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话语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622
颗粒名称: 理学话语研究
其他题名: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2BZX039)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57-258
摘要: 本课题使用话语分析方法研究理学,探索理学话语的内在解释,揭示话语本身所隐含的问题意识、时代主题及其解决之道。研究发现,理学话语承载了日常生活世界的认知与行动一致性,并具有独特的话语系统、意识形态、面子系统和社会化适应模式。理学通过书院教化、学术争锋、科举等方式影响社会革新和塑造新的人格,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课题内容包括理学话语的历史发展、特征、意识形态、面子系统、社会化适应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理学中有关本体、工夫、政治、境界等核心话语的分析。
关键词: 理学 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内容

本课题运用西方哲学界慎用的话语分析方法来剖析理学,提出了话语的内在解释的理论方法,即以某个时代的核心话语为中心,深入文本和历史去发现话语本身所隐含的问题意识、时代主题及其解决之道,再现思想史上某些重要的环节。
  理学话语的展开,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强调认知与行动的一致性,恰好与话语分析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吻合,它也有力地证明了话语分析方法在理学研究中的优先地位。理学是关涉内圣外王的思想整体,是宋元明清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自己的独特的话语系统、意识形态、面子系统和社会化适应模式。理学由上述核心话语构成了其丰富的话语系统,它关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理学话语秉承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的道统文化精神,坚持王道政治理想,倡导为己之学,关注“身心的修炼”(即“哲学的修炼”),主张塑造道学新人格,书院教化是其社会化适应的主要模式。尤其是理学家的书院教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宋明理学的社会化适应。书院的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创造、传播新的知识、价值观和信仰即理学来影响社会革新,促进社会的变迁;通过理学价值观的教化与认同,塑造新的人格,从而完成书院师生的社会化;通过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锋来传播理学核心话语;通过科举实现对精英人才的筛选和分配。理学思潮也在官民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下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实现了其对社会的控制,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高潮。从话语建构模式上分析,理学上升为国家最高意识形态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上篇:理学话语总论,下篇:理学话语个案分析。上篇主要探讨理学话语的历史发展、特征、意识形态、面子系统、社会化适应、社会实践等问题,揭示出理学话语体系及其实践的发展脉络、基本问题意识、社会关怀、内在规律及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并由此总结出人类存在和思想发展的基本形态及其规律。下篇主要探讨理学中有关本体、工夫、政治、境界等话语,主要包括:天理与良心、无极而太极、理即事,事即理、心即理、理一分殊、见天地之心、定性、识仁、慎独、操存省察、事上磨练、勿助勿忘、自得、心统性情、心学与心法、尊德性与道问学、尊孟与非孟、致良知、致知力行、衍义体、帝王之学、正君心、民胞物与、出处、国是、教化等核心话语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和历史影响。
  本课题一方面抛弃以往以范畴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运用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注重语篇和语境分析,通过对理学的核心话语和社会政治、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极大地拓展了理学的研究空间和理论内涵,一大批以前较少关注的理学话语开始进入中国哲学研究者的视野。另一方面,本课题大胆地运用西方哲学界慎用的话语分析方法来剖析理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对于理学研究乃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本课题还进一步从理学话语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人类存在和思想发展的基本形态及其规律,对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与重建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人求
责任者