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与心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058
颗粒名称: 灵魂与心性
其他题名: 柏拉图与朱熹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拉图和朱熹的思想在本体论、伦理思想和个体与集体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柏拉图的思想主要由理念论、灵魂论和政治伦理学说组成。他认为灵魂和理念具有相似的品质,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照见了理念的世界,但进入肉体后遗忘了这些知识。人的任务就是通过复明来恢复遗忘的知识,实现幸福和道德。柏拉图认为灵魂和理念的关系是前后因果的,个体的完善与整个城邦国家的结构有关。
关键词: 思想研究 朱子学 柏拉图

内容

柏拉图的思想主要由理念论、灵魂论和政治伦理学说三部分构成,朱子的思想主要由天理论、心性论和格物致知的道德修养论三部分构成,而灵魂和心同样是贯穿他们各部分理论的枢纽,也是他们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朱熹的天理论都在本体论的高度决定了他们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态,理念与天理的差异也决定了他们伦理思想的差异。理念和天理皆为超越的本体论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理念作为本体是落脚于存在物背后的存在之上的,天理则是落脚于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之上。所以理念是类概念,天理是规律;理念是多样的、有着相互并列的关系,多样的理念既相互联系又保有自身的独立性,天理是整体性的、单一的、统摄存在物的。因此,人作为一种存在物在理念论的框架中就保有了自身的独立性,而在天理论的框架中,人的独立性则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涵盖、消解,这决定了柏拉图与朱熹伦理思想的根本差异。
  在柏拉图那里灵魂和理念有着同样的品质,灵魂在进入肉体前曾在理念的世界观照过所有的理念,所以灵魂是先天有知的,在进入肉体后受肉体影响而遗忘了曾经获得的知识,人的任务就在于复明被遗忘的知识而摆脱无知的状态,这样人才能走向幸福和道德。在朱熹那里天理和性都是超越的概念,性即是理,人心由性进入肉体后才得以生成,性内含于心中,性使得天理与人心直接贯通,因此心具万理、人性本善,只是受肉体影响才有恶的一面。又因为天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伦理纲常,所以格物致知的休养论就是反观本心,反观本心的目的就在于遵守纲常。灵魂与心的结构基本雷同,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构成,心亦有性情欲之三分,并且柏拉图与朱熹都主张由理性来主宰欲望;不同之处在于柏拉图将灵魂的结构与城邦国家的结构统一起来,而这种统一实际上体现了柏拉图对人类生活进行制度性安排的思想。
  柏拉图伦理思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好的生活和幸福,幸福是和求知相统一的,所以他的伦理思想是理性主义的目的论;朱熹伦理思想的纲领是存天理、灭人欲,是通过维护伦理纲常来成就道德人格,他的伦理思想是理性主义的义务论。柏拉图的思想体现了个体的自我完善,在朱熹那里,个体之修身养性成就的却是集体之性。这是由他们各自哲学的根本思想所决定的。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朱子学年鉴2013》

本书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动态、资料辑要(介绍朱子学新书目录、期刊论文索引、全球朱子学研究资料目录等)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家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