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学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01
颗粒名称: 县学学官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48-5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子在同安县学进行教育改革的故事。
关键词: 朱子 同安县 教育改革

内容

任同安主簿的朱子兼任同安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他开始着手全面改革同安的教育。教育之事不顺利。同安的夜晚,风轻悄悄的,县令陈宋霖(字元滂)与朱子对坐,谈论同安的民事,末了,平静的陈宋霖递了一份文书给朱子,一份和教育有关的文书。
  朱子初入仕途,官迪功郎——文官三十七级从九品,最低级。同安经济状况不好。王朝要养士,教育要花钱,所幸,同安有赡学钱——“四分钱”。朱子瞅准“四分钱”用来办教育。泉州府也要用赡学钱,朱子决定同安留一半,上交一半给泉州,各二分。泉州的教授李橺要将四分钱全部纳入泉州州学的囊中。朱子不肯,上书州学抗辩。李橺没想到区区迪功郎居然敢发脾气。
  回到高士轩,朱子展开陈宋霖递过来的文书,是泉州府学教授李橺的,字里行间,指责之意,在在处处。朱子再也按捺不住,披衣研墨,燃烛疾书,给陈宋霖写封信,一一辩驳李橺的不实之词,坚决维护同安“二分钱”的利益。
  李橺说:“朱熹有少年锐气。”朱子反驳说:“谈论事理不能以年齿来评判,而要以事理的长短曲直来评判。”
  李橺又质问说:“你朱熹为何不到监司、郡守前谈论四分钱的事。”朱子回道:“我朱熹不想以监司、郡守的强势来胁持泉州州学。”
  李橺语气缓和道:“我本没有要胜过你朱熹之意,只是想推车往前走。”朱子反问道:“郡、县的学宫坐在同一辆车上。郡学是车的轸盖,县学是车的衡轭,抛开衡轭能推着轸盖驱驰而去吗?”
  李橺又说:“四分钱收上来也是郡学、县学一起使用的。”朱子问:“我只留其二,另归其二给郡学了,还想如何?”
  李橺斥责道:“泉州府学、同安县学各自尽力于教育罢了,你为何要争高下?”朱子不同意他的说法,说:“你州郡的教官是丞相择用的,与州郡刺史分庭抗礼,而我朱熹只是掌管县学的小吏,哪敢争胜?”
  李橺讽刺朱子说:“朱熹你穷,不能赡养,人穷志短,无法克制自己。”朱子辩驳道:“赡养是私事,我所争的是公事,我并无毫发私意!”
  一一辩明后,朱子对陈宋霖说:“我已辞谢兼管县学一职,但你千万不可将赡学的‘四分钱’悉数上交,这关涉同安一县的久远利害。”
  朱子附上自己和李橺先前的信札,一并让人送给陈宋霖。
  朱子又给李橺写信说:“如果赡学钱全纳入州郡的经费开支,那县学就必须再立名目取得经费。如今民力困竭,如何还敢加重百姓负担?这不是逼同安放弃教育?这对执事官有什么好处?李执事又何苦一定要剥夺‘四分钱’?”
  朱子最终胜出,赢得了“二分钱”。朱子先拿钱去建讲坛,让绝塞的师道露出复兴的晨光,并特别撰文《讲座铭》。
  朱子走到县学的斋舍,抬头,眼前斋舍的斋名是“汇征”,“汇征”是“学优而仕”的意思,充满功利,有以利禄去诱导学生的意味,不是圣贤育人之道。得改名。沿着四个斋舍走一遍,只有两个斋舍住着弟子员。县学凋零啊!朱子决定扩大招生,恢复四斋,并将斋名改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还请学谕和直学在优秀学生中选任新设两斋的斋长和斋谕。
  学堂的鼓声终于“咚咚”响起来了。
  激昂亢奋的节奏声中,学生开箱出书,教师翻书开讲。朱子撰《鼓铭》,虽只22字,但铿锵有力:
  击之镗兮,朝既暘兮,巧趋跄兮。德音将兮,思与子偕响兮。
  可惜,鼓声没有唤醒同安的弟子,他们似乎无动于衷,踱着方步走进县学,悠闲而懒散,不珍惜光阴,不孜孜以求。日上三竿,起床上学;渐近中午,各自散去。朱子榜文《同安县谕学者》劝勉说:“能致思于科举之外,而知古人之所以为学,则将有欲罢而不能者矣,某所企而深望也。”朱子希望同安学子能求道不求仕,以欲罢不能的姿态学习。
  终于,同安县学有了气象,规模齐整,生徒渐多,但职事人员太少,又兼其他事务,根本无法专心执教。朱子着手延请名师,把最优秀的士人请入县学执教。正赋闲在家的进士徐应中、王宾被朱子看中。徐应中议论纯粹正统,王宾操守坚定诚实,他们到县学执教,可为一时表率。朱子下文到县学,对县学提出三点要求,务必把二人请来:备礼上门敦请,县学提供伙食,待以宾客之道。
  还差一名掌管钱谷的直学官。一位名唤柯翰的年长稳重的士人进入朱子的视线。柯翰严守道统,恬静淡泊,不随流俗,一心一意穷经探
  理,孜孜不倦。此人的操守和言行可激励弟子员尊崇义理,可移易同安士人追名逐利的浇薄风气。
  朱子开始物色并树立更高层面的精神标杆。谁能成为标杆,让同安士民的精神有所皈依?当然,德行高举的同安当地士人最好。
  苏颂,不二之选。
  同安士民价值取向不纯正,他们津津乐道的精神楷模是泉州的北宋权臣吕惠卿、蔡确,而同安本土的苏颂却被冷落忘却,甚至苏家的子弟,都慒然不知苏颂为何人。
