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痛之下的论道、问道、卫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21
颗粒名称: 丧痛之下的论道、问道、卫道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144-149
摘要: 该文描绘了朱子与吕祖谦在开化听雨轩的见面,他们就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学术观点展开讨论。朱子对吕祖谦的解读持有批评态度,同时对自己的著作《家礼》的丢失感到遗憾。随后,朱子前往邵武拜访黄中,希望能寻求他的指导。最后,朱子的妻子刘清四因病去世,朱子感到悲痛,将她葬在美丽的山水环境中。
关键词: 吕祖谦 朱子 听雨轩

内容

吕祖谦在开化的听雨轩静候朱子前去。朱子走下真如轩,离开常山,取道开化,直趋听雨轩。两位老朋友又一次见面论道了。
  朱子事先就对吕祖谦说,这次不入衢州,直奔常山,否则被人瞧见又说他要入都邀官了。朱子还说,去年的鹅湖集会,如今看来,已不是“善地”。吕祖谦先选了石岩寺。朱子说:“不知道石岩寺在哪?如果在官道之旁,就不稳当!”
  最终,吕祖谦将地点确定为听雨轩。
  吕祖谦是在浙东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精神领袖,吕祖谦训诂注解的经典必然关涉着浙江学者的价值取向。
  听雨轩的春末,雨滴落下来。朱子取过吕祖谦编的《诗纪》,这是吕祖谦对《诗经》的解读。放下书,朱子很尖锐地批评道:“编是编得仔细,但却失去了根本,不是细节小问题,而是根本的大问题,是致命伤啊!”
  朱子又取过《书说》,这是吕祖谦解读《尚书》的成果。鹅湖之会时,朱子就听说吕祖谦注解《尚书》,当时就问:“注解之时,可有阙文疑义?”吕祖谦很干脆地说没有。朱子心下纳闷,《尚书》有的是不用注解的,如《太甲》;有的是要刻意注解的,如《洪范》;有的是只要稍加注解学人就可理解的,如《尧典》;有些是相当难解的,如《盘庚》;有些是不可解的,如《康皓》。当时,朱子直接批评吕祖谦说:“你读《尚书》不熟。”见到朱子拿起《书说》,吕祖谦说:“《尚书》确实也有一些难解的,后悔当时我勉强去解它,没有存疑,一味强解,是须再行斟酌啊!”
  朱子见吕祖谦已有自知,转而又问:“那伯恭是如何教人读《春秋》的?”
  吕祖谦回道:“看《左传》(《左氏春秋传》)。”
  朱子则认为不如看《论语》《孟子》。因为看《论语》《孟子》还没能走三步,看《左传》的可以走十百步了。而且,《左传》看熟了,反而会让人趋利避害,学者如果都趋利避害了,那行事就将不顾道义不谈道理了。
  对于吕祖谦解读的《诗经》《尚书》《春秋》,朱子几乎都不满意。朱子的尖锐,不啻一剂猛药,让吕祖谦警醒。
  南风卷帘,春末的风带着一丝夏意倏然飞入。吕祖谦问朱子:“元晦,你的《家礼》可带来了?”
  朱子说:“刚脱稿,正想与伯恭交流,不想,寄居寺院的夜里,被寺院的僧童偷了,僧童也跑了。”
  朱子的眼里分明写满了遗憾。
  学术思想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持续热烈的交流,朱子与吕祖谦交流了9天,尔后相别。当朱子走远,再回头看了看在听雨轩遥遥挥手的吕祖谦,朱子还以微笑。朱子是多么希望吕祖谦能引领浙东学子取道洛学正脉啊!
