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风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29
颗粒名称: 台州风云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177-1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唐仲友和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浙东的相遇和学术交流。
关键词: 朱子 唐仲友 学术

内容

唐仲友,字与政,号悦斋,婺州(金华)人。绍兴五年(1135年,一说绍兴六年)生,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那年唐仲友17岁,被授予迪功郎、西安主簿。唐仲友的起步比朱子还早。朱子19岁登进士第,第一任是迪功郎、同安主簿。
  唐仲友曾是有意气有理想的读书人,主攻方向是“经世立治之术”。当时浙东路的婺州,学术高度发达。吕祖谦的性命之学、陈亮的事功之学、唐仲友的经制之学被时人称为婺学三家。婺学三家都有趋于功利的特点。朱子学术以二程洛学为核心,看重“正心诚意”,与婺学三家自是不同。
  朱子曾将陆氏兄弟的顿悟与婺学的事功并列起来,他说:“海内学术的弊病,主要在顿悟学说和事功学说,如果不极力争辩,大道不明。”
  事功说的是婺学三家,又特别指陈亮的学说。浙东任上,朱子《四书章句集注》重磅推出的机会终于到了。朱子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为一集,刻于婺州,并明确了读书人学习“四书”的先后次序。朱子说:“先读《大学》,用来奠定学人的规
  模;再读《论语》,用来确定学人的根本;接着读《孟子》,了解古代圣贤的激越之处;最后读《中庸》,以探求古人的微妙之处。”朱子希望在事功学说占据主流的浙东撕开一条口子,注入道学的血液。
  正心诚意的洛学与追求功利的婺学在浙东相遇。
  将婺学几位代表人物和朱子的出生年份罗列一起,会发现一个问题:吕祖谦,绍兴七年(1137年)生,已去世;陈亮,绍兴十三年生;唐仲友,绍兴五年生;朱子,建炎四年(1130年)生。
  婺学都是少壮派,都比朱子小,年轻就气盛,况且才华横溢。
  婺学三家或同乡或姻亲。唐仲友家住金华县县城,吕祖谦也一样,陈亮家在金华隔壁的永康县。唐仲友的三弟唐仲义和陈亮分别娶了义乌县大户人家何恢(字茂宏)的大女儿和二女儿。
  这里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宰相王淮。本来,宰相有左、右之分,但当时天下的宰相就只一个人——王淮。王淮也是金华人,家住金华大云乡,他的妹妹嫁给唐仲友的二弟唐仲温。
  朱子任浙东提举恰恰又是王淮荐举。
  关系盘根错节。
  吕祖谦虽然比朱子年轻,但吕祖谦的学问与为人都谦和包容,又是朱子的好友,尽管学术意见不同,可内心惺惺相惜。遗憾的是过世太早。朱子任浙东提举,第一次巡历时,曾到武义县明招山吕祖谦墓前哭祭。陈亮闻知后,到明招山上的精舍——明招堂拜访朱子。
  陈亮,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号龙川。年少聪颖,博览群书。18岁时,就品评历代十九位风云人物,写出《酌古论》三篇,深得当时婺州知州周葵的赏识。后来,24岁的陈亮参加婺州的发解试,陈亮是解元,随即进入太学。太学里的陈亮不安分,面对宋金和议初成、朝野苟安,陈亮上《中兴五论》,但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从明招山下来,朱子与陈亮相论相游,几日之后,两人分别,各复念念不忘。宋朝的士人,思想的激辩往往不损互相的友谊。朱、陈两位思想不同的士人自此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朱子说:“几天的交游如此
  快乐,分别后,不胜惘然。”陈亮也惘然,在他信中的原话是:“世途日狭,所赖以强人意者,唯秘书(秘书省秘书郎的简称,指朱子)一人而已……别去惘然,如盲者之失杖,意每有所不通,辄翘首东望……”
  学术的风云际会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深层的姻亲、私情、同乡、学派、官场更是绕成一团乱麻,而且,又绕出一个不知如何站位的陈亮来。还有,令人不解的是,唐仲友此前已被任命为江西提刑,但他却滞留台州不去赴任。唐仲友似乎在专门等着朱子的到来。朱、唐二人注定要形成一个不可回避的交集,朱子弹劾唐仲友也注定会给人留下太多的口实。
