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韩国学者对朱子学的研究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946
颗粒名称: 二、韩国学者对朱子学的研究状况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150-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朱子学的研究方面,韩国学者着重探讨了未发体认的理论。其中,崔一凡提出了朱子未发论具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并介绍了以往学者对未发体认的看法。黄棕源探讨了仁之自然生命的哲学意义,强调了朱熹思考和探索天地与人之德之间的一贯特色。此外,延在钦重新探讨了朱熹与张栻哲学之间的折中与对立,而金起贤则从即物穷理的观点研究了阳明学的事上磨练。这些研究为韩国性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看法。
关键词: 朱子 经学思想 研究现状 韩国

内容

第一,在朱子学的研究方面,韩国学者比较重视朱子未发体认的理论。崔一凡在《朝鲜性理学的未发体认工夫研究》的论文中提出了朱子未发论所具有的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并介绍了以往学者对朱子未发体认的看法。道南学派提倡的未发体认是朱子学统一向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李延平所授的朱子未发体认说方面,可再探讨三位学者的论点。其中,牟宗三提出了本体论的超越体征,刘述先也提出了李延平思想具有的独创特色,而陈来提出朱子学从道南学转变为二程学的特色及道南学派具有的神秘特色。崔一凡从这些中国学者的论点出发重新探讨了退溪与栗谷未发体认的异同问题。笔者认为崔一凡的研究为韩国性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朱子未发论的另一研究成果是李相敦的《朱子未发论的浑然与粲然》的论文。李相敦从一性浑然和粲然条理的角度重新探讨了人之未发中具有的思虑未萌与直觉不昧的意义所在。他强调人之本性在未发中虽然一性浑然无法特指什么,但是其中条理秩序井然存在,因而人一旦感触外物,人心之特定条理就发现出来。李相敦强调这些理论关系到未发工夫的问题。李相敦的未发论研究提出了以往较少探讨的浑然与粲然的概念,这也可说是韩国儒学上新的研究。
  黄棕源在朱子学的研究中涉及仁之自然生命的哲学意义。他在《朱子仁概念的自然生命意义》中探讨了朱子的仁思想具有的生命意义所在。黄棕源特别强调了朱熹始终思考及探索天地与人之德之间存在的一贯特色。朱熹的仁思想凸显了全体自然生命的“生命意义”。人类的个别生命生长盛衰之过程,从全体自然生命的视角看,则大自然的生命运动从未中断,而且个别生命也由种子的方式生生不息。但另一方面,黄棕源认为人之仁义礼智与宇宙的元亨利贞似乎不完全一致,而且宇宙的生命运动也不能仅靠循环与连续的角度探讨。笔者认为黄棕源的研究在朱子仁思想的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看法。另外,就朱子学的比较研究而言,有延在钦的《张栻心论研究》。延在钦在该论文中重新探讨了朱熹与张栻哲学之间具有的折中与对立的一面。延在钦认为张栻一方面要吸收朱熹《中和心说》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折中胡宏的心论,而他的这些试图没有得到成功的结果。还有金起贤写了《从朱子学的即物穷理的观点看阳明学的事上磨练》的论文。金起贤质问朱子的“即物”与阳明的“事上”之间有否共同的意蕴。金起贤认为阳明学对朱子学的误解之处在于阳明把朱子的“物”不是从人文学而是从自然学理解之。从现代学问的观点看,则阳明以理只存在于事物里为朱子学的主张是远离现实的。金起贤主张在事物之理先天地具备于人之心中的理论上看,则朱子学与阳明学实际上没有区别。
  韩国朱子学的另一论点,是有关李承焕的著作《横说与竖说》的争论。2012年高丽大学哲学系的李承焕教授从横说与竖说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朝鲜性理学的四端七情论辩。他认为如果我们从横说与竖说的角度看,则退溪与栗谷的论点的差异自然鲜明,终究是一种理论框架的不同所造成的。这几年,李承焕的《横说与竖说》著作,在韩国学术界里引起了不少争论,当然坚持传统的理论立场的一方觉得他的论点有些误导的作用,而另一方认为他的论点成了突破以往较古老的话语结构的一种线索。李相益在《性理学的再构成,还是解体?》的论文中重新分析了李承焕之《横说与竖说》的内容。李相益首先从同情的角度接受李承焕的理论框架。在他看来,认为李承焕坚持“性发为情”,而以“性即理”为不完整的概念,但是他认为应该坚持“性即理”的立场,而把“性发为情”看作不完整概念。笔者认为这些论辩丰富了韩国性理学的理论概念的研究。
