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与价值综合研究”(2010JDXM008)阶段性成果。本文应夏威夷大学与成均馆大学联合举办“TheCurrentSateofConfucianStudies”国际学术会议而作。本文最初论文资料由博士生董甲河搜集,特致谢意!
注释:
[1]丁为祥:《朱子理气关系的三种不同解读》,《江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丁为祥:《如何进入朱子的思想世界——朱子哲学视野的发生学解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乔清举:《朱子的境界论思想简论》,《湖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4]李振纲:《理性与道德理想主义——论朱子学的精神》,《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蒙培元:《朱熹哲学是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6]杨立华:《体用与阴阳:朱子“太极图说解”的本体论建构》,《哲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7]张克宾:《朱熹与〈太极图〉及道统》,《周易研究》2012年第5期。
[8]向世陵:《论朱熹对“继善成性”说的规范》,《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
[9]周方海:《朱熹之二元论矛盾及其原因》,《求索》2006年第6期。
[10]唐琳:《朱熹易学太极观的哲学内涵》,《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
[11]周炽成:《论朱熹与儒家的两轮哲学》,《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
[12]蒙培元:《乐的体验与审美境界——朱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第3期。
[13]林玮:《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4]姜真硕:《朱熹“与道为体”思想的哲学意义》,《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15]金春峰:《对朱熹哲学思想的重新认识》,《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
[16]陈来:《朱子四德说续论》,《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
[17]徐刚:《试论朱熹生命哲学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
[18]王锟:《“天地以生物为心”——朱熹哲学的“生本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9]张克宾:《论朱熹易哲学中的“生生”与仁》,《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
[20]蒙培元:《何为“格物”?为何“格物”?——从“格物说”看朱熹哲学生态观》,《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1]蒙培元:《论朱熹“生”的学说》,《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1期。
[22]郭学信:《朱熹人生哲学通论》,《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袁名泽:《朱子自然哲学的审视与纠偏》,《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4]王丽霞:《朱熹〈大学章句〉与王阳明〈大学问〉认识论之比较》,《学术论坛》2000年
第5期。
[25]徐强:《“主宾之辨”与朱熹的认识思想》,《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6]乐爱国:《从朱熹的格致论出发——论儒家知识论传统的建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7]郭淑新、余亚斐:《儒家知识论传统的延展与活化——朱熹格物补传意义的再诠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8]冯兵:《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朱熹的鬼神观辨析》,《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
[29]吴震:《鬼神以祭祀而言——关于朱子鬼神观的若干问题》,《哲学分析》2012年第10期。
[30]殷慧:《祭之理的追索——朱熹的鬼神观与祭祀思想》,《湖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1]桑靖宇:《朱熹哲学中的天与上帝——兼评利玛窦的以耶解儒》,《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2]谢晓东:《朱熹的“新民”理念——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考察》,《厦门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3]徐恩火、余龙:《得理至善:朱熹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理路》,《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34]王心竹:《从朱陈之辩看朱熹陈亮的王霸思想》,《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35]张维新:《论朱熹对儒家法制原则的改造》,《北方论丛》2012年第2期。
[36]陶有浩:《论朱熹的社会治理思想》,《求索》2010年第1期。
[37]温克勤:《略论朱熹的道德本体论思想及借鉴启示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8]萧仕平:《两种道德要求的分疏和转换——朱熹的“诚”、“信”之别及其对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启示》,《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
[39]沈顺福:《朱熹心灵哲学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40]谢晓东、杨妍:《朱子哲学中道心人心论与天理人欲论之内在逻辑关系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1]黄富峰:《朱熹的道德认识论》,《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42]赵妙法:《朱熹的伦理学与后伦理学之别》,《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3]杨国荣:《理念与境遇——论朱熹的伦理思想》,《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44]冯宾:《予“敬”予“和”:朱熹的礼乐价值论》,《江汉论坛》2012年第5期。
[45]董卫国:《朱子对儒家忠恕之道的创造性诠释》,《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46]王敬华:《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47]王春林:《“朱熹疑伪〈古文尚书〉”一说考辨》,《福建论坛》2009年第8期。
