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故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699
颗粒名称: 徽州故园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41-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子回徽州故园的旅程,包括他去祭拜祖先、与乡人相聚、拜访好友俞靖、召集文士雅集、游览地方景点等。其中,朱子取了家乡的井水,感到清冽美味,祖先的墓地和家庙也得到了祭扫和拜谒。文章最后,朱子离开了徽州,继续前往其他地方。
关键词: 朱子 徽州 故园

内容

不觉秋社已过,五夫的粮谷入仓,接着北风初起,天气渐凉。进士及第得告谒先祖。朱子决定回一趟徽州故园。当年,婺源的张敦颐对先君朱松说,要为朱家赎回先业田。果然张敦颐信守诺言。先君去世那年,张敦颐将赎回的先业田归还朱子母子。如今,又过了许多年,也该回去交接田产了。
  朱子第一次踏上婺源的土地——婺源万安乡松岩里。朱氏的婺源始祖是朱瓌,他领兵到婺源防戍,后来因居住万安乡松岩里茶院而被称为“茶院府君”。茶院府君娶杜四娘,夫妻去世后合葬在万安乡千秋里一处叫连同的地方。朱子先到连同,祭拜婺源始祖朱瓌和杜夫人,慎终追远:
  维某年某月某日,远孙熹谨率侄某、孙某等,以酒果告于远祖廿一公制置府君、祖妣杜氏夫人之墓……
  尔后,朱子一一祭拜分散在官坑、杨村、王桥、镇下、小港五处的祖墓,并一一标记封识,以免祖先坟冢荒芜泯灭。
  新科进士归乡,祖墓祭扫完毕,同宗相聚,彻夜宴饮。
  乡人早就听说朱子的诗名,如今又登科及第,便前来相聚问学。
  婺源的乡民聚族而居,和朱子有姻亲关系的家族有祝家,如祝直清;有汪家,如汪泽民;有程家,如程洵、程鼎……祝家本在徽州,方腊起事后,祝确提议将徽州城从低洼处移回原处,由此得罪权贵,有一支便迁到婺源。
  朱子问起一个人,先君的好友——“星溪十友”之一的俞靖。他们说俞靖隐居山间,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朱子去山中拜见这位飘然的先君老友。冬雪即来,寒风呼啸,参差错落的竹林被北风吹得如平整的绿缎,俞靖正端坐静思。柴扉开了,朱子走进去,虽是隔代,却也是故人
  相见,相谈甚欢。俞靖问朱子可记得董颖。朱子哪会忘记?绍兴十二年(1142年),俞靖从建州带回了少年朱子的诗,董颖看了惊叹道:“共叹韦斋老,有子笔扛鼎。”俞靖说:“董颖也在婺源。”朱子说:“世旧故交,亲朋好友,也须聚聚了。”离别时,朱子留诗一首:
  江上雪意满,风吹竹林平。
  先生但坚坐,稚子开柴荆。
  朱子召集了一场聚会。文士雅集,有先生,有同辈,有后生。夜风猎猎,屋内明烛光亮,酒盏映红。意气风发的朱子成了主角。董颖应邀而至,他穷愁潦倒,只爱写诗,得了诗癖。朱子13岁的诗作就让董颖惊叹,此时,董颖自然不会放过朱子,他自斟一杯,让朱子为他的《霜傑集》题诗,朱子没有推辞,沉思片刻,落墨道: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董颖异常欣喜,众人以诗佐酒,又是一番豪饮。喝吧!朱子举杯与大家共饮。
  放下酒杯,歌声响起。回到祖籍地的朱子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如今五夫的母亲和妻子,想到自己曾经的《远游篇》……于是扬声清唱《离骚》一曲,狂歌罢,痛饮酒。祝直清上前来敬酒,朱子举盅一饮而尽。两人借酒讨论起如何作文来。程洵也上来问如何写诗,朱子对程洵说来日方长,求学不在今日。
  朱子留在婺源过年。
  除夕,朱子前往城南的明道坊拜谒家庙。
  绍兴二十年(1150年)正月初一,再谒家庙。街边,有一口井,称虹井。朱子取了水,饮一口,最美不过故乡水。当年祖先世代饮用的井水依然清冽。
