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636
颗粒名称: 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271-2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10月19日—22日,由中华朱子学会、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九江学院联合主办的“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庐山白鹿洞书院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朱子学研究学者汇聚一堂,发表弘论。与会学者就朱子哲学、朱子学术、朱子门人后学、海外朱子学、朱子理学教化、朱子学与当代社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朱子学 学术研讨会 综述

内容

2011年10月19日—22日,由中华朱子学会、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九江学院联合主办的“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庐山白鹿洞书院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朱子学研究学者汇聚一堂,发表弘论。与会学者就朱子哲学、朱子学术、朱子门人后学、海外朱子学、朱子理学教化、朱子学与当代社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朱子哲学
  朱子理气问题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点。陈来教授深入讨论了朱子四德说,指出朱子四德说包含“从理看”,“从气看”,“从物看”三种论述,朱子不再把元亨利贞仅仅理解为理,而注重将其看作兼赅体用的流行之统体的不同阶段,仁义礼智不仅仅是性理,也被看作生气流行的不同发作形态,表明朱子的哲学世界观不仅有理气分析的一面,也有流行统体的一面,后者更显现出朱子思想的总体方向。
  乔清举教授就朱子理气动静问题提出新解,指出朱子“动”、“静”概念可分为形而上下两个层次:理或太极之动静为本体意义之动静,气之动静为现象意义之动静,在道体流行境界,太极之动静表现于气之动静。太极是具有使气运动的本体力量,是活理。理对于物具有支配、主宰与决定作用。赖功欧教授指出,朱子理学以理气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以天道自然观为基础,存在二元悖论困境。曾春海教授就朱熹理一分殊的理气论与冯友兰新理学展开了对比研究,认为朱子的理气论契合机体论,而与冯先生采用的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法不同,显示了冯先生接着讲而非照着讲的特色。林乐昌教授分析了朱熹理气观与张载虚气观的关系问题,指出朱熹理气观主要继承濂溪“太极阴阳”模式,而非张载“太虚即气”模式。
  与会学者还就朱子心性论、太极、诚意、鬼神诸思想提出新解。向世陵教授分析了朱子“心之本体”包括知觉、体用合一、自明诸内涵,指出“心统性情”说的意义在于能全面解释从体到用、从本然到端绪的心性情的整体,使心之本体与性之本体合而为一。杨柱才教授分析了朱子“太极本体”说、太极体用说,强调太极作为全体之理,是阴阳及五行万物的最终根源,太极自身是体用的合一。许家星博士通过细致考察朱子对“诚意”章所作反复修改,辨析诚意章在文本上的差异及其反映的哲学问题,指出“诚意”在朱子思想中的地位应引起重视。吴震教授认为朱子视鬼神为阴阳造化之迹,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看法,在鬼神问题上强调祭祀实践行为的重要性,是朱子宗教思想的一大特色。
  方旭东教授运用道德哲学分析朱熹对知而不行问题的解释,探讨它对当代道德行动的研究带来的启发。张锦枝博士阐释了朱子哲学的道德自然主义的表现、涵义、意义及其与道家自然主义之异同。吴长庚教授从总体上论述了宋明江西心学的发展。平飞教授归纳了当前朱子学研究的五大范式。吴吉民老师从宇宙的目的与人的使命出发,论述了朱熹生命宇宙观思想。
  二、朱子学术
  朱子经学是朱子学术的重要内容,四书学是其中的核心论题。陈荣开教授细致剖析了朱子对《中庸章句》二十二章的解释,指出朱子虽未在形式上将经文分节,却已在实质上将之分成三个部分,《章句》对圣人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理解有同有异。顾宏义教授分析了《四书》之名的来由,指出以“四书”作为专书之名,大体出现于宋宁宗嘉定年间。井泽耕一教授通过解读上海图书馆藏《金匮要略方》的“纸背文献”,阐释了南宋末期士大夫的《四书》解释研究。田智忠博士以有力证据逐条回应了《周易参同契》经朱子删改说之问题。
