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243
颗粒名称: 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研究
其他题名: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项目(课题编号:17FZX016)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305-3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研究包含内容、框架、观点、意义等详细介绍。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内容

一、内容
  本课题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对朱熹、陆九渊和王守仁三者理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理学从朱陆时代到阳明时代的演进脉络进行探讨。“理”的实质内容是道德信条。朱熹认为“理”首先是外在于客观世界的,因此朱学有着丰富的宇宙论,并强调对“理”的认知必须经过“格物致知”的学习过程。陆九渊虽然也承认“理”是“充塞宇宙”的客观之理,但更强调“理”是“本心固有”的,无须向外求索,因此不需要宇宙论,“格物致知”也并非获得“理”的必要条件。同时,由于朱学有严格的形而上的理论框架,因此“性”是连接形而上之“理”与形而下之“心”的中间范畴。陆学没有形而上的理论框架,从而也无须以“性”作为中介范畴。王守仁认为,“理”是“心”的主观产物。“心”的作用不仅是认知“理”,更重要的是生成“理”。王守仁的“知”与朱陆不同。朱陆之“知”是理性之知,主张知先行重;而王学之“知”则是本能之知,强调知行合一。王守仁否定了道德的知识性,认为“格物致知”的过程便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即是“致良知”。此外,本课题还将对从朱陆到阳明之间的近二十位理学人物进行简略考察。
  二、框架
  本课题拟分为八章:第一章考察前人的相关讨论(包括古代和近现代),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梳理,引出问题,开启后面的讨论。第二章是朱、陆、王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简述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三、四、五、六章是本课题的主要部分,分别对朱、陆、王就有关理、性、心、知四个范畴的论述进行详尽考察。第七章是在前四章分论的基础上,综论理学从南宋到明中期的发展特点。第八章是余论,运用本课题的主要观念来分析宋明理学的几个常见论题。
  三、观点
  “理”范畴的演进主要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朱熹与陆九渊的“理”都具有双重性特征,其客观性是显性的,其主观性是隐性的。这一双重性是“理”范畴的内在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明间的理学发展过程,就是“理”范畴从客观世界向主观世界回归的过程。王守仁明确承认了“理”的主观性,废除了“理”的客观性,从而解决了朱学中“理”范畴之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也废除了“理”的知识性,这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性”在朱学中起着重要的道德本体的作用,但在陆学和王学中都不重要了。陆学的道德本体是“本心”。朱熹和陆九渊都认为“心具理”,而王守仁则认为“心生理”,后者是王学主观之理的认识论基础。朱熹的道德体系是知识性的,因而“知”是理性认知,陆九渊也承认道德的知识性。王守仁则认为道德是由“心”而生的,是不学而知的“良知”本能,“良知”即是王学的道德本体。四、方法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一是唯物史观,即把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作为考察的出发点,而不是以先验的或者权威的思想观念作为分析的基础;二是辩证史观,即将对象视为辩证发展的过程,不认为存在普世的、永恒的本体或理念。其次是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观念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经济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作为分析历史现象(尤其是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再次是学术史的方法,即从学术源流入手,考察各个学派学说的继承关系,强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最后是史料的方法,即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不能将史料作为哲学观念的注脚。
  五、意义
  朱熹和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在现实意义方面,党中央多次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要构建当代先进文化。从朱陆到阳明是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本课题对这一时期的理学思想在现代语境下进行再研究,充分发掘其当代价值,这对促进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学年鉴.2017》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仁者人也”新解》《朱子学的构建与中华文化主体精神的重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朱熹与陈亮往来书信编年考证》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毕游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王守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