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淳对朱子学说的传承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880
颗粒名称: 二、陈淳对朱子学说的传承与发展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329-332
摘要: 《北溪字义》是陈淳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是对理学的重要范畴进行梳理、解释,可谓集程朱理学从章句到义理之大成。陈淳对朱学的领悟、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北溪字义》中,反复阐明朱子之学乃“实学”,以此将朱学与老庄之学、佛学等区隔开,便是陈淳对朱子学最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朱子学说 传承发展

内容

作为“朱门第一人”的陈淳可谓是学识精湛,深得朱熹真传,《北溪字义》是其代表作。福建省委党校林怡认为,陈淳对朱学的领悟、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北溪字义》中,反复阐明朱子之学乃“实学”,以此将朱学与老庄之学、佛学等区隔开,便是陈淳对朱子学最重要的贡献。传统儒学重身心体悟、事上践履,理学在继承深化这一特点的同时,亦呈现出重范畴、讲辨析的趋向,形成了以“字义”为特征的范畴之学。南昌大学许家星指出朱子门人后学创造出来的“字义”体,构成了朱子“四书”诠释的新样式,具有摒弃考证、专注义理的特质,其因应理学发展而形成的“字义”体,对中国哲学的范畴学、“四书”学皆做出了独特贡献,亦显示出朱子后学对朱子学之继承与创新。《北溪字义》是陈淳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是对理学的重要范畴进行梳理、解释,可谓集程朱理学从章句到义理之大成。厦门大学王伟对其中“忠恕”条目进行深入探究,认为其继承二程、朱子的思想,对忠恕做了理学的阐释,使儒家的“忠恕”之道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在后来的儒家继承者中进一步得到深化与发展。而台湾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则对《北溪字义》中“命”的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陈淳用天命论诠释朱熹的宇宙论,以其越过实实在在变动着的客观宇宙而直指现实人生。闽南师范大学景云认为陈淳用“命”将“天”与“人”联结起来,构建了一个自天经命到人的变动体系。“天与命只一理”,“天以全体言,命以其中妙用言”。“命”虽为客观的天道自然,但人可以认识并获取,人的主观知性能够体认这种客观必然。而朱熹陈淳文化研究会林文全则从陈淳“诚”“信”观出发,针对当前社会诚信危机的具体表现及危害来探讨其当代价值。
  朱熹将德育置于教育之上,认为德育对人意义重大,不仅可修身,还可治人、治国。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童顺平认为,陈淳的德育思想散见于其理学思想体系中,在陈淳思想体系里,德育的目的是“去人欲,复天理”,德育的内容是圣贤义理,德育的原则是涵养进学、致知力行、循序用功、不离日用,德育的方法是立志、思诚、主敬、存养、克己。在朱熹那里,致知与力行紧密相关,致知本身是一种活动,只是这种活动的原始目的与行有所不同,徐刚和出燕鹏认为陈淳作为朱子学的重要传人,在其学问、致知及论著中,继承和发扬了朱子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贯穿了一种鲜明的思辨精神,这些方面对当代教育管理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
  宋代科举制度弊端丛生,陈淳作《似学之辨》,以“似学而非学”区分“科举之学”与“圣贤之学”,批评科举制度对于儒学“明体达用”之道的戕害。上海大学袁晓晶认为,陈淳此文对科举的批评,不仅是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对于“义利之辨”思想的传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学作为科举内容后,始终处于“政”“学”之辨的紧张之中。这种紧张关系到了晚清产生了颠倒性的变化,并反映了儒学在晚清政学秩序失序后的困境。宋代私学在科举制度弊端丛生的时期得以充分的发展,而启蒙教育更是如此,陈淳的《启蒙初诵》便是对当时启蒙教育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一面旗帜。漳州市龙文区实验小学郭耀梅撰文指出,科举乱象导致重智轻德,必将是德育缺失所带来的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的缺失。闽南师范大学吴文文则从音韵学角度出发考证在《启蒙初诵》通行的南宋时期漳州启蒙教育中的教学语言。
  朱熹哲学的生死观、鬼神观、宗教性问题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日本关西大学傅锡洪认为,朱子后学陈淳的鬼神观,在问题意识和理论表述方面也有其一定的独特之处。他注重将宋代道学阐发的“以阴阳造化为说,而天地万物之屈伸往来皆在其中矣”的鬼神观,与传统的祭祀礼仪、生死问题结合起来讨论。他认为祭祀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的宗法制度和“施报”观念基础上的。严格而规范的祭祀制度,既有助于良好人伦秩序的建构,也涉及如何安顿人们对生死问题的关切以及对神灵信仰的需求。各种民俗信仰对儒家原有的祭祀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如何处理“礼”与“俗”的关系从而“仍故俗而节文之”,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朱子学之所以能影响中、日、韩思想数百年,朱子门人是其主因之一。然而,朱子思想深受重视,以致门人多沦为配角,使研究受到束缚。陈栎曾比较朱子门人黄榦、李方子与陈淳,指出:“陈安卿当为朱门第一人,看道理不差,其文字纯正明畅,黄直卿、李方子多有差处。”