  别的且不说,单说熙宁二年(1069年)苏颂对抗朝廷的那件事。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颁行新法,时任秀州判官的李定被召到京师,即将被越级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苏颂当时任中书舍人,他和另两位中书舍人认为不能如此选拔人才。三舍人拒绝起草授官文书,封还诏书;诏书再下,再次封还;竟然封还八次。最终三人全被免职。以苏颂为首的三舍人对抗两个重量级人物——帝王宋神宗、宰相王安石。其实,王安石和苏颂还是同榜进士。三舍人八次封还神宗的御批,写了数万言的奏书,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辩论,最终,三舍人失败。事实的失败并不意味着道义的失败。在任用李定的事件上,苏颂的反对充满正能量,他认为官员选任要看办事能力,要有实践经历,要依法考核,不能以上级的喜怒为依据,要由“众举”,不能由“己夺”。朱子也激赏苏颂身上那股不畏权势与顶住外力的执着劲。学人也一样,不可随意屈从,不能迷失自我,要坚守立场,要保持操守。同安士风凋敝,朱子要建一座丞相苏颂祠,凝聚“士魂”。不久,祠堂建好,望着苏颂祠的昂然檐角,朱子笑了笑,“君子之德风”,精神的标杆已高昂而起,苏颂的德行仿佛茫茫精神海洋的灯塔,让茫然的船只有了航行的方向。
  然而,毕竟礼崩乐坏太久了,积重难返。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两位弟子员无礼义廉耻之心,犯了淫污之行。士风日下,弟子员德行有亏,学官朱子不得不祭出学宫刑罚——开除!那一天,痛心疾首的朱子默然带着弟子员来到大成殿,肃然班立。先圣孔子在上,朱子
  自责地说:“熹的德行不能使人信服,所以学宫出了这样的事,现开除二位弟子,以正校规,建立后世法则。”
  教学与考试改革随之进行。
  同安县老师的授课不对路,泛泛而谈,弟子员听课不带疑问而来,也听不到需要解疑的内容……古时学者学习六艺之文,师生围坐,有疑问就叩问老师,叩问之后依然不得要领的,或静坐思考或继续追问,但绝不能停止。有疑问就必须解决,这是古人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
  朱子翻开《中庸》,读道:“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同安的弟子员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除非不学,要学就要学会,如果没有学会,就决不放弃。
  朱子又翻开《论语》,读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同安的弟子员自然也懂得这话的意思: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听朱子读了两句,众弟子员面面相觑,感觉朱子不像讲课。
  朱子接着说:“诸位知道,我说的是教与学,教学不是教师说弟子学,而是教要善于诱导,学要勇往直前,诸位弟子员不可枯坐听讲,要心中有疑,勤学善问。”
  朱子又环视诸生一圈,说道:“今天和大家学《论语》,推测圣人本意。我们以讲问之法来学习,师者所谈的有不合理之处,各位弟子员可登座与诸生讲解。课堂上可以当面交锋辩论,课后可以写手札再深入探讨。诸位谨记!”
  继而,改革考试制度。朱子决定恢复被废弃很久的策试法,隔一段时间就策问一次。所论之策是切近社会实际与个人修养,又需要弟子员慎重思考的。比如,泉州的财赋问题,问的就是泉州士人身边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泉州的收入与支出是平衡的,“一州之资,供一州之费”,然而近年以来,泉州财政却非常困竭,库无余钱,仓无余粮,官员到泉州来,还没安顿好就会问起为什么财政困顿。如今,公文
  越多,县官越急,百姓越贫,究竟是为什么?
  这种提问与作答不是专靠摇头晃脑读经、默然枯坐听讲就能解答的了的……
  此时,朝廷下文令朱子到福州去。朱子得知奉檄前往福州的消息时,心中窃喜:去福州弄些书来!
  前段时间,朱子打开蒙尘多年的县学藏书匮。匮中的旧书大都残缺脱落,一册一册胡乱摆放,毫无顺序。翻阅书卷,见书末钤着标识印鉴——“宣德郎守秘书丞知县事林姓”。根据嵌在墙上的碑记和先前的庙学记,这位林姓的知县叫林渎。熙宁元年(1068年),林渎重修庙学,购置图书。朱子打开匮中旧书的时候,离林渎藏书已经88年了。检视整理后,得到6种191卷。朱子又去民间募书,得两种36卷。然而,对于县学来说,区区227卷书太少了。
  福建经略安抚使是方滋。经略安抚使也称“帅”,经略安抚司也称“帅司”或“帅府”。方滋是朱松的朋友。朱子公务处理完毕后,找到方滋。朱子说:“熹在同安当小吏并兼管县学,如今的学者从四面八方涌到县学求学,可是,县学藏书不多,我想将帅府的所有书都印回同安去。”
  朱松的这位朋友非常慷慨,马上减少帅府的用度,嘱咐印工立即开印,印出985卷书。朱子如获至宝,回到同安,建经史阁,集合诸生,将新旧书籍整理分类,订立借阅规矩,按照规矩借阅藏书。
  朱子以主簿的身份兼管县学时,才24岁。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大儒世泽——朱子传》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并强调了朱子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本书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是朱子文化宣传普及上的进一步。同时,本书也表达了要在文化自信中继续前进的信念,认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宋霖
相关人物
李橺
相关人物
柯翰
相关人物
苏颂
相关人物
吕惠卿
相关人物
蔡确
相关人物
方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同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