[48]周春健:《朱熹与〈尔雅〉》,《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9]雷炳锋:《朱熹〈诗序辨说〉试论》,《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0]赵伯雄:《朱熹〈春秋〉学考述》,《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51]陈良中:《论朱子〈尚书〉学章句义理之得失》,《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2]罗军凤:《朱熹说〈春秋〉》,《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53]孙显军:《朱熹的〈大戴礼记〉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4]刘增光:《朱熹〈孝经〉学探微三题——从元明学者的理解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55]李清良:《缘情:朱熹治经之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56]王新春:《朱熹的〈周易观〉》,《哲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57]郑万耕:《朱熹易学简论》,《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8]赵中国:《朱熹易学观述论》,《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9]张克宾:《朱熹“〈易〉本是卜筮之书”》,《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
[60]许家星:《朱子四书学形成新考》,《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1期。
[61]郭齐:《朱熹“四书”次序考论》,《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62]唐明贵:《朱熹〈论语集注〉探研》,《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63]朱汉民:《朱熹〈四书〉学的人文信仰特征》,《求索》2004年第10期。
[64]翟广顺:《典籍与教科书同构:朱熹纂辑〈四书〉的理路》,《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
[65]李方泽:《朱熹对〈大学〉主旨的改造和诠释》,《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66]霍炬:《论朱熹诗学的理论统一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7]方笑一:《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68]殷慧:《宋代儒学重建视野中的朱熹〈仪礼〉学》,《湖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69]蔡方鹿:《朱熹经学与宋学》,《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70]曹海东:《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8—309页。
[71]蔡方鹿:《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文史哲》2003年第2期。
[72]谢晓东:《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探析》,《福建论坛》2005年第11期。
[73]周光庆:《中国古典诠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20—422页。
[74]金春峰:《〈中庸章句〉的诠释思想及方法论》,《中国哲学与文化》(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3—206页。
[75]张汝伦:《朱子的释义学》,《中国诠释学》(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4页。
[76]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09—236页。
[77]曹海东:《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7—174页。
[78]李兰芝:《朱熹的易学诠释学》,《本体与诠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38—250页。
[79]周光庆:《中国古典诠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67—369、423—427页。
[80]张汝伦:《朱子的释义学》,《中国诠释学》(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81]曹海东:《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3—367页。
[82]郑宗义:《论朱子对经典诠释的看法》,《经典与诠释:色诺芬的品味》(第13期),香港: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07—240页。
[83]朱汉民:《实践—体验:朱熹的〈四书〉诠释方法》,《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
[84]冯达文:《从朱子与阳明之〈大学〉疏解看中国的诠释学》,《中日〈四书〉诠释传统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1—245页。
[85]李清良、郭瑞芳:《论朱熹对理解之蔽的认识——兼论中西阐释学理论的一项本质区别》,《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86]彭启福:《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学和陆九渊的实践诠释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7]蒙培元:《朱熹是怎样诠释四书的?——从方法的角度看》,《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88]李承贵:《朱熹佛教常识论——朱熹对佛教常识的认知及其检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89]李承贵:《朱熹视域中的佛教本体论》,《福建论坛》2007年第1期。
[90]李承贵:《朱熹视域中的佛教心性论》,《福建论坛》2007年第3期。
[91]李承贵:《佛教伦理:朱熹的认知、偏失及其教训》,《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
[92]李承贵、王金凤:《佛教与儒学的三大差异——朱熹的分辨与判断》,《湖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93]李承贵:《朱熹误读佛教之表现及其原因》,《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4]杨永胜:《概论(朱子语类·释氏)中的反佛思想》,《学理论》2012年第29期。
[95]刘立夫:《朱熹的儒佛之辨》,《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96]施保国、李霞:《“外斥内援”:朱熹佛教观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97]吴冠章、朱更生:《朱熹的佛教观》,《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98]孙利:《朱熹对佛老心性思想的借鉴与批判》,《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99]张俊:《朱熹思想与佛教关系》,《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