  第二,在退溪学的研究方面,韩国学者还是比较重视四端七情论辩所具有的哲学意义。郑相峰在《退溪对朱子哲学的理解与其特色》的论文中,深入探讨了退溪说过的“理之动静”、“理发”、“理到”的思想。郑相峰强调退溪把朱子言的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当作理之本体,而此本体具有体用之用,即其作用,因此有能发能生的至妙之用。郑相峰分析说退溪说的理发之发是发现(manifest)的意思,而气发之发指谓发动(motion)。而后代学者不把这两个不同意思严格区分而混用,由此产生误读和误导。此外,退溪之“理到”思想关联着朱熹之格物穷理的思想。郑相峰主张退溪之“理到”思想人心之穷理与理自身之发现的双重意义。这是说人之格物穷理的过程中,包括理之本体也会主动自我发现的过程在内。笔者认为郑相峰的论文把退溪哲学成功地分析及整理出来,值得专家学者参考。关于退溪之四端七情论辩的另一篇论文是朱光镐的《退溪理发说,从理之能动性到道德情感的日常性》。朱光镐主张我们不是从理之能动性或发现性等观点,而是从道德情感的日常性看待退溪之四端七情论辩。由此,朱光镐接受李承焕教授的横说与竖说的框架。在他们看来,退溪与其后学比较倾向于他们基于道德心理学把道德倾向与人欲倾向布置成横说架构,相反的,高峰与栗谷他们所立足与存在的乘伴论把理气布置成乘伴者与乘伴基础的竖说架构。因此,朱光镐认为退溪倾向的横说要求人要检束及控制气之欲望,而且人以道德原则之理克服气质、做道德判断。相对的,高峰和栗谷倾向的竖说比较不重视人要检束及控制气之欲望的部分,是因为他们说的理没有能意图、造作等功能。从这些理论背景上朱光镐主张退溪之“理发”是指气质不能干预的纯道德律,也是指此道德律完全掌握人之意志的瞬间,而不是指理自身真的能动、能发的意义而言的。笔者认为这两篇论文即反映了当前韩国学术界对朱子退溪学解释的区分所在。
  关于退溪学四端七情论的另一篇研究论文是崔英成的《关于退溪四七理气互发论之渊源的考察——以洪治的〈心学章句集注大全〉为主》。崔英成介绍洪治(1441—1513)出生比李退溪(1501—1570)早60年。洪治的《心学》里出现退溪的有名命题“理发而气随之,气发而理乘之”的句子。在韩国一般学术界里,洪治与退溪的思想传承几乎不被重视,是因为洪治之著作因当时的政治士祸而消失,并且他的著作依然有后代之伪作的嫌疑。崔英成主张学者把洪治的《心学》看作伪书是没有根据的,当今学者应当以更严密和理性的态度再分析《心学》的真伪问题和意义内涵。
  其他退溪学的研究有关于礼学论辩的研究。金贤寿在《16世纪中后期退溪与门人学人之间的礼学论辩及倾向研究》的论文中介绍了《退溪丧祭礼答问》著作所引起的礼学论辩的主要内容。金贤寿在通礼和祭礼部分介绍了奉祀代数、忌日等的争论内容,在丧礼中介绍了神主旁题之位子、握手之制、庐墓制及返魂、父在为母丧及心丧等项目的争论内容。而且金贤寿用图表很详细地说明《退溪丧祭礼答问》所成的演变过程中参与的学人与其主张内容。笔者认为这篇论文善于介绍朝鲜时代韩国礼学的论点及其特色。还有谈到退溪之教育哲学的论文有ShinChang-ho(〓〓〓)的《退溪教育哲学与传统教育》。他在该论文中从退溪之《圣学十图》深入探讨了退溪的教育哲学。ShinChang-ho用图表详细说明《圣学十图》具有的教育哲学的内容及分类。这篇论文也是值得参考的。
  笔者还要介绍从应用哲学的角度探讨朱子退溪学的论文。其中,有一篇是从国乐治疗意义上剖析退溪笔写及传承的《活人心方》的内容。朴贞连在《关于退溪国乐治疗方法之模式研究》中介绍了《活人心方》中的“去病延寿六字诀”和“脏腑运动法”。目前,学术界在人文治疗、哲学治疗、哲学咨询等领域中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朴贞连详细介绍了在《活人心方》里的阴阳五行与人之五脏的相关性、脏腑运动法在音乐治疗上的意义等。笔者认为传统哲学之应用治疗的研究是一种新的突破。刘英姬也在《朱子学的哲学治疗的意义》的论文中探讨了朱熹《朱子语类》具有的哲学治疗的内容及意义。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朱子学年鉴2013》

本书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动态、资料辑要(介绍朱子学新书目录、期刊论文索引、全球朱子学研究资料目录等)9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