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心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981
颗粒名称: 朱子心论
其他题名: “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本书探讨了“朱子心论”与“超凡入圣”之学的关联。儒学是一种追求“超凡入圣”之学的理想人格境界,其本质是主体精神与本体的合一。虽然不同的儒者有不同的内容,但都强调精神与本体合一的意图。然而,精神与本体之间似乎总有看不到且抹不去的隔阂,直到朱子的“心与理一”才使儒学之精神与本体更为吻合,使儒学之“心性论”比较完备。然而,“心”与“理”之间的“隔阂”依然存在,直到陆王心学才真正彻底去除。该书从“心与理一”和“心与理二”的角度,从理、心、性、气、排佛等方面论证“儒释之异”。同时,从认识论、修养论和境界论的角度,分别论证了心认识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人通过修养而成圣以及“圣贤气象”的获得是在尊重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理性的自觉,是自我内心在尊重现实之上的对现实的超越,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关键词: 朱子 学术思想 研究

内容

吴冬梅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190千字
  该书从“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的关联,来展开对“朱子心论”的研究。儒学是一种“超凡入圣”之学,“超凡入圣”是儒学最高的理想人格境界,其实质是主体精神与本体的合一。虽然实质一样,但在不同的儒者那里,“超凡入圣”的内容不尽相同,有“心”与“仁”的合一,有“心”与“诚”的合一,有“心”与“道”的合一。虽然都有讲精神与本体合一的意图,但是精神与本体之间似乎总有看不到且抹不去的隔阂。直到朱子之“心与理一”才使儒学之精神与本体更为吻合,才使儒学之“心性论”比较完备,然而“心”与“理”之间的“隔阂”依然若隐若现。真正彻底去除“心”与“理”之间“隔阂”的始自陆王心学,然而“心即理”一出,“儒释之别”就岌岌可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心”与“理”之间“隔阂”的存在使得儒学得以存在。可以说,儒释之间的分界线在于其心性论。因而,朱子之“心与理一”是“超凡入圣”之学的集大成者,却也是一个过渡者。全书主要内容为:(1)基于“心与理一”和“心与理二”的角度,从“理、心、性、气”,“排佛”,“心与理一与心与理二”,“心与理一是儒家的传统”四个方面论证“儒释之异”。(2)基于认识论的角度,从“先知后行”、“天地之性人为贵”、“心性之辨”、“心之情态”四个方面论证心认识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3)基于修养论的角度,从“人心道心之辨”、“融道心于人心”、“心的横向功夫涵养”、“心的纵向功夫穷理”四个方面论证人可以通过修养而成圣。(4)基于境界论的角度,从“内圣与圣贤气象”,“诚意之心与情感、意志”,“醒悟之心与理性、直觉”,“自乐之心与现实、超越”四个方面论证“圣贤气象”的获得并不只是超验的直觉,也不仅仅是经验的总结,而是在尊重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理性的自觉,是自我内心在尊重现实之上的对现实的超越,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朱子学年鉴2013》

本书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动态、资料辑要(介绍朱子学新书目录、期刊论文索引、全球朱子学研究资料目录等)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冬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