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君子”之判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190
颗粒名称: 朱熹论“君子”之判别
其他题名: 围绕《论语》“视其所以”章展开的分析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对《论语·为政》中的“视其所以”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将其视为判别“君子”的三个标准,即行为善恶、动机纯善与乐于行善。他强调“所安”(“所乐”)标准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判别者在判别过程中也需要自我修养。朱子的阐述融入了他的“心性论”和“工夫论”,标志着理学的特点。
关键词: 朱子 君子 判别标准

内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论语·为政》“视其所以”章没有直接提及“君子”,历代《论语》的重要注家也不以此章关涉“君子”,而以之关涉“察人法”。唯有朱子以此章关涉“君子”,视此章所说的“所以”“所由”“所安”为判别人(包括他人与自己)是否为“君子”的三个标准。“所以”指“所为”,行为的善与不善可以作为初步的判别标准;“所由”指“意之所从来”,行为背后的意念或动机是否纯善,可以作为进一步的判别标准;“所安”即是“所乐”,以行善为乐、以善念为乐,这是更进一步的判别标准。由“所以”至“所由”再至“所安”为递进关系,由表及里,直至人心隐微处。“所安”(“所乐”)这一标准更为重要,其关乎行善的连续性与持久性。而在判别“君子”的活动中,“判别者”很重要,须做工夫涵养自己。朱子对此章的阐述,既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阐发,又举有生动的例子进行说明,同时融入了他的“心性论”“工夫论”内容,打上了理学的烙印。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学年鉴.2017》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仁者人也”新解》《朱子学的构建与中华文化主体精神的重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朱熹与陈亮往来书信编年考证》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国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