可见陈栎对陈淳推崇备至。在陈淳《北溪大全集》中,李方子出现次数较黄榦为多,且现存有两人四封往来书信。此外,现今学者的研究对李方子也较少提及。淡江大学李蕙茹对福建朱子学派中的李方子与陈淳做了详细的比较,除了生平介绍外,亦对两人的学术成果与传播朱学的贡献进行讨论。“紫阳别宗”是陈淳在朱子学派中的地位,顾名思义,这是肯定陈淳传播朱子学的重要贡献,亦是区别于紫阳正宗——黄榦的评价。南京大学王志阳便以陈淳诗歌为考察对象来论述陈淳学术地位的形成原因。而漳州市龙文区教育局沈少辉则认为陈淳的诗作均属于“理学诗”范畴,内容可分为训童启蒙、咏物写景和自警感悟三部分,对诠释、传播和拓展理学思想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漳州儒学自唐初陈元光开漳以来落地生根,至南宋朱熹知漳后枝繁叶茂,儒学大师辈出,宋、元、明、清代有其人。漳州儒者通过追述以诗文名号、敬祀以书院祠堂等方式加以建构清漳一地之儒学谱系。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郑晨寅通过对漳州儒学源流与发展的梳理,指出当下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挖掘漳州儒学资源,着力探讨漳州儒学的实践、致用与创新。受宋代家族体制的影响,陈淳家族在闽南一带和星马等地开支散叶。许初鸣从漳州府志选录的几篇文章的考察中看出陈淳作为一介布衣的济世情怀。陈杰奇和陈中杰以《俊美陈氏家谱》为主,其他陈氏谱牒为辅,对陈淳家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郑来发则撰文介绍陈淳一脉在星马的传衍。厦门大学高秀华教授从陈淳论“朱熹治漳”说起朱子文化与漳州的关系。漳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陈荣翰、张大伟则认为朱子的语录和书信中保留有许多漳州方言中的古词汇。从朱熹开始,宋代的陈淳、王遇,元代的黄元渊、林广发,明代的胡宗华、刘宗道、陈真晟、蔡烈、黄道周,清代的蔡世远、蓝鼎元、庄亨阳等都可以称作是漳州理学的先贤,他们不管是一介布衣,还是岩栖谷饮,抑或为官治世都一本儒家宗旨。而晚清的王咸熙先生则“导源紫阳、北溪,以谨独主敬为本”。
  终身躬行实践,人称为王理学。杨嘉福就对王咸熙先生的理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阐释。而福建省语言协会李阿山也对王咸熙先生第五子王作人先生“居敬”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外,此次研讨会出版的与朱熹、陈淳相关的专书,有以下三本。陈支平、叶明义主编《朱熹陈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李蕙如著《陈淳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漳州北溪书院编《陈淳研究论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还有一些研讨会内部资料:漳州北溪书院编印《朱熹与漳州》和《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漳州市龙文区朱熹陈淳文化研究会编印《朱门高弟陈北溪》,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编印《朱子文化书画邀请展作品集》。其中漳州市龙文区朱熹陈淳文化研究会编印的《朱门高弟陈北溪》和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编印的《朱子文化书画邀请展作品集》,是陈淳生平事迹的通俗简介和书画艺术领域的合集,并不是朱熹陈淳研究的学术性成果,故在此不谈。《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为影印“四库全书”本,与李蕙茹所著《陈淳研究》以及收录了数年来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陈淳研究的知名专家论文《陈淳研究论集》,这三本专著一同收录于《陈淳研究丛书》之中,对于今后学界关于陈淳的研究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陈淳研究》是李蕙如博士的专著,全书八章,较全面地论述了陈淳的思想,其中对陈淳的工夫论,即如何成圣成贤、提高道德伦理思想的论述,很有文化价值。而漳州北溪书院编印的《朱熹与漳州》一书,从朱子的生平事迹、政绩、著述、遗迹、门生及其问学、传说等方面入手,展示朱子在漳州任职期间的政绩、所写书信与序言等作品、民间传说、漳州籍弟子的情况及朱子与漳州籍弟子之间的问答记录,旨在全方位考察朱子在漳州时期的活动及与漳州士人之间的交流,解决漳州朱子文化研究资料相对零散、短缺的状况,有助于研究朱子在漳州时期的政治施为和理学思想,考察闽南理学的发展源流和影响,研究闽南民间朱熹形象及漳州文化心理的形成过程,从而推动作为朱子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北溪学派的学术思想研究。
  本次会议是海峡两岸朱子学研究专家的一次盛会。在这次会议上,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朱子学研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朱熹陈淳的哲学、礼学、文本与实践,方法多元,视角新颖,为日后深入开展朱熹陈淳学术文化思想研究打下了基础,对漳州地区以及福建文化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学年鉴.2014》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分为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等九个栏目,收录了《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对方东美朱熹诠释的反思》、《2014年韩国朱子学的研究概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邓晨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