[100]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
[101]高建立:《援佛入儒:朱熹理学的新特色》,《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2]张慧远:《〈朱子语类〉“理禅交融”思想探微》,《学术界》2007年第2期。
[103]钦伟刚:《朱熹删改〈参同契〉经文考》,《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04]田智忠:《也论朱子对〈周易参同契〉的整理》,《周易研究》2012年第1期。
[105]杨燕:《论朱熹的道教史观》,《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6]郭齐:《道教对朱熹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道教》2000年第1期。
[107]王利民:《从(牧斋净稿)看朱熹的道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08]苏敏、徐炳兴:《朱熹与〈周易参同契考异〉》,《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109]丁原明:《朱熹理学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援用》,《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10]赵静:《朱熹生命观中的道家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11]田智忠、胡东东:《简论朱子〈阴符经考异〉的儒学特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12]孔令宏:《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注释:
[1]乐爱国:《白寿彝对朱熹生平事迹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4期。
[2]乐爱国:《民国时期白寿彝对朱熹从学于道谦的论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3]乐爱国:《民国时期白寿彝的朱熹易学研究》,《周易研究》2012年第5期。
[4]乐爱国:《民国时期白寿彝对〈朱子语类〉的研究——兼与胡适〈《朱子语类》的历史〉比较》,《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
[5]刘永祥:《白寿彝先生与朱熹研究》,《回族研究》2011年第1期。
[6]乐爱国:《民国时期冯友兰的朱子学研究与创新》,《东南学术》2013年第5期。
[7]乐爱国:《民国时期嵇文甫对朱熹与程颢思想异同之辨析——兼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之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8]陈代湘:《冯友兰对朱子学的继承和超越》,《船山学刊》2003年第1期。
[9]陈代湘:《冯友兰方法论与朱熹工夫论》,《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0]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1]柴文华:《论冯友兰的朱子学》,《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
[12]同上。
[13]王秋:《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空间》,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4]陈来:《张岱年先生的儒学观》,《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
[15]乐爱国:《张岱年的朱子哲学研究及其创新——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6]许抗生:《张岱年论中国哲学中的“理”思想》,《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17]李承贵:《张岱年释“理”之路径及其省察》,《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19]向世陵:《“接着讲”与理学的“被讲”——冯友兰、张岱年先生的宋明理学三系说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0]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00页。
[21]乐爱国:《民国时期钱穆的朱子学研究及其创新——从朱子心学入手》,《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22]李山河:《钱穆的朱子哲学思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3]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4]陈代湘:《钱穆的朱子心学论评析》,《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
[25]高令印、高秀华:《朱子学通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3页。
[26]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7]乐爱国:《民国时期谢无量的朱子学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8]柴文华:《论冯友兰的朱子学》,《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
[29]乐爱国:《民国时期胡适的朱子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30]乐爱国:《民国时期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不同观点——以胡适与冯友兰为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31]乐爱国:《民国时期唐文治的朱子学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32]乐爱国:《民国时期周予同经学史视野下的朱子学研究》,《江汉论坛》2013年第7期。
[33]乐爱国:《民国学人李相显〈朱子哲学〉述论》,《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4]乐爱国:《“理学而尚考据”——民国学人吴其昌的朱子学研究》,《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35]陈林、乐爱国:《民国时期汤用彤〈理学谵言〉对朱子学的阐释与推崇——兼论汤用彤早期的文化观》,《江汉学术》2013年第5期。
[36]柴文华:《论冯友兰的朱子学》,《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
[37]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38]乐爱国:《民国时期对朱熹理气论的不同解读》,《人文杂志》2013年第3期。
[39]乐爱国:《民国时期朱子学与科学关系的讨论》,《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0期。
[40]乐爱国:《胡适对朱熹格致说的诠释及影响》,《江淮论坛》2013年第2期。
[41]乐爱国:《民国时期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不同观点——以胡适与冯友兰为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42]同上。
[43]同上。