  朱子礼学是朱子学术中实践特色颇浓的部分。田浩教授以中国学生对《朱子婚礼现代版》民意调查为例,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的潜在力。朱杰人教授认为,礼学是朱子学术世俗关怀的集中体现,阐释了朱子礼学在现时代的实践意义。戴扬本教授讨论了朱子礼学与时俱进、注重教化的特色。殷慧博士分析了朱子《仪礼经传通解》重实用的特点,指出其目的在于礼治工夫和义理适得其所,达到安邦定国的大治境界。朱茂男先生阐释了朱氏宗亲会在推动朱子之礼在生活中实践的行动与成就。
  朱子文学是朱子学术的应有之题。胡迎建教授探讨了朱子哲理诗局势大,气格高的特点,显示出朱子烛照天地、探究事物之源的哲人形象。方笑一教授讨论朱熹经学与古文的密切互动关系。
  三、朱子门人后学
  朱子门人的研究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论题。朱荣贵教授从思想史角度论述了真德秀及其门人在宋末元初对朱子学的继承与传播。方彦寿教授从关注民生与书院建设两方面论述了朱门弟子陈宓。苏费翔博士分析了陈淳与黄榦关于《近思录》与《四子》在读书次序上的争论。徐福来教授探讨了吴与弼读书之功夫与境界。邓庆平博士论述了胡居仁工夫论卫道、主敬、穷理、重实践的特点。林月惠研究员以罗钦顺《困知记》为线索,选取日本德川时代三位朱子学者思想为例,探究日本朱子学者对明代朱子学者罗钦顺思想的接受,呈现出东亚朱子学发展的面貌。
  四、海外朱子学
  朱子学在海外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海外朱子学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论题正反映了朱子学的这一特点。彭国翔教授介绍了近三十年英语世界朱子研究的概况、趋势及意义,提出了解西方相关研究对于国内学者从事朱子学的必要意义。杨祖汉教授基于韩儒郭钟锡的心论的分析比较了其与朱子思想的异同。姜真硕通过对薛文清与李退溪哲学思想的对比性研究,认为若把研究朱子学的视野放在东亚地区,则所谓“明代时期朱子学之没落”的见解应被修正。汤浅邦弘教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读了代表日本江户时代知识据点的“怀德堂”所体现的朱子学特征,竹田健二教授就重建“怀德堂”所发生的学术活动的考察,认为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借助包含朱子学在内的汉学来提高国民道德。
  五、朱子理学教化
  朱子理学思想具有切实而广泛的教化功能。日本吾妻重二教授考察了东亚的书院、私塾,并且用文化交涉的观点对中国、朝鲜、越南、日本作了比较研究,强调以朱熹等人为首的民间学校“书院”在近世东亚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朱人求教授以朱熹为中心,从整体上论述了南宋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的关系。鹤成久章教授探讨了明代科举与朱子学的关联,由此分析了体制化教学所带来的学习模式的变化。郭宏达老师用现代语言解读了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六、朱子学与当代社会
  在全球化时代理解朱子学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无疑是必要的。李明辉教授探讨了朱子思想与现代政治伦理的关系,指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在现代民主制度中依然不失其意义。戴鹤白教授通过对朱子《庚子应诏封事》和《辛丑延和奏札》的研究,高度赞赏了朱子是道学理想和政治实践交相辉映的典范。吴国富教授分析朱子“天理”观的客观性,认为这是朱子救国救民政治主张的最高纲领。
  陈来教授在闭幕式上将本次会议作了六方面的归纳,同时概括出它的三大特色:体现出朱子学概念的广泛涵盖性;对明代朱子学有较集中深入的讨论;青年学者扮演了更积极角色,江西本地研究势头很好,出现了论文质量颇高的后起学者。本次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加强朱子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朱子学研究的水平,扩大江西思想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原载《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1期,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哲学系)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家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