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生死论辩中的性、形与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391
颗粒名称: 理学生死论辩中的性、形与气
其他题名: 以朱熹对张载“水冰”比喻的批评为中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批评张载以水冰凝释的意象解释人的生死,是因为他认为这种比喻会陷入佛教的“神识不灭”和“轮回”的错误观念之中。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基于他性气二分的理论架构,以及对于“作用是性”的警惕,认为气散归于太虚这样的表达混淆了本体与作用,会让已经消散的气重新参与到宇宙造化之中,这与儒家的生生之说相矛盾。
关键词: 理学 辩论 批评

内容

张载以水冰凝释的意象解释人的生死,受到朱熹的严厉批评。在朱熹看来,水冰比喻中“形溃反原”和“死而不亡”的说法,都会陷入佛教“神识不灭”和“轮回”的错误观念之中。朱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基于他性气二分的理论架构,以及对于“作用是性”的警惕,认为气散归于太虚这样的表达混淆了本体与作用,会让已经消散的气重新参与到宇宙造化之中,这与儒家的生生之说相矛盾。但对张载来说,只有即体即用的性气架构才能真正反驳佛教的虚妄世界观。这种架构下水冰凝释的“反原”和“不亡”,表达的是与本体相通的天性的永恒,以此驳斥佛教的寂灭之说。在理学的共同场域下,张载和朱熹都试图以性、形、气等观念要素构建儒家的价值体系,反对佛老,但对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看法的差异,导致他们对水冰意象的不同理解。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朱子学年鉴(2018)》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与张栻、吕祖谦互动述略》《二程与朱子道统说》《2018年度中国台湾朱子学研究成果综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清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