[44]乐爱国:《民国时期对朱熹政治思想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45]乐爱国:《民国时期对福建理学的研究——以福建协和大学王治心、李兆民、郭毓麟的研究为中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注释:
[1]杨燕:《〈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
[2]方笑一:《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李丽琴:《宋代经学诠释与朱熹对儒学终极关切的构建》,《孔子研究》2012第4期。
[4]叶方石、舒拥军:《朱熹〈集注〉、〈集传〉训诂方法论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许家星:《朱熹四书学形成新考》,《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3期。
[6]许家星:《朱子四书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
[7]翟广顺:《典籍与教科书同构:朱熹纂辑〈四书〉的理路》,《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
[8]杨浩:《孔门传授心法——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对儒家道统论的理论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许家星:《超凡与入俗——朱子四书学圣人观略析》,《孔子研究》2010年第6期。
[10]许家星:《“更是〈大学〉次序,诚意最要”——论朱子〈大学章句〉“诚意”章的诠释意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1]许家星:《仁的工夫论诠释——以朱子“克己复礼”章解为中心》,《孔子研究》2012年第3期。
[12]朱汉民、周之翔:《朱熹〈大学〉“明明德”诠释的理学意蕴》,《哲学研究》2012年第7期。
[13]乐爱国:《〈朱熹《中庸》学研究〉导论》,《社科纵横》2013年第2期。
[14]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诚”论——与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之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15]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对“诚者,天之道也”的诠释——兼与〈礼记正义·中庸〉的比较》,《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16]乐爱国:《析朱熹“‘诚’为〈中庸〉之枢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17]乐爱国:《朱熹论〈中庸〉之“诚”》,《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8]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哀公问政〉的为政以诚思想——兼与〈礼记正义·中庸〉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9]乐爱国、钟小明:《朱熹〈中庸章句〉对“慎独”的诠释——兼与〈礼记正义·中庸〉的比较》,《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4期。
[20]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对“性”“道”“教”的诠释及其蕴含的生态观》,《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21]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对“知、仁、勇”的诠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22]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兼与〈礼记正义·中庸〉比较》,《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1期。
[23]乐爱国:《朱熹“中庸”解的实学思想——兼与二程“中庸”解之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4]郭晓东:《论朱子对〈中庸〉“致曲”的诠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5]许家星:《朱熹〈中庸章句〉首章“三位一体”的诠释特色》,《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
[26]郑熊:《朱熹〈中庸〉解释方法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7]张锦波:《“实”而“中庸”——试论朱熹关于“中庸”的解读》,《福建论坛》(社科教
育版)2011年第12期。
[28]周元侠:《朱熹的〈论语集注〉研究:兼论〈论语集注〉的解释学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29]钟小明:《朱熹〈论语集注〉对“吾道一以贯之”的阐释》,《东南学术》2013年第2期。
[30]乐爱国:《朱熹对〈孟子〉“仁民而爱物”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1]刘娟:《朱熹诗经学思想矛盾性探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32]周淑舫:《孔子“诗论”与朱子诗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孔子研究》2011年第1期。
[33]王玉琴:《理学与诗学的契合——朱熹诗法观综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4]孙雪萍:《朱熹〈诗经〉诠释之“兴起”说浅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5]雷炳锋:《朱熹〈诗序辨说〉试论》,《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6]张辉:《朱熹〈诗集传序〉论》,《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37]郝永:《论朱熹诗经学的王道思想》,《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38]郑俊晖:《朱熹〈诗〉乐思想》,《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9]房瑞丽:《朱熹的三家(诗)学探略》,《孔子研究》2013年第5期。
[40]吴宁:《〈易〉本卜筮之书:朱子论〈易〉的形成》,《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1]张克宾:《朱熹“〈易〉本是卜筮之书”疏论》,《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
[42]王新春:《朱熹的〈周易〉观》,《哲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43]尉利工:《朱子(易)学诠释思想的形成与特点》,《哲学动态》2011年第10期。
[44]金祐瑩:《朱子易学之哲学的分析——通过〈易学启蒙〉理解“理”的“穷极”义》,《周易研究》2011年第2期。
[45]黄黎星:《朱熹论〈周易〉“乾道变化”之精义》,《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
[46]唐琳:《朱熹易学太极观的哲学内涵》,《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
[47]张克宾:《论朱熹易哲学中的“生生”与仁》,《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
