,不怕不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啊!”
  圣上居然可以教化!朱子太高兴了,他说:“圣上可以为善,天下有希望。”
  初五晚,临安城中突然黑烟弥漫,四处飘忽,草气袭人,就算近在咫尺也分不清是人是物,黑烟飘到脸上,一抹,全是沙土。朱子上札子
  说是阴阳不和,阴气聚集,包裹阳气的迹象,如果君王修养品德,约事自己,早晚反思,做合乎正道的事,灾异也能变成祥瑞。
  黑烟四起时,宫廷里正在上演一出“黑色幽默”——宫廷的木偶戏。台下的宁宗和后宫嫔妃们正笑得前俯后仰。韩侂胄闻知朱子进讲后留身面奏让宁宗禁止左右宠臣干预朝政时,勃然大怒,在他的授意下,朱子的形象被刻成木偶,高帽、大袖、长袍,优伶让木偶做着夸张又古板的动作,谈性说理,言辞晦涩,装腔作势。戏子王喜也模仿朱子的样子,峨冠博带,行动迟缓,之乎者也一番……
  宁宗一场大笑之后,突然心下一咯噔,倏然发凉,本就带着表面温情的宁宗急着要扯下那温情脉脉的面纱了。
  初七日,朱子上了一份奏札——《祧庙议状》;十日入对,向宁宗谈论祧庙的事宜。此次祧庙引发了一场大争议。祧庙问题就是宗庙中追奉谁为始祖的问题。朱子持以僖宗为始祖的观点;赵汝愚、陈傅良等人持以太祖为始祖的观点。祧庙之争,最终赵汝愚胜出。
  十九日晚,朱子进讲,这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进讲结束,朱子乞求宁宗施行他之前留身面奏的四件事。离开后,朱子再也没回到宁宗身边。同样,宁宗让朱子离开侍讲之位任宫观之职所使用的正是对付留正、黄度的那一招——内批。
  朱子才转身,内批就跟随出殿了。
  朕悯卿耆艾,当此隆冬,恐难立讲,已除卿宫观,可知悉。
  宁宗批示的纸条仍然是“温情脉脉”:朕怜悯卿年长,如今正是隆冬时节,恐怕卿难以站立进讲,已经安排宫观的闲职了,你知道就好。
  赵汝愚接到内批,慌忙藏在袖中归还宁宗,一边劝谏一边跪拜。一旁的韩侂胄斥逐朱子的心意已决。赵汝愚无奈退下,乞求离职,不被允许。二十一日,韩侂胄派中使王德谦封缄好内批送给朱子。韩侂胄几乎等不及了。朱子接到内批,奏谢后立即离开。
  言官开始反弹。二十二日,担任给事中的楼钥缄封退还中书省承旨拟好的文件——录黄。舍人邓驿当面奏请留下朱子。二十三日,起居郎
  刘光祖再次请留朱子。二十四日,中书舍人陈傅良又一次缄封退回录黄。二十五日,圣旨下来,任命朱子宝文阁待制并到州府去任知州。刘光祖再次上疏请求留下朱子,没得到批复。楼钥又再次缄封退回录黄。反复多次后,宁宗说话了:“朱熹所言,多不可用。”可笑的是,韩侂胄想将模仿朱子样子的那位戏子王喜拔擢为合门祗侯,后被谏官阻止了。登闻鼓院的游仲鸿上书说:“朱熹是海内名儒,因为被陛下收召而四方传诵,士人雀跃,以为天下大老能归附朝堂被朝堂所用。想不到才40多天,天下大老就被罢斥,士人互相吊问,如果天下大老离开朝堂了,那其他人谁不想离开呢?”
  言官没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朱子浩然跨出临安的西门——涌金门,来到灵芝寺。来灵芝寺饯别的人不多,灵芝寺的云影飘荡,留下了朱子在临安最后落寞的身影。
  去意已定,一路向南。不日,舟行富春江,舣舟严子陵钓台。富春江水日夜奔流,严子陵钓台千丈盘踞。朱子站在高台上,严子陵、光武帝、中兴功业……朱子长叹一声:“某要见复中原,今老矣,不及见矣!”个中滋味,谁人懂?
  十一月十一日,玉山知县司马?带着县里的儒生站在风中等候朱子的到来。司马?是司马光的后人,他德行兼善,尊重知识,重视教育。他请朱子到县学为弟子员讲论。朱子没坐中位,而坐宾位,开始讲论。整个理学体系朱子已深思熟虑、构架严整。朱子侃侃而谈,成了儒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讲论,其讲稿为——《玉山讲义》。
  尔后,朱子不再停留,过上饶,入分水关。到建宁府崇安县地界了。门生张宗说听说先生来了,早已率领一群弟子在武夷精舍迎候。一群弟子指点江山,纵论时事,感愤激烈,朱子喟然长叹说:“岩夫(张宗说)真可与语。”师生饮酒尽欢。尔后,朱子提笔写一首《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一群弟子拥着先生击节而歌。仲冬的寒月,虽然漫天风雪,春色却
  已不远。闽地成了雪国,而遥远的中原,河山壮丽。等丞相赵汝愚扫清尘霾收复中原、功业成就的时候,黄河水就清了吧!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大儒世泽——朱子传》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并强调了朱子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本书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是朱子文化宣传普及上的进一步。同时,本书也表达了要在文化自信中继续前进的信念,认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寿昌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作品

好事近
相关作品
水调歌头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