  朱子与蔡元定到婺源。四月十二日抵达,与亲友相聚谈宴,尔后选一两日,遍走山间坟墓。朱子没有时间久留,但乡中士子闻朱子回乡,执礼问学的不下30人。尔后,蔡元定入浙,朱子回五夫。
  前脚才到,后脚又出。朱子这次是去邵武。朱子已多年没有可以问道的长者,如今黄中致仕,回到邵武,朱子决定前往拜谒。
  黄中,字通老,名门之后。宰相黄潜善是黄中的族祖父,二程高足游酢是黄中的舅舅。黄中少年时期就跟随游酢学习。绍兴五年(1135年)策试时,黄中所谈的孝悌深深地打动了圣上的心,被擢拔为进士第二。黄中为人刚正,坚持抗战。当岳飞遇害时,黄中当众质问秦桧“岳飞何罪”。黄中流淌着朱松、张浚、刘子翚那种决不求和的血液。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下侵宋时,临安城中一片恐慌,朝官争相挈带眷属逃避,只有黄中与陈康伯的家属安居临安城中,不为所动。朱子异常敬重气节
  之士。邵武的李纲重气节轻生死,就被朱子评为“一世伟人”,朱子说李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其身,知天下之有安危,而不知其身之有祸福,虽以谗间窜斥,屡濒九死,而其爱君忧国之心,终有不可得而夺者,是亦可谓一世之伟人矣”。如今,端明殿大学士黄中回到邵武,对于这位气节坚贞、品行高贵、学识高迈的前辈,朱子怎么会错过这绝佳的求师问道机会?况且自先生李侗去世后,朱子就难以找到道学的前辈请教了。
  八月十一日,朱子沐浴斋戒后,投上书札《上黄端明》,正式请求黄中收下自己为弟子。
  熹敢斋沐裁书请纳再拜之礼于致政尚书端明文丈台座,熹闻之孟子有言:天下有达尊……使得自进于门人弟子之列而不孤其所以来之意则熹之幸也。
  黄中没有让朱子失望。朱子在给吕祖谦的信中表达了他的兴奋之情,他说:“端明殿学士黄丈端庄浑厚,老而不衰,议论也不会诡异偏激,表达诚恳亲切,要达到先生的境界很难,见了他不知不觉而心服,内心也越发惭愧,觉得自己太浅薄,简直枉为丈夫。”
  朱子确实差点枉为丈夫,从邵武回来不久,妻子刘清四就撒手人寰了。去年夏天,刘清四开始生病,寻医问药并不见好,受病痛折磨了一年多。朱子见着自己的妻子日渐消瘦,心疼得无以复加。邵武回来,冬天接踵而至。冬风吹进庭院的时候,朱子是多么害怕这位相濡以沫的女人熬不过这个冬天啊。仲冬,死神还是光临了。感情不能留住生命。刘清四陪不了朱子的后半生了。
  逝者已矣。如今朱子能做的,就是把妻子安葬在一个山水佳处。
  朱子的妹夫——朱心的丈夫刘子翔在崇安的三里找到一处不错的风水之地。朱子写信给刘珙说:“我去看了三里的地形,感觉不错,没有什么亏缺之处,但挖掘圹穴下去,有泉水涌出,不太明白为什么,问当地人,也没有一人能说出原因的,只说是挖掘太深,如果移穴到高处,挖得浅一些就没问题。但我不太相信,留在三里三天,每天前去观察,
  终究觉得可疑。决定另寻一处。”决不能把妻子埋葬在一个可疑的地方。蔡元定正值母丧,一时没有时间来陪同先生择墓地。朱子便让刘子翔再叫一个术士,重新择地。
  冬去春来,寒冷依旧。墓地还没选好。吕祖谦来信问询了,朱子说雨多,阴冷,天气不好,葬地没定,过些日子,要亲自去看看,找一两处地方,如果可以,那就就近安葬。不几天,蔡元定居丧期满,朱子到麻沙寻蔡元定。当朱子到麻沙走下舟渡后,看见几位商贩,便问他们来自哪儿,他们说来自唐石里的后塘村。朱子一惊,他想起昨夜的一个梦。记得梦中异人有句话,“龙归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蔡元定正从显庆堂甩步出来迎接先生。听先生一说,便一同前去唐石里。
  大林谷下,一座小村庄祥和宁静,蔡元定前去叩问村夫,方知此处便是后塘村。朱子和蔡元定相视了一眼,点点头。他们沿谷地上山,雪花飘落下来,雪中的大林谷积下一层薄薄的白雪,蜿蜒飘去,宛如风飘罗带。朱子和蔡元定都一致认定:就这里了。
  雪越来越大,铺天盖地,白茫茫空阔无边。蔡元定说:“明天是万树梨花开了。”
  朱子抬起头,泪流下来,他分不清是泪还是雪。青山不老,为汝白头啊!山穷水尽,却因大雪突然迎来了这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雄奇。朱子长叹一声,回答蔡元定的是一首诗:
  春风欲动客辞家,霖潦纵横路转赊。
  行到溪山愁绝处,千林一夜玉成花。
  吕祖谦和张栻都来信关心他们嫂子的丧葬之事,吕祖谦说:“嫂子的葬地找到了吧?不要太相信阴阳家的话。”张栻说:“嫂子的丧事应该完毕了吧?选择葬地似乎不必越境到其他地方浪费时间啊!”朱子觉得为安葬妻子浪费一点择地的时间也值,他要为妻子选吉地,而且,那也是自己百年之后归藏之处——死而同穴。朱子要陪着他的清四,此生来世。虽然朱子不相信来世。