[48]田智忠:《也论朱子对〈周易参同契〉的整理》,《周易研究》2012年第1期。
[49]刘艳:《朱子〈家礼〉的实质及其特色》,《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50]周慧珺:《朱熹(周礼)学研究》,《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51]殷慧:《宋代儒学重建视野中的朱熹〈仪礼〉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52]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53]尉利工:《论朱子的〈尚书〉学诠释思想》,《孔子研究》2013年第6期。
[54]刘增光:《朱熹〈孝经〉学探微三题——从元明学者的理解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注释:
[1]陈逢源:《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第25页。
[2]陈逢源:《“镕铸”与“进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历史思维》,台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第61—62页。
[3]同上书,第103页。
[4]同上书,第141页。
[5]同上书,第177页。
[6]同上书,第219—220页。
[7]同上书,第257页。
[8]沈享民:《朱熹批判“观过知仁”与“知觉为仁”之探讨——对比于程明道与谢上蔡的诠释进路》,《“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论评》(台北)2013年第45期,第39—60页。
[9]陈佳铭:《朱子格物思想中“心与理”的属性与关系新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台北)2013年第42期,第149—182页。
[10]王志玮:《论明初〈四书大全〉的纂修意义》,《东华汉学》(花莲)2013年第18期,第275—303页。
[11]姜龙翔:《朱子〈五经〉阅读次序及其义理定位》,《东吴中文学报》(台北)2013年第26期,第91—119页。
[12]周欣婷:《朱子〈易〉学的动静观:从经学与理学的交涉谈起》,《“清华”中文学报》(新竹)2013年第10期,第379—439页。
[13]王奕然:《探析朱子与门人对“理学字义”的论述——以〈性理字训〉、〈北溪字义〉为讨论文本》,《孔孟月刊》(台北)2013年第51卷第6期,第43—50页。
[14]孙淑芳:《存心之学——〈心经附注〉的圣学论述》,《国文学报》(台北)2013年第54期,第1—31页。
[15]张文朝:《朱熹〈诗集传〉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的流传》,《汉学研究通讯》(台北)2013年第32卷第1期,第9—22页。
[16]田世民:《从媒体史的观点看近世日本知识人的〈朱子家礼〉实践》,《淡江日本论丛》(新北)2013年第27辑,第143—159页。
[17]藤井伦明:《神儒妙契——山崎暗斋垂加神道中的“心”概念》,《师大学报·语言与文学类》(台北)2013年第58卷第2期,第1—23页。
[18]藤井伦明:《从格物到觉知——德川日本崎门朱子学者三宅尚斋“格物致知”论探析》,《汉学研究》(台北)2013年第31卷第3期,第169—192页。
[19]张雅评:《李栗谷、成牛溪“四端七情”论辩》,《鹅湖月刊》(新北)2013年第462期,第35—46页。
[20]林维杰:《黎贵惇的朱子学及其仙佛思想》,《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台北)2013年第10卷第2期,第161—186页。
[21]钟彩钧主编:《“中央研究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东亚视域中的儒学》,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
*本论文为基金项目“ThisworkwassupportedbyHankuk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ResearchFundof20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金文鎔: (18世紀朱子學的天人關係論의 向方--頭齋 黃胤錫의 경우를 中心으
로》,Seoul,韓國哲學論集39輯,2013年。
[2]李相益(Lee,Sang-ik):《性理學의 再構成인가?解體인가--李承煥의〈橫说과
竪说〉에 대한 批判的 論議》,Seoul,退溪學報133輯,2013年。
[3]延在钦:《張栻의 心論 研完——湖湘學과 朱子學의 聯關性을 中心으로》,Seoul,
中國學報67輯,2013年。
[4]崔一凡:《朝鮮性理學의 未發體認工夫 研究》,Seoul,退溪學報134輯,2013年。
[5]李相敦:《朱子 未發論의 渾然과 粲然》,Seoul,退溪學報133輯,2013年。
[6]黃棕源:《朱子 仁 槪念의 自然生命論的인 意味》, 大田,需學硏究29輯,2013年。
[7]金起贤:《朱子學의 即物窮理 觀点에서 본 陽明學의 事上磨鍊》,Seoul,孔子學 24
號,2013年。
[8]刘英姬:《朱子學의 哲學治療的 意味——〈朱子語類〉를 中心으로》,Seoul,韓國
의 思想과 文化68輯,2013年。
[9]朱光鎬:《退溪 理發說,理의 能動性에서 道德的 感情의 日常性으로》,Seoul,哲學
硏究47輯,2013年。
[10] 신창호 (Shin,Chang-ho) :《退溪 敎育哲學과 傳統敎育--〈聖學十圖〉 를 中心으
로》,Seoul,敎育哲學50輯,2013年8月。
[11]朴贞连:《退溪의 國樂治癒 方法에 관한 硏究——〈活人心方〉의‘去病延壽六字訣’
과‘臟腑運動法’을 中心으로》,Seoul,大田,儒學房研究28輯,2013年6月。
[12]邦相峰: 《退溪의 朱子哲學에 대한 理解와 그 特色--理의 動靜,發,到를 中心으로》, Seoul,韓國哲學論集37料,2013年。
[13]金賢寿: 《16世紀 中後盤 退溪와 文人,學人 간의 學 爭點과 傾向 硏究——〈退溪喪祭禮答問〉을中心u으로》,大郵,退溪學論叢21輯,2013年。
[14]崔英成:《退溪 四七理氣互發論의 淵源에 대한 一考察——洪治의〈心學章句集注大全〉과 關聯하여》, Seoul,韓國哲學論集37輯,2013年。
注释:
[1]《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硏究述评: 1946-2006),原文刊載于《鉴往瞻來-儒学文化硏究的回願与展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也可以参看网上免費电子版本转載,例如http://www.confuchina.com/10%201ishi/riben%20zhuzi.htm。
[2]硏文出版,2009年。另外,木下铁矢的近著还有《朱子-はたらきとつとあの哲学》(岩波书店,2010年),限于篇幅就不做介绍了。
[3]《朱子语类》卷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852页。
[4]岛田虔次的书虽然国内翻译不多,但最有名的《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很早就出版,之后的沟口雄三出来批判岛田的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岛田的反驳等等,也逐渐为内地读者所熟知。不过,“挫折”说主要讨论的对象是明代的阳明学以及李卓吾这样的“异端”,就朱子学研究而言,最有名的还是《朱子学と陽明学》(岩波书店,1967年)一书,该书从1967年第一次印刷开始,到2011年为止已经是第39次印刷,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岛田对朱子学以及阳明学的理解、包括岛田对“四书”的解读,在日本至今仍占据统治地位,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他的地位近似于牟宗三之于大陆、台湾的宋明理学研究。