  要离开了,祖墓已祭扫、家庙已拜谒,宗亲已相见,文士已相聚。
  正月初二,酒味飘香,鞭炮烟气未尽,朱子拜别众人,取道歙县,去黄墩(今篁墩)走走,去歙县看看。
  朱子的先祖在婺源,婺源的先祖在黄墩。唐乾符年间(874—879),朱师古避乱,携家从金陵迁入歙县黄墩,是为朱姓在徽州的始祖。朱师古去世后,葬在篁墩朱家巷。毕竟隔远了,婺源从茶院府君朱瓌至朱子,已历九世,黄墩更远,远到只能临风凭吊而已。
  离开黄墩,继续往歙县去,娘亲交代,无论如何,要去看看外祖父祝确。
  歙县城南有座飞来山,据说从前有凤飞来,栖息山中并生了八个儿子。去飞来山有条小路蜿蜒缠绕,沿小路行至山麓,外祖父祝确就住在那。正月初八,朱子见到了落魄的祝确。祝家曾经的半州风光只剩下飞来山麓的一幢小屋。当年,建州范汝为起事时,祝确写信让朱松回来未果。在战乱之中生下的朱子如今已进士及第,他第一次见到外祖父祝确,还有舅父祝莘,表弟祝康国。祝确谈歙县的往事,朱子谈先君的艰难。祝确说:“明天,到紫阳山看看,那是你父亲的读书之处。”第二日,朱子、祝确、祝莘、祝康国往不远的紫阳山去。城南的紫阳山是高士隐居的地方,山上有老子祠。家住婺源的朱松,少年时入徽州的州学学习,到紫阳山游览,山坳处的老子祠除了松涛阵阵,就剩清泉潺潺。朱松便躲到老子祠读书。好玩好学的少年朱松,打动了祝家少女祝五娘的心,待朱松进士及第后,朱松与祝五娘结为连理,仕宦闽中。祝确问朱子:“五娘可好?”朱子说:“家母让我问外大父好!”祝确没说话,半晌才说:“你舅父身体不好,我也老了……唉!”朱子转头看着舅父祝莘和表弟祝康国,说:“家母说,如果表弟在徽州有难处,就去建州吧!”
  祝确思念五娘了!祝康国和朱子上前挽着祝确下山。朱松到福建后,念念不忘紫阳山,曾专刻一枚印章,上刻“紫阳书堂”四字。27年后,朱子第二次归婺源,祝确已作古,葬于紫阳山。朱子重登紫阳山,留下“旧时山月”四个字。字里字外,是多少感叹!
  夜里,祝确睡下了,朱子久不能寐。曾经栖身徽州的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如今就单剩外祖父了。故园凋零,祝家衰败。对了,祖母程五娘那脉有个后生——表弟程洵,朱子想起婺源之夜程洵眼里的求知灵光,程洵问朱子如何作诗?当时朱子没有回答。后来,朱子才知道,程洵为见朱子一面,特意从山中踏雪到婺源县城。朱子再也躺不住,起身下床,将灯焰调亮,安坐下来给程洵写信:“回到婺源家乡,烦劳你踏雪出山,便有了相见一面的欢笑。我前日已从婺源出发,山路崎岖,辗转六天才到徽州府城……你说的写诗……”朱子眼前浮起刘子翚的教诲,浮起父亲与傅自得雨夜论诗的场景。朱子继续写道:“先师屏山和先君都说,作诗要从陶渊明、柳宗元的门庭中来,这样就有萧散冲淡的意味。近代的诗人,如陈简斋(陈与义)绝佳……”然而,只专学作诗也还不够,诗词之外的大道更要领悟。朱子继续写道:“一定要熟读《论语》《孟子》等书,才能上溯探求诗词的根本。”
  写毕,落款,“初八日三鼓”。夜已深。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大儒世泽——朱子传》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并强调了朱子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本书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是朱子文化宣传普及上的进一步。同时,本书也表达了要在文化自信中继续前进的信念,认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徽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