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思录》看朱熹与张载的理学差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836
颗粒名称: 以《近思录》看朱熹与张载的理学差异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78
摘要: 《近思录》是朱熹与吕祖谦在1175年共同编纂的一部著作,旨在弘扬道学,引导初学者入门。该书体现了朱熹建构道统、规范理学规模的意识,在对张载的批判中展现了朱熹理学思想与张载思想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近思录 理学差异

内容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指导教师:白奚教授)
  为弘扬道学,引导初学者入门,朱熹与吕祖谦于淳熙二年(1175)共同编纂《近思录》,以作为学者入门之基。《近思录》也可以看作是朱熹建构道统、规范理学规模的一部著作。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张载,在对佛老的批判中建构起自己的气本哲学体系,开创了关学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朱熹对于张载的态度在《近思录》的选材与分析中表露无遗,这直接反映出朱熹理学思想与张载之间的差异。全文首先由朱熹与吕祖谦对于“道体”卷次编排的分歧出发,具体分析《近思录》一书之构成,以及其中体现出的朱熹建构道统的意识。第二章系统论述张载的理学,从天道、性命、工夫三方面展现其真实的思想貌相。第三章通过朱熹对张载语录的选材与解释,比较《近思录》中所呈现的张载思想与其本来思想的差异之处。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之上,同样从天道、性命与工夫三个方面,尝试指出,朱熹与张载对于天道本体与具体的个体心性之间,是否存在决然对立的分离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正是这一差异决定了朱熹对于张载的接纳与批评,决定了他希望在《近思录》中呈现的张载形象。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学年鉴.2014》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分为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等九个栏目,收录了《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对方东美朱熹诠释的反思》、《2014年韩国朱子学的研究概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