[5]汤浅邦弘编著《概説中国思想史》(ミネルヴア书房,2010年),第112页。
[6]《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3页。
[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8]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发行,2010年。
[9]《朱熹門人集団形成の研究》(创文社,2002年),第458页。
[10]《朱子の実践哲学》(目黑书店,1937年),第267页。
[11]“鬼神问题对于朱子学理论而言带来了重大矛盾,朱子最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大学·中庸》下,朝日新闻社,1978年,第89页)
[12]《哲学学报》第50辑(九州大学文学部,1991年),第82-84页。
[13]《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089-3090页。
[14] 江户刊本,宝永五年(1708),尚斋三宅重固识,宝历十三年(1763)刊,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室坐春风文库所藏。笔者未有机会看到此版本,此处是转引牛尾原文。
[15]《鬼神と“かみ”—儒家神道初探》,《斯文》第104号,1996年。
[16]可参看其主页之介绍:http://www.toyo.ac.jp/site/chinese/
[17]《中国近世の心学思想》,第81、86页。
[18]《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3123页。
[19]同上书,第3128-3129页。
[20]同上书,第3125页。
[21]《朱子语类》卷七十二,第2422页。
[22]《周易本义》,《朱子全书》第一册,第84页。
[23]《二程集》上册,第154页。
[24]《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3206页。
[25]京都府立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阳明学,近年来开始转向朝鲜儒学以及朝鲜阳明学之研究,代表著作有《朝鮮の陽明学—初期江華学派の研究》(汲古书院,2013年)等。
[26]青词,又称青辞,产生于唐朝而盛行于宋、元、明时期,是道教斋醮时很重要的奏告文书之一。其句式为四六句式,很明显与唐代文坛盛行的四六骈文有关。根据张海鸥《唐宋青词的文体形态和文学性》(《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一文统计,宋人留有青词作品1423首,而唐代是248首。就现在能够看到的文献而言,真德秀写下的青词数量可见一斑。
[27]《史学杂志》第100号,1991年。
[28]《宋代道教民间信仰》(汲古书院,2008年)第一章第五节《祠庙の位置づけと知识人の贡献》。
[29]专修大学法学部教授,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出身,主攻佛教,而研究领域涵盖中国思想史、日本思想史、近现代问题等等,同是当今中国思想研究领域极少见的具备复数领域专业知识且思维敏锐的学者。论文有:《耶律楚材論—金朝滅亡前後における思想状況と政治状況の牽聯》(驹泽大学禅研究所年报第3号,1992年);《矛盾の神学—日本近世思想史における神話的思惟の問題》(专修人文论集第54号,1994年);《李沢厚“批判哲学的批判”考—現代中国のカント論(下)》(驹泽大学外国語部论集第42号,1995年);《“鎖国”と“開国”をめぐる理論的問題—政治地理的な視点からの試論》(专修人文论集第61号,1997年);《身体感覚としての孝—二十四孝と宝卷にみる孝の実践形態》(土屋昌明编《東アジア社会における儒教の変容》,专修大学出版
局,2007年);《中国近現代政治史研究とサルトーリーポスト文革時期における“民国
史”の課題》(专修大学法学研究所紀要33,2008年);《“韋伯熱”初探—1980年代中国におけるウェーバー受容の一側面》(社会科学年报第42号,专修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8年)等。
[30]《西山文集》卷二十五《径山三塔记》。闭国
[31]《儒道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32页。
[32]研究论著有《欧陽脩その生涯と宗族》(创文社,2000年),《宋代地方官の民衆善導論》(知泉书馆,2009年),《王安石—北宋の孤高の改革者》(山川出版社,2013
年)以及论文若干。
*本文系贵州传统文化中心研究项目“同一与差异:中西比较哲学视域中朱子‘理一分殊’思想的当代意蕴”(项目编号:201000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页。
[2]此据德国汉学家顾彬的报道,见《顾彬:传播中国文学的使命感》,《京师学人》第25期。
[3]陈荣捷:《朱子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第422页。
[4]Karl Friedrich Neumann,1793—1870,19世纪德国汉学家,慕尼黑大学东方学教授,曾在法国汉学泰斗雷慕沙处学习中文,后于1829—1831年到中国进修中文,收购中国典籍12000册回国。其生平事迹参见Hartmut Walravens,KarlFriedrichNeumannund KarlFriedrichAugust Guetzlaff:zwei deutsche Chinakundige im19.Jahrhundert,Wiesbaden:Harrassowitz,2001.
[5]Karl Friedrich Neumann,“Die Natur-und Religionsphilosophie der Chinesen.nach dem Werke deschinesischen Weltweisen Tschuhsi”,In:Zeitschriftfür diehistorische Theologie.Neue Folge,Stuck 1,Nr.1,Gotha 1837.S.1-88.
[6]按Neumann本人的报道,当时整个欧洲仅有三套《御纂朱子全书》,除其本人家藏一套外,另两套分别为巴黎皇家图书馆和英国亚洲学会所收藏(其中巴黎所藏版本还残缺不全)。参见Karl FriedrichNeumann,“Die Naturund Religionsphilosophie derChinesen.nach dem Werke des chinesischen WeltweisenTschuhsi”,S.3.
[7]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19世纪德国汉学家,1876年凭《太极图说》译文和相关研究获博士学位,后任莱比锡大学教授,代表作为《中国文言语法》。
[8]Wilhelm Grube,1856—1908,19世纪德国汉学家,Gabelentz的弟子,曾任柏林民俗博物馆东亚部主任兼柏林大学教授,德国女真文字研究的开创者,译有《封神演义》(前四十八回),代表作为《中国文学史》。
[9]Georg von der Gabelentz,Thai-kih-thudes Tschen-tsi Tafeldes Urprinzipas mitTschu-HiKommentare(Dresden,1876);Wilhelm Grube,ZurNaturphi-losophieder Chinesen,Likhi Vernunftund Materie(1879);Wilhelm Grube,EinBeitragzur Kenntniss des ChinesischenPhilosophieT’ung-Sudes Ceutsi,,mit Cu-hi’sCom-mentare nachdemSing-li tsing-i(Wien,1880).此据陈荣捷《朱子论集》,陈先生对这三种德文译本的评价是“比较准确”。
[10]Olaf Graf,1900—1976,在荷兰莱顿大学以日本儒学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常年在韩国和日本以本笃会教士身份传教。
[11]Olaf Graf,DschuHsi,Djinsilu,die Sungkonfuzianische Summamit demKommentar des Y Tsai(1953).