  七月二十三日,朱子抵达台州,当天,朱子上第二状。
  朱子前一奏状所说的唐仲友违法催税、骚扰饥民之事已证据确凿。
  天台县百姓拦路申诉,县里夏税1.2万余匹绢、3.6万余贯钱,官府催税催得紧,六月下旬百姓已经缴纳5500余匹绢、2.4万余贯钱。唐仲友仍然不满意,嗔怪台州知县赵公植办事迟缓,派人下到县里,直接收纳并运赴州府。天台县百姓被逼无奈,哭声连片……唐仲友连连下文,要在六月结束前交缴完毕所有的租税。百姓无奈之际,县尉又快马前来催促前两年拖欠的官物了。一会派人监督,一会派人骚扰。宁海县也一样,百姓被逼急了,出现群体事件,宁海知县张伯温差点被群殴,还好跑得快。面对如此现状,朱子很理智地奏称:“依照大宋法令,八月三十日才是夏税缴纳的最后期限,近来户部擅自修改律令,要七月尽数到库,户部已是违法,而唐仲友又比户部所催促的期限提前一个月。这违背了圣朝选用贤良官吏、体恤鳏寡残弱的本意,何况正值饥馑,人心极易变动,万一生事,如何去弹压他们?”
  第二状的内容依然以赈灾为主题,朱子也没多说。按理朝廷闻知后,该调离就调离,该罢职就罢职。但唐仲友不是一般的人,有才华,有关系。除了王淮是他的姻亲,他最近升任江西提刑还是吏部尚书郑丙、侍御史张大经的共同推荐。唐仲友已开始上疏为自己辩护了。当然,此刻唐仲友的辩护状和朱子的按劾状都只静静地待在王淮的案头,根本没进呈孝宗。
  朱子继续深入调查,吩咐台州通判赵善伋去州府的馆库里拿出账册,赵善伋从二十四日接近中午的时候就领命而去,到了半夜还没取来。就算没账册,朱子也已经掌握足够的证据。七月二十七日,朱子上第三状。第一状300多字,第二状700多字,第三状5200多字。在一段综述性的文字之后,朱子的劾状列出唐仲友的不法行为24条。
  朱子的奏状如泥牛入海,杳然无回复之音。在朱子看来,处理唐仲友是检验孝宗是否正心诚意的试金石,是朝廷是否敢于拨乱反正的晴雨表。台州的天空落下初秋的第一场雨,灾情略有缓解。既然朝廷没动静,就继续吧!朱子骨子里充满着不折不挠的劲头,理法在前,决不轻易退缩。
  王淮大约以为事不过三,朱子自然会收手。他太不了解朱子的性格。
  八月八日,上《按唐仲友第四状》,6600多字,罗列的不法行为达19条。
  至此,唐仲友被起底了。
  贪污。才到台州任知州的时候,唐仲友就觊觎公使库一批前任积下的十余万贯的官钱,马上起了席卷而去的心思。唐仲友任命奸猾的吏臣姚舜卿为监官,并和公库的役吏马澄日夜握手密谋,将公库诸色官钱巧立名目予以支取,把官钱转变为官会(纸币,指会子钱),再用竹笼装盛,搬回去……
  卖酒。依律,公使库不得卖酒。但唐仲友的机会来了,因为恰好公使库来了些北方沦陷区南归宋朝的归正人。归正人需要支取些小供给钱。唐仲友迅速立了个名目,让公使库卖酒养活那些归正人。生意红火,既卖生酒,又卖煮酒。每天出售生酒180多贯,煮酒也一样。朱子是明白人,生酒加煮酒的收入,一天至少300贯,一个月就9000贯,一年收入10万余贯。台州公使库造酒的米麦等原料,全部从仓库的盈余中支取。
  垄断生意。唐仲友在家乡开鱼鲞铺(海鲜店)。淳熙八年(1181年),一位客商来到金华贩卖一船的鲞鲑,足足几百篰(竹笼)。唐仲友不容许其他人户买那船鲞鲑,然后,他家强行以低价买来销售。
  修造兵器。唐仲友制造了几副精细铁甲,还各有十几件弓弩刀枪,统统收入宅堂,不知要作何用?
  刻书。刻书是好事,但唐仲友刻书是以权谋私。唐仲友召集刻工,在小厅的侧室雕刻小字的诗赋文集,每集刻2000道。刻好后,搬回金华自家的书坊出售。第一次刊刻的印版即将漫漶模糊了,就又召集工匠刊刻一番。凡材料啊、伙食啊、纸墨啊全用官钱。又乘机雕造花版印染斑襭之类的雕版几十片,拿到家里的彩帛铺去染帛用。
  建桥。建桥是造福百姓,但唐仲友收过路费。唐仲友建造一座浮桥——中津浮桥,花费官钱一万多贯,五县百姓被征用,几个月就建好了。建好后,唐仲友设立收费点,收过往船只的“力胜税”,拦截江船,满三天才放行一次,一年不到,已收到力胜钱2500多贯。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大儒世泽——朱子传》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并强调了朱子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本书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是朱子文化宣传普及上的进一步。同时,本书也表达了要在文化自信中继续前进的信念,认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阅读

相关人物

唐仲友
相关人物
陈亮
相关人物
何恢
相关人物
王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