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榦思想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465
颗粒名称: 黄榦思想研究
其他题名: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8FZX044)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31-232
摘要: 本文研究南宋中后期朱子学视野下的黄榦,主要内容包括黄榦的生平经历、著述活动与著作、经学思想、哲学思想、对朱熹学术思想的具体总结、道统论思想、在传承朱子学方面的贡献以及在东亚朱子学中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揭示黄榦在南宋中后期朱子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关键词: 黄榦 思想 研究

内容

一、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南宋中后期朱子学视野下的黄榦,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主要是对黄榦的生平经历进行详细叙述,这是研究黄榦思想的前提。我们主要围绕从学朱熹的全过程、从政经历和同门交往三方面展开阐述。
  其二对黄榦的著述活动与著作进行考察,这是黄榦思想研究的基础。这里包括勉斋重要著述活动的个案讨论,即考察黄榦参与编辑《仪礼经传通解》与朱子语录的具体经过,也有不同版本《勉斋文集》(主要是元刻本与四库本)的比较研究,还有从《四书纂疏》《性理大全》《四书大全》等理学汇编著作中进行的勉斋文献辑佚。这一章的内容与附录的部分一同构成了对于勉斋著述资料的深入研究。
  其三是经学思想研究。依据《勉斋文集》以及辑佚的资料,我们发现黄榦对“四书”“五经”有丰富的讨论,这种讨论既是对朱熹“四书”“五经”思想的进一步诠释,同时也体现出黄榦经学思想的独特创新。
  其四是黄榦哲学思想研究,这是黄榦思想研究的核心部分。我们主要围绕宇宙论、心性论和工夫论三个方面,对黄榦哲学思想进行深入解读与重建,力图发掘黄榦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
  其五讨论黄榦对朱熹学术思想的具体总结。这里围绕黄榦为朱熹所作的《朱子行状》,讨论了黄榦如何总结朱熹的生平经历与学术思想,这种总结同时也是黄榦重建朱熹历史形象的关键性工作,它奠定了后世学者眼中基本的朱熹历史形象。
  其六为黄榦的道统论思想研究。围绕朱熹遗留下来的道统论问题,黄榦基于以太极为首的宇宙论模式下论述道统问题,将朱熹纳入道统传承谱系当中,最终成为朱学道统论的典型代表,一直影响到今天。
  其七是从朱子学发展史的角度,揭示黄榦在传承朱子学方面的贡献,对于黄榦弟子做了完整介绍,并就学界有分歧的黄榦至饶鲁这一传承线索做出确切的考证。
  其八则从东亚朱子学的角度,考察黄榦思想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这里首先描述了黄榦资料传入韩国的具体过程,接着梳理了黄榦思想及其行为实践对韩国性理学发展的诸多影响,尤其是退溪学派对黄榦学术思想有着充分的理解与接受。
  附录有两类,一是《勉斋文集》中的黄榦信文编年考证。二是黄榦资料辑佚。
  二、主要观点
  作为朱子门人的代表性人物,黄榦深度参与朱熹学术思想活动,是朱子学的共同创立者;作为朱熹去世之后最重要的朱子学者,其学术思想体系便成为南宋中后期朱子学的代表,在南宋后期的道学阵营当中举足轻重。在继承朱熹学术思想体系的基础上,黄榦形成独具特色的朱子学学术思想体系,这种独特性源自其独特的从学与学术思想成熟经历,既表现在重视《论语》与《礼》书的经学体系、重视周敦颐的学术倾向、以太极为根本的哲学体系等方面,也表现在朱熹去世之后形成的以黄榦为核心的朱子门人群体与勉斋学派等方面。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使得黄榦成为朱熹之后南宋中后期最重要的学术思想体系。
  三、研究方法
  1.哲学社会学的方法,对于黄榦从学朱熹的过程、黄榦与同门的交往及社会影响等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对黄榦资料进行完整辑佚,对黄榦的著述、讲学活动等进行文献梳理;
  3.解释学的方法,对黄榦的经典诠释进行义理解读,揭示南宋中后期道学发展史特别是朱子学的继续与完成;
  4.本课题必然涉及黄榦与朱熹、黄榦与后朱子学者的比较问题,只有在这样的比较中才可能真正揭示黄榦的特殊性,因此,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贯彻于本课题始终。
  四、意义
  在对黄榦资料辑佚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系统揭示黄榦和勉斋学派的学术思想体系,推动朱子门人的个案研究,在深化朱子学相关研究的同时也有助于完整再现南宋后期道学整体发展状况。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朱子学年鉴(2018)》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与张栻、吕祖谦互动述略》《二程与朱子道统说》《2018年度中国台湾朱子学研究成果综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庆平
责任者
黄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