  营建墓穴的时候,墓穴东边留出了一个空穴,那是他的归藏之所。
  墓侧建亭,为宰如亭、顺宁庵……
  也在这一年,朱子构建起了最初的“四书”宏大体系。前几年,寒泉守丧时,《论孟精义》成书,刊刻于建阳。赴鹅湖与陆九渊论辩归来,朱子意识到必须护卫道统,捍卫儒门,以免士人误入邪见中,随即开始修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听雨轩与吕祖谦相会之后,朱子越发觉得任重道远,卫道艰难。唯有建立“四书”体系,构架纯正、权威的儒学,将纷乱的、多元的思想会归于一,才可以让天下学人进入正知正觉的彀中。当朱子在《大学章句》前写下序言,并落款“淳熙己酉(即淳熙四年,1177年)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时,意味着《大学章句》序定,随后,《中庸章句》序定,时间为“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
  至此,朱子对四书的注释解读已有《论语集注》《论语或问》《孟子集注》《孟子或问》《大学章句》《大学或问》《中庸章句》《中庸或问》,整个“四书”体系的框架已搭建成形。
  朱子轻轻喘口气,太累了,而且初次集结也未必严密,他需要一生来做这件事。
  他先将《四书章句集注》放下,写了封信给蔡元定说:“我这些天整顿的‘四书’已经就绪……”至于刊刻,再缓一些时日。
  淳熙五年(1178年)七月的一天,一封信从建康的官舍寄出,带来了刘珙辞世的消息。临终前,刘珙让弟弟刘玶带亲笔信给朱子说:“真遗憾,不能够为国报仇雪恨了!”同时,刘珙还托付一件家事给朱子,刘珙说:“刘珙不孝,先公少傅(刘子羽)的墓木已拱,而墓碑却还没立,本是想等待国仇得报的日子以告慰亡灵啊!如今,我将衔恨而死,就将为少傅公撰写墓志铭的事交付给你,何如?”
  遥想刘子翚去世前嘱朱子致信张浚不忘中原;张浚去世因中原未复而请张栻不要将他埋入祖坟;如今,刘珙带着遗恨病逝于建康。两代人的奋斗就此灰飞烟灭,中原依然还在金人手中。朱子号啕大哭。“共父如何突然就这么走了?我朱熹早年丧父,少傅公就如同我父,收养教导我,共父的责任,就是我朱熹的责任……”
  八月十八日,朱子过分水关,出紫溪,直抵弋阳。朱子听说刘玶带着刘珙的灵柩回来了,担心灵柩沉重,路远难行,刘玶路上少人照应,无人商议,朱子便急着赶去。到弋阳,刘珙的灵柩也运到了,朱子祭拜而哭。
  弋阳那夜,有人敲开朱子馆舍的门,明灭的光影里,朱子看到一个魁梧桀骜的身影——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此时正待在上饶,马上要赴湖北任转运副使。匆匆一见又匆匆一别。当朱子与刘玶一起扶柩从弋阳入闽的时候,重阳来了,野地黄花分外香。此时的辛弃疾已登上湖北江陵的龙山。他想起朱子的生日,辛弃疾提笔写诗贺寿。朱子和刘玶将刘珙的灵柩先行安置在瓯宁县慈善乡丰乐里显杨妙湛禅寺。辛弃疾的信也来了,朱子拆信,展纸,一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映入眼帘。朱子先把信放一边,继续濡墨为刘玶代写刘珙的墓记。
  淳熙六年(1179年)正月,安葬刘珙时,朱子已出铅山候命,他无法前来致祭,便遣人前来,又写挽诗三首。三月,朱子完成了刘珙的遗命,撰成“刘子羽神道碑”的碑文,朱子再次派儿子朱埜、门人林允中前往墓前祭拜刘珙,并告知其事:
  朱熹谨遣男埜、门人林允中略具酒肴之奠,敬奉熹所撰次先正少傅公神道碑铭草稿,告于近故留守,观文枢密、彭城刘公灵几之前……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大儒世泽——朱子传》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并强调了朱子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本书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是朱子文化宣传普及上的进一步。同时,本书也表达了要在文化自信中继续前进的信念,认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中
相关人物
刘子翔
相关人物
辛弃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