[12]陈荣捷:《朱子论集》,第430页。
[13]Olaf Graf,TaoundJen-Seinund SollenimsungchinesischenMonismus,Wies-baden 1970.
[14]E.V.Zenker,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Reichenberg 1926.
[15]Alfred Forke,Geschichte derneuer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De Gruyter
1938.
[16]J.Percy Bruce,1861—1934,英国传教士,中文名卜道成,英语世界朱熹哲学的早期译者和系统化研究的开创者,代表作为《朱熹和他的前辈们》(ChuHisand HisMasters,London,Probsthain,1923)。
[17]Wolfgang Ommerborn(Hg.),Jinsilu-AufzeichnungendesNachdenkensüberNaheliegendes-Texte derNeo-Konfuzianerdes 11.Jahrhunderts.Verlag derWeltreligionen,2008.
[18]若我们把观察范围放得略宽一些,则有必要提及下述两种宋代道学重要文献的德文
译本:其一,张载《正蒙》的首个德译全本,Michael Friedrich/Michael Lackner/Friedrich Reimann(eds.),Chang Tsai:Zheng Meng,RechtesAuflichten(aus demChinesischenuebertragenund mit Einleitungund Kommentarversehen),Hamburg:Meiner,1996;其二,胡宏《知言》的首个德译全本,Hu Hong,Wortekennen-Zhiyan.uebersetzt von Hans van Ess,Verlag der Weltreligionen im Insel Verlag,2009.
[19]Wilhelm Schott,Zur Beurteilung des chinesischenPolyhistors Tschu-hi,Berlin,1886.
[20]Jutta Visarius,Untersuchungen zurMetaphysikdes ChuHsi,Diss.Bonn 1985.
[21]Wolfgang Ommerborn,Geistesgeschichtliche Forschung in der VR China:Die gegenwaertigeBewertungdes ZhuXiund seinerKonzeptionvonLiund Qi,Bochum 1987.
[22]Kenji Shimada,DieNeo-konfuzianische Philosophie.Die SchulrichtungenChuHsisundWang Yang-mings,uebersetzt von Monika Ueberhoer,Hamburg 1979.
[23]Hae-suk Choi,Spinozaund ChuHsi:DieabsoluteNatur als der Grund desmenschlichenSeins inderEthikSpinozasund der neokonfuzianischenLehre ChuHsis,Frankfurt am Main 1999.
[24]Lin Wei-chieh,Verstehenund sittlichePraxis:EinVergleichzwischendemKonfuzianismus ZhuXisund der philosophischenHermeneutikGadamers,Frankfurt am Main 2001.
[25]Hans van Ess,VonCh’engIzuChuHsi:dieLehre vom rechtenWeg inderUeberlieferung der FamilieHu,Wiesbaden 2003.
[26]Wolfgang Ommerborn,Dai Zhens Rezeption des Mengziund seineKritikander Schule des ZhuXi.Teil I:Philosophische Ueberlegungen;Teil II:PolitischeUeberlegungen,Bochum 2006.
[27]Thomas Tabery,SelbstkultivierungundWeltgestaltung:Die praxiologischePhilosophie des Yan Yuan,Harrassowitz 2009.
[28]Franz Kuhn,“Die neun Gebote des chinesischen Kaisers von Chu Hsi”,in: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fuer Orientalische Sprachen,20(1917),115-141.
[29]Olaf Graf,“Chu Hsi und Spinoza”,in:Internationaler KongressfuerPhilosophie,10(1948),238-242.
[30]Michael Lackner,“War Zhu Xi ein Hegel avant la lettre?Verstaendnisproblemezwischen China unddem Westen in der Gegenwart”,in:InternationalesAsienforum,22.1/2(1990),39-53.
[31]Victoria Contag,“Erkenntnisse des alten Chu Hsi”,in:Sinologica,7(1963),217-227.
[32]Michael Friedrich,“Tradition und Intuition:Zur Vorgeschichte der Schule vonChu Hsi”,in:Schmidt-Glintzer,Helwig(Hg.):Lebensweltund Weltanschauungder chinesischen Oberschicht imfrueh-neuzeitlichenChina,Stuttgart 1989,1-43.
[33]Ralf Moritz,“Begriff und Geschichte-Ein Beitrag zu Zhu Xi”,in:TraditionundModerne-Religion,PhilosophieundLiteratur in China,Dortmund 1997,83-98.
[34]Wolfgang Ommerborn,“Die philosophische Betrachtung des Menschen in derLehre des Zhu Xi”,in:BocHumerJahrbuchzur Ostasienforschung,11(1988),
135-152.
“Leben und Denken des Neo-Konfuzianers Zhu Xi(1130—1200)”,in:DasneueChina,2(2000),31-33.
“Zhu Xis Rezeption der renzheng-Theorie(Politik der Menschlichkeit)desMenzius und ihrer philosophis-chen Grundlagen”,in:Archiv fuer Begrif-fsgeschichte,48(2006),65-99.
“Rezension zu Hans van Ess:Von Ch’eng I zu Chu Hsi:die Lehre vom rechtenWeg in der Ueberlieferungder Familie Hu”,in:Bochumer Jahrbuch zur Osta-sienforschung,28(2004),262-266.
[35]Heinrich Hackmann,Chinesische Philosophie,Muenchen 1927.
[36]Wolfgang Bauer,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Konfuzianismus,Daoismus,Buddhismus,C.H.Beck.2009.
[37]相比之下,被纳入美国学术体制内的陈荣捷等华裔学者对朱熹思想的大规模翻译和研究,对英美汉学的朱熹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德国汉学界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但之所以长期以来未有变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德国汉学本身在德国学术界内部的艰难生存环境。
[38]参见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5年,第153—155页。
[39]秦家懿编译:《德国哲学家论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71—72页。
[40]R.Loosen/F.Vonnessen(Hg.),“Leibniz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inG.W.Leibniz,ZweiBriefeueber das binaere Zahlensystemund die ChinesischePhilosophie,Stuttgart 1968.S.41,42,44,55.
[41]莱布尼茨深邃地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邓·司各脱的存在论思想的真正要义,进而决定了德国唯心论乃至唯心论之后的西方哲学。对于莱布尼茨的思想史意义,海德格尔在晚年时曾有如此表述:“若我们想得足够深远的话,就可以发见到,莱布尼茨的思想承载着和烙印着近现代形而上学的主要趋向。因此,在我们的沉思中,莱布尼茨这个名字并不代表着一种过去的哲学体系。这个名字命名着一种思想的当前,这种思想的力量还没有消逝,而这种当前,我们还有待于与之相逢。”(Martin Heidegger,DerSatz vomGrund,GA.10,Frankfurt 1997,S.51)莱布尼茨与朱熹思想的这场“对证式的对话”显得意味深长。
[42]R.Loosen/F.Vonnessen(Hg.),“Leibniz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inG.W.Leibniz,Zwei Briefeueberdas binaere Zahlensystemund die ChinesischePhilosophie,Stuttgart 1968.S.64.
[43]可参见拙文《朱熹“理一分殊”问题中的二重性思辨——从〈朱子哲学研究〉相关探讨的不足与限度谈起》,《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44]Alfred Forke,Geschichte der neuer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De Gruyter 1938,Vorwort,VI.
[45]Alfred Forke,Geschichte der neuer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De Gruyter 1938,S.201-202.
[46]Alfred Forke,Geschichte der neuer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De Gruyter 1938,S.202.
[47]阿奎那并未真正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类比问题。在阿奎那的那些稍微偏离了亚里士多德类比问题之要义的解读中,阿奎那认为,对存在(上帝)和存在物(造物)的词语运用
必须处于歧义性和单义性之间,此即类比。类比是介于完全多义性与纯粹单义性之间 的表达方式,处在类比关系之中的观念不像在单义关系中那样是同一的,但也不像在 多义关系中那样是差异的。对此问题,司各脱则把握住了希腊古典形而上学的基本精 神,他清晰地指出:存在是二重性的,但这种二重性植根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有可能谈 论上帝(存在),那么一定会有一些词语在用于上帝和用于造物的时候意义相同。某些 超越性的词语(如“一”、“真”、“善”等)必须是单义的,无论这些词语是用于造物 的不同种类还是用于造物以及上帝本体,它们都具有单一的意义。更多阐释在此不能 展开,容另文探讨。
[48]马恺之(Kai Marchal):《德国比较哲学的先锋:葛拉福神父的〈道与仁〉》,萧豫安译,《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7年第2期。
[49]Olaf Graf,Tao und Jen-Sein und Sollen im sungchinesischen Monismus,Wies-baden 1970,S.361.
[50]马恺之(Kai Marchal):《德国比较哲学的先锋:葛拉福神父的〈道与仁〉》,萧豫安译,《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7年第2期。
[51]海德格尔对类似问题有发人深省的阐释,他说:“工作做得很精确的哲学史家们对他们‘研究’的思想家所做的报道,通常是一些很特别的事情;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仍然能够借助于这样一种不充分的历史学报道辨认出本质性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就在于他作为思想者和追问者自始就切近于有待思想和追问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无论多么精确的历史学科学都不能达到的切近。”(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07